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而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则非常少见,年发病率约为五百万分之一,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0.3%~2.0%[1],本文报道2例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病因是茎乳孔内发生的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面神经水肿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发病率较高,约占面神经麻痹的70%.治疗方法也颇多,如针灸、理疗等[1].我科在2006年1月~2008年5月采用割治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5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并发面神经麻痹者临床少见,我院1984年1月至1994年1月收治急性白血病98例,并发面神经麻痹者10例,约占10.2%,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0例中男8冽,女2例,面瘫时年龄15~45岁。白血病类型(按FAB分类方案):急淋白血病(急淋)9例,均为L。型;急非淋  相似文献   

4.
面瘫又名面神经炎,主要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它的发病原因与病毒感染、微循环障碍、免疫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镫骨肌反射,以了解其在评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镫骨肌反射与面瘫预后的关系。结果镫骨肌反射阳性组29例中,完全恢复者26例,占89.7%;镫骨肌反射阴性组10例中,只有2例恢复,占20%;前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贝尔面瘫32例,镫骨肌反射阳性者27例,占84.4%;Hunt综合征7例,镫骨肌反射阳性者2例,占28.6%;前者镫骨肌反射阳性率较后者高(P<0.01)。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镫骨肌反射阳性者预后较好,贝尔面瘫镫骨肌反射阳性率较Hunt综合征高。  相似文献   

6.
周围型面神经麻痹可由化脓性中耳炎、外伤、耳带状疱疹、颈静脉球体瘤及鼓室球体瘤、面神经瘤、外耳及中耳癌、小脑桥脑角肿瘤等所引起,而贝尔氏麻痹则是其最常见的原因。贝尔氏麻痹的病因至今还不清楚,它的诊断是靠排除了以上情况后作出的,通常起病突然、发展迅速,10%的病例面瘫有复发情况,2%的病例有三次或更多次的复发史。  相似文献   

7.
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在Bell麻痹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哲成  刘娜  徐娜  赵学慧 《天津医药》2007,35(3):187-188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与面神经电图在Bell麻痹早期诊断和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发病1-3d的134例Bell麻痹患者进行瞬目反射和面神经电图检查。结果:受损侧面神经电图异常率为47.76%(64/134)。瞬目反射异常率为100%(134/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患侧R1/M潜伏期比值及瞬目反射提示77例表现为茎乳孔内段损害,10例为茎乳孔外段损害,47例为面神经广泛受损,50例提示可能合并脑干和(或)三叉神经损害。结论:瞬目反射是早期诊断Bell麻痹的敏感指标,结合面神经电图对Bell麻痹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Bell麻痹除面神经受损以外可能合并脑干和(或)三叉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又称面神经炎,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颅内炎症、肿瘤、血管病变、外伤等多种原因病变累及面神经所致的继发性面神经麻痹与其不同。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神经麻痹。因骨性的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所以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激发因素可能是风寒、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颅内炎症、肿瘤、血管病变、外伤  相似文献   

10.
<正>面瘫俗称"口眼歪斜",西医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化脓性面神经炎症,以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见,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相似文献   

11.
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近年来,颅内肿瘤发病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原发性颅内肿瘤的发病率为7.8~12.5/10万人,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而其他恶性肿瘤最终会有20%~40%转入颅内。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成人以大脑半球胶质瘤为最常见,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就此话题.记者近日约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徐庚主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预防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01~2011-12收治的24例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4例患者经2~4周治疗后,16例患者基本痊愈,其余8例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该病的预防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庆 《河南医药信息》2010,(19):148-149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较多见,颅神经病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在眼部可见于颅神经单神经病变引起的眼肌麻痹,约占糖尿病并发症的0.4%~0.7%。糖尿病性颅神经病变中常见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受累引起的眼肌麻痹,其中以动眼神经最常见,症状以复视多见。  相似文献   

14.
林武芳 《江西医药》2006,41(11):885-885
面神经炎是位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发生非化脓性炎症所导致的面部肌肉无力或面肌瘫痪.临床上又称周围性面瘫或面神经麻痹.由于贝尔(Bell)最先对本病加以描述,故又称为Bell麻痹。现己知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面神经炎的治疗有良效.但临床上尚未推广应用,本文报告1例,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陈艳 《淮海医药》2011,29(4):330-331
目的 探讨成人声带麻痹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手术、气管插管等创伤、感染、不明原因、脑血管意外等是引起声带麻痹的常见原因.结论 引起声带麻痹的原因很多,在诊断和治疗上,思路应开阔,其中头颈胸部肿瘤引起者最常见,头颈胸部手术引起的也较多,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卞礼发 《江苏医药》1996,22(11):806-807
我院1987~1994年间收治的颅脑外伤中有14例出现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现就其原因、机理,治疗以及转自作一叙述。临床资料14例颅脑损伤后出现迟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男12例,女2例,年龄6~46岁。打击伤2例,坠落伤7例,交通事故5例。临床表现,14例均有原发性昏迷或继发性昏迷史,持续时间10分钟至6天。面神经麻痹出现的时间为伤后2~6天,均非伤后立即出现。面神经麻痹属周围性的12例,中枢性的2例。伴随神经系统的体征有听神经损伤,迷走神经损伤,尿崩症,上、下肢偏瘫,脑脊液耳、鼻漏等。X线摄平片或CT检查,提示12例有颅骨骨折,1例无颅…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万人患病,中国新发病例约计13万.占目前已发现的所有女性肿瘤的6%,是仪次于乳腺癌而引起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宫颈癌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但已有很多研究证明,99%的官颈癌组织中可检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HPV感染已被流行病学和生物学证明是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必要因素。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现就HPV与宫颈癌的相关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面神经麻痹称伯尔(Bell)氏麻痹,引起面神经损害的原因甚多,如炎症、病毒疱疹、血管性病变、外伤、手术创伤、肿瘤、颅骨骨折等侵及面神经皮质中枢、皮质脑干束、面神经及其通路时均使面神经受损。穴位注射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范围。置于针刺与药物疗法的双向调节作用。本临床通过穴  相似文献   

19.
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12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组60例给予甲钴胺,2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1个月,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钻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I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临床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进行分析。结果痊愈4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痊愈率80%,总有效率96.7%。结论正确诊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