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78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 择发病初、用药后5d、10d及出院时4个时段患者白细胞参数的变化,统计患者的病程及死亡率。结果 57例 发病时白细胞参数均正常的患者经治疗,无一例死亡,平均病程(20.2±5.4)d,死亡率为0%;16例发病时白细 胞总数、淋巴细胞数低于正常的患者平均病程为(24.5±7.7)d,死亡率为6.25%;5例发病时白细胞总数增高 的患者,发病时均有其他基础疾病,平均病程(31.3±9.6)d,死亡率为40.0%。结论 患者发病初白细胞参数 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按激素的不同剂量及类型分为3组:A组甲基泼尼松龙3d量(1 740±300);B组甲基泼尼松龙3d量(300±180)mg;C组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3d量(1 000±300)mg。结果 各组患者发病年龄、病程及哮喘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A组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时间平均为(7. 0±3. 8)d;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为(76±16)%,呼气流量峰值为(581. 74±124. 71)L/s,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 05)。结论 甲基泼尼松龙脉冲疗法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且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SARS"患者白细胞和血清免疫抗体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计数、血清抗军团菌抗体IgM、肺炎衣原体抗体IgM、腺病毒抗体IgM、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计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乳法和斑点金标法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55例"SARS"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平均值分别为(6.18±3.69)×109/L和(6.35±1.95)×109/L,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平均值分别为(1.28±0.63)×109/L和(1.80±0.95)×109/L(P<0.05),治疗前后粒细胞平均值分别为(4.46±3.48)×109/L和(2.84±2.33)×109/L(P<0.05);55例"SARS"患者血清免疫抗体检查结果其中2例患者抗军团菌抗体IgM阳性,占3.63%;4例患者肺炎衣原体IgM阳性,占7.27%,其中1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19例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占34.5%,平均滴度是1∶290.21,腺病毒IgM全部阴性.结论本次流行的"SARS"患者并非以上4种病原体所致,只是部分患者合并感染了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或军团菌等."SARS"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无显著性差异,淋巴细胞总数增高而粒细胞总数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递质及其他临床和实验室因素对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01/2004-01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住院的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抽静脉血4 mL分别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P-选择素及S-100蛋白检测;头颅CT检查计算脑出血量;采用卒中量表对病情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进行评分(30 d后患者分数较入院时下降者好转,分数增高、无变化及死亡者为恶化),对脑出血30 d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4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入院30 d时好转22例,未好转2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好转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出血量、入院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 β、p-选择素、S-100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30.4±5.5),(22.9±6.1)分;(28.1±7.1),(18.0±7.1)mL;(1.06±0.15),(0.92±0.14)ng/L;(3.91±0.76),(3.40±0.51)ng/L;(421.8±145.2),(275.7±115.1)μg/L;(1.46±0.16),(1.26±0.14)mg/L,(P<0.01)].②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影响本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OR=3.694,95%CI1.670~8.173,P=0.001).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示未好转者入院时血清炎性递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 β、P-选择素及S-100蛋白水平较高,可能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猪链球菌II型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的器官功能衰竭和支持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05年7月至8月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发生的休克型猪链球菌II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器官功能衰竭和治疗情况以及预后.结果 15例休克型猪链球菌II型感染患者均有明确的宰杀或处理病死猪肉的病史,从处理病死猪到发病的时间,即平均潜伏期2.13 d,3例死亡患者的潜伏期均<1 d.入院时80%的患者有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表现,符合SIRS四项指标中(2.4±1.0)项.入院时的急性生理和既往健康评分(APACHE) II 为(12.9±5.9).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15例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为20%.存活组和死亡组的APACHE I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简化性急性生理评分(SAPS) II均无显著差异.15例患者13例发生MODS(86.7%),平均器官衰竭数为(3.1±1.5)个.所有患者均有循环衰竭,其次依次是呼吸(60.0%)、血液(53.3%)、肾脏(40.0%)、肝脏(33.3%)、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25.0%).顽固性感染性休克为最常见的直接病死原因.结论休克型猪链球菌II感染发病急骤,并迅速出现MODS,病死率高,早期实施强有力的抗感染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能够明显降低休克型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恶性症候群 (neurolepticmalignantsyndrome,NMS)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一种严重不良反应 ,起病急 ,死亡率高 ,报道为 15 %~ 2 2 %。确切病因至今未明 ,相关致病因素认识不一 ,现探讨分析其相关致病因素 ,提出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以减少发病 ,改善预后。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NMS组 :按Adilyanjee诊断标准于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病人中 ,确诊NMS患者 32例。男2 3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35 .4 2± 11.36 )岁 ,平均病程 (6 5 .2 3± 4 6 .31)个月。对照组 :根据CCMD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递质及其他临床和实验室因素对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01/2004-01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住院的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抽静脉血4mL分别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P-选择素及S-100蛋白检测;头颅CT检查计算脑出血量;采用卒中量表对病情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进行评分(30d后患者分数较入院时下降者好转,分数增高、无变化及死亡者为恶化),对脑出血30d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4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入院30d时好转22例,未好转2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未好转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出血量、入院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P-选择素、S-100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犤(30.4±5.5),(22.9±6.1)分;(28.1±7.1),(18.0±7.1)mL;(1.06±0.15),(0.92±0.14)ng/L;(3.91±0.76),(3.40±0.51)ng/L;(421.8±145.2),(275.7±115.1)μg/L;(1.46±0.16),(1.26±0.14)mg/L,(P<0.01)犦。②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影响本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OR=3.694,95%CI1.670~8.173,P=0.001)。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示未好转者入院时血清炎性递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P-选择素及S-100蛋白水平较高,可能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及其与性别、病程、年龄的关系。材料与方法:2001年9月~2003年3月于我院确诊的JAS患者共120例,男106例,女14例。发病年龄4~16岁,平均(12.06±3.0)岁。就诊年龄9~30岁,平均(17.03±2.3)岁。病程3个月~23年,平均(4.10±3.79)年。所有被检查者均行骶髂关节的CT扫描。将骶髂关节炎按1984年美国纽约修订标准分级并作与性别、病程、年龄的相关性研究。结果:JAS患者90.83%于8岁以后发病,男、女发病年龄相似,女性平均病程[(7.02±5.41)年]比男性[(3.71±3.36)年]长。骶髂关节单侧发病24例占20%,双侧对称发病66例占55%,双侧不对称发病30例占25%。骶髂关节单、双侧发病与发病年龄无关,而与病程有关。病程在1年之内,骶髂关节双侧发病与单侧发病之比为1.7∶1;病程在1~5年,两者比率为5.4∶1;病程超过5年,则增高至7.8∶1。骶髂关节炎0级24个关节,Ⅰ级27个关节,Ⅱ级51个关节,Ⅲ级117个关节,Ⅳ级21个关节。骶髂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而与性别、发病年龄无关。总体上左侧与右侧骶髂关节炎的严重程度相似。结论:JAS患者男女发病年龄相似,但女性病程长。随病程的延长,骶髂关节双侧发病的比率明显增高。骶髂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随病程的延长,病变加重,而与性别及发病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颅脑损伤后伤情及功能预后的评估目前尚缺乏一种可靠的生化指标。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进行动态检测,旨在探讨NSE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2001-01/06重型颅脑损伤(GCS≤8)患者41例,男32例,女9例,年龄19~92岁,平均45岁。正常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0~52(平均33)岁,均经本院健康体检无异常。应用ELISA法测定41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患者血清NSE并动态观察其变化的规律。结果预后不良的患者NSE初始值及峰值犤(66±10)μg/L,(94±14)μg/L犦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犤(32±4)μg/L,(34±4)μg/L犦,t值分别为3.090,4.207,P<0.01。初测NSE>60μg/L者,预后不良为75%(6/8),初测NSE<60μg/L者,预后良好为85%(28/33),χ2=22.586,P<0.001;初测NSE与预后负相关,r=-0.501,P<0.01。预后良好患者NSE值3d内迅速降至正常,而预后不良患者NSE值可持续高达5d以上;NSE持续高(初测NSE>60μg/L,下降缓慢)或继发性升高(初测NSE<60μg/L,NSE峰值>60μg/L)的患者预后不良占90%(9/10),NSE持续低(初测NSE<60μg/L)或迅速下降(初测NSE>60μg/L)的患者预后良好占94%(29/31),χ2=22.797,P<0.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清NSE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孙琳 《中国综合临床》2006,25(1):767-768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以及二者与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HIE患儿30例,采用EUSA法测定其发病后1、3、7 d血清NSE及MMP-9的浓度,并与对照组(同期住院新生儿24例)比较.结果 HIE患儿血清NSE及MMP-9于发病后1、3、7 d,NSE分别为(32.12±1.10)、(38.50±4.86)、(31.49±0.73)ng/L,MMP-9分别为(34.11±1.10)、(39.50±5.06)、(32.42±0.87)ng/L,与对照组[(30.22±3.18)ng/L和(31.48±3.27)ng/L]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以发病3 d水平升高为著.结论 NSE及MMP-9参与HIE的发病,其血清水平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2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料和方法  本组病例均为 1994年 9月~ 1998年 6月住院患者 ,根据临床表现的颅脑CT确诊 ,按入院先后以3 1抽卡片法分组。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组 2 4 0例 ,男 178例 ,女 6 2例 ;年龄 35~76岁 ,平均 (57.8± 7.0 )岁 ;病程平均 (2 .7± 2 .9)d。对照组 80例 ,男 59例 ,女 2 1例 ;年龄 4 2~ 79岁 ,平均 (58.0± 6 .4 )岁 ;病程平均 (2 .7± 3.1)d。发病后3d内入院者两组均为 80 % ,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等神经功能障碍 (表 1)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动脉选择性动脉置管采用微泵持续药物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疗效.方法:选择57例ANP患者,经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后立即实施选择性动脉插管,然后接微泵作持续性药物灌注,药物用量为思他宁3 mg/d,丹参注射液20 ml/d,头孢噻肟钠3 g/d,用生理盐水稀释后24 h不间断交替缓慢给药,连续3~9 d.观察发病至不同插管时间患者的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57例ANP患者经过17~35 d治疗全部治愈出院,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发病至插管时间与患者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成正比,其中发病至插管时间<12 h置管时间平均(3.7±0.8)d,住院时间平均(22.6±2.8)d;发病至插管时间>48 h置管时间平均(7.2±1.2)d,住院时间平均(32.0±3.6)d;说明发病至插管时间越短,疗效越显著.结论:经选择性动脉置管药物灌注治疗ANP疗效肯定,治疗时间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孙琳 《中国综合临床》2007,25(1):767-768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以及二者与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HIE患儿30例,采用EUSA法测定其发病后1、3、7 d血清NSE及MMP-9的浓度,并与对照组(同期住院新生儿24例)比较.结果 HIE患儿血清NSE及MMP-9于发病后1、3、7 d,NSE分别为(32.12±1.10)、(38.50±4.86)、(31.49±0.73)ng/L,MMP-9分别为(34.11±1.10)、(39.50±5.06)、(32.42±0.87)ng/L,与对照组[(30.22±3.18)ng/L和(31.48±3.27)ng/L]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以发病3 d水平升高为著.结论 NSE及MMP-9参与HIE的发病,其血清水平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琳 《中国综合临床》2003,25(1):767-768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以及二者与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HIE患儿30例,采用EUSA法测定其发病后1、3、7 d血清NSE及MMP-9的浓度,并与对照组(同期住院新生儿24例)比较.结果 HIE患儿血清NSE及MMP-9于发病后1、3、7 d,NSE分别为(32.12±1.10)、(38.50±4.86)、(31.49±0.73)ng/L,MMP-9分别为(34.11±1.10)、(39.50±5.06)、(32.42±0.87)ng/L,与对照组[(30.22±3.18)ng/L和(31.48±3.27)ng/L]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以发病3 d水平升高为著.结论 NSE及MMP-9参与HIE的发病,其血清水平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琳 《中国综合临床》2000,25(1):767-768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以及二者与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HIE患儿30例,采用EUSA法测定其发病后1、3、7 d血清NSE及MMP-9的浓度,并与对照组(同期住院新生儿24例)比较.结果 HIE患儿血清NSE及MMP-9于发病后1、3、7 d,NSE分别为(32.12±1.10)、(38.50±4.86)、(31.49±0.73)ng/L,MMP-9分别为(34.11±1.10)、(39.50±5.06)、(32.42±0.87)ng/L,与对照组[(30.22±3.18)ng/L和(31.48±3.27)ng/L]比较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以发病3 d水平升高为著.结论 NSE及MMP-9参与HIE的发病,其血清水平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白细胞和血糖升高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生时的一种应激性反应,常出现在急性脑血管病的早期临床阶段.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早期的白细胞、血糖水平,并探讨其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设计以诊断为依据,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预后分析.单位青田县人民医院.对象选择2000-05/2002-05青田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脑血管患者235例.其中脑出血患者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龄(63.13±9.55)岁;脑梗死145例,男73例,女72例,年龄(71.22±8.00)岁.病程≤1个月.按白细胞数分为正常白细胞组167例及白细胞增高组68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146例与高血糖组89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刻行头颅CT检查,并于次日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白细胞和空腹血糖.采用x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变类型与年龄的关系.②急性脑血管病病变类型、病情、预后与白细胞及血糖的关系.结果①年龄比较脑梗死组明显高于脑出血组[(71.22±8.00,63.13±9.55)岁,t=6.90,P<0.001].②病变类型的百分率比较白细胞增高组中,脑出血明显高于脑梗死(66%,34%,x2=31.47,P<0.005);高血糖组中,脑出血高于脑梗死(51%,49%,x2=9.12,P<0.005).③重型百分率比较白细胞增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白细胞组(26%,6%,x2=21.12,P<0.005);高血糖组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27%,5%,x2=21.70,P<0.005).④死亡百分率比较白细胞增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白细胞组(31%,6%,x2=26.15,P<0.005);高血糖组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26%,5%,x2=20.02,P<0.005).结论白细胞及血糖升高均损伤脑组织,可用其判断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估计预后并指导其治疗.  相似文献   

17.
重度烧伤可并发全消化道出血 ,但以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见 ,我们发现并发下消化道出血 5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5例患者中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9~ 5 1岁 ,平均 (2 5 .2± 16 .7)岁 ;烧伤面积为 38%~ 6 0 %体表面积 ,平均(5 2 .6± 9.2 ) % ,其中 度面积 2 0 %~5 0 % ,平均 (31.2± 11.3) % ;便血持续时间为 3~ 7d,平均 (5 .2± 1.8) d;排血便总量 15 6~ 32 0 ml;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者 3例 ,血培养 (+) 2例。1.2 治疗及结果 :除 1例 5 1岁患者伤后 4 d入院外 ,余 4例伤后 11~ 2 7h入院。入院时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烦躁…  相似文献   

18.
超短波治疗特发性气胸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资料和方法  符合特发性气胸诊断住院患者 38例 ,均为首次发生气胸。按Kircher[1] 计算方法计量气胸面积 ,X线检查肺压缩面积在 4 0 %以下 ,或面积较大经抽气治疗后肺压缩面积仍在 30 %以下。超短波组 18例 ,年龄 16~ 4 8岁 ,平均 ( 2 5.4± 10 .7)岁 ;病程 2~12d ,平均 ( 5.2± 3.6)d ;肺压缩面积 ( 2 5.3±9.2 ) %。对照组 2 0例 ,年龄 15~ 4 2岁 ,平均( 2 6.9± 8.6)岁 ;病程 1~ 14d ,平均 ( 5.30± 4 .1)d ;肺压缩面积 ( 2 3.0± 7.1)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肺压缩面积经统计学处理 ,t值分别为 0 .83,0 .11和 0 …  相似文献   

19.
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危重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研究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危重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 0例危重病患者血糖水平为18 .34±6 73mmol/L ,随机分为治疗组(n =30 )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 . 4~6 . 1mmol/L ;对照组(n =30 )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10 .0~11. 7mmol/L。观察两组患者静滴胰岛素天数、使用抗生素天数、入住ICU天数、出现死亡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等反映病情疗效的参数。结果 治疗组中静滴胰岛素天数(10. 0±2 . 8)d、使用抗生素天数(14. 5±3 .4 )d、入住ICU天数(11 .0±4 . 6 )d、出现死亡天数(7 ,5±2 .8)d、院内感染发生率(13, 3% )、死亡率(16. 5 %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 0 5 )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危重病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当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时,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病情,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特点,对我院1958-10-1999-10猝死19例调查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11例(占57.89%),女8例(占42.10%);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平均(44.97±14.83)岁;疾病病程最短3 d,最长31 a,平均(13.68±10.40)a;住院次数为1-13次,平均(3.84±3.96)次;住院时间为3-4895 d,平均(487.73±1169.23)d;发生猝死的时间:凌晨11例(57.89%),上午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