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运用眩晕合剂治疗60例眩晕患者,疗效尚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16例,女44例;年龄21岁-76岁,其中21岁-30岁者14例,31岁-40岁者15例,41岁-50岁者17例,51岁-70岁者11例,71岁以上者3例;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90年以来,用自拟降木化痰汤治疗内耳眩晕症97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97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女性60例,男性37例;年龄21岁~67岁,平均46岁;病程最长者25年,最短者3个月。  相似文献   

3.
临证数载,笔者自拟眩晕(Ⅰ)(Ⅱ)号汤治疗眩晕证66例,收效较为满意。临床资料:66例患者,男45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21岁,其中30~60岁53例占80%以上。均以眩晕症状为主而就诊,并经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10例,高血压与高心病22例,脑动脉硬化症9例,冠心病9例,颈椎病6例,贫血病因不明3例,脑震荡后遗症2例,其它5例。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1983~1985年用《金匮》泽泻汤加味治疗眩晕证4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20~40岁者35例,41~45岁者5例;病程为1~2年者17例,3~4年者18例,5年以上者5例;发作持续时间2天以上者16例,3天以上者24例。40例患者均具有突发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听力障碍、眼球震颤等症征,均为住院病例。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眩晕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2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30例病人中,女性22例,男性8例。年龄在60~78岁之间;18例为经常性眩晕,12例为阵发性眩晕,其中曾有2例出现晕厥。病程短者为5~7天,长则数年以至数十年。西医诊断为颈椎病者21例,美尼尔氏综合征者6例,原因不明眩晕者3例。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1996年8月至2000年8月,用补阳还五汤加葛根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50~80岁之间.发病3个月以内者21例,3个月~1年者23例,1年以上者16例.60例均颈椎X线摄片和西医确诊为颈椎病眩晕.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1989年以来,应用涤痰汤加减治疗眩晕病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36例,女84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14岁,其中14~20岁者3例;21~40岁者78例;41~60岁者26例;61~80岁者13例。病程1月以内者30例;1~6月者26例;7~12月者9例;1~3年者20例;4~5年者18例;6~10年者10例;10年以上者7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眩指视物转动,晕是头晕,两者同时出现,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视物旋转,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1年来笔者根据临床病位进行辨证,治疗23例病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4岁;20岁以下2例,21~30岁者8例,31~40岁者3例,41~50岁者2例,51~60岁者4例,61~70岁者4例;病程最短者3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87年以来,自拟益气养阴汤治疗低血压性眩晕8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28例,女52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5岁,20岁以下12例,21~30岁32例,31~40岁17例,41~50岁9例,51~60岁7例,61~70岁3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者10年,其中1年以下25例,1~3年31例,3~5年8例,5~8年9例,8~10年7例;诊断依据:临床症状见头重脚轻、眩晕、晕厥、视力模糊、全身无力,伴神疲、气短等全身虚弱症状,血压常在12/8Kpa以下者。  相似文献   

10.
<正>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誉院长吕同杰教授所拟定眩汤,用治气血两虚、胃失和降之眩晕疗效明显。自1995~2000年笔者共治疗2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为18~56岁之间,平均年龄32岁,病史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21年,所有病例均有2次以上发作史。患者发作时均呈阵发性旋转性眩晕,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意识清晰,每次发作持续  相似文献   

11.
眩晕是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之一。我辄以点刺头维穴为主放血治疗本病,均获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今将14年来临床资料完整的100例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男56例。女44例;40岁以下者5例,41~60岁者15例,51~60  相似文献   

12.
韩瑚 《西部中医药》2000,13(6):18-18
眩晕是指以头晕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舟车 ,旋转不定 ,不能站立 ,或伴恶心呕吐汗出 ,甚至昏倒。笔者用温胆汤为主治疗中医辨证属痰浊中阻证之眩晕 42例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42例中 ,男性 1 8例 ,女性 2 4例 ;年龄1 8~ 70岁 ,其中 3 0岁以下 5例 ,3 1~ 40岁 1 0例 ,41~ 5 0岁 1 6例 ,5 1~ 60岁 7例 ,61~ 70岁 4例 ;诊为内耳眩晕症者 1 9例 ,脑血管疾病所致眩晕者1 1例 ,药物副作用所致眩晕者 4例 ,高血压所致眩晕 3例 ,不明原因所致眩晕者 5例。2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自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运用加味补中益气汤配合西药静脉注射治疗脉压增大性眩晕证2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文27例均系以眩晕为主诉的门诊就诊患者。男性12例,女性15例。其中40~49岁者8例,50~59岁者13例,60~67岁者6例。全部病例舒张压低于9kPa(68mmHg),脉压>10.7kPa(80mmHg)。  相似文献   

14.
发作性眩晕多见于老年颈椎病患者。笔者在1995~1998年,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发作性眩晕30例,并与同期西药组30例进行对照,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的标准,其中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50~60岁18例,60~70岁12例;病程3~10年16例,10年以上14例。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50~60岁17例,60~70岁13例;病程3~10年16例,10年以上14例。1.2 治疗方法:治疗组,中药采用活血化瘀止眩法治疗,自拟方药用:川芎12g、丹参12g、红花12g、当归15g、白芍15g、鸡血藤24g、天麻9g、白…  相似文献   

15.
<正> 自1983年我们用自拟利湿定眩汤治疗痰湿中阻型耳眩晕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6例中,男31例,女45例。其中15~20岁者2例,21~30岁者13例,31~40岁者24例,41~50岁者32例,51~60岁者5例。病史最长者18年,最短者2年。  相似文献   

16.
内耳眩晕病是以突发性眩晕为主症,病理变化为膜迷路积水,水肿,检查时可有暂时性水平性眼球震颤,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范畴。近两年来,共诊治该病90例,应用祛痰止眩汤加减治疗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门诊及住院病人,均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眩晕的可能,共90例,其中男40例,女50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33.2岁,其中21岁~59岁者85例;发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3年;首次发作者42例,2次以上者48例。诊断依据《神经病学·内耳眩晕病》(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二版),患者主证为突发性眩晕,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或水平性眼球震颤…  相似文献   

17.
眩晕是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之一。我辄以点刺放血治疗本病,获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今将14年来临床资料完整的100例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男56例,女44例;40岁以下者5例,41~50岁者15例,51~60岁者31例,60岁以  相似文献   

18.
脑外伤后头痛眩晕,是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常见症状。1981年3月至1983年2月,我们采用中医药治疗5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50例中男41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59岁,其中21~40岁者27例。病程最短者30分钟,最长者8个月。重型者(头剧痛,眩晕系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一时性记忆障碍,谵语,狂躁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35例;轻型(头痛眩晕为阵发性,眠差,无恶心呕吐,偶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者)15例。中医辨证,轻型者15例均属血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运用针灸加天麻钩藤饮加减平肝潜阳、理气化痰法治疗肝阳上亢,气滞痰阻型眩晕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50~80岁;病程最长者33月,最短者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法正常工作。1.2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眩晕,耳鸣,头痛且  相似文献   

20.
<正> 我院自1992年9月~1995年4月共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4000例,其中对100例眩晕患者检测,并以40例健康者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眩晕组100例,诊断标准参照实用神经病学。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2~80岁。平均59.5岁。均在眩晕发作3~48小时内检测。健康组40例,均为临床健康体检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为55.6岁。无神经系统疾病及体征。 方法:采用美国Medasonics第三代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用2MHZ脉冲式多普勒探头经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