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探索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4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差异基因表达谱,了解子痫前期外周血免疫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结果在所检测的21000个基因中,出现2次重复一致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共有33个,子痫前期组差异表达上调基因23个,下调基因10个。结论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建芳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642-1643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FN-γinducible protein 10,IP-10)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子痫前期患者共4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2例,重度子痫前期18例;早发型子痫前期12例,晚发型子痫前期28例;同时随机挑选同期血压正常的晚期正常妊娠妇女20例,同期血压正常的非妊娠育龄妇女2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病例血清IP-10水平.结果:(1)正常妊娠组IP-10水平高于育龄组[正常妊娠组(118.8±29.0) pg/mL vs育龄组(94.8±14.5) pg/mL,P<0.05];(2)晚发型子痫前期组IP-10水平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晚发型子痫前期组(172.2±27.4) pg/mLvs正常妊娠组(118.8±29.0) pg/mL,P<0.05];(3)IP-10水平在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轻度子痫前期组(174.9±29.8) pg/mL vs重度子痫前期组(162.8±27.8) pg/mL,P>0.05];(4)IP-10水平在早发型子痛前期组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早发型子痫前期组(161.0±31.0) pg/mLv5晚发型子痫前期组(172.2±27.4) pg/mL,P> 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IP-10水平升高,可能与其介导炎症反应及抑制血管新生有关,从而导致子痛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妇女血浆中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规律产前检查孕妇506例,分别于孕15~19周及孕20~24周采外周血,同时监测孕妇血压、尿蛋白值,其中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中包括子痫前期组(48例)、妊娠期高血压组(48例),从同期单胎健康孕妇中随机选取96名为对照组。收集入组孕妇外周血,提取游离DNA,经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处理,联合荧光定量 PCR 检测血浆中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子痫前期的关系。结果 孕15~19周,子痫前期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组的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子痫前期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孕20~24周,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及正常妊娠组(P <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表达水平亦高于正常妊娠组(P <0.05)。结论妊娠中期妇女血浆中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能量超声(3D-CPA)检测胎盘组织血流灌注联合检测孕妇血浆中u-maspin基因含量以监测子痫前期患者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正常晚期妊娠者15例为对照组,子痫前期轻度组18例,子痫前期重度组22例,对孕妇胎盘床血管进行三维重建,Vocal软件测量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抽取孕妇血浆,应用甲基特异性PCR的原理及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相对定量法检测u-maspin基因的含量。结果子痫前期轻度和重度组的VI、FI、VFI较对照组减小,子痫前期重度组的VI、FI、VFI较子痫前期轻度组减小(均P0.01)。40例子痫前期患者均检出u-maspin基因,u-maspin基因含量子痫前期轻度组是对照组的2.39倍,子痫前期重度组是对照组的5.78倍。结论 3D-CPA可更早更精确地提示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血流灌注情况,孕妇外周血中u-maspin基因含量能够反映子痫前期患病的严重程度,二者结合可以更好监测子痫前期患者风险,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尿酸盐水解酶假基因(URAHP)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对滋养层细胞增生、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子痫前期及正常孕妇胎盘组织6例,其中PE组纳入子痫前期患者3例,对照组纳入正常妊娠孕妇3例。筛选2组差异表达LncRNA和miRNA;分析LncRNA URAHP在2组胎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CCK-8法,分析URAHP对滋养层细胞增生及侵袭的影响。测定URAHP和吻素受体(KISS1R)在JAR、JET-3、HTR-8/SVneo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通过分析鉴定了2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6个上调,149个下调。与正常妊娠相比,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假基因URAHP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URAHP的下调可改变JAR/JET-3细胞增殖能力;URAHP过表达可促进HTR-8/SVneo细胞增殖。KISS1R是URAHP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共表达基因。结论假基因URAHP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和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早、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变化及血清chemerin变化的规律及意义。方法:选取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系统产前检查的孕妇共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妊娠14周、24周、34周收集和测量两组孕妇的血液样本和子宫动脉多普勒信息。比较两组孕妇血清chemerin浓度,子宫动脉舒张末期流速(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1)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chemerin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2)子宫动脉血流动态变化:正常妊娠组孕妇随妊娠进展,子宫动脉RI、PI、S/D 3项指标逐渐降低,妊娠早、中、晚期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子痫前期组孕妇子宫动脉RI、PI、S/D 3项指标以孕晚期最高,妊娠早、中、晚期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子痫前期组孕妇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3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妊娠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3)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chemerin浓度在孕早期与子宫动脉血流无明显相关性,在妊娠中晚期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随着妊娠进展,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chemerin浓度逐渐升高,正常妊娠妇女子宫动脉的血流阻力逐渐下降;而子痫前期组孕妇随妊娠进展子宫动脉的血流阻力明显升高。两者共同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A对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常规产检并生产的双胎孕妇350例.其中子痫前期孕妇55例(子痫前期组),正常孕妇295例(正常妊娠组),两组均在孕16周,20周,24周、28周、30周、34周、36周、产前1 d检测血清抑制素A水平,并分析抑制素A对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孕周增加,正常产妇组、子痫前期组血清抑制素A水平均逐渐增加,但子痫前期组孕妇孕16周,20周,24周,28周,30周、34周、36周、产前1 d血清中抑制素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子痫前期组孕妇年龄大于正常妊娠组,新生儿体重、初产妇比例、子痫前期病史、合并妊娠前高血压比例、孕前肥胖率、孕20周收缩压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合并妊娠前高血压、孕20周抑制素A是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独立危睑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孕20周血清抑制素A诊断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AUC为0.72,灵敏度为66.1%,特异度为74.5%。【结论】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孕妇在孕16周后血清中抑制素A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升高,且孕20周血清抑制素A对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外周血中的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的差异.方法 69例女性纳入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年龄23~35岁,依据临床表现分为子痫前期组26例、正常妊娠组23例和未孕健康女性组19例.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ADM浓度.结果 子痫前期组、正常妊娠组和未孕健康组血浆ADM分别为(231.3±9.5)、(165.8±9.3)ng/L和(34.1±6.2)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相关分析表明子痫前期组血浆ADM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的量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分别为0.935、0.869和0.985,P均<0.01).结论 适量的ADM对维持正常妊娠有重要作用,子痫前期ADM表达会异常增高,ADM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子痫前期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151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孕检且结果正常的149名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sFlt-1、PLGF、PAPP-A水平;根据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不同将孕妇分为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子痫前期重度组,比较子痫前期不同严重程度孕妇的sFlt-1、PLGF、PAPP-A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不同妊娠结局一般资料、血清sFlt-1、PLGF、PAPP-A变化;进一步纳入多因素二元回归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子痫前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PLGF与PAP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Flt-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轻度组95例、子痫前期重度组56例,子痫前期重度组PLGF与PAPP-A水平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sFlt-1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117例,不良妊娠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子宫蜕膜自然杀伤细胞(uNk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KIR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C类分子基因(HLA—C基因)的结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影响。【方法]3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其胎儿作为观察组,20例正常健康孕妇及其胎儿作为对照组,孕妇抽取静脉血进行KIR基因分型,胎儿在出生时抽取脐静脉血进行HLA—C基因分型。【结果】两组HLA—C2的百分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x2=0.67,P〉0.05)。子痫前期组母体KIR基因AA型的有14例,对照组母体AA型有3例,子痫前期组有更多孕妇的KIR基因为AA型,差异有显著性(x2=5.31,P〈0.05)。在子痫前期组,胎儿为HLA-C2型基因共16例,有11例母体KIR基因型为AA型,胎儿为HL艮c1共14例,有3例母体KIR基因型为AA型,在对照组,胎儿为HLA—C2基因型共13例,有3例母体KIR基因型为AA型,比较发现,予痫前期组中,胎儿为HLA—C2基因型时,有更多的母体KIR基因型为AA型,差异有显著性(确切概率P值=0.0109)。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有更多的母体KIR为AA基因型与胎儿HLA—C为C2基因型的结合形式(确切概率P=0.0161)。【结论】母体KIR基因为AA型,所生胎儿HLA—C基因为C2型时,子痫前期发病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