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促排卵治疗对卵泡发育及排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215例无排卵性不孕患者予促排卵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单用克罗米酚组(A组)105例,克罗米酚联合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组(B组)110例。应用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比较两组的卵泡生长速度、优势卵泡数、排卵率、妊娠率及重度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比较卵泡生长速度及优势卵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促排卵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S)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妊娠率B组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促排卵周期中,重度OHSS发生率:B组高于A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使用促排卵药具有良好的排卵率,LUFS的发生率低,可达到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克罗米酚耐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妇科内分泌最常见的无排卵性不育症 ,具有高度异质性。克罗米酚是促排卵药物治疗的第一线药物 ,其排卵率 80 % ,妊娠率 40 % ,但 2 0 %患者对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无效。大多数学者将克罗米酚每天用量 15 0~ 2 5 0 m g,用药 5天 ,连续 3个周期无排卵者即定为克罗米酚耐药。克罗米酚耐药的无排卵性不育治疗较为棘手 ,目前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等方法 ,各有优缺点。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 ,综述如下。1 药物治疗1.1 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L H(黄体生成素 )、FH(卵泡激素 )、HCG(人绒膜促性…  相似文献   

3.
HMG单药及联合氯米芬对排卵障碍患者卵泡生长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对排卵障碍患者促排卵治疗后的卵泡生长规律。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排卵障碍20例随机分为HMG组和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加HMG组,每组各10例,另选择10例正常排卵妇女为对照组。HMG组自经期第5天始,予肌内注射HMG 75 U/d至卵泡成熟;CC+HMG组于经期第5天始口服CC50 mg/d,第9天予肌内注射HMG75 U/d至卵泡成熟。3组分别于月经周期的第3~5、10~11、12~13、14~15天及卵泡成熟期行经阴道彩超检查,监测卵泡大小、数目等情况。结果两治疗组大多可以在经期第10~11天获得优势卵泡,优势卵泡随后以1.5 mm/d速度向成熟卵泡发育,3组卵泡大小及优势卵泡增长速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用HMG或CC加HMG方案均可以改善排卵障碍,获得与正常卵泡相似的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来曲唑(LE)和尿促性腺激素(HM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变化。方法:选择PCOS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来曲唑2.5mg/d口服,共5d;或低剂量递增法肌注hMG;对照组50例;阴道超声计数小卵泡数和优势卵泡数,测定月经第3天、第8天以及hCG日(对照组LH峰日)血AMH、E2。结果:在促排卵过程中,hMG组AMH水平逐渐降低,与E2升高间成负相关(r=0.65);LE组AMH水平略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对照组AM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LE治疗过程中PCOS患者AMH变化及卵泡生长更接近自然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种促排卵方案对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化选择促排卵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73例诊断为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共101周期纳入研究分为三组,分别予克罗米酚(CC组)、克罗米酚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CC+HMG组),以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三种方案促排卵。采用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并联合尿促黄体生成素(LH)和Insler宫颈黏液评分以确定HCG注射时间,肌注HCG后30~40h指导同房,在确定排卵后3d开始肌注黄体酮支持。结果三组在年龄、不孕年限、窦卵泡数及基础内分泌方面无统计学差异。CC组的卵泡期[(16.32±1.73)d]显著长于CC+HMG组[(15.3±1.49)d]和HMG组[(13.85±1.19)d](P<0.05);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为(7.44±0.96)mm,少于CC+HMG组[(9.15±0.85)mm]和HMG组[(9.52±1.36)mm];排卵个数为(1.84±0.86)个,少于CC+HMG组[(2.06±0.75)个]和HMG组[(2.48±0.68)个]。三组妊娠率分别为12.9%、24.24%和26.92%,CC+HMG组和HMG组妊娠率显著高于CC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MG组周期取消率最高,达18.75%。CC组1例、CC+HMG组1例、HMG组2例发生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双胎2例,均发生于HMG组。结论对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采用CC+HMG方案促排卵治疗效果优于CC方案、与HMG方案无统计学差异,但周期取消率、OHSS及多胎发生风险低于HMG方案,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6.
现有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临床证据如下,①克罗米酚.1个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对不规则排卵妇女,克罗米酚与安慰剂相比,明显提高了妊娠率.另外4个克罗米酚和他莫昔芬的研究表明,这两种药物对排卵率和妊娠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1个随机对照试验(RCT)表明,6个月疗程的克罗米酚加二甲双胍比单用克罗米酚可明显提高妊娠率.②环芬尼:1个RCT表明,环芬尼与安慰剂相比,对妊娠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③促性腺激素(HMG):1个系统评价表明,HMG治疗与尿促卵泡素(urofollitropin)治疗相比,两者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2个RCT表明,重组的促滤泡素和尿促卵泡素治疗相比,两者的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无统计学差异.以往的研究发现,虽然仅限于那些没有配合使用GnRHa的妇女,但HMG与尿促卵泡素治疗相比,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危险性较小.观察性研究证据表明,促性腺激素使用可能使卵巢非侵袭性肿瘤发病及多胎妊娠发生增加.④腹腔镜下卵巢打孔:1个系统评价和其后的1个小样本RCT表明,促性腺激素治疗和卵巢打孔治疗相比,对妊娠率影响的无统计学差异,但卵巢打孔术后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明显较低.促性腺激素脉冲疗法:有1个系统评价结果,但没有发现促性腺激素脉冲疗法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来曲唑(LE)的促排卵效果.方法:46例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接受促排卵及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LE组(23例,口服LE)和尿促性腺激素(HMG)组(23例,注射HMG).两组分别于月经周期第3 ~ 7天每天口服LE 5.0 mg或HMG 75 IU肌注,监测月经周期第10天子宫内膜厚度,直径> 10 mm卵泡个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个数,优势卵泡个数,血清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水平,统计排卵率及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LE组月经周期第10天子宫内膜厚度薄 (P = 0.00), LE组HCG日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明显较低(P = 0.00),睾酮水平明显较高(P = 0.002),优势卵泡数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 0.02),OHSS发生率LE组低于HMG组(P = 0.054),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 = 0.78).结论:对PCOS的不孕患者,用LE促排卵,可降低HCG日血清中雌激素水平,减少OHSS的发生,可望成为一线促排卵药.  相似文献   

8.
补肾活血法改善排卵障碍32例:B超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军  李大剑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114-11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提高排卵障碍疾病的疗效,及对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和黄体功能不全发生的影响。方法:于2002-10/2006-02选择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排卵障碍患者52例。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中药治疗组(n=32):阳对照组(n=20)。治疗组在B超监测下根据中医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的理论,按月经后(卵泡期)-氤氲时(排卵期)-月经前(黄体期)的不同阶段,给予补肾养血(促卵泡,服用补肾八珍汤7d)-补肾活血化瘀(促排卵,服促排卵方5d)-温肾养血(促黄体,服用补肾八珍汤加枸杞10g、巴戟天10g,7d)的周期治疗,并配合克罗米酚促排卵(周期第5天配合克罗米酚50-100mg/a,5d,3个周期后停用)建立一个有排卵的正常月经周期。西药对照组在月经或黄体酮撤药第5天给予克罗米酚50-100mg/d,5d。两组连续治疗3-6个周期。疗效标准:治愈,治疗3-6个月经周期,月经周期正常,基础体温高温相≥12d,B超监测发生排卵或已受孕;有效,月经周期基本正常,B超监测发生排卵。但黄体功能欠佳,基础体温高温相〈12d,未受孕;无效,月经周期不规则,基础体温单相,B超监测无排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中药治疗组32例患者治疗156个周期中,有排卵133个周期,排卵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85.3%,58.7%,X^2=3.96,P〈0.05)。②两组在促排卵周期治疗中,中药治疗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7.1%,20.2%,X^2=7.653,P〈0.01);中药治疗组黄体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3%,39.4%,X^2=9.002,P〈0.01)。⑧所选择不孕症的促排卵治疗中,中药治疗组的受孕率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77%,39%,X^2=6.49,P〈0.05);④中药治疗组在给予中药补肾活血法促排卵治疗后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78%,45%,P〈0.05);经Ridit分析,西药对照组95%置信区间为(0.536,0.794)。结论:应用补肾活血法能提高排卵率,降低单用克罗米酚而引起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和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提高治疗崩漏、闭经和不孕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克罗米酚和尿促性腺素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140例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分成两组:尿促性腺素治疗组(HMG组)50例和克罗米酚治疗组(CC组)90例。结果两组药物的促排卵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是HMG组用药后产生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全身反应明显高于CC组。结论克罗米酚做为促排卵药较安全,不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比较而言,尿促性腺素容易引发并发症,且易出现全身反应。采用B超监测卵泡发育,能指导促排卵药应用,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生长激素在体外受精周期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在体外受精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初次行IVF-ET的病例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常规长方案降调节,于月经第3天观察组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超排卵.对照组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进行超排卵。结果:两组卵泡数、取卵数和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促性腺激素用量及用药天数明显减少,且MⅡ期卵、受精率及优质胚胎数明显增加。结论:生长激素应用于促排卵治疗可减少促性腺激素用量,增加卵子成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联合尿促性素(HM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促排卵疗效.[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本科就诊的PCOS患者115例,分为HMG组(A组)、LE+HMG组(B组)和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CC)+HMG组(C组).比较各组患者卵泡成熟天数、HMG用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E2水平及排卵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率.[结果] 各组间卵泡成熟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MG用量最大,较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CG日优势卵泡数、E2水平、OHSS率最低,较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最低,而LUFS发生率最高,较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COS促排卵中,LE联合HMG应用LUFS发生率低,单卵泡发育率高,提高妊娠率,降低OHSS及多胎妊娠发生率,节约促排卵费用,是PCOS较理想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卵巢动脉收缩期峰速度与卵巢反应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蔚虹  沈亚  冒亚琴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3808-3809
目的:探讨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185例排卵障碍拟行促排卵患者,阴道彩色B超测卵巢动脉PSV并以均教16.56 cm/s分成两组:Ⅰ组>16.56 cm/s 89例,Ⅱ组≤16.56 cm/s 96例.两组均给予克罗米芬联合尿促性腺激素(HMG)和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两组月经第3天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催乳素(PRL)、睾酮(T)、始基卵泡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平均卵泡E2水平、优势卵泡出现周期、>14 mm卵泡数、子宫内膜的厚度、HMG用量和周期妊娠率.结果:两组月经第3天FSH、LH、E2、PRL、T和始基卵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HCG注射日平均卵泡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周期、>14 mm卵泡数均高于Ⅱ组(P<0.05);Ⅰ组HMG的用量低于Ⅱ组(P<0.01),两组的妊娠率和防OHSS取消周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卵巢动脉PVS是有效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尿促性腺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PCOS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穴位注射尿促性腺激素疗法;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肌肉注射疗法。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卵泡发育及排卵现象,统计受孕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周期排卵率达86.8%,总妊娠率为68.7%,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而对照组周期排卵率为65.5%,总妊娠率为33.3%,有2例并发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 穴住注射尿促性腺激素用药量少、临床费用低,卵泡质量好,排卵率、妊娠率高,流产率、多胎率低,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国产尿促卵泡素和瑞士产人重组促卵泡激素用于不孕症患者促排卵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生殖科就诊的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全的58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及对照组(29例),试验组使用国产尿促卵泡素,对照组使用瑞士产人重组促卵泡激素,均从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的第3 ~ 5 天起肌注75 IU/d,监测两组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宫颈黏液评分、基础体温,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水平、排卵情况、妊娠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以及雌二醇)、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试验组的有效率、排卵率、妊娠率分别是100%、93.1%和17.2%,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100%、96.6% 和20.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两种促卵泡激素疗效相当,均安全可靠,国产尿使卵泡素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补肾活血法改善排卵障碍32例:B超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提高排卵障碍疾病的疗效,及对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和黄体功能不全发生的影响。方法:于2002-10/2006-02选择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排卵障碍患者52例。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中药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0)。治疗组在B超监测下根据中医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的理论,按月经后(卵泡期)-氤氲时(排卵期)-月经前(黄体期)的不同阶段,给予补肾养血(促卵泡,服用补肾八珍汤7d)-补肾活血化瘀(促排卵,服促排卵方5d)-温肾养血(促黄体,服用补肾八珍汤加枸杞10g、巴戟天10g,7d)的周期治疗,并配合克罗米酚促排卵(周期第5天配合克罗米酚50~100mg/d,5d,3个周期后停用)建立一个有排卵的正常月经周期。西药对照组在月经或黄体酮撤药第5天给予克罗米酚50~100mg/d,5d。两组连续治疗3~6个周期。疗效标准:治愈,治疗3~6个月经周期,月经周期正常,基础体温高温相≥12d,B超监测发生排卵或已受孕;有效,月经周期基本正常,B超监测发生排卵,但黄体功能欠佳,基础体温高温相<12d,未受孕;无效,月经周期不规则,基础体温单相,B超监测无排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中药治疗组32例患者治疗156个周期中,有排卵133个周期,排卵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85.3%,58.7%,χ2=3.96,P<0.05)。②两组在促排卵周期治疗中,中药治疗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7.1%,20.2%,χ2=7.653,P<0.01);中药治疗组黄体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3%,39.4%,χ2=9.002,P<0.01)。③所选择不孕症的促排卵治疗中,中药治疗组的受孕率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77%,39%,χ2=6.49,P<0.05);④中药治疗组在给予中药补肾活血法促排卵治疗后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78%,45%,P<0.05);经Ridit分析,西药对照组95%置信区间为(0.536,0.794)。结论:应用补肾活血法能提高排卵率,降低单用克罗米酚而引起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和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提高治疗崩漏、闭经和不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钟燕桃 《山西临床医药》2009,(17):1798-1799
目的:探讨溴隐亭配合促排卵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伴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不孕患者的治疗方案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9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高催乳素血症伴PCOS不孕患者31例,根据溴隐亭使用方案不同分为两组。Ⅰ组18例,溴隐亭从1.25~2.5mg/d开始,逐渐加量至5~7.5mg/d,使催乳素水平维持正常后逐渐减少溴隐亭用量(每日减少1.25mg),至溴隐亭维持至1.25~2.5mg,至少3周,然后于月经第5天加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于月经第9天B超检查若无优势卵泡生长则加用尿促性素(HMG)75u/d,至卵泡直径达20mm时,改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10000Iu,HCG用药后第2天及第3天各指导同房。Ⅱ组13例,溴隐亭初始治疗剂量同Ⅰ组,并在开始溴隐亭治疗的同时进行促排卵治疗。用法也同Ⅰ组。结果:Ⅰ组与Ⅱ组相比,Ⅰ组HMG用量少,妊娠率高。结论:高催乳素血症伴PCOS不孕患者,先用溴隐亭正规治疗至催乳素正常3周后联合促排卵治疗,能减少促排卵药的使用时间及剂量,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超声对61例不孕妇女308个促排卵周期进行监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61例无排卵的不孕妇女,平均年龄30.8岁(24-39岁),不孕年限2-10年,促卵泡发育及排卵用药分为二组。西药组30例监测112周期,于月经周期第五天开始服克罗米芬50-100mg/d,连服5天,当卵泡发育达20mm左右时即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500单位,以促排卵;中药组31例,监测196周期,于月经周期后开始服妇科Ⅰ号,促卵泡发育每天一剂,连服6天,续服妇科Ⅱ号促排卵每天一剂连服6天,排卵后再服妇科Ⅲ号补肝肾至下次月经来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实施供精人工授精(AID)不孕妇女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对133对夫妇施行AID,促排卵方案为自然周期、克罗米芬(CC)、克罗米芬加促尿激素(CC+HMG)、促尿激素(HMG)4种方法。结果56例成功,自然周期妊娠率30.77%(4/13),CC妊娠率20.78%(16/77),CC+HMG妊娠率28.92%(24/83),HMG妊娠率18.46%(12/65)(P〉0.05)。结论四种促排卵方案总妊娠率从高至低依次为CC、自然周期、CC+HMG、HMG。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促排卵方法对不孕症治疗的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采用不同促排卵方法治疗成功的 4 7例不孕症患者 ,分成 3组 :克罗米酚 (CC)组、CC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组、HMG组 ,比较其妊娠率、多胎率、流产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发生率。结果 各组的妊娠率、多胎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HMG组、CC HMG组、CC组的OHSS发生率分别为 4 2 .0 % ,7.7% ,0 % ,HMG组显著高于CC组和CC HMG组 (P <0 .0 5 )。结论 应用HMG治疗不孕症的OHSS发生率较高 ,故严密监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归肾丸合克罗米芬(CC)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排卵障碍性不孕症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于月经周期第5天起服用CC50mg/d,共5d,并服用归肾丸,每日1剂,共10d;对照组33例,服用CC方法同观察组。2组于月经周期第9天开始行阴道B超检查,记录卵泡数目和大小,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接近成熟时每日做妇科检查,进行宫颈黏液评分。卵泡成熟后触发排卵,于排卵后第7天测血雌二醇(E2)、孕酮(P),排卵后14d检测血或尿HCG,以确定是否妊娠。结果观察组HCG日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卵泡直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体高峰期观察组血清E2、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肾丸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宫颈黏液评分、黄体功能,能有效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