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调查门诊人工流产女性避孕认知状况,并分析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妇产科就诊的意外妊娠要求行人工流产女性350例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避孕知识知晓现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影响避孕知识认知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41份,有效回收率97.4%。341例避孕知识认知总得分(62.49±13.88分)低于满分100分,其中生殖健康知识(21.48±3.75分)、短效避孕措施认知(20.75±4.01分)得分高于长效可逆避孕措施知识(9.04±3.26分)及避孕措施使用知识(15.93±4.09分)得分(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文化程度低、未婚及月收入低的流产女性是影响避孕知识认知得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门诊人工流产女性避孕认知水平较低,而年龄较小、文化程度低、未婚及月收入低是认知水平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复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门诊583名重复人工流产女性,问卷调查一般资料及避孕知识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究流产女性避孕知识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583份,收回有效问卷546份,有效回收率93.7%。546名避孕知识问卷评分4.92±0.87分,总体得分率为54.7%;单因素分析,年龄、户籍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婚姻状况、生育史、人工流产次数、主动从不同途径了解避孕知识均可能与重复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知识知晓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月收入高、父母未离异、人工流产≥3次、能主动了解避孕知识均对其避孕知识知晓产生正向影响(P<0.05)。结论:门诊重复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知识水平较低,影响因素多样,应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人工流产妇女对依托孕烯埋植剂的认知及态度,为开展避孕节育宣传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自制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对依托孕烯埋植剂的认知及态度。对在本院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术妇女共1498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知问卷16个题目中,正确率≥20.0%仅有5个题目。认知得分为3.0±1.2分(总分16分),职业、婚姻、收入、学历、户籍分组得分无明显差异,而不同年龄组得分有统计学差异(F=58.47,P0.001),听说过依托孕烯埋植剂组得分(4.9±0.9分)高于未听说过组(2.0±1.0分)(F=3051.1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是否听说过依托孕烯埋植剂对得分有明显影响(t=8.13,51.72;P均0.001)。选择依托孕烯埋植剂者占21.0%。结论:人工流产妇女对依托孕烯埋植剂的认知不足,应加强对依托孕烯埋植剂的宣传和教育,让人工流产妇女对其有正确和客观的认识,将其做为可以选择的高效避孕方法之一,从而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了解育龄妇女意外妊娠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意外妊娠妇女进行面对面咨询、访谈,对选择口服短效避孕药患者给予免费提供优思明3盒,每月至门诊复查1次并领取下一盒.结果:603例妇女人流后245例(40.6%)妇女选择节育环为避孕措施,195例(32.3%)妇女接受免费口服避孕药,80例(13.3%)妇女坚持服用至第3个月.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前次避孕方法、婚姻状况及男伴能否主动避孕与口服避孕药使用有关(P<0.05);是否了解避孕知识及人工流产史对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并无影响(P>0.05).结论:宫内节育器仍是农村已婚妇女的首选避孕措施,经过避孕宣教后,口服避孕药接受度提高,根据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计划生育服务有助于降低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价值及术后避孕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临海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3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A、B组,B组152例患者给予常规人工流产术后服务,A组15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流产后关爱服务,服务期为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避孕知识认知度及避孕落实情况。术后12个月对所有患者避孕结局进行回访,依据患者是否再次意外妊娠分为观察组(再次意外妊娠,91例)与对照组(未发生妊娠,219例),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再次意外妊娠危险因素。结果 (1)术后,A组患者SAS、SDS评分为(42.03±4.87)分、(40.05±4.37)分,B组患者SAS、SDS评分为(47.21±5.32)分、(46.62±5.18)分,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人工流产术后避孕知识认知优良率91.14%(144/158)显著高于B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上海市徐汇区人工流产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7~11月,对徐汇区4家医院836名行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为(8.27±3.52)分;避孕方法使用回答得0分20人(2.39%),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调查对象得分不同,而未婚妇女得分与其年龄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调查对象重复人工流产率为58.4%,与女方年龄(χ2=27.77,P0.05)、文化程度(χ2=23.29,P0.05)、男方的文化程度(χ2=10.90,P0.05)有关,且女方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低,男方文化程度越低,重复流产率越高(P0.05)。结论:人工流产妇女生殖健康知识较少,知识知晓情况与年龄、文化程度等相关,应规范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根据人口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某市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避孕知识与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郑州市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避孕知识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05年10月在郑州市省级及市级医院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年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被调查者首次性行为始于16.4至25岁间,未采取避孕措施(68.3%)和避孕失败(31.7%)是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在432名曾经使用过避孕方法的女青年中,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依次是安全套、紧急避孕、安全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生地、文化程度等是影响避孕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女青年在过去3个月中的避孕行为与男方是否关心避孕问题和流产次数有关。[结论]该市亟需对未婚青年开展有关避孕知识的性教育,提高对意外妊娠风险和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认识,促进男性积极参与避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育龄期女性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相关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10例因非意愿妊娠接受人工流产的育龄期女性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育龄期已婚女性人工流产率占70.49%,大学以下学历人流率占73.77%,无避孕人工流产率27.87%,重复流产发生率为54.92%,因经济压力终止妊娠率占74.59%,认为男方应该接受避孕教育占81.97%.对于年龄≤25岁与>25岁两组比较,婚姻状况、终止妊娠是经济压力原因、流产次数、无痛有无害处及男方是否该接受避孕知识教育存在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279.15、34.93、33.31、3.90、4.18,均P<0.05);人工流产次数为1次与次数≥2次两组比较,婚姻状况、文化层次、避孕方式、终止妊娠是经济压力原因及男方是否该接受避孕知识教育存在显著差异(x2值分别为4.68、14.48、18.62、17.78、7.84,均P<0.05).结论 非意愿妊娠多发生在已婚妇女,重复流产发生率高,有针对性地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了解北京石景山地区人工流产情况以及避孕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整群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北京石景山地区部分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共5766例人工流产女性,问卷调查并分析人工流产妇女基本情况及避孕失败的影响因素等。结果:发放调查问卷5766份,回收有效问卷568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6%。5687例被调查对象年龄(33.3±3.4)岁(14~49岁),其中≤20岁14.3%、21≤30岁32.0%、31~40岁45.6%、40岁占8.1%。教育背景以高中/中专(21.5%)和初中及以下(69.3%)居多,职业以无业(34.0%)、农民(30.8%)占比较高;已婚占68.5%、未婚占27.4%、离异4.1%。避孕失败(61.2%)是导致非意愿妊娠主要因素;64.7%有既往生育史,18.9%有过1次既往流产史,49.4%有≥2次流产史。已生育女性主要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43.2%),未生育女性主要采用安全套避孕(47.5%),避孕方式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掌握避孕知识、无业或农民、初中及以下教育背景、避孕方式使用不当是导致避孕失败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北京石景山地区人工流产女性以低教育背景、无业或农民、已婚等占比最高,不掌握避孕知识、教育背景、职业、避孕方式不当是导致避孕失败的主要因素。应强化该地区育龄女性避孕知识宣教工作,以降低人工流产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了解广州市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校内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0所技工院校共991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18.46±4.62)(2.98±1.09)和(9.39±2.4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每月生活费用和家庭氛围是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年龄和父母婚姻状况是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性别、年龄、每月生活费用和家庭氛围是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较低.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文化认知、生理及心理特点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及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宝应县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及避孕现状,探讨如何采取干预措施防止意外妊娠,减少人工流产。方法对宝应县计划生育指导站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1 082例妇女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问答的方式进行访谈,调查其避孕情况及意外妊娠原因。结果意外妊娠原因主要为未避孕和避孕失败,未避孕177例(16.36%),其中未婚及45岁以上妇女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孕失败866例(80.04%),依次为避孕套(43.99%)、宫内节育器(25.14%)、安全期(6.38%)避孕失败。结论要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指导育龄妇女及时落实避孕措施,正确掌握避孕方法,提高避孕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地区流动人口产后妇女的避孕现况和对避孕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其避孕知晓的影响因素,为探索适合该人群的避孕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三旗地区378名产后1.0~1.5 a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产后妇女避孕现况和避孕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产后妇女首次性生活的避孕率为93.7%,产后避孕率为84.7%;产后意外妊娠率为6.9%。目前采取的避孕方式以避孕套为主,占88.8%。产后妇女避孕知识平均得分(48.64±16.62)分,低于60分者占71.9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产后妇女避孕知识总分与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呈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年龄越大,避孕知识得分越高。结论西三旗地区流动人口产后妇女意外妊娠率偏高;该群体避孕知识贫乏且知识掌握不均衡,并受其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避孕措施的改进减少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武汉市第三医院确诊早期妊娠并自愿行人工流产的女性806例进行避孕现状调查,并对避孕措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06例人工流产女性中未婚615例(76.30%);避孕频率较高(每次/经常采用避孕措施)的311例(38.59%);避孕措施以低效避孕方法为主,体外排精和安全期避孕564例,达69.98%;重复人工流产258例(32.01%);生殖道感染694例(86.10%)。未婚女性避孕频率[20.33%(125/615)]低于已婚女性[97.38%(186/191)],重复人工流产率、低效避孕方法的使用率[34.96%(215/615)、78.86%(485/615)]高于已婚女性[22.51%(43/191)、41.36%(79/191)](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学历低、避孕知识得分低、人工流产危害得分低、男友对避孕知识不了解、男友的避孕态度为不关心,均是影响避孕频率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强对未婚及流动人口女性进行人工流产危害和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高效避孕药具的使用率,并引导男性积极参与避孕,是减少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区产后妇女相关避孕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避孕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8-12月在密云区医院及密云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产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婚姻状况、户口性质、最高学历、职业、家庭人均月均收入、既往孕产史)和避孕知识知晓情况(10类常用避孕方法的使用条件、优缺点、哺乳期是否可以使用)。结果:715例被调查的产妇中,避孕知识得分41.5±20.4分,成绩60分者占18.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是避孕知识得分60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密云区产妇避孕知识缺乏,应进一步对其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避孕宣教,尤其是低年龄、特殊职业人群,以期做到真正的知情选择,维护女性生殖健康权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在女性有效避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因计划生育于我院行人工流产的患者857例为实施PAC前的对照组,其中621人完成术后1年回访;选取2012年7月—2012年12月人工流产患者904例为实施PAC后的研究组,其中867人完成术后1年回访。对比分析她们1年避孕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对照组避孕知识知晓评分(4.24±0.86),知晓率31.24%;研究组避孕知识知晓评分(8.28±1.62),知晓率9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正确使用避孕方法者134例(占21.58%),再次意外妊娠者173例(占27.86%);研究组正确使用避孕方法者676例(占77.97%),再次意外妊娠者46例(占6.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C服务通过向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宣传避孕知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复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意外妊娠终止后继发不孕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意外妊娠终止后继发不孕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06年8月~2008年8月到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意外妊娠后继发不孕的妇女作为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以同期入院的58例原发性不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初次性生活年龄早于对照组(P0.001);避孕失败原因依次为未避孕(占57.32%)、避孕套失败(占18.29%)、安全期避孕(10.98%)、体外排精(9.76%);避孕失败后终止妊娠的方式主要为人工流产、药物流产,而输卵管妊娠后继发不孕者亦占一定比例;继发不孕的原因居前4位的分别是输卵管梗阻、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积水。结论:意外妊娠终止后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导致输卵管梗阻或不通畅。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未避孕或避孕方法不当,多次人工流产、药物流产、输卵管妊娠史是意外妊娠后继发不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复人工流产患者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2月舟山市定海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接收的反复人工流产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先接受IMB生殖健康量表测评,根据IMB生殖健康量表评分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126例),利用χ2检验及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对重复人工流产者生殖健康状况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χ2检验及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发现重复人工流产者生殖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可能是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性生活暴露时间、生育情况、避孕频率、是否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态度(OR1,P0. 05)。结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性生活暴露时间、生育情况、避孕频率、是否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态度等均可能是重复人工流产者生殖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临床应重点进行干预,加强宣传工作,尽可能减少重复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人工流产术妇女的创伤后成长(PTG)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选取2009年3月~2013年7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妇女810例,在妇女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数据录入SPSS17.0分析。结果人工流产术妇女的PTG总分为61.43±15.72分,均分为3.08±0.79分。其中均分最高的是人生感悟(3.59±0.86分),最低的是自我转变(2.74±1.07分)。进一步数据分析,年龄、足月产次数及存活个数与自我转变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性(r=-0.083、-0.084、-0.088,P0.05);未婚妇女的自我转变得分较已婚妇女高(t=-2.666,P0.05);不同学历组别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得分最高,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3.604,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妇女接受流产手术时的PTG水平与其年龄、足月产次数、存活个数呈负相关,已婚状态和高文化水平程度对于其PTG有着积极地意义,医护人员若关注、引导人工流产妇女的PTG,可有助其缓解负性情绪,获得适宜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未育青年女性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IUD)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以及未育青年女性中哪些人群更易接受放置IUD避孕,从而为IUD在未育青年女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拟终止早孕的200例≤25岁未育女性,根据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后自愿选择的避孕方法,分为IUD组(放置吉妮致美IUD)和对照组(用其它非长效可逆避孕方法),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内月经、IUD脱落、再次妊娠、性生活频数及避孕措施等。结果: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月经量、月经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置IUD后腰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发生率5%;意外妊娠率(0%)低于对照组(6%)(P=0.035);性生活频数高于对照组(P=0.003);文化程度分布和婚姻状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UD组有工作者占比(46%)高于对照组(28%);流产次数高于对照组。结论:未育年轻女性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IUD安全、可靠、有效,流产次数多、有工作者和性生活频数高的未育青年女性更愿意接受放置IUD避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流产的现况、原因以及选择流产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来威海市文登区妇幼保健院要求流产的育龄妇女2 486例,分析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孕产史、流产史、分娩方式及流产原因等资料,分析文登区育龄妇女流产的现况及选择流产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 2 486例流产的育龄妇女中,已婚患者1 883人(75.74%);孕周<14周的2 346例流产患者中,选择人工流产1 672(71.27%)人,药物流产674(28.73%)人;不同年龄段选择流产方式有差异(χ2=25.51,P<0.05),流产年龄集中在26~39岁的生育高峰期;不同孕次的患者选择流产的方式有差别(χ2=7.29,P<0.05),孕次>2次以上的患者倾向于选择人工流产;育龄妇女的生育状况对选择流产方式有影响(χ2 =28.88,P<0.05),未生育过的患者多采用药物流产,而已生育过的患者多选择人工流产;流产次数与分娩方式对选择不同流产方式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34, 3.70,均P>0.05);选择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患者的流产原因有差异,选择人工流产患者中因紧急避孕失败、避孕知识缺乏及因侥幸心理未避孕而流产者多于选择药物流产者(χ2值分别为8.08、8.75、4.19,均P<0.05);选择药物流产患者中因节育器脱落导致流产者高于选择人工流产者(χ2=22.36,P=0.00).结论 育龄妇女的流产与避孕意识淡薄,避孕知识缺乏或抱有侥幸心理未避孕造成意外妊娠,应加强对流产术后生殖健康服务和避孕指导,避免和减少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