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本文就医学学报论文的审稿程序进行了阐述,认为必须健全审稿制度,而在审稿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同行专家审稿的作用。(1)对稿件的科学理论和临床价值进行总体评述;(2)对稿件提出修改意见;(3)对稿件表明审稿者的裁定意见。文中指出应该尊重专家审稿者的劳动,也要求审稿者必须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公正求实。这对学报质量的提高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21,(1):81-82
<正>为表扬审稿专家严谨求实的作风、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充分调动审稿专家的积极性,增强审稿专家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获得感,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编辑部评选出了马泽粦等20位优秀审稿专家,他们全年审稿7篇或7次以上,审稿及时,审稿质量优秀,或者作出了特别的贡献。编辑部将对优秀审稿专家进行表彰、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优秀审稿专家名单如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医学期刊专家审稿的规律性,提高医学期刊的学术水平,该文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医学期刊专家审稿存在的问题.针对医学期刊专家审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具体措施,保证医学期刊专家审稿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相似文献   

4.
《右江医学》2020,(1):81-82
<正>为表扬审稿专家严谨求实的作风、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充分调动审稿专家的积极性,增强审稿专家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获得感,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编辑部评选出了邓树嵩等20位优秀审稿专家,他们全年审稿7篇或7次以上,审稿及时,审稿质量优秀,或者作出了特别的贡献。编辑部将对优秀审稿专家进行表彰、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按审回时间计算,数据统计区间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5.
邓德灵 《华夏医学》2014,27(4):175-178
专家审稿是保障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审稿模式、审稿者学术水平、知识结构、责任心、审稿者心理状态以及激励机制等均可影响专家审稿质量。医学期刊编辑部要不断提高杂志学术水平,除了组织高质量的稿源以外,还应该做好编辑初审工作,根据期刊定位完善双向互动的审稿专家库,建立良好的审稿制度和适当的激励机制,通过不同方式定期对审稿者进行审稿业务培训,以提高专家审稿的环节质量.  相似文献   

6.
审稿是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自作者将稿件投入到编辑部之后,就需经过专家评审这一关,而后主编或编辑部主任根据评审意见组稿时决定是否采纳,进入下一编辑程序。在国内不少科技期刊的主编、编委会流于形式,真正起作用的还是编辑(编辑审和由编辑挑选的审稿专家审);所以,科技期刊编辑的审稿功能越来越强,审稿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越来越重要。对审稿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审稿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期刊杂志质量的高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阐述“三审一会”审稿制的作用。方法分析审稿各环节的内容、措施及其优点,总结成功的审稿经验。结果①编辑部初审是控制学术质量的重要一环,在减少盲目送审、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经费支出等方面起重要作用。②专家审稿体现专业优势是控制学术质量的关键。该审环节多、任务重、责任大,关系到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是审稿中最重要的一环。③兼职编辑融编、审于一身,通过会审可较好地控制学术质量,是专家审稿的双保险。④执行编委定稿会能发挥集体定稿的优势,最大程度地解决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增加用稿透明度。结论“三审一会”审稿制充分发挥了专职编辑、兼职编辑和编委会的集体审稿、定稿优势,是控制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9月8—11日,第三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稿专家培训班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80余种杂志共220余名审稿专家参加了本届培训班,并获得由中华医学会颁发的“审稿专家培训证书”。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9.
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举办的首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稿专家培训班于11月4-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余家科研院所近200余名审稿专家与会,并获得了由中华医学会颁发的"审稿专家培训证书".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网络时代审稿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审稿专家队伍的方法和思路,指出了维护和及时更新审稿专家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栏目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特色栏目,更容易引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更易获得高质量的学术稿件,进而提升期刊整体学术影响力。文章从探讨构建中医药期刊特色栏目的意义、有效途径和方法入手,以期为中医药学报栏目评价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轮的德尔菲问卷调查,从开放程度、质量和影响力三方面入手筛选开放获取期刊的评价指标。遴选专家的平均年龄在(43.44±7.66)岁,平均工作年限为(18.56±8.56)年,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务的专家15人,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7.5%,3个一级指标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188、0.8688、0.85,协调系数为0.398,具有统计学差异。根据指标筛选标准最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最后指出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特点,遴选指标的方法应注重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医学院校图书馆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在医学院校图书馆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利用情况,探讨了两种资源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迄今已知,首都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和所属研究所共出版期刊24种,除1种为社科内容外,其余23种均为医学科技期刊。这24种期刊在出版内容上有差异也有交叉,在出版模式上有纸质版和电子出版,在国内医学领域的影响力上有髙有底,期刊国际交流的水平层次和程度也不尽相同。通过这24种期刊的优势资源(如编、校、排版和印刷等软硬件资源,专家库等)的整合和共享,集中力量办好若干种国内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学术期刊,使我国医学科学家多一些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和探寻了国内外科技期刊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产生时间比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晚137年。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科技期刊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总的影响力不大,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不多。因此,应努力办出自己的先进文化特色,争创国家品牌和国际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期刊产业,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从高校学报的作用,编辑学研究对教学和科研的影响,学报编辑人员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等几个方面对学报编辑在当前医学高校中的角色进行了探析,作者认为:学报工作与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密切联系,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与教师“编”“写”“教”三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促进;编辑在当今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还对编辑人员如何扮演好高校中这一独特角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德尔菲法,为制修订石淋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进行专家调研。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编制《石淋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问卷》,共两轮问卷调查,通过“浙江省中医院临床研究信息平台”向全国30位专家进行调查,从病名、诊断、证候分型、治疗、预防和调摄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两轮专家调查问卷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各指标的不重要性百分比均<50%,专家对石淋病各指标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均较高,初步形成了《石淋病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草稿。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调查能较好地总结石淋病的中医诊疗方案,对促进石淋病辨证规范,提高诊疗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学生评教的调查,发现现有评教中的不足,以便改进学生评教工作。方法调查某医学院校787名学生和261名教师,了解学生评教的干扰因素、专家和教师的主动情况、学生对评价如何发挥作用的意见、督导专家反馈情况等内容。统计结果行t检验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各项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结果教师对学生评教的主动影响较小,221名(84.7%)教师选择“不会因学生评教而放松对学生要求”;有37.0%(291/787)的学生认为督导专家有向其主动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有65.9%(519/787)的学生认为教师有主动了解其学习情况。学生认为运用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帮助大。但评价后缺乏有力指导、课程组对评价意见重视不够、督导专家书面反馈情况不及时会影响到评教工作的开展。结论应提高学生评教积极性,大力推行发展性评价.合理利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最终使教师评价在提高教学质量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医疗人才,既有中青年的临床骨干,更包含了从业时间长、临床经验丰富的离退休专家..我院在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发展,聘请临床经验丰富、德高望重、工作能力较强的离退休专家在原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稳定了医院的人才队伍,从而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也对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物信息学学术期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术期刊的评价包括核心期刊的界定和新创刊的评价。以知识密度梯度的概念和期刊论文分布特征相结合确定了30种生物信息学中文核心期刊,以影响权重、声誉系数和H指数对新创刊的生物信息学中文期刊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