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7例人工血管建立血透通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自体血管不适宜建立血透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造瘘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1996年6月至2002年10月,47例患者行肱动脉-人工血管(PTFE)-自体静脉襻式造瘘术,平均随访39月。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前臂肿胀,1月左右消退;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者3例;窃血综合征3例;术后感染5例,3例切除人工血管,2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假性动脉瘤4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血栓形成13例,9例行Fogarty取栓术,4例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初级通畅期最短2个月,最长93个月;1年初级通畅率为74.4%,1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1.5%;2年初级通畅率为55.3%,2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78.7%。结论 术前应选择通畅的流人道和流出道;术后应重视对瘘管的保护,切忌一点或近距离重复注射,压迫止血力度适当,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出现造瘘血管并发症病例,可行二期手术,恢复通畅。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人工血管感染的处理策略及治疗经验。方法:8例均行人工血管切除及清创术,2例另行解剖外旁路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1例行异位人工血管移植。结果:3例人工血管切除后行膝上截肢术,1例3个月后改行经胸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病变根治术,其余病例感染消失,创口愈合。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人工血管感染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工血管移植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分析247例血管旁路手术中合并切口并发症的病人18例,临床包括切口感染伴(不伴)移植物外露、出血、单纯切口裂开移植物外露。分别应用常规手术切除人工血管、保守换药、阔筋膜-缝匠肌肌皮瓣转移覆盖术。经过6-48月随访,18例中无1例死亡,其中截肢2例。应用肌皮瓣转移覆盖术治疗6例,术后切口均I级愈合,远端动脉搏动良好,且治疗时间短,表明应用阔筋膜-缝匠肌肌皮瓣转移覆盖术治疗人工血管切口并发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自体血管不适宜建立血透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造瘘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1996年6月至2002年10月,47例患者行肱动脉-人工血管(PTFE)-自体静脉襻式造瘘术,平均随访39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前臂肿胀,1月左右消退;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者3例;窃血综合征3例;术后感染5例,3例切除人工血管,2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假性动脉瘤4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血栓形成13例,9例行Fogarty取栓术,4例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初级通畅期最短2个月,最长93个月;1年初级通畅率为74.4%,1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1.5%;2年初级通畅率为55.3%,2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78.7%.结论术前应选择通畅的流入道和流出道;术后应重视对瘘管的保护,切忌一点或近距离重复注射,压迫止血力度适当,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出现造瘘血管并发症病例,可行二期手术,恢复通畅.  相似文献   

5.
自1953年Voorhees首先将涤纶人工血管应用于腹主动脉移植后,各种人工血管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疗效显著。但移植后发生的人工血管感染或血管周围组织感染依然是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上非常棘手,直至今日人工血管感染的截肢率和死亡率仍较高。本文将就入工血管感染的处理以及预防作一简述。1一般处理原则1.1术前准备如病人存在中毒性休克或因感染引起人工血管吻合口出血而致低血容量,允许短时作准备。适当地输血输液、手术前心电监护。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手术进路的周密计划是危重病人紧急术前处理的必要步骤。术前应尽可能证实…  相似文献   

6.
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连续14例周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复合带瓣人工血管置换,双侧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手术(Bentall手术)无死亡的治疗体会,方法:14例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例中13例行冠状动脉原位移植,对其中3例采用股动脉插管结合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另1例由于冠状动脉开口位置较低行Cabrol手术。结果:14例病人均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引流720ml,平均住院28.5d,随访未发现远期并发症,心功能均恢复至1-II级,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牛伟亚  戈小虎 《新疆医学》1999,29(3):172-173
人工血管感染是血管外科之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截肢率、死亡率均较高。对于不同部位、不同病原菌所造成的感染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传统的方法包括切除感染的人工血管、清创术以及经解剖外途经血管重建。但在一定条件下保守治疗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近两年来我科在应用人工血管重建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对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结果:2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血运改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消失或跛行距离明显增大,静息痛好转,肢体溃疡愈合。术后检查踝肱指数为0.63±0.18,与术前(0.37±0.16)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随访期间2例患者出现人工血管感染,1例出现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2例于术后1年出现吻合口狭窄,均于治疗后好转。结论: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人工血管感染是人工血管移植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和血管外科中最重要和最令人关切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切除感染的人工血管和重行更为复杂的血管移植术,不但人工血管植入后愈合过程不能实现,还可导致截肢,以至危及病人生命。因而人工血管感染后必须切除。本文以较简单的带深筋膜局部皮瓣转移术治愈人工血管感染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血管旁路术在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并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3月~2011年3月,对38例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5例,女3例,年龄26~58岁。除1例因术前急性肺水肿死亡,1例行股动脉结扎外,余36例均进行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及动脉瘤体切除。结果 股动脉结扎1例术后因缺血坏死行截肢手术。人工血管旁路术36例术后下肢血运均重建满意,肢体保全,1例发生严重软组织感染,2例术后3~5个月人工血管闭塞合并感染予取出。1例术后1年人工血管闭塞,未予处理。结论 对于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并感染使用人工血管旁路术重建血运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旁路路径选择、瘤腔处理、有效的抗感染和换药治疗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我院近三年来外科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8例的临床体会。方法:全组病例经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MRI)、电予计算机断层扫描(CT)确诊。18例均急诊手术,其中主动脉根部替换(Bentall)手术8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加主动脉辩替换(Wheat)手术4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手术4例,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替换手术2例。体外循环采用低温体循环,深低温停循环(DHCA)加选择性脑低流量灌注(ASCP)的方法。结果:全组手术存活15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16.7%。随访12例,随访时间3~30个月,无死亡,存活良好。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急诊手术指征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个体化。术中用生物蛋白胶喷涂吻合口,瘤壁组织紧密包裹人造血管,采用DHCA ASCP技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使手术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2.
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17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经过.其中真性动脉瘤13例,假性动脉瘤4例(外伤性1例、炎性3例),12例真性动脉瘤手术切除、人工血管移植,余5例腔内隔绝术.结果 本组手术和腔内修复术全部成功,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腔内治疗的5例患者中1例术后9个月死于支架近端再发假性动脉瘤破裂.结论 传统的经腹术与现代的腔内治疗,各有其优越性.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价后,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急诊人工血管移植治疗吸毒者假性股动脉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条件下人工血管移植治疗吸毒所致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急诊条件下,对5例感染并大出血的假性股动脉瘤吸毒患者,采用切除瘤体及周围炎性组织彻底清创后行人工血管移植治疗,观察移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顺利,5例患者均保肢成功,经3~24个月随访,移植血管通畅,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吸毒所致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并发大出血时,可在急诊条件下,彻底清创后,采用人工血管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颈动脉体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2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外科检查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无术后死亡病例 ,有 2例患者出现患侧眼睑下垂。用Grotex血管置换颈动脉的患者术后出现偏头痛及患侧面部麻木感 ,经治疗症状消失。所有病例随诊 1年 ,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颈动脉体瘤早期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对于与颈动脉瘤粘连严重的颈动脉需要切除的患者 ,术前准备人工血管移植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人工血管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严重缺血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中死亡3例(3/67)。术后下肢动脉缺血改善良好,踝/肱指数(ABI)有不同程度改善55例(55/67),ABI升高幅度为0.21-0.49,平均升高0.32。移植血管阻塞9例(9/64)。结论: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严重缺血是重建患肢血液循环通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1996-1-2001-6收治的52例肺癌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外科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中44例行手术切除肿瘤(81.8%),8例开胸探查但未能切除肿瘤(18.2%),肿瘤切除组病人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66.0%,35.4%。效果满意。结论:手术方式选择及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对提高肺癌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手术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牛海鸥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8):125-125
目的:总结5例隆乳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体会。方法:4例注射隆乳移位病人在术中超声引导下施术,自体脂肪注射病例行肿块切开抽吸冲洗,另3例注射非生物制剂者彻底切除移位注射剂形成的肿块。硅凝胶假体置入并发感染1例行切开引流失败后再次手术将所形成的纤维包囊切除。结果:注射剂移位行肿块切开抽吸冲洗者术后在原肿块处出现囊性肿块;3例行肿块切除者术后治愈。硅凝胶假体置入并发感染者切除纤维包囊后治愈。结论:注射隆乳发生注射剂移位时,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可彻底清除注射剂移位所形成的肿块.对这些肿块应予以切除。硅凝胶假体置入并发感染手术时应将所形成的纤维包囊一并切除。  相似文献   

18.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病例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5年80例行急症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80例中,一期切除吻合46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20例,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26例),全结肠切除或次全结肠切除吻合者18例,行Hartmann手术10例,肿瘤无法切除行单纯结肠造瘘和捷径手术6例。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13.75%,其中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腹腔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感染性休克1例,肺栓塞1例。2例死亡,病死率2.5%,78例痊愈出院。结论一期切除吻合和结肠次全切除或全结肠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是可行而安全的,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低位肠梗阻35例一期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探讨我院收治35例低位肠梗阻的诊疗体会。方法:右半结肠梗阻15例,其中12例行一期根治术;左半结肠16例,其中12例行一期根治术,一期肠吻合术。全结肠套迭全结肠切除单纯回肠造瘘1例。择期手术8例。结果:本组一期手术20例除1例切口感染外全部治愈。本组病例死亡4例占8.7%。结论:我们认为对于慢性低位性肠梗阻的病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行一期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报告2例食管中段癌,因癌肿侵及降主动脉,同期施行食管癌与被侵及的部分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其中1例采用胸腔内食管胃吻合术,术后21天因胃壁坏死大出血死亡,另1例行颈食管结肠吻合术获得成功,文中讨论了手术适应症,人工血管移植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