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南充市食管癌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食管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7年间我院确诊的3032例食管癌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及其可能相关因素。结果在3032例食管癌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2.42∶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51~70岁年龄段,其细胞学类型仍以鳞癌为主。结论食管癌发病率在本地区仍然居高不下,其发病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也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这可能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相关,必须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2004至2005年抽样点食管癌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硕斌  贺宇彤 《河北医药》2011,33(16):2515-2516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2008年全球发患者数达481645人.死亡406533人。我国是世界食管癌高发地区,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人数的53.8%和51.9%,河北省是我国食管癌高发省。由于食管癌就诊患者中95%以上为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10%。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食管癌在中国有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地区相当集中。食管癌发病年龄以55~74岁最为多见,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年龄有低龄化的趋势,35岁以下的青年人患病明显增多,占发病总人数的30%。但是对该病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林州市居民食管癌、贲门癌发病与人群内镜筛查的不一致性的可能原因。方法应用林州市2006年居民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登记资料与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目标人群的内镜筛查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2006年林州市居民共发生食管癌和贲门癌1127例,食管癌733例,占65%,其中40~69岁居民发病数占71.76%;贲门癌394例,占35%,40~69岁居民发病数占72.34%。目标人群40~69岁10425例,内镜筛查了6776例,顺应性65%,发现食管癌48例,贲门癌60例。结论人群内镜筛查贲门癌较食管癌多,而居民登记资料食管癌发病率较贲门癌高。这可能与在筛查中,采用了贲门高发位点的常规活检,使得无症状的早期贲门癌症病人得到了超前诊断,而居民登记资料来源于临床治疗,多为有明显症状的中晚期癌患者有关。同时是否提示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发病机理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赣榆县食管癌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食管癌新发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调查随访.结果 2009~2010年,赣榆县共有新发食管癌患者486例,发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食管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50岁以上食管癌的总发病率与50岁以下总发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赣榆县食管癌发病率地区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沿海地区显著高于平原和丘陵地区(P<0.01).赣榆县食管癌发病与吃饭是否按时、吃饭淡成以及吃饭冷热密切相关(P<0.01).结论 食管癌是赣榆县的高发癌种,其发病主要集中在沿海乡镇,这为赣榆县制订切实可行的食管癌防治计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吸烟与食管癌发病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烟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运用Meta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并按研究设计类型、性别等分层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纳入合并分析的25篇文献,其中队列研究2篇,随访人群累计31366例,病例1104例;23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6466例,对照7540例。Meta分析吸烟与食管癌合并OR值及95%CI为1.81(1.47~2.24);男女吸烟与食管癌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2.00(1.58~2.53),2.24(1.19~4.24)。结论:吸烟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男性、女性吸烟与食管癌发病都有统计学关联,每日吸烟量、吸烟年数与食管癌发病呈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地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Bcl-2、p53的相关关系,为制定食管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及免疫组化方法,调查分析了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Bcl-2、p53的相关关系。结果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长期大量饮酒、少食新鲜蔬菜及肉蛋鱼、喜烫热饮食、食管癌家族史、精神创伤及文化程度等因素与食管癌发生密切相关;并与Bcl-2、p53阳性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未发现吸烟、吃酸菜、进食快与食管癌的联系。结论社会文化、生活水平较低、长期大量饮酒、吃新鲜蔬菜及肉蛋鱼少、喜烫热饮食、食管癌家族史、精神创伤等因素是河西走廊中部地区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人数占全球一半以上,国内食管癌的死亡率为17.38/10万,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miRNA是新发现的一种具有高度进化保守性的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引起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miRNA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类型、预后等密切相关。在外周血中,miRNA水平也表现出显著的肿瘤相关性、组织特异性和表达稳定性。随着食管癌发病率不断增加,人们更加关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及早期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742例的内镜检查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近年来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742例食管癌的内窥镜检查(简称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742例食管癌中,男545例,女197例,男女之比为2.77:1.上段癌98例,中段癌478例,下段癌166例.病理类型:鳞癌725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2例.结论:近年来食管癌的发病人数增加,男性发病比女性多.病理仍以鳞癌为主.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和内镜检查.可提高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内蒙古通辽地区蒙古民族传统饮食习惯与食管癌发病的相关研究。收集我院2010~2011年来经临床病理确诊为食管癌的病例152例,其中蒙古族患者为73例,占48%。对其传统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食管癌的发病是环境、精神、遗传、免疫、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作用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本研究表明通辽地区蒙古族食管癌患者大部分与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正>食管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1]。目前,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式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然而由于食管癌的发病相对隐匿,且早期的发病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发病治疗时已属于中晚期,不能再进行手术治疗,预后比较差[2]。在我国,食管癌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性,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以及闽、粤交界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是食管癌的高发民族[3]。据统计,  相似文献   

12.
<正>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已上升至所有肿瘤的第4位[1],因食管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食管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初期多无明显临床  相似文献   

13.
十字钉复位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多原发癌的流行趋势、治疗和预后,现将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和食管、贲门癌组成的多原发癌2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4例为女性,均系异时性癌。首次发病年龄38-65岁,平均56岁;二次发病年龄46-76岁,平均61岁。首次发病患宫颈癌20例,食管癌4例;二次发病患宫颈癌4例,食管癌16例,  相似文献   

14.
手术切除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吻合口狭窄是食管癌术后近期常见的并发症,对于狭窄的治疗,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再次手术难度大。食管癌术后究其发病机理多为痰浊阻滞、津亏热结等因素引起狭窄窄所致。行气消痰、生津润燥是治疗食管癌术后狭窄的基本治法,启膈散加减治疗食管癌患者术后狭窄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其生活质量,延长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王世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316-317
目的分析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carcinomaof esophagus)的临床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例经胸部CT、胃镜活检确诊为食管癌的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者食管中分化鳞癌(胸上段)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声音嘶哑,无特异性。结论食管癌患者大多以进食咽下困难为首发表现,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较少。对此类患者应注意全身检查、详细询问病史,提高食管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正>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1]。食管癌的发病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生物性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临床主要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目前治疗食管癌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辅以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有研究表明,食管癌手术中容易挤压、挫伤肺部,手术后容易导致肺部受损,引起肺部并发症,造成患者肺功能下降[2]。目前临床切除中下段食管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与环境致癌物活化、解毒有关的相和相代谢酶的mRNA水平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93例淮安地区食管癌新发病例的食管癌组织及远端癌旁组织,应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YP2E1、GSTP1、MTHFR和NQO1等基因的mRNA水平;应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基因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关系。结果CYP2E1和MTHFR的mRNA水平在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E1、MTHFR表达水平异常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升高有关联[OR值(95%CI)分别为1.890(1.439~2.481)和1.362(1.107~1.677)]。结论CYP2E1和MTHFR的表达水平改变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在食管癌的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分析2008-2011年成都市温江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温江区恶性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发病率、顺位等指标。结果 2008-2011年温江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29.79/10万,其中男性为161.30/10万,女性为85.56/10万。40岁后恶性肿瘤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发病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女性发病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肝癌、胃癌。恶性肿瘤的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结论温江区恶性肿瘤发病逐年上升,但低于全国水平。恶性肿瘤是危害温江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男性和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肺癌和食管癌、肝癌、胃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发病与病死率较高,应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9.
<正> 山西阳城县的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明显的家族集聚现象;其高癌家族的谱系分析,也显示食管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为了探索食管癌高癌家族成员发病的原因,我们在阳城选择了15个高癌家族及与之毗邻的14个低癌家族进行对比,以染色体畸变作为观察指标,寻找高癌家族成员的发病与染色体畸变间的关系,了解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生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胃镜检查,了解本地区食管癌的发病情况。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内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症患者1256例,对其临床、病理、内镜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食管癌检出率平均为5.15%,年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变化;食管癌男女之比为2.68:1,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以50~69岁之间的患者较多(66.32%);病变部位以食管中段为多(占64.33%);食管鳞癌占89.01%,腺癌占10.99%。结论食管癌检出率较高,本地区属食管癌高发区,10年间食管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是当地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加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