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锐  罗书裕 《现代保健》2009,(15):10-11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将根据Framingham诊断标准纳入的6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按NYHA分级,并采用Triage快速定量测定仪检测患者血浆BNP值。结果患者BNP水平从心功能Ⅰ~Ⅳ级各组逐渐升高,心功能Ⅱ~Ⅳ级组均高于心功能Ⅰ级组(P〈0.05),心功能Ⅳ级组高于心功能Ⅱ级组和Ⅲ级组(P〈0.05),心功能Ⅱ级组与Ⅲ级组间BNP水平无湿著性差异(P〉0.05)。结论BNP可作为评价心脏功能状态的一个常规检查,并可作为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和分级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N-末端脑钠肽浓度与左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UA)分级,心心功能Ⅱ级19例,Ⅲ级32例,Ⅳ级28例,同时纳入正常健康体检组20例做为对照,观察两组脑钠肽、左室舒张未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慢性心衰BNP数值随NYNA分级升高而升高,与NYHA成正相关(r=0.687),与LEVEF成负相关(r=-0.713),与LVEDD成相关(r=0.716),心力衰竭各级别心功能的BNP水平和LEVDD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各级别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心衰标准化治疗2周后,血清脑钠肽水平下降≥30%较〈30%的患者1年内死亡率低(χ2=14.21,P〈0.01)。结论血清脑钠肽对慢性心衰的早期诊断,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评价的全面、客观、量化的指标。方法选择自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5例和正常门诊体检者37例(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对心力衰竭的多项超声指数进行评分,并将该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纽约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在慢性心力衰竭者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分别为:1.45±0.85、2.02±0.92、3.11±0.68、5.24±1.38。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心衰超声指数与纽约心功能分级呈高度相关(r=0.85,P〈0.01);同期的LVEF与纽约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51,P〈0.01)。结论心衰超声指数,为临床评价慢性心功能不全提供一个更为全面、客观、量化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朱秀宝  裴宁  邵明  葛宏余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36-1538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A125、CA19-9及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112例CHF患者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分为心功能Ⅱ~Ⅳ级组,通过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CA19-9水平,以BiositeTriage快速诊断仪测定血浆BNP水平。另随机抽取40例有心血管疾病但无CHF作为非CHF组。结果CHF组血清CA125及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非CHF组(P〈0.01)。心功能Ⅳ级组明显高于Ⅲ级组(P〈0.05),而心功能Ⅲ级组明显高于Ⅱ级组(P〈0.01),且心衰控制后两者水平明显下降,但血清CA1909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结论血清CA125及血浆BNP是诊断和评价CHF的良好指标,且与心衰程度相关,与导致CHF的原发基础疾病无关;而血清CA19-9与心衰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与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在心功能的评价及其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72例,正常对照3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测定受试者LVEF。依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对心衰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心衰诊断以临床医生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客观检查等作出的综合判断为金标准。结果 心衰组NT-proBNP浓度(287.7pg/m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6.1pg/m1);NYHA分级与NT-proBN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844,P〈0.01),LVEF与NT-proBN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17,P〈0.01)。结论 NT-proBNP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衰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方法比较心力衰竭(CHF)组43例(NYHA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13例,Ⅳ级9例)、心功能Ⅰ级组21例、正常对照组44例各组间血清hs—CRP水平。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心功能Ⅰ级组(P〈0.01),且随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而升高,Ⅱ-Ⅳ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血清hs-CRP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刘佼磊  逄帅 《现代预防医学》2015,(12):2279-2281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心力衰竭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入选者分为正常对照组与CHF组,CHF组根据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Ⅰ~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SP70、NT-pro BNP水平,并做分析与比较。结果 CHF患者血清HSP70、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13.75,P<0.05),且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心衰各组与对照组间HSP70、NT-pro 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06~25.38,12.41~34.36,P<0.05);心衰各组间HSP70、NT-pro 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9.44~20.33,8.48~21.95,P<0.05)。HSP70与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0.766,P<0.05)。结论 血清HSP70、NT-pro BNP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密切相关,随心衰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且2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对心衰的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衰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相关性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10例,男62例,女48例,年龄(63.8±15.5)岁。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2-DE)分为舒张性心衰24例和收缩性心衰86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31例,Ⅳ级40例).正常对照组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64.5±12.9)岁,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行血清BNP检测,平衡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比较各组之间血清BNP和TNF-α的变化。结果CHF患者血清BNP和TNF-α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并且与心功能严重程度一致;舒张性心衰者各指标变化没有收缩性心衰者各指标升高明显;BNP与TNF-α.呈正相关(r=0.989,P=0.01),二者均与EF值呈负相关(r=-0.828,-0.618,P=0.001,0.05)。结论BNP和TNF-α在CHF的发生发展中起有重要作用,是衡量心衰类型和心衰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以及NTpro BNP与血钠水平的相关性,为CHF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间符合CHF诊断标准的7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成Ⅲ级31例,Ⅳ级44例;根据血钠水平分为低钠血症组(35例)与正常血钠组(40例)。其中,低钠血症组心功能Ⅲ级14例,心功能IV级21例;血钠正常组心功能Ⅲ级17例,心功能IV级23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测定NT-pro BNP水平,分组比较并分析其与血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NYHA心功能IV级组NT-pro BNP水平[(3676.1±1232.0)ng/ml]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组[(1 752.5±685.4)ng/ml];低钠血症组NT-pro BNP水平[(3 315.3±1 108.8)ng/ml]高于正常血钠组[(2 843.5±858.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低钠血症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组NT-pro BNP水平[分别为(1 958.9±716.3)、(3 880.4±1 283.2)ng/ml]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分别为(1 275.4±592.3)、(3 152.6±978.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钠与NT-pro BNP水平呈负相关(r=-0.330,P〈0.01)。结论血钠和NT-pro BNP可作为CHF患者诊断治疗、监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左房功能指数(LAFI)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HFNEF患者110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Ⅱ级组(43例)、NYHAⅢ级组(40例)和NYHAⅣ级组(27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LAFI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E’),同期行血浆脑钠肽(BNP)测定,观察LAFI与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及LAFI与血浆BNP、E/E,的相关性.结果 心功能越差,血浆BNP、E/E’越高,LAFI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40.9±26.1) ng/L,6.4±2.0,0.73±0.10,NYHAⅡ级组:(230.1±85.9) ng/L,10.0±3.7,0.46±0.30,NYHAⅢ级组:(398.6±98.7) ng/L、16.9±4.0,0.26±0.30,NYHAⅣ级组:(680.3±146.6) ng/L,23.8±3.9,0.17±0.20,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FNEF患者LAFI与血浆BNP、E/E’均呈负相关(r=-0.868,-0.873,P<0.01).结论 HFNEF患者LAFI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有很好的相关性,LAFI能够很好地早期诊断和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心衰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其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B型尿钠肽(BNP)间相关性。方法收集左心衰竭患者80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四级,同时收集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患者血常规,生化常规及BNP水平,心彩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心衰组与对照组RDW水平,并评价其与心功能分级、BNP及LVEF间相关性。结果心衰组患者血RDW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I、Ⅱ、Ⅲ、Ⅳ级患者间RDW水平逐级升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BNP呈正相关,与NYHA分级及LVEF呈负相关。结论心衰患者血RDW明显升高,且与NYHA分级、BNP及LVEF有良好相关性,具有心衰标志物的良好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慢性心衰患者接受CRT治疗,随访术后1、3、6个月的心功能级别、6min步行距离、BNP及超声各参数的变化,并与术前各指标相比。结果:植入CRT后心功能级数、6min步行距离及BNP在术后一个月即可显现出来(P〈0.01)。LVEF、LVEDD、QRS时相在术后3个月时出现改善(P〈0.05),在6个月时这种改善更加明显(P〈0.01)。结论:在心功能Ⅲ-Ⅳ级的慢性心衰患者中使用CRT可逆转左心室重构,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变化与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患者246例,均符合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力衰竭病史≥12个月,排除继发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20s/L为贫血;心功能水平的诊断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I级和Ⅱ级为轻度心力衰竭,Ⅲ级和Ⅳ级为严重心力衰竭,246例患者血红蛋白值取入院后最早的有效实验室检测值,实验结果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严重心力衰竭患者eⅢ级和Ⅳ级)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高于轻度心力衰竭(I级和Ⅱ级),血红蛋白越低心功能分级越高。结论贫血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浓度变化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re heart failure,CHF)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YHAⅡ~Ⅳ级)和4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浓度,同时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和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组血浆B型脑钠肽(BNP)浓度为(1896.6±685.8)ng/L,对照组血浆B型脑钠肽(BNP)浓度为(90.2±52.3)ng/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浓度心功能Ⅱ级为(589.4±298.5)ng/L,Ⅲ级为(1287.8±544.6)ng/L,IV级为(3578.8±987.6)n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CHF患者BNP浓度为(1078.8±603.7)ng/L,LVEF〈40%的CHF患者BNP浓度为(2398.6±707.8)ng/L,两组CHF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对CHF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BNP与超声心动图反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LVEF及NYHA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分级的一个良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皮下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合并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在标准的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EPO皮下注射,对照组为标准的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型利钠肽(BNP).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NYHA心功能分级、LVEF、BN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NYHA心功能分级、LVEF、BNP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4±9.5) g/L比(98.4±8.4) g/L、(2.62±0.45)级比(3.52±0.48)级、(40.1±6.4)%比(36.1±5.4)%、(286.4±38.6)ng/L比(486.2±39.5) ng/L](P< 0.05).结论 EPO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有效,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指标及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分钟步行试验(6MWT)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价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9)和卡维地洛组(n=25),治疗前后进行步行试验及心功能分级的评定,监测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心指数(C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功能Ⅳ级患者较Ⅲ级患者、Ⅳ级患者较Ⅱ级患者步行距离均明显下降(P〈0.01),而Ⅲ级与Ⅱ级患者之间步行距离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卡维地洛组6分钟步行距离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步行距离与IL-6、NE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LVEF和CI呈正相关(P〈0.05)。结论6MWT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结果可靠,可作为心衰患者心功能评估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CA125水平与心力衰竭定量标志物-脑利钠肽(BNP)水平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Ⅰ-Ⅱ级组、Ⅲ组级、Ⅳ级组3组,比较各组间CA125水平、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分析CA125水平与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的相关性。结果(1)各组间CA125水平、BNP水平、LVEF比较结果如下:Ⅲ级组CA125水平、BNP水平、LVEF均显著高于Ⅰ-Ⅱ级组;Ⅳ级组CA125水平、BNP水平、LVEF均显著高于Ⅰ-Ⅱ级组;Ⅳ级组CA125水平、BNP水平、LVEF均显著高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125水平与BNP水平、LVEDD、LA呈正相关性,与LVEF呈负相关性。结论糖类抗原CA125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和评价慢性心力衰竭的又一有价值的指标,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便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妍辰 《现代保健》2011,(7):130-131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1)检测58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患者血尿酸浓度,与60例急性心衰患者血尿酸浓度进行比较。(2)对不同病因(分别为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组)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血尿酸浓度进行比较。(3)对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失代偿期治疗前后血尿酸程度进行比较。结果(1)急性心功能不全组(对照组)血尿酸浓度(176±22)μmol/L,心功能Ⅲ~Ⅳ级组(观察组)血尿酸浓度(485±62)μmol/1,对照组与舰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功能Ⅲ-Ⅳ级不同病因组间血尿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维治疗前血尿酸浓度(176±22)μmol/L,治疗后(168±35)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85±62)μmol/L、(299±47)μmol/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衰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与性别无关。结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血尿酸浓度高,心功能改善后血尿酸浓度明显下降,动态检测血尿酸浓度这一生化指标对判断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足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水平在老年心力衰竭(CHF)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8例CHF患者(NYHAⅠ~Ⅳ)取肘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心功能越差,BNP越高,不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DD≥60mm及LVEF≤40%组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高于LVEDD〈60mm及LVEF〉40%者(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对老年CHF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肺源性与不同程度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192例患者按病因分成心源性和肺源性两组,心源性组又分成Ⅱ级、Ⅲ级、Ⅳ级三个亚组,分别测定其人院时及心功能不全控制后的血清CA125和BNP水平,分析心源性和肺源性两组间人院时CA125和BNP水平的差异,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组间CA125、BNP水平的差异及其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的CA125与BNP水平显著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0.01);在心源性呼吸困难组中,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CA125、BNP水平也分别显著升高(P〈0.01);而且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组的CA125与BNP水平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6,P〈0.05)。结论CA125可以与BNP一样作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指标,且两者还可以作为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