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岳顺  周磊磊  秦晓冰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65-1466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入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PDD)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5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先用美国FORNIT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后给予胸腔内注药,A组(n=24例)胸腔灌注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B组(n=21例)胸腔灌注单用顺铂。白细胞介素-2每次注入400万u,顺铂每次注入60mg,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周,1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3.3%,明显优于单用顺铂组52.5%(P〈0.05),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经胸腔、心包腔内注射对恶性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且出现恶性胸腔、心包积液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共13例(10例胸腔积液,3例心包积液),经持续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后,向胸腔、心包内依次注入紫杉醇和顺铂,治疗1个月后,评价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1例。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经胸腔、心包内注入治疗恶性积液疗效好,毒副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腔内注射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的疗效。方法对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将顺铂(DDP)注入胸腔。结果 32例患者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12例,有效率(CR+PR)为78.12%。毒副反应轻,主要为轻度消化道反应。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腔内给药不良反应小,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胞必佳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胞必佳联合顺铂(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再给予胸腔内注药,其中A组用胞必佳加顺铂,B组单用DDP,治疗结束后4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胞必佳加DDP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8.5%,优于单用DDP组。结论置入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射胞必佳加DDP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小导管引流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7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给药组(39例)、引流组(27例)和对照组(9例)。给药组患者放尽胸水后经胸腔内注入顺铂进行治疗,引流组患者仅进行胸腔引流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化疗。结果给药组有效率(79.49%)高于引流组(55.56%)及对照组(22.22%),差异显著(P〈0.01)。结论胸腔小导管引流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对于缓解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注入顺铂( DDP)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及单纯注入DDP临床疗效.方法 48例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6).观察组注入DDP和IL-2,对照组仅注入DDP,8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并注入DDP联合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同时采用顺铂、干扰素进行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资料,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同时采用顺铂、干扰素进行灌注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治疗过程中无严重毒副作用,消化道反应及一过性发热对症治疗处理后缓解。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带管活动方便,引流效果满意。顺铂、干扰素治疗胸腔化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4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患者放尽胸水后注入顺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78.26%)高于对照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提高(P<0.05).结论 胸腔置管引流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涛  纪庆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4):505-507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及白细胞介素-Ⅱ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26例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水自然流净后,胸腔注入尿激酶20万U,闭管30 min,再打开引流装置持续引流。可重复上述操作。胸水引流完全后,胸腔注入白细胞介素-Ⅱ200万U。结果完全缓解(CR)21例,部分缓解(PR)5例。不良反应轻,以一过性发热为主要反应。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及白细胞介素-Ⅱ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冯永  贾正飞  仲琴  夏晓天 《山东医药》2009,49(37):57-58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香菇多糖、顺铂注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胸腔积液(胸液)的疗效。方法将57例NSCLC并胸液患者分为两组,均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其中治疗组胸腔内注入香菇多糖+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相似。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联合灌注香菇多糖、顺铂治疗NSCLC并胸液的疗效优于单用顺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45例恶性胸腔积液(MPE)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白介素-2(IL-2)及顺铂(DDP)局部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45例M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IL-2治疗组22例(IL-2 100万U加入到生理盐水20 ml中胸腔内注射,每周注射1次,连续4周);DDP治疗组23例(顺铂4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20 ml中胸腔内注射,每周注射1次,治疗4周),探讨两种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IL-2组的疗效为63.6%,DDP组的疗效为91.3%。DDP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IL-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肾功能损害,其中骨髓抑制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IL-2组显著性升高(P0.05)。而IL-2组主要为发热,且较DDP组显著性升高(P0.05)。两组间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IL-2。由于顺铂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IL-2组有显著性差异,对于高龄MPE无法耐受顺铂治疗者可以考虑行IL-2局部治疗,以缓解胸水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腔灌注洛铂(LBP)与顺铂(DDP)治疗肺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毒副反应及护理。方法 60例确诊为肺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经胸腔置管引流术排尽积液后,随机分为LBP组和DDP组,每组30例。胸腔内灌注治疗,比较各组的疗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结果 LBP组有效率为86.7%,DDP组有效率为63.3%(P0.05)。LBP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DDP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P0.05)。LBP组的Kamofsky评分较DDP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LBP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良好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草分枝杆菌F.U.36治疗恶性胸水/心包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和肿瘤内科收治的30例肺癌伴胸水/心包积液的病例。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83.3%。结论胸腔内置管并注入冻干顺铂、草分枝杆菌F.U.36治疗肺癌引起的恶性积液疗效显著,副反应少,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胸腔内注入顺铂联合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入顺铂(DDP)联合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病理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58例,经胸腔插管引流术排除胸水后,随机分为二组,开始均胸腔内注入80mg顺铂,治疗组(A组,30例)1周后重复一次,并注入3%滑石粉混悬液100ml;对照组(B组,28例)1周后使重复一次,观察疗效、生活质量、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较对照组46%,差异有显著性(P〈O.01)。治疗组0.5、1年的生存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胸腔内联合注入DDP和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的、副反应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并给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将顺铂(DDP)稀释后注入胸腔内治疗,每周2次。结果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32例,总有效率(CR+PR)85%,不良反应轻,以消化道和一过性发热胸痛为主要反应。结论该方法安全,简便,易行,胸腔内给药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控制恶性胸液生长,对缓解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肝素及不同剂量尿激酶对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80例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分别向胸腔内注入肝素1.25万IU/次,3次/周(A组);尿激酶10万IU/次,3次/周(B组);尿激酶25万IU/次,3次/周(C组);尿激酶50万IU/次,3次/周(D组),4组1台疗方案均为2HRZ/4HR,治疗周期为15d,治疗前及24h后分别测定胸腔积液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记录胸腔积液引流量和吸收时间,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5),B、C、D组明显降低,(P〈0.05)。胸腔内注入肝素或尿激酶后胸腔积液中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升高[A组P〈0.05;B组P〈0.05;C组P〈0.05;D组P〈0.05]。胸腔积液吸收时间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及D组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B、C组显著增多(P〈0.05),其中C组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B组显著增多,P〈0.05。但A、D组的血性胸水及胸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50%。结论胸腔内注入肝素或尿激酶对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有明显疗效,是减少胸膜增厚及粘连的有效方法,但胸腔内反复多次的注入肝素或大剂量的尿激酶容易出现血性胸水及胸痛等不良反应,应慎用。  相似文献   

17.
陆国军  于力克  张宇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46-1847
目的研究甘露聚糖肽与高聚生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胸腔内注入甘露聚糖肽、高聚生治疗,观察两组毒副反应,评价比较二者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毒副反应轻微,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甘露聚糖肽组治疗有效率52%,高聚生组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内注入甘露聚糖肽与高聚金葡素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安全、有效,高聚金葡素的疗效高于甘露聚糖肽。  相似文献   

18.
双路径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引流并双路径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老年患者,卡氏评分〉60分以上,行胸腔置管引流术后,胸腔内灌注BLM每次60mg,IL-2每次200万IU,1次/周,同步吉西他滨单药化疗(800~1000mg/m^2,ivdrip,d1,8,15,每4周重复),观察不良反应,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有效率为85.0%(34/40),CR10例(25%),PR24例(60%),NR6例(15%),中位生存期10个月,主要副反应为Ⅰ~Ⅱ°血小板减少及皮疹。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双路径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副反应较轻,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