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in pregnancy,AFLP)的临床特点,通过对7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并总结护理体会。为进一步提高AFLP的护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7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AFLP均为初产妇,发生于围分娩期,以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厌食、黄疸等消化道症状及肝损害为主要表现,短期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DIC。其中孕产妇死亡2例,均发生在2000年前,病死率28.57%,2000年后5例经多科协作综合支持治疗均抢救成功。围生儿存活5例(1例为双胎),死亡3例,围生儿死亡率37.5%。结论:AFLP是围分娩期的一种以可逆性肝衰为主要表现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和多学科合作综合支持治疗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并总结诊疗体会,为进一步提高AFLP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7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AFLP均为初产妇,发生于围分娩期,以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厌食、黄痘等消化道症状及肝损害为主要表现,短期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DIC。其中孕产妇死亡2例,均发生在2000年前,病死率28,57%,2000年后5例经多科协作综合支持治疗均抢救成功。围产儿存活5例,死亡3例,围生儿死亡率37.5%。结论AFLP是围分娩期的一种以可逆性肝衰为主要表现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和多学科合作综合支持治疗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叶英 《中原医刊》2007,34(21):23-25
目的 探讨妊娠期特发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 对近7年我院收治的8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白细胞及胆红素均升高。7例转氨酶升高,7例尿酸升高,6例纤维蛋白原降低,6例空腹血糖降低,5例白蛋白降低,5例血小板降低,凝血时间延长,5例尿素氨升高,4例血肌酐升高。孕产妇治愈7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12.5%。10例围生儿中,存活7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30.0%。结论 对高危人群行产前筛查可以降低AFLP发病率,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和支持治疗是提高AFLP母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陈迎秀  郑景萍  汪楚英 《四川医学》2009,30(9):1407-1409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8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为初产妇、发病孕周为28~37周,单胎3例,双胎4例,三胎1例。5例阴道分娩,2例剖宫产,1例产后转入,经积极的支持治疗,孕产妇6例存活,2例死亡。共计14个围生儿7例存活,7例死亡,病死率50%。结论对于AFLP患者明确诊断、立即终止妊娠、积极内科综合支持疗法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收治AFLP8例临床表现、治疗、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均在入院24小时内确诊,发病至终止妊娠>7天4例,≤7天4例。阴道分娩3例,入院时已临产、胎儿宫内死亡2例,剖宫产终止妊娠5例。产妇死亡3例,围生儿死亡3例,新生儿窒息4例,早产儿4例,产后出血4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多学科合作抢救,综合支持治疗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 方法 对我院自199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8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AFLP的临床表现以肝损害为主伴多器官功能受损,实验室检查符合"六高三低"表现.孕产妇治愈2例,死亡6例,死亡率75%,围生儿中,存活4例,死亡4例. 结论 早期诊断后及时终止妊娠,能明显改善母儿愈后,提高母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26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敏  任芳  赵先兰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2621-2623
目的 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对AFLP的早期诊治能力,从而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9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6例AFLP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治方法.结果 16例(61.5%)AFLP患者发生在妊娠35周左右,26例患者均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23例(88.5%)患者出现黄疸,患者均表现为血清转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均为阴性,21例(80.7%)患者出现血清胆红素升高,而25例患者尿胆红素阴性.其中2例患者经阴道自然分娩,其余均在确诊后及时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6例AFLP患者死亡,4例新生儿死亡,1例死胎.结论 AFLP是一种妊娠期间特发的,以多脏器受损为特征的产科危重病,多发生在妊娠35周左右.早期诊断和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AFLP预后的关键,多科协作、综合治疗、有效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发生于妊娠晚期,均为初产妇,双胎两例,有消化道症状8例、黄疸8例、高血压4例、血WBC及转氨酶升高8例、凝血功能异常8例、低血糖6例、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7例。孕产妇死亡3例,治愈5例,10例围生儿中,存活6例,死亡4例。结论AFLP是一种严重且少见的妊娠并发症,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诊断、尽快终止妊娠和积极的综合支持治疗是提高母婴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李利  林忠乙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9):49-49,36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自199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8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FLP的临床表现以肝损害为主伴多器官功能受损,实验室检查符合“六高三低”表现。孕产妇治愈2例,死亡6例,死亡率75%,围生儿中,存活4例,死亡4例。结论早期诊断后及时终止妊娠,能明显改善母儿愈后,提高母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产科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在我科进行诊治分娩的产科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患者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情况。结果孕产妇死亡5例,围生儿死亡7例。妊娠并发症的患者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比例均显著高于妊娠合并症。脏器衰竭数≥4个的患者孕产妇死亡和围生儿死亡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脏器衰竭数2~3个的患者。围生儿共7例死亡,均为孕周〈34周的患者。结论产科危重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威胁着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生命,在临床上应加强孕产期的保健,积极治疗合并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诊治要点和经验,进一步提高AFLP诊疗水平。方法:对5例AFL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基本具备AFLP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经积极处理后,3例产妇痊愈出院,1例病情平稳5天血指标未恢复正常出院,1例死亡。4例围生儿存活,1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多学科协作治疗可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王洪伟  吴彪  贾杰 《海南医学》2012,23(17):72-75
目的 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住院收治的23例AFLP患者的临床表现、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并进行随访.结果 23例AFLP发生孕周平均为34+2周,常见的主要首发症状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21例(91.3%),黄疸21例(91.3%),腹水13例(56.5%)和腹痛12例(52.2%);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18例(78.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11例(47.8%),产后出血10例(43.5%),肝性脑病8例(34.8%),合并妊娠期高血压6例(26.1%).3例孕产妇死亡,8例围产儿死亡.结论 AFLP是发生于妊娠晚期的一种罕见临床综合征,多发生在妊娠34周左右.早期诊断和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AFLP预后的关键,多科协作、综合治疗、有效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案,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8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和综合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其中8例患者上腹部胀痛,5例出现黄疸,3例出现全身乏力症状,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均立即终止妊娠,其中17例(94.44%)系剖宫产终止妊娠,1例(5.56%)患者入院时已临产,可短期结束分娩,予以缩短产程经阴道分娩。18例患者予以血浆置换治疗,均好转出院。1例患者胎死宫内入院,17例患者均获健康活婴。结论 AFLP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及时阻断该疾病进展,减少功能器官的损伤,大大改善孕妇的预后,降低产妇死亡率,增加胎儿存活率,减少AFLP的并发症,对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围生儿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妊娠结局,探讨围生儿死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ICP导致围生儿死亡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死因、死亡时间、ICP病情与围生儿死亡关系及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重度ICP患者围生儿死亡率高,平均死亡时间为35~36周,轻度为39周,重度ICP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结论:对ICP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进行分度,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认识和处理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将5年来收治的6例AFLP进行分析,归纳其共同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严重并发症与治疗效果。结果 发病孕龄均大于34周,初产妇4例,营养状况极差者4例,起病突发恶心、呕吐5例,黄疸5例,转氨酶增高6例,肾功损害5例,白细胞计数升高6例,凝血指标异常6例,低蛋白血症5例,低血糖4例,合并肝性脑病1例,DIC3例,肝胰腺水肿伴胸腹水并感染1例。6例均给予降氨、保肝治疗,5例输注新鲜血与冰冻血浆、白蛋白。产妇死亡1例,围产儿死亡2例。结论 根据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AFLP,及时终止妊娠,纠正凝血障碍,强力支持治疗,积极治疗并发症,可以改善AFLP的颈后。  相似文献   

16.
236例围生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围生儿死亡情况,探讨引起围生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36例围生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妊娠满28周至产后7d内死亡的围生儿逐一进行分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围生儿死亡236例,病死率为26.71‰;男围生儿病死率(22.88‰)显著低于女围生儿病死率(30.63‰);农村围生儿病死率(41.79‰)显著高于城市围生儿病死率(4.97‰);初中及以下文化的产妇其围生儿病死率(28.38‰)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上者(12.71‰);出生体质量<2500g的围生儿其病死率(134.88‰)显著高于出生体质量≥2500g者(13.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死亡构成中死胎占71.19%,死产占17.79%,早期新生儿死亡占11.02%。围生儿前5位死因顺位是胎儿畸形89例(37.71%)、不明原因77例(32.63%)、宫内窘迫15例(6.36%)、脐带因素14例(5.93%)、胎盘因素12例(5.08%)。结论本地区围生儿病死率高,农村、低出生体质量者及产妇文化程度低者为甚;预防围生儿死亡形势严峻,重点在农村,主要干预措施是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加强婚前检查、围生期保健、产前筛查,预防畸形儿进入围生期,预防早产。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  光晓燕  马喆 《吉林医学》2010,31(8):1051-1052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为提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以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对近18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早期无明显症状,15例早期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纳差、乏力、恶心、呕吐、进行性黄疸等,6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病,18例均出现肝功能受损,9例出现肾功能损伤,8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12例凝血功能障碍,4例发生产后大出血,孕产妇死亡2例,死亡率11.11%(2/18),围产儿死亡率8.70%(2/23)。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起病急、病情凶险,早期诊断治疗、及时终止妊娠,并加强多科协作抢救多器官功能障碍是治疗AFLP的关键,可有效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妊娠期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tiple organ dysfunctiong syndrome,MODS)的预防与诊治。方法: 对7例SLE妊娠期引起的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妊娠前已确诊为SLE,5例入院后确诊SLE。孕产妇抢救成功6例,1例放弃治疗,围生儿死亡6例。结论: SLE患者妊娠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危害极大,处理的关键是尽早确诊并积极治疗原发病;适时终止妊娠,保护相关脏器功能和全身支持疗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收治的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FLP平均发病时间为孕36+4周,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及黄疸,其特点为血清胆红素升高、肝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白细胞异常升高和凝血功能异常。入院确诊后立即输注各种凝血物质,同时积极行术前准备。6例均行剖宫产术,5例病情逐渐好转,死亡1例。结论 AFLP常引起围产儿死亡及母亲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及全面的对症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研究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是围产医学的重要内容,分析围生儿(指妊娠满28周至产后七天期间的婴儿)死亡的原因不难发现,死产及新生儿窒息所致早期新生儿(出生7天以内)死亡,约占围生儿死亡的50%以上。这部分围生儿的窒息及死亡均发生于分娩期,如能抓好这一环节,减少或避免这部分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可有效降低围生儿窒息死亡率。本文总结我院近三年新生儿窒息死亡情况分阶段加以对照,以探究分娩全程监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