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皮肤扩张术是指将皮肤扩张器植入正常组织下,通过注射壶向扩张囊内注射液体。增加扩张器容量。通过扩张机制达到增加皮肤面积或利用皮肤外部的机械牵引使皮肤软组织扩张延伸,进行组织修复和器官再造的目的。它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供区及受区的瘢痕,改善了外观。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皮肤软组织扩张联合深层包膜应用于肌腱损伤后修复的效果。方法 利用软组织扩张术,首选重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取出时,切除肌腱附近的瘢痕组织,同期应用深层包膜进行肌腱粘连松解术,以预防术后肌腱的粘连。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重建的皮肤在色泽、质地、弹性、耐磨程度、活动灵活度等方面均与正常接近,同期进行的肌腱松解术优良率92.3%(TAM标准)。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不仅为肌腱损伤后修复提供高质量的皮肤,同时能恢复局部双层膜性结构。  相似文献   

3.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skin soft tissue expansion) ,简称皮肤扩张术,是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skin soft tissueexpander) (简称扩张器)植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注射壶向扩张囊内注射液体增加扩张器容量,对表面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使其通过生长和弹性扩张增加面积,利用新增加皮肤软组织转移进行修复和再造的一种方法。临床上术者常为不能直视下剥离腔隙所困扰,术后又为止血不确切而担心,若颈部出现血肿、以致窒息等意外可能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这些并发症都不利于扩张器埋植手术方法的开展。自从用导光拉勾后10例患者术后出血减少,缩短手术时…  相似文献   

4.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增加扩张器内的容量,对表面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使其扩张产生"额外"的皮肤软组织,利用新增加的皮肤软组织转移覆盖创面的一种方法。我们引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皮瘢痕21例,小耳畸形40例,鼻缺损2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的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25例,男78例,女47例。年龄3~59岁。60例为头皮瘢痕,40例小耳畸形,25例为鼻缺损。扩张器的容量为30ml、50ml、100ml、150ml、250ml,形状为肾形、椭圆形、球形。2 手术方法2.1 第一期手术:埋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整形外科中,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很好地解决了整形手术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指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经手术置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定期向扩张囊内注入生理盐水使其不断扩张,以提供"额外"皮肤软组织来进行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和器官再造。  相似文献   

6.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将扩张器植于皮下软组织内 ,通过定期向扩张器内注入生理盐水使皮肤组织扩展伸长 ,从而获得修复局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所需要的额外皮肤及软组织 ,是一种新的整复技术。我院自1997年以来 ,配合医生对32例患者进行扩张器内生理盐水注射术 ,效果满意。经Ⅱ期手术 ,对扩张的皮肤合理剪裁使用 ,均取得了较好的整复效果 ,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2例 ,男15例 ,女17例 ,年龄6~60岁 ,烧伤秃发12例 ,面部疤痕5例 ,颈部疤痕6例 ,前臂瘢痕4例 ,胸部疤痕2例 ,皮肤色素痣3例。结果 :完全成功27例 ,部分成功4例 ,失败1例。2扩张器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广泛应用 ,和扩张器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 ,皮肤扩张术的并发症较以往明显降低[1,2 ] ,修复效果越来越好 ,已成为整形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重要的常规采用的手术方法之一。目前 ,临床上通常仍将扩张器、连接导管及注射壶整体埋置于皮下 ,这样 ,不仅手术剥离范围大 ,组织内异物增多 ,并发症率高 ,还需经皮肤穿刺注射壶向扩张囊内注水 ,增加了患者注射痛。还有学者报道因注射壶及导管内置所致的并发症发生率 ,占扩张器总并发症的 32 7% [2 ] 。在临床实践中 ,我们也发现了注射壶及连接导管内置弊端较多 ,故于 1992年以来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临床效果.方法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分两期进行,手术后密切观察扩张器的有效扩张率、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和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后随访两年以上,患者未发生继发畸形,效果满意扩张器扩张有效率为96.4%,并发症发生率为20%,术后局部皮瓣转移后血运、色泽、质地及愈合均良好.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皮肤扩张术修复皮肤缺损畸形5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2年7月以来,我科采用国产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扩张后的“额外”皮肤修复疤痕性秃发,面颈部和四肢疤痕,皮肤肿物切除后或外伤事皮肤及器官缺损畸形54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皮肤扩张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畸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8-02~1999-02,借助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行皮肤扩张修复面颊部软组织畸形52例,其中面颊瘢痕29例,红色素痣14例,血管瘤9例,病变最大9cm×8cm,最小5cm×4cm,扩张时间25~35d,发生扩张器外露6例,血肿2例,血清肿5例,扩张器成角10例。文章讨论了面颊部皮肤扩张特点及手术法改进。结果说明面颊部软组织畸形使用扩张器皮肤扩张修复是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skin tissue expansion,STE)是整形外科领域里程碑性的进展,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国外文献报道高达50%~60%,国内10%~40%。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保证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现将我科1995~2004年应用多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2~4个)修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处理及预防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99年3月~2001年10月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白癜风1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美容外科应用广泛,手术方法简单,治疗效果好,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于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寻找预防并发症及治疗的方法。我院自1995年8月~2000年8月间,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术142例,埋置321只扩张器,其中9只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8%。与有关文献相比[1,2],并发症有所降低。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142例,使用扩张器321只。男80例,用扩张器192只;女62例,用扩张器129  相似文献   

14.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烧伤整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中27例获得良好效果,有3例出现扩张器外露,1例出现皮瓣坏死。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操作简单,是一种安全有效可广泛应用的烧伤整形外科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始于1976年,由美国Radovan首先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成功,是外科学领域继显微外科技术应用推广后又一开拓创新性的贡献。实践证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修复重建外科领域中是一项使用有效的新技术,解决了烧伤、创伤、肿瘤等临床修复中的诸多难题,提高了治疗效果。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自诞生以来即存在2个主要缺点:(1)疗程较长,少则也需2次手术;(2)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1989年至1999年12月,笔者对18例头面部瘢痕患者或皮肤缺损患者施行整形治疗时应用了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边贝奇 《淮海医药》2002,20(4):310-310
目的 为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良好的治疗手段。方法 通过软组织扩张器对皮肤缺损区周围的皮肤进行适当扩张“多余”的皮肤修复缺损区域。结果 通过21例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满意,易于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瘢痕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患者6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修复后外观形态良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血肿4例,囊外露1例,扩张器破漏1例,感染1例,发生率为10.44%,经补救后均达到了治疗效果.结论 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大面积严重烧伤后瘢痕,方法安全、可靠,符合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9.
汪涌  姜会庆  胡心宝  汪军 《江苏医药》2004,30(2):145-145
颌颈、面部创伤或烧伤后遗留的瘢痕或先天性皮肤软组织畸形不仅影响面部器官的结构和外观,还严重影响病人的心理和生活质量,对其的整复有较高的美学要求。颈部皮肤由于与颌面部邻近,质地、色泽均很相似,是修复颌面部首选供区,尤其是皮肤扩张术的应用增加了可供利用颈部皮肤,扩大了其修复颌面部瘢痕和先天性皮肤软组织畸形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作为整形外科的一项新技术,因其具有避免游离植皮与邻近皮肤颜色差异较大及供皮区瘢痕形成等优点。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整形手术获取富余皮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此技术尚属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