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使用螺旋型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用一次性使用的复尔凯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同时做好置管前、中、后3个阶段各项护理观察及配合.结果:10例患者中,7例在置管3d内营养管均自行到达空肠,另外3例在胃镜或X线透视帮助下到达空肠.当营养管达到空肠后开始肠内营养,通过逐渐增加肠内营养剂量,至第4天给予全量,肠内营养支持2周左右.无一例发生胰腺炎复发、腹泻、腹胀、肠痉挛等严重营养相关并发症.结论:在置管前、中、后的3个阶段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使用螺旋型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置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置入螺旋型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拨管后,均顺利过渡到糖尿病低脂饮食或低脂饮食,治愈出院。结论早期置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促进疾病恢复,同时还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炎患者经螺旋型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2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 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采用保守治疗后给予置入螺旋型鼻肠管,行肠内营养(EN)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营养状况。结果:实验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变化情况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螺旋型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胰腺炎优点突出,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ICU危重患者早期应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包括对100例ICU危重患者鼻肠管的置入方法、鼻饲液的选择与输入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与总结.认为ICU危重患者早期应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易于掌握与实施,应提倡早期行鼻肠管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5.
王维  周藜蔾  龚姝 《华西医学》2012,(3):104-106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12月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措施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全部患者术前均顺利完成留置鼻肠管,术后除7例患者分别发生堵管、咽炎、腹胀、营养液返流等并发症予以及时处置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安全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营养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和恢复。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良好的护理可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显著改善患者围术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螺旋型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改善胰腺炎病人的营养状况,缩短病程。方法:使用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插入所测定的管道长度。其护理包括管道护理和一般护理。结果:12例病人痊愈出院。肠内营养过程中,4例病人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比以往单靠静脉营养的方法,更符合病人生理状态,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经鼻肠管行空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经肠营养是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之一,较肠外营养有其独特之处。回顾性分析了5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经鼻肠管行空肠内营养的护理,认为术前正确留置鼻肠管、术后加强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是患按期完成肠内营养的基石,并从中论证了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开展肠内营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总结28例脑出血伴糖尿病患者应用螺旋型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应用螺旋型鼻肠管时,置管前先禁食6h,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抬高30°;置管时规范操作,以顺利置管;置管后做好导管维护,正确输注合适的肠内营养剂型,加强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28例患者均成功置管,肠内营养支持10~37d,空腹及肠内营养后血糖水平控制理想。  相似文献   

9.
肠内营养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应用鼻肠管开展胃肠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手术患的全身营养状况,缓解分解代谢,促进肠功能恢复,保护肠粘膜屏障。鼻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我科自1998年3月~1999年3月对33例胃、结、直肠手术患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现就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力锤鼻肠管用于肝脏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使用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60例肝脏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以重力锤鼻肠营养管为输入通道,肠内营养泵控制滴速和总量,注意防护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强调管道日常维护。结果60例患者中52例重力锤鼻肠管顺利进入空肠;全部病例可耐受25ml/h肠内营养滴速,滴速调整以10ml/2h为宜;加入电解质无不良反应。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保障重力锤鼻肠管用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1例溺水脑萎缩深昏迷无吞咽功能患儿,无法经鼻胃管进食而长期使用鼻肠管予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鼻肠管的固定护理、鼻肠管的进食护理、鼻肠管的冲管方法、食物的配制及进食时间、营养及其代谢监测.认为对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无吞咽功能的昏迷患者,使用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是一种护理简便、管饲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肠管在危重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7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危重病人采用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开始实施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并与对照组35例危重病人经胃管营养进行比较,评价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与营养管途径有关,与胃管途径相比,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比胃管途径要早,而胃潴留、返流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经鼻肠管途径比经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将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型鼻肠管营养方式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采用螺旋型鼻肠管,对照组采用普通鼻胃管,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型鼻肠管通过熟练的护理操作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性,且操作简单易行,侵袭性小,患者安全度高并最经济。  相似文献   

14.
胃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胃手术后患者,行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探索其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52例胃手术后患者,行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营养状况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全部病例营养治疗顺利,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提高,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胃手术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方式,合理的护理对保证其成功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肠营养管在胃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将鼻肠营养管置于屈氏韧带下20cm进行肠内营养。结果:胃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能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且耐受性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是胃手术后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良好的护理是成功进行肠内营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食管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传统的完全胃肠外营养组,每组15例。肠内营养组为术中给患者置入鼻肠管,术后24~48h经鼻肠管道通过输液泵滴注(百普力)营养液,5~7d后过渡到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为传统治疗方法,术后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给肠内营养。观察两种方法患者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肠外营养组提前10~14h,输液量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日,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结论食道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早期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收集30例SAP患者早期使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3例发生腹胀,2例发生腹泻,25例均未发生误吸和鼻肠管SAP复发,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鼻肠管是SAP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手段,做好鼻肠管的日常护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SAP患者肠内营养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许月萍 《护理与康复》2011,10(12):1070-1071
总结16例植物生存患者应用螺旋型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留置螺旋型鼻肠管前正确评估患者胃肠功能,按规范行置管操作,置管后做好导管维护及并发症的预防.16例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未发生反流症状,顺利完成肠内营养物质的输入.  相似文献   

19.
有研究表明[1]:腹部手术后数小时肠内蠕动功能就能恢复,术后胃肠道麻痹仅局限于胃和结肠,术后6~12 h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就能恢复,早期的肠内营养对小肠有局部营养作用,能刺激肠蠕动,并可使肠功能提前恢复.根据这一原理我科从2010-09开始对26例胃癌患者术前留置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肝切除术后肠内营养51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时鼻肠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51例使用F locare130 cm鼻肠管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病情和营养状况,预防不良反应。结果:除1例外均配合完成营养计划,耐受性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切除术后的肠内营养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良好细致的管道护理是成功实施肠内营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