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整合素αvβ3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整合素是一种重要的黏附分子,整合素αvβ3是整合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作为内皮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桥梁,整合素αvβ3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凋亡等功能,在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整合素αvβ3的单克隆抗体和拮抗剂能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可能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肝癌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liver cancer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LCMVEC)上黏附分子表达的特点及其对免疫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LCMVEC,以人肝窦内皮细胞系(liver sinusoid endothelial cell, LSEC)作为正常对照.通过细胞ELISA方法比较多种黏附分子在两种内皮细胞上的表达.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荧光染料BCECF标记,将其与HLCMVEC或LSEC共培养,随后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和连续光谱荧光仪检测PBMC在两种内皮细胞上的黏附和跨内皮迁移能力;此外,共培养前分别预加各种黏附分子的功能抗体,然后分析各种黏附分子在PBMC与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结果:HLCMVEC表达CD31、CD34和细胞间黏附分子-3(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ICAM-3)的水平低于LSEC(P<0.05),表达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l,VCAM-1)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LSEC(P<0.01),但表达整合素αvβ3和αvp5明显高于LSEC(P<0.01).PBMC在HLCMVEC上的黏附和趋化剂诱导下的跨内皮迁移均显著低于LSEC[黏附:(205.5±46.0) vs (330.5±48.4)个,迁移:(49.0±10.6) vs(110.0±19.2)个,均P<0.01];该黏附和迁移可被ICAM-1、ICAM-3、VCAM-1抗体明显阻断(P<0.01),抗CD31抗体对黏附阻断不明显但能阻断跨内皮迁移(P<0.05).结论:HLCMVEC特有的黏附分子表达特点抑制了PBMC的黏附和跨内皮迁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整合素αvβ6亚基αv及β6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HO-18910PM细胞αv及β6阳性表达率,MTT实验观察抗αv及抗β6单抗对HO-8910PM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侵袭实验观察抗αv及β6单抗对该细胞系侵袭的影响.结果:HO-8910PM细胞胞质内表达αvβ6,但表达率均不高,βv阳性表达率为25.7%,β6为28.3%;MTT实验显示,αv单抗可明显抑制HO-8910PM细胞增殖(P<0.05),β6单抗抑制肿瘤增殖作用不明显.细胞侵袭实验显示,β6单抗能明显抑制HO-18910PM细胞对人工基底膜胶的侵袭穿透能力(P<0.05).结论:整合素αvβ6的αv亚基主要参与卵巢癌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β6亚基更多参与卵巢癌肿瘤细胞的侵袭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整合素αvβ6小干扰RNA对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侵袭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质体法将整合素αvβ6-siRNA(siRNA组)及无义寡核苷酸质粒(Neo组)转染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试验,分别测定siRNA组、Neo组和空白时照组αvβ6整合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测定其体外增殖能力和侵袭力.将各组细胞接种于裸小鼠皮下,观察移植瘤生长速度,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整合素αvβ6的表达.结果:与Neo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较,siRNA组中αvβ6整合素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明显降低;转染的卵巢癌HO-8910PM细胞侵袭力明显下降(P<0.01);各组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iRNA组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免疫组化显示,转染整合素αvβ6-siRNA的移植瘤中整合素αvβ6为阴性表达.结论:αvβ6整合素siRNA转染HO-8910PM细胞后.通过降低αvβ6整合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抑制其对细胞外基质的侵袭,进而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MGB1促进肺癌A549细胞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肺癌A549细胞经HMGB1,NF-κB抑制剂6-amino-4-quinazoline(QNZ)或Bortezomib(Bort)处理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F-κB活性;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NF-κB和整合素αvβ3表达。结果:HMGB1能增强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NF-κBp65蛋白的表达,同时增强A549细胞NF-κB活性,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HMGB1上调肿瘤细胞αvβ3表达。NF-κB抑制剂QNZ或Bort消除HMGB1促进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增强NF-κB表达和活性以及αvβ3表达的效应。结论:HMGB1通过激活A549细胞NF-κB上调αvβ3表达促进A549细胞迁移与侵袭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αvβ3整合素在特异性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肺癌骨转移的机制。方法: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细胞肺癌特异性骨转移细胞株SBC-5和非骨转移细胞株SBC-3中αvβ3整合素的表达差异。结果:αvβ3整合素在SBC-5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高于SBC-3细胞株。结论:αvβ3整合素可能与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相关,可能促进了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αvβ3整合素在特异性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肺癌骨转移的机制.方法: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细胞肺癌特异性骨转移细胞株SBC-5和非骨转移细胞株SBC-3中αvβ3整合素的表达差异.结果:αvβ3整合素在SBC-5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高于SBC-3细胞株.结论:αvβ3整合素可能与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相关,可能促进了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样本中MMP-3和αvβ6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临床诊断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样本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MMP-3和αvβ6的表达。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评价临床病理参数与MMP-3和αvβ6的表达水平的关系。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验证MMP-3和αvβ6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测生存分析。[结果] 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MMP-3和αvβ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呈强表达,特别是在肿瘤侵袭的边缘。MMP-3阴性表达组(79.59%)和αvβ6阴性表达组(88.15%)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MMP-3阳性表达组(31.45%)和αvβ6阳性表达组(42.82%),且MMP-3和αvβ6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r=0.5983)。 [结论] MMP-3、αvβ6表达增加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利的临床预后因素和生存率的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疗对骨肉瘤αv、β3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化疗前和31例化疗后骨肉瘤αv、β3整合素的表达情况.结果:αv、β3整合素在骨肉瘤细胞呈强阳性表达,而正常骨细胞均呈阴性表达.P=0.000;化疗后两者表达明显下降,P=0.000.秩和检验表明,化疗后αv整合素与肿瘤Enneking分期(P=0.014)、侵袭(P=0.007)、复发(P=0.021)明显相关;β3整合素表达与肿瘤复发明显相关,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后αv整合素表达水平是影响骨肉瘤侵袭独立因素,化疗后β3整合素是影响骨肉瘤复发独立因素.结论:αv、β3整合素可能成为骨肉瘤诊断的辅助指标;化疗可能通过下调骨肉瘤细胞αv、β3整合素表达而改变其相应的生物学活性;αv、β3整合素可能分别是影响骨肉瘤侵袭、复发的独立因素;αv、β3整合素可能作为判断骨肉瘤化疗预后的指标及化疗药物作用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10.
靶向整合素α_Vβ_3的分子影像探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瑛 《中国癌症杂志》2010,20(4):303-307
整合素αvβ3作为整合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介导了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细胞和细胞之间的相互黏附,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形态和迁移等多种功能,在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靶向肿瘤的受体,利用核素、核磁共振、超声波和光学等影像技术,结合靶向整合素αvβ3分子成像探针非侵入性的检测整合素αvβ3在肿瘤组织和肿瘤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临床肿瘤诊断和抗肿瘤药物的临床治疗后观察.本文主要针对现有靶向整合素αvβ3的分子探针及其影像技术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3反义基因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及对肿瘤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裸鼠皮下种植肝癌细胞-HepG2,建立肝癌模型,将αvβ3反义基因表达载体AlphaV/pcD-NA3、Beta3/pcDNA3分别以αv、β3及αv、β3联合形式瘤内转染,同时设载体空壳组对照,观察肿瘤生长抑制情况并检测整合素αv、β3蛋白及CD31、VEGF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改变。结果αvβ3联合组、αv、β3及空壳对照组肿瘤体积大小依次为(0.92±0.19)、(1.27±0.14)、(1.34±0.21)和(1.75±0.10)cm3,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及αvβ3组与αv组和β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瘤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vβ3联合组、αv、β3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1.41%、6.87%和5.71%。实验组αv、β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被明显下调,P<0.05;αvβ3组与αv组和β3组之间及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微血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αvβ3组与αv组和β3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v、β3反义基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联合应用αv和β3反义基因抑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魏萍  盛修贵 《肿瘤学杂志》2008,14(12):981-984
整合素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与细胞间黏附的细胞黏附分子受体,αvβ6是整合素家族的一员,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细胞外基质水解、诱导肿瘤血管生成、调节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而实现的。深入研究αvβ6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功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卵巢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有可能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指标.为开发肿瘤治疗新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血小板能够与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黏附而促进其转移,但其机制是否涉及血小板作为介导物直接促进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还不清楚,而且瘤栓在微血管局部造成的缺氧环境是否也具有促进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分析血小板对肿瘤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及其相关黏附分子,以及缺氧-复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血小板和肿瘤细胞用荧光染料标记,通过荧光显微镜、连续光谱荧光仪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的黏附情况;通过抗体阻断实验分析相关的细胞黏附分子,并在肠系膜血管上观察体内血小板促进肿瘤细胞在血管壁的黏附情况.结果:血小板与不同肿瘤细胞黏附能力不同,但都被缺氧-复氧所增强,并且不同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的黏附被不同的抗血小板黏附分子的抗体阻断.人肝窦内皮细胞系(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LSEC)在缺氧-复氧后也明显增强与血小板的黏附,并且可以被抗黏附分子GP Ⅰb、GPⅡb、GPⅢa、P-selectin和CD31的抗体阻断.LSEC与血小板预温育可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在其上的黏附,并且可以被抗血小板黏附分子的抗体阻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血小板位于肿瘤细胞和LSEC之间,介导了两者的黏附.动物实验证实,与血小板预温育的肿瘤细胞在肠系膜血管上的黏附增多,并可以被缺血-再灌注进一步增强.结论:血小板表面存在与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同时黏附的分子,血小板通过这些黏附分子介导肿瘤细胞-内皮细胞的黏附,这种黏附作用可以被缺氧-复氧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αvβ6整合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αvβ6整合素"和"肿瘤"为关键词,检索1992-01-2008-05相关αvβ6整合素的文献174篇,其中英文文献172篇,中文文献2篇。纳入标准:1)αvβ6整合素的结构和功能;2)αvβ6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3)αvβ6促进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4)以αvβ6为靶点的肿瘤靶向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精选73篇文献,最后纳入分析29篇文献。结果:αvβ6作为一类上皮限制性的特殊整合素亚型,在多种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中诱导表达,通过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激活细胞因子TGF-β1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结论:深入研究αvβ6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功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有望在肿瘤的靶向治疗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整合素αvβ3受体是针对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设计的一个重要靶点。全文对RGD肽与整合素αvβ3受体结合的构效关系、放射性标记配体的设计、化学修饰方法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Wu LQ  Zhang WJ  Ye LY  Yang ZH  Lou JN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6):419-423
目的分析人肝癌血管内皮细胞(T3A)在表型和功能上的特性。方法从人原发性肝癌组织分离、纯化和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并分析比较其与盱窦内皮细胞(LSEC)在形态、表型和功能上的差别。用电子显微镜,检查细胞表面窗孔样结构;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细胞表型的差别;用噻唑盐(MTT)比色法,分析比较TNFα诱导的细胞毒作用;用酶谱法和体外血管生成模型,评价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凝血和纤溶凶子的释放。结果人T3A细胞表达经典的血管内皮细胞标志vWF和CD31,并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细胞表面存在大量无隔膜的窗孔样结构。表型分析发现,与肝窦内皮细胞相比,T3A细胞表达TNF受体p75增加,而表达TNF受体p55降低;ICAM-1的表达明显下调,而αvβ3和αvβ5的表达明显上调,这些改变与荧光定量PCR分析的结果一致。功能学研究发现,T3A细胞对TNFα诱导的细胞毒作用明显耐受,血管生成能力明显增强并具有高表达的凝血和纤溶活性。结论人T3A细胞在表型和功能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5β1(integrinα5β1)、纤维连接蛋白(Fn)及CD44v6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8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integrinα5β1、Fn及CD44v6的表达;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各指标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定性及半定量结果:integrinα5β1、Fn的表达按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的顺序呈递减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的表达则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grinα5β1、Fn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grinα5β1与Fn的表达呈正相关,与CD44v6的表达呈负相关。定量检测结果:inte-grinα5β1表达的阳性细胞面积按良性、交界性、恶性的顺序呈递减趋势,灰度呈递增趋势;CD44v6的表达则相反,面积呈递增趋势,灰度呈递减趋势。结论 integrinα5β1、Fn表达下降或缺失,CD44v6表达升高,提示肿瘤进展、恶性度高、预后不良;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自动化诊断、淋巴结转移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3在喉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性中的作用,为以整合素αvβ3为靶点治疗喉鳞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PCNA免疫组化,观察不同浓度的整合素αvβ3抗体对体外培养的Hep-2喉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Boyden小室细胞侵袭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整合素αvβ3抗体对体外培养的Hep-2喉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整合素αvβ3抗体对体外培养的HEP-2喉鳞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整合素αvβ3抗体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HEP-2喉鳞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其作用亦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结论整合素αvβ3对喉鳞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侵袭性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抗整合素αvβ3治疗喉鳞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CD44v6和整合素α5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CD44v6、整合素α5β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中CD44v6和整合素α5β1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80例乳腺癌中CD44v6、整合素α5β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0%(48/80)和100%.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预后呈负相关(P<0.01);整合素α5β1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44v6、整合素α5β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术后对乳腺癌组织CD44v6、整合素α5β1进行常规检测,有助于更准确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