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腔隙性脑梗塞病情恶化的影响。方法将139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依据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分为两组。对照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腔隙性脑梗塞病情恶化的影响。结果入院72h内病情恶化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偏高。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评估腔隙性脑梗塞病情恶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的坏死。按我国1995年脑血管疾病分类,脑梗塞分为:①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②脑栓塞;③腔隙性梗塞;④颅内异常血管网症;⑤出血性梗塞;⑥无症状性梗塞等。  相似文献   

3.
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对64例经CT证实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颅内外主要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根据血流速度及参数值的改变,发现大多数有脑动脉硬化、动脉狭窄,与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认为TCD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多以血管破裂并发颅内出血为主.而并发由血管闭塞引起的脑梗塞比较少见。有关小儿颅脑损伤后并发腔隙性脑梗塞国内报道甚少。本院从1992年12月至1994年2月共收治6例经CT证实的小儿颅脑损伤后并发腔隙性脑梗塞。本文从其临床表现特征、发生机制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腔隙性脑梗塞73例临床分析赵敬华,赵丽玲(海拉尔农牧局中心医院急诊科,海拉尔021000,航天工业总公司731医院)腔隙性脑梗塞又称微梗塞,是指脑小动脉硬化或来自心脏、大动脉的小栓子,引起血管闭塞所致的小灶性脑组织缺血、软化。发生部位不同,可引起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我科2006年1月~6月收治的经颅脑CT明确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明确排除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均做颈总、颈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腔隙性脑梗塞有密切的相关性。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62例临床分析江苏省老年医院内科宗秀华关键词腔隙性脑梗塞,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是脑穿通动脉堵塞所致的大脑深部组织小梗塞,是一种独立的脑血管病,也是常见病、多发病。据不完全统计,我院1985年以来共收治80例经CT证实的腔隙性脑梗塞,其...  相似文献   

8.
腔隙性脑梗塞是由深部小血管闭塞引起的脑部缺血性损害。腔隙主要位于基底节、丘脑、内囊及桥脑等。高血压动脉硬化及糖尿病是腔隙梗塞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腔隙梗塞与痴呆(血管性痴呆)有着密切的关系,腔隙梗塞的演变终将导致智能的衰退,并成为血管性痴呆的最常见病因。本文就腔隙性脑梗塞与痴呆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80%左右。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缺血性微梗死或软化,梗塞好发于小动脉[1],病情较为严重,预后较差。腔隙性脑梗塞多发于基底节和半卵圆中心区,多发于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主要发病原因,以运动性偏瘫为主要临床特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疾病带给患者的伤害,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价值。近年来,随着 CT 和 MRI 的应用,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为了提高临床上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认识,加强对腔隙性脑梗塞的防治工作,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腔隙性脑梗塞采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腔隙性脑梗塞高发病率的病理学基础和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00例经CT诊断的脑梗塞病人进行分析。腔隙性脑梗塞320例,共检出477个病灶,其中基度节内囊区腔隙性脑梗塞271例,丘脑15例,胼胝体3例(0.9%),脑干3例,脑叶28例,基底节内囊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圆点形、小楔形、条形低密度影,边缘大部分较清楚,无占位效应。基底节内囊区腔隙性脑梗塞的病理学基础是脑内深穿动脉,属终末动脉,血管纤细,无侧支循环,该区的低血压、低血流灌注是  相似文献   

11.
腔隙性脑梗塞64例分析韩希文,赵世光(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心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腔隙性脑梗塞是发生在脑深穿动脉的缺血性微梗塞,微梗塞发生后脑组织即形成腔隙,故称腔隙性梗塞。是中老年人的一组常见脑血管病。当前由于CT检查的普及使得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有了进...  相似文献   

12.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由脑血管深穿支动脉阻塞后形成的微梗塞腔,后由大吞噬细胞清除梗塞区软化脑组织而遗留下不规则的腔隙。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动脉硬化、高血脂可能是发病原因。2004年4月-2006年4月,笔者应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老年多发腔隙性脑梗塞6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SWAN序列检测CMBs,观察CMBs在腔隙性脑梗塞病人危险性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实验共选取79名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平均年龄69.2岁,参与者在1.5T磁共振均接受常规T2WI以及高分辨SWAN序列两次扫描,记录血管疾病危险性因素: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及腔隙性脑梗塞等,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血脂及腔隙性脑梗塞病人出现CMBs的几率较高。随访观察,在SWAN检查确认有CMBs的组别中较未发现CMBs的组别中,腔隙性脑梗塞严重程度加重,新发CMBs几率较高(25.8%对8.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老年腔隙性脑梗塞病人中,CMBs的出现提示小血管病变风险显著增加,再发腔隙性脑梗塞的几率增大。  相似文献   

14.
腔隙性脑梗塞24例分析丹阳市胡桥卫生院内科邹兆生吴县市第四人民医院朱瑞良腔隙性脑梗塞是发生在脑深穿支动脉的缺血性微梗塞,梗塞发生后脑组织即形成腔隙故称腔隙性梗塞。它是中老年人的一组常见脑血管疾病。当前,由于CT检查的普及使得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周铁柱   《中国医学工程》2011,(4):117-118
目的探索再发性与进展性腔隙性脑梗塞原因,预防腔隙性脑梗塞再发与进展。方法本文挑选我院神经内科2例再发性与进展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查询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腔隙性脑梗塞再发与进展原因。结果急性腔隙性梗塞溶栓或不溶栓都有可能进展。结论笔者认为早期评估其发病机制有助于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用红花黄色素及川芎嗪分别治疗两组病人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与对照组。结论红花黄色素用于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腔隙性脑梗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为探讨老年人腔梗的特点,以利于本病的预防及治疗,现将我院高干科1996年收治的74例经头颅CT扫描证实的腔隙性脑梗塞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住院病人,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腔隙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析80例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表现、梗塞部位、及预后,结果:腔隙性脑梗塞好发于基底节(52.8%,多发性梗塞(67.5%)。症状多样,及早治疗预后好,MRI检查有诊断意义。结论:凝及本症者应及早行MRI检查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悦安欣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用悦安欣及复方丹参分别治疗两组病人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 有显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悦安欣用于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血压急骤增高与腔隙性脑梗塞的关系探讨(附24例分析)李天喜,张菊美,刘朝霞临床发现高血压病不但与腔隙性脑梗塞有一定关系,而且急骤的血压增高与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有直接关系。现将我们一年来收治的24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平时血压与发病时的血压进行分析。1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