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在植入操作时间、起搏参数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40例因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成人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行起搏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房间隔组20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右心耳组20例,采用被动固定翼状电极行右心耳起搏.对比两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电极植入时、术后1个月、3个月的起搏参数(阈值和阻抗).结果 房间隔组与右心耳组比较,心房电极植入操作时间和起搏参数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具有相似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以及相同的起搏参数,为临床起搏治疗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edtronic3830主动固定电极在右房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4例需行DDD起搏的患者分为两组,房间隔组22例采用Medtronie3830主动固定电极,右心耳组22例采用Medtronic4574或stJude1642被动电极。通过比较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中术后起搏参数、术后并发症来评价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结果与右心耳组相比,房间隔组的植入时间和曝光时间稍有延长,两组的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房间隔组心房激动时间明显短于右心耳组[(94.6±30.8)msV8(135.5±20.3)ms,P〈0.05]。结论房间隔起搏安全可行,但操作难度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入组195例具有植入起搏器适应证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RVOT间隔起搏组(A组)和翼状被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B组),两组中每例入选患者均分别行RVA和RVOT两个部位起搏测试,最后固定于相应的位置。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起搏参数、起搏QRS波宽度、手术成功率及起搏3个月、1年和2年后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结果 A组99例,B组96例。两组起搏后QRS波宽度明显大于起搏前,B组起搏QRS波时限长于A组(176.46±24.54 ms vs 165.45±22.78 ms,P=0.001)。用于固定RVOT间隔部的曝光时间长于RVA。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相似,R波振幅术后2年内及两组间无差别。术中A组起搏阈值高于B组(0.71±0.30 V vs0.56±0.19 V),术后2年内起搏阈值两组内及组间无差异。术后3个月时阻抗下降,A组的阻抗低于B组并持续整个随访期间。术后2年内超声心动图参数组内及组间无差别。结论采用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RVOT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有症状的慢-快综合征需置入起搏器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B组45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及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宽度。对比两组起搏参数和心电图QRS间期相关资料。结果 A组手术平均时间(50.51±6.52)min,B组手术平均时间(63.52±7.34)min,B组手术时间略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DD、IVS、LVPW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RVS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明显高于B组,A组起搏的QRS波宽度窄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起搏相比,RVS起搏时心电轴、QRS波群与正常心室激动顺序的QRS波群形态相似。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期左心室功能、同步性与血流动力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者,右心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心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电极(主动/被动)导线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功能、QRS波宽度、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患者行主动电极导线右室间隔(RVS)起搏,一组行被动电极导线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分析两组心功能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QRS波宽度、起搏参数变化。结果右室间隔起搏较心尖部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在术后1周及术后3月下降(P0.05),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宽度RVS、RVA分别为(130±20)ms、(160±3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左室大小及LVEF术后3月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随访RVS及RVA组分别为:左室大小(47.30±1.97)mm及(49.01±2.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值(62.70±2.15)%,及(59.46±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起搏完全依赖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且1年随访对心功能影响也较后者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希氏束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老年患者近中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器置入的老年患者36例为右心室起搏组,行希氏束起搏置入的老年患者29例为希氏束起搏组。分析术后即刻、3、6个月2组起搏参数(起搏阈值、R波幅度及电极阻抗)、QRS时限,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2组心脏超声及B型钠尿肽(BNP)水平。结果术后即刻、3、6个月,2组起搏阈值、R波幅度及电极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3、6个月右心室起搏组QRS时限明显长于术前,且明显长于同期希氏束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前心排血量、每搏量、心脏指数、LVEF、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右心室起搏组术后6个月心排血量、每搏量及LVEF明显降低,BN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右心室起搏组比较,希氏束起搏组术后3、6个月心排血量、术后6个月每搏量、心脏指数及LVEF水平明显升高,术后3、6个月BNP水平明显降低[(30.77±5.60)ng/L vs (34.58±7.32)ng/L,P=0.02;(28.20±6.30)ng/L vs (41.40±7.32)ng/L,P=0.00]。结论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相比,希氏束起搏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中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方法将98例因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术简称主动电极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术简称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电极组电极操作曝光时间长于被动电极组;主动电极植入后即刻可以达到理想的起搏阈值,但比被动电极组要高;主动电极组导线阻抗比被动电极组小;两组的感知阈值无明显差别;主动电极组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随访1个月时,两组的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术后主动电极组2例出现电极脱位、被动电极组未出现导线脱位。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是可行的、安全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置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洁  蔡尚郎 《山东医药》2010,50(5):51-52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寻找比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更符合生理状态的起搏部位。方法将60例有安装起搏器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S起搏,对照组用被动电极行RVA起搏;比较两组起搏后即刻及1、3、6个月的起搏参数变化,起搏前后心电图Ⅱ导联QRS波时限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起搏后不同时间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R波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起搏、感知异常,无电极脱位、心肌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RVOTS起搏安全可行,与RVA起搏比较更符合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需要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30例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房、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主动电极组),30例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房心耳部、右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在术中、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曝光时间无明显差异。主动电极置入后5min后可达到理想阈值。两组起搏阈值、R波波幅置入时比较无明显差异。主动电极组置入时起搏阻抗、P波波幅较被动电极组低,但7d后,两组无明显差异。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d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术后7d、1个月时两组起搏阈值均升高,相反,阻抗降低。3个月时均恢复至置入时水平,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起搏心电图比较,主动电极组的QRS、P波宽度均较被动电极组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电极组有1例发生电极脱位,主动电极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心脏起搏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伴有右心耳切除术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中使用心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长期适应性和稳定性。方法入选85例病窦综合征或Ⅱ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并且分为,切除组(n=22)行右心耳切除术且植入双腔起搏器,保留组(n=63)未行心外科手术即右心耳保留患者行双腔起搏器。分别于植入时(0天)、1天;3、6、12、24和36个月进行起搏参数测定(起搏阈值、P/R振幅和阻抗)、植入时以及每年一次X线摄片、心脏超声检查以及电极导线植入术中和术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随访。结果所有电极导线植入位置均保持稳定。两组患者心房、心室电极导线的初始感知灵敏度相当(P0.05)且长期保持稳定。从植入术时至1个月,电极导线阻抗轻微下降(前后比较,P0.05),且随后保持稳定。心房电极导线的起搏阈值从植入时至术后3个月随访时有降低趋势(P0.05),在随后的随访中保持稳定,心室起搏电极导线的起搏阈值在随访全程中保持稳定,且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术前术后自身比较可见左、右心房直径、左室舒张/收缩末内径有缩小,射血分数值有一定降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全程两组患者未发现电极导线穿孔、移位等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心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可成功地植入到行右心耳切除术后患者的心耳基底部,在长期随访中起搏器电极导线参数满意且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行低位房间隔(LAS,Koch三角处)起搏并与右心耳(RAA)起搏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60例需置入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RAA起搏组和LAS起搏组各30例,其中LAS组先将主动螺旋固定电极导线放置在RAA测量起搏参数后再将其植入LAS,而RAA组则用被动翼状电极导线直接固定在RAA。分别测量不同部位的起搏参数,比较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脱位率。结果两个部位的起搏电压阈值、阻抗无明显差别,但腔内P波振幅LAS明显高于RAA(3.8±0.7 mV vs 2.2±0.8 mV),LAS起搏的P波宽度明显短于RAA起搏的P波宽度(88±18 ms vs 154±37 ms)。与RAA组相比,LAS组的手术成功率偏低(90%vs 100%),手术曝光时间亦明显延长(128±45 s vs 12±4 s),术中脱位率在低位房间隔明显高于右心耳(33.3%vs 0%)。结论LAS起搏是可行的,能较RAA起搏明显缩短心房激动时间,但植入手术较传统RAA起搏复杂。  相似文献   

12.
采用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经验。方法86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42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另一组44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被动电极组),观察两组有关手术指标及主动电极组的起搏参数。结果主动电极组电极操作时间长于被动电极组(18.4±7.7 min vs 16.6±6.5 min,P<0.05),起搏QRS波时限则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0.138±0.046 s vs 0.162±0.020 s,P<0.01);主动固定螺旋电极植入后起搏阈值达高峰,15 min后即降至稳定水平(0.78±0.26 Vvs 0.54±0.27 V,P<0.05);主动电极组1例发生电极脱位。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中是可行的、安全的,植入方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心室起搏部位改变时,左、右心室导线间距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即刻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5例符合适应证患者行CRT手术,术中将左心室导线植入侧壁或侧后壁,先后将右心室导线植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心尖部,分别测得主动脉速度血流积分及心肌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同时比较此2种不同部位左、右心室导线间距,包括直接、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由正位及左侧位投影时测得)的差异。结果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主动脉速度血流积分显著高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15.76±2.29)cm对(14.71±2.12)cm,P〈0.001],QRS时限则显著较窄[(141.84±20.89)ms对(159.84±19.56)ms,P〈0.001]。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侧位投影下的导线间距(校正后)显著大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161.23±44.58)mm对(121.34±55.91)mm,P〈0.001],其垂直距离(校正后)亦显著大于后者[(97.65±45.73)mm对(39.41±23.51)mm,P〈0.001]。结论CRT术中改变右心室起搏部位时,侧位投影下的左、右心室导线间距较大者CRT手术即刻反应较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中位右室间隔起搏(RVSP)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行RVSP,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126例作对照。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四区,分别为His束区、右室流出道间隔区、低位前间隔区和右室流入道间隔区,精确定位RVSP的主动导线在中位间隔位置。记录术中曝光时间、电极导线植入参数、心电图和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曝光时间无差异。RVSP组起搏前后的QRS波形态有稳定的特征性变化,可结合X线用于指导导线定位。RVSP组起搏后的QRS波时限明显小于RVAP组(98.19±22.30 msvs 120.80±24.14 ms,P<0.01),术中两组的心室导线的起搏阈值、电流、阻抗均存在明显差异(0.76±0.30 V vs0.39±0.10 V,0.98±0.52 mA vs 0.36±0.19 mA,690.67±141.64Ωvs 867.16±201.23Ω,P<0.01)。在随访中两组心室起搏阈值和阻抗较稳定。结论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区,主动导线能精确、快捷地固定于右室中位间隔部。该部位是较理想的起搏部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男性CHF患者(CHF组)60例(NYHA心功能Ⅱ级28例,Ⅲ~Ⅳ级32例)及心功能正常的老年男性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RDW、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并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F组RDW明显升高[(13.85±0.6)%比(15.79±1.33)%,P<0.01],且RDW在心功能Ⅲ-Ⅳ级组较Ⅱ级组更为升高(P<0.01);E/A比值[(1.02±0.36)比(0.75±0.18)]、LVEF值[(59±9)%比(49±11)%]均明显降低(P均<0.01),且二者在心功能Ⅲ-Ⅳ级组较Ⅱ级组更为降低(P<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心衰患者RDW与E/A比值(r=-0.391,P<0.05)、LVEF值(r=-0.574,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老年男性患者的心衰程度有关,可以间接反映老年男性CHF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钠素(BNP)对心衰诊断及心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40例心衰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NYHA)分为三组:Ⅰ~Ⅱ级组8例,Ⅲ级组20例,Ⅳ级组12例;于入院时和抗心衰治疗2周后检测各组心衰患者晨起空腹血BNP水平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随NYHA分级增高而升高。BNP水平:心功能Ⅰ~Ⅱ级与心功能Ⅲ的[(480.53±70.18)ng/ml:(1601.22±108.27)ng/ml]、Ⅳ级的[(480.53±70.18)ng/ml:(2101.15±81.01)n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抗心力衰竭治疗2周后,各级心功能患者BNP水平,LVEF及LVEDd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BNP水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危险分层有较肯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右心室起搏导线位置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7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手术,53例左心室导线植入侧壁或侧后壁,18例植入前壁或下壁(非侧后壁);48例右心室导线植入心尖部,23例植入流出道间隔部.术前记录受试者心功能(NYHA分级)、QRS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术后6个月对上述参数进行随访,比较不同右心室起搏部位对CRT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术后6个月,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LVEF高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0.44±0.07)对(0.40±0.07),P=0.048],余心功能、QRSd、LVEDD、LVESD等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左心室起搏部位进一步分为侧壁或侧后壁与非侧后壁两组,就侧壁或侧后壁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较间隔部起搏可更好地提高心输出量LVEF[(0.45±0.07)对(0.40±0.08),P=0.027],改善心功能[(2.59±0.59)对(3.00±0.68),P=0.038],对于非侧后壁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无视左心室起搏部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略优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而对于左心室侧壁和/或侧后壁起搏者,应尽量将右心室导线置于心尖部,以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的手术操作和疗效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和总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器治疗心衰的疗效。方法:21例心功能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符合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心电图QRS波宽度≥160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的CRT建议标准。评价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术前后的单次最远行走距离、6min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经左侧(n=20)和右侧锁骨下静脉(n=1)CRT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43.3±30.8)min和235min,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9.7±15.5)min和75min;CRT术后单次最远行走距离显著增加[(921.7±253.8)m:(675.8±172.1)m,P0.01],6min步行距离术后较术前显著增加[(409.8±43.6)m:(292.5±55.6)m,P0.01],而NYHA心功能IV级者所占的百分率术后比术前显著减少(23.8%:85.7%,P0.01)。结论:对左室射血分数35%、心电图QRS波宽度≥160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的心衰患者,行CRT可显著改善6min步行距离和NYHA心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率震荡(HRT)现象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6例CHF患者和30例室性期前收缩者(对照组)。其中CHF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为轻度CHF组(NYHAⅡ级,29例)和重度CHF组(NYHAⅢ~Ⅳ级,37例);又根据预后不同分为死亡组(11例)和生存组(55例)。所有研究对象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获取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 CHF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CHF组TO和LVEDD明显大于对照组[1.65%±1.49%比-1.02%±0.76%;(59.85±4.46)mm比(47.64±4.96)mm,均为P<0.01],TS和LVEF明显小于对照组[(4.13±2.07)ms/RR比(7.86±3.02)ms/RR;53.34%±11.00%比69.46%±12.75%,均为P<0.01]。重度CHF组TO高于轻度CH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CHF组Ts和LVEF则明显低于轻度CHF组[(3.22±1.52)ms/RR比(5.28±2.12)ms/RR;46.34%±6.88%比62.20%±8.59%,均为P<0.01],LVEDD明显大于轻度CHF组[(59.53±4.91)mm比(55.27±3.91)mm,P<0.01]。死亡组TS和LVEF明显低于生存组[(1.92±0.79)ms/RR比(4.34±1.97)ms/RR,44.27%±7.50%比55.09%±10.75%,均为P<0.01],LVEDD和TO明显大于生存组[(58.45±5.11)mm比(55.35±4.19)mm,2.75%±1.75%比1.43%±1.35%,均为P<0.05]。HRT 0级:生存组患者多于死亡组[8例(14.5%)比0(0),P>0.05],HRT 1级:生存组患者明显多于死亡组[39例(70.9%)比3例(27.3%),P<0.05],HRT 2级:生存组患者明显少于死亡组[8例(14.5%)比8例(72.7%),P<0.01]。死亡与TO、HRT 2级和LVEDD呈正相关(均为P<0.05),与TS和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重度CHF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作为CHF患者危险性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