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比较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对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为临床应用hAMSC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和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分离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获取第4代细胞,建立MSC与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异体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体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共培养体系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比较两种MSC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10(IL-10)的分泌水平.结果 (1)hAMSC+PBMC+PHA、hBMSC+PBMC+PHA共培养组Treg、Th2、Tc2细胞亚群的比例均较PBMC+PHA组明显上升(P<0.05),Th1、Tc1细胞亚群的比例均较PBMC+PHA组明显下降(P<0.05),且hAMSC+PBMC+PHA、hBMSC+PBMC+PHA共培养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LISA结果提示,与PBMC+PHA组相比,hAMSC+PBMC+PHA、hBMSC+PHA+PBMC共培养组上清液中IL-2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hAMSC+PBMC+PHA、hBMSC+PHA+PBMC共培养组上清液中IL-10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hAMSC+PBMC+PHA、hBMSC+PBMC+PHA共培养组上清液中IL-2、IL-10含量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AMSC、hBMSC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相似的免疫调节功能,提示hAMSC可能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羊膜中分离和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形态学的结构特征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建立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根据不同效靶比E/T(hAMSCs/PBMC)加入丝裂霉素处理过的羊膜细胞,用3H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从羊膜组织成功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贴壁生长,在体外短期内可以稳定增殖和传代,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表面标志,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共同培养抑制了淋巴细胞增殖,其增殖抑制率与加入的细胞数量成正比。结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增殖,对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具有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低速旋转-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特征,使用含10%FBS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结果从羊膜分离的hAMSCs数为(6.72±1.21)×10^7/份(n=12),所分离的kAMSCs明显表达间充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不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角蛋白CK19,高表达CD29和CD44。培养10天hAMSCs数量可增殖167倍。结论建立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hAMSCs具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甘文婷  孙新  陆琰 《医学综述》2014,(10):1744-1746
肺损伤可由多种因素引起,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运用细胞治疗疾病是目前各个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间充质干细胞减轻肺损伤的作用在国内外许多研究中已得到证实,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是一类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具有来源丰富、低免疫原性、不涉及伦理问题等优点。该文就有关肺损伤治疗的现状及hAECs在减轻肺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6.
张递思 《重庆医学》2015,(9):1268-1270
羊膜位于胎盘的最内层,主要由来源于外胚层的上皮细胞和来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细胞构成。其不含血管,细胞成分相对简单,在胎儿娩出后即成为“废弃物”。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MSCs)有着来源丰富、无需有创操作、取材几乎不受限制、分离培养方法简便、有向3个胚层来源的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免疫原性低等多种优点,可能成为一种更加理想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临床研究及应用的来源[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n?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AMSC)条件培养上清(conditioned medium,CM)是否通过环状RNA?0001649(circ?0001649)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血管生成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HUVEC分为对照组、CM刺激组、circ?0001649敲低后CM刺激组(si?circ?0001649+CM刺激组)、敲低对照加CM刺激组(si?NC+CM刺激组),检测各组HUVEC的血管生成能力和迁移能力,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的水平。同时通过敲低circ?0001649后转染miR?203a?inhibitor进行拯救实验验证hAMSC?CM促进HUVEC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结果:hAMSC培养上清(hAMSC?CM)明显提高HUVEC的血管生成和迁移能力,促进VEGFA和MMP9以及细胞内circ?0001649 的表达。敲低circ?0001649后降低了hAMSC?CM对HUVEC血管生成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拯救实验发现circ?0001649可以通过结合miR?203a,减少miR?203a对VEGFA以及MMP9的抑制作用,促进hAMSC?CM对HUVEC的成血管和迁移能力。结论:hAMSC?CM可上调HUVEC细胞内circ?0001649表达,通过其竞争性结合miR?203a,促进VEGFA和MMP9表达进而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GF-β1联合IGF-1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hAMSC)向韧带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效应和相关分子表达水平。方法 分离培养第3代hAMSC,过表达TGF-β1(Ad-TGF-β1)和IGF-1(Ad-IGF-1)腺病毒转染细胞后,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IGF-1组、TGF-β1组和TGF-β1+IGF-1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韧带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情况,使用细胞免疫荧光观察TGF-β1联合IGF-1对hAMSC向韧带成纤维细胞分化的特异性标志因子包括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腱调蛋白(tenofovir,TNMD)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改变。结果 培养至第3代,hAMSC贴壁生长,呈长梭状、漩涡形态;TGF-β1和IGF-1过表达腺病毒转染第3代hAMSC 24h后;PCR结果显示,使用TGF-β1+Ad-IGF-1诱导第3代hAMSC后第7天时,韧带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包括COL-Ⅰ、COL-Ⅲ、FN、TNMD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d-TGF-β1转染细胞联合IGF-1诱导第3代hAMSC后,第7天与第3天比较,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体外通过使用腺病毒,高表达TGF-β1与IGF-1,可显著增强诱导hAMSC向韧带成纤维细胞分化,并且韧带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宋希拿  何祎  韩俊领 《医学综述》2009,15(2):166-169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骨髓是间充质干细胞的经典来源。近年研究显示,人脐带中也存在大量间充质干细胞,由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相对纯净、含量丰富以及免疫原性低等优点,正逐渐成为间充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其生物学特征、优势以及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前景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方法:收集剖宫产足月胎儿胎盘,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出羊膜问充质干细胞并传代培养,对P1-P3代细胞进行细胞形态的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阳性分子CD73.APC、CD90-FITC、CIM4.PE、CDl05.Cy5.5和阴性分子CDllb-PE、CDl9.PE、CD34-PE、CD45-PE、HLA-DR-PE,并采用六孔板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hAMSCs的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状,hAMSCs在培养3-d达到对数增长期,通过流式检测,发现细胞可表达CD73、CD90、CD44和CDl05,未表达CDllb、CDl9、CD34,CD45、HLA-DR。结论:从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AMSCs). Methods hAMSCs were isolated from human amniotic membrane by trypsin-collagenase digestion, and cultured in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nm/F12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fetal bovine serum.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ell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 cells successfully isolated from human amniotic membrane expressed representative mesenchymal cell surface markers CD44, CD90, and vimentin, but not CD45. Conclusions 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potential method for isolation of hAMSCs from human amnion, in vitro culture, and identification. The isolated cells show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羊膜细胞I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用于修复胎膜破口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羊膜间质细胞接种在I型胶原蛋白三维基质中,人羊膜上皮细胞接种在基质的表面,构建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以模拟人体羊膜组织结构.DAPI标记三维基质中的细胞核以计数羊膜细胞在三维培养第2,8天的细胞数量.动态测定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复合物体积.培养含有不同数量羊膜间质细胞的羊膜细胞/I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15 d后检测抗张强度.结果 第2天和第8天的细胞数目分别是(121±5)/cm2和(124±4)/cm2(P>0.05).第5天时,I型胶蛋白的面积为原体积的45%,第10天时约为15%,第15天时约为原14%,羊膜间质细胞的存在对于Ⅰ型胶原蛋白基质具有重新塑形的作用(P<0.01),羊膜间质细胞可以导致I型胶原蛋白的收缩,抑肽酶和GM6001也不能抑制这种收缩.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复合物抗张强度随人羊膜间质细胞数量的增多而增强(P<0.01).结论 羊膜细胞/Ⅰ型胶原蛋白支架复合物有望成为修复胎膜破口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人羊水源性及脐血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选取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贴壁分离培养的方法分离两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形态与生长曲线,并用细胞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其生物化学特性.结果 两种来源的标本均可成功分离出MSCs,但是孕中期羊水源性MSCs增殖能力要明显强于新生儿脐血源性的MSCs,二者有相似的生物化学特性.结论 孕中期羊水与新生儿脐血来源的MSCs是很好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新生儿脐血来源的MSCs的增殖能力相对较弱,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保存人羊膜及兔眼表结膜基质上分化的情况。【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培养有人MSCs的羊膜移植组,将人MSCs接种在保存人羊膜上培养4d,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后移植到兔眼表结膜缺损区;对照组,单纯羊膜移植组。分别于移植后1,2,3,4,6和8周,摘取各组实验眼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移植到兔结膜基质的MSCs的存活、形态变化以及移植局部的反应等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到结膜基质的带有BrdU标记的细胞角蛋白3/12(CK3/CKl2)和角蛋白13(CK13)的表达。【结果】MSCs接种到羊膜后能在羊膜上生长,与羊膜共培养4d后,MSCs贴附羊膜生长迅速,组织学特征无明显改变。用羊膜负载MSCs移植到兔结膜缺损区,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膜上皮层CK13表达阳性,CK3/CK12表达阴性,在重建的结膜上皮层可检测到BrdU核阳性细胞,未见异常增殖细胞。【结论】人羊膜可作为MSCs的载体,采用人羊膜负载MSCs行兔结膜移植,MSCs能在兔结膜上皮层存活并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离体培养的角膜干细胞增殖分化特性,观察干细胞羊膜移植片治疗角膜缘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用克隆形成率(colony-forming efficiency,CF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观察培养角膜干细胞的增殖力和分化表达状况。角膜干细胞培养后接种生长于羊膜上进行干细胞羊膜片移植,观察角膜上皮、组织浸润和新生血管情况。结果:原代和传第1代角膜干细胞具有高增殖力,部分表达角质蛋白K3,角膜干细胞在羊膜上能够继续增殖分化为多层细胞结构的角膜上皮细胞层;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可以在角膜比存活,角膜比移植片紧密贴附,角膜上皮完整,经度基质炎性浸润,浅层新生血管减少,深层新生血管充盈减轻,睑球粘连得到松解。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羊膜片移植治疗角膜缘功能障碍能够使患获得进一步进行角膜移植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人羊水来源CD117阳性干细胞的方法,初步探讨CD117阳性干细胞的特性。方法通过孕中期羊膜腔穿刺获得86例羊水标本。采用CD117磁珠分选表达CD117抗原的羊水干细胞。对经过反复冻存的CD117阳性干细胞进行核型分析。分别经成脂诱导和成骨诱导分化,再分别使用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结果从61例标本中成功分离培养出CD117阳性细胞,经核型分析显示其染色体核型正常。CD117阳性细胞经成骨和成脂诱导后,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阳性,说明可以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结论基于本研究,孕中期羊水CD117阳性细胞的分选成功率为70.93%。CD117阳性细胞在体外培养中保持形态和遗传学的稳定。在特殊培养条件下,人源羊水CD117阳性干细胞在体外,可以诱导分化成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可能应用于细胞移植和再生医学。  相似文献   

17.
去细胞羊膜负载毛囊干细胞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去细胞羊膜负载毛囊干细胞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毛囊干细胞,取经慢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pGC FU-GFP-Lentiviru)标记后第4代毛囊干细胞接种于去细胞羊膜上;负载后第7天,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黏附生长情况。于18只C57BL/6裸鼠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并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分为实验组(将负载毛囊干细胞的去细胞羊膜植入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去细胞羊膜移植+干细胞注射组(将去细胞羊膜覆盖创面后羊膜下注射5×106毛囊干细胞)和去细胞羊膜移植组(去细胞羊膜单独移植),每组6只。分别于移植后第7、14、21、28天,测量各组创面面积并计算创面收缩率。移植后第28天,荧光显微镜观察创面组织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新生皮肤结构特征。结果去细胞羊膜负载毛囊干细胞后第7天,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连接成片状覆盖于去细胞羊膜表面。实验组和去细胞羊膜移植+干细胞注射组移植后各时点的创面收缩率均显著小于去细胞羊膜移植组(P〈0.05)。移植后第28天,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实验组创面表皮层GFP表达阳性;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实验组创面组织表皮层明显增厚,有类似毛囊样结构生成。结论去细胞羊膜负载毛囊干细胞可用于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HAFMSCs),观察生物学特性,并鉴定其多向分化能力.方法 采用改良两步法分离培养HAFMSCs,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FACS检测表面抗原CD29,CD34,CD44,CD45,CD73,CD90,HLA-ABC,HLA-DR等的表达.RT-PCR法分析细胞中OCT-4,Nanog mRNA水平的表达.用成脂、成骨、内皮细胞培养基对HAFMSCs进行诱导,并分别采用油红O,Yon Kossa染色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分化能力.结果 羊水细胞于2-3d开始贴壁,10-15d形成细胞集落.传至第3代HAFMSCs呈旋涡状排列,生长曲线呈S形.FACS检测显示CD29,CD44,CD73,CD90,HLA-ABC表达阳性,CD34,CD45,HLA-DR表达阴性,RT-PCR法检测显示HAFMSCs中OCT-4、Nanog mRNA的表达阳性.成脂、成骨诱导21d后油红O、Von Kossa染色阳性,成内皮细胞诱导4周后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vWF抗体表达阳性.结论 成功分离培养出HAFMSCs,细胞具有干细胞特征,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