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臂丛阻滞术用于上肢手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臂丛阻滞术用于上肢手术的效果刘艳青上肢手术者共56例,其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为16~65岁。采用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术者(改良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常规肌间沟臂丛阻滞术(传统组)2o例(男8例,女12例)。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术按照...  相似文献   

2.
臂丛神经阻滞广泛应用于上肢手术,传统的神经阻滞是一种盲探式操作.现利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采用不同局麻药剂量,比较神经刺激器引导与传统方法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改良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在基层医院被广泛应用。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很多,临床上采用的传统方法有三种:肌间沟法、锁骨上法和腋路法。肌间沟法和腋路法易出现阻滞不全,锁骨上法虽阻滞完善但易出现气胸等并发症。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即经中斜角肌下端外缘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I-II级,年龄18~45岁,上肢手术病人150例,随机分成改良组,肌间沟组和锁骨上组,每组50例。三组病人均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阿托品0.5毫克。臂丛神…  相似文献   

4.
套管针在肌间沟臂丛神经连续阻滞术的应用牛爱清,秦建斌,郭英杰我院应用22号套管针穿刺置管施行肌间沟臂丛连续阻滞术38例,其中断掌再植术2例,上肢疤痕挛缩松解、皮瓣转移植皮术4例,肩关节脱位解脱术3例,肩关节病灶清除术3例,上肢骨折内固定16例,上肢多...  相似文献   

5.
神经刺激仪引导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常规采用肌间沟入路法,该入路穿刺路径较短,不利于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的实施,而对于肥胖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肌间沟难以定位,不宜采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骨性解剖标志明显,易于定位,且穿刺路径相对较长,有利于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时导管的固定[1].本研究拟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郭琪高我们自1988年以来应用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木中应用12例,年龄13~52岁,男8例,女4例,手术时间最短为50min,最长2h10min。麻醉前30...  相似文献   

7.
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中上肢手术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但传统的单纯腋路或者肌间沟臂丛阻滞,经常出现桡侧或尺侧麻醉阻滞不完善。本文采用腋路-肌间沟两点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方法,麻醉  相似文献   

8.
临床麻醉中臂丛神经阻滞有肌间沟、锁骨上、腋路3种入路,锁骨上法适用于肘部、前臂和手的手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前臂和手的手术,对肘部效果不确定,对肩部手术不适用,只有肌间沟法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最广,麻醉范围遍及肩及整个上肢。近年来,笔者在麻醉过程中据手术部位不同,用异感定位法来确定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范围,效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52例ASAⅠ或Ⅱ级拟行单侧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组(U组)和传统体表定位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组(N组)。局麻药为0.2%盐酸罗哌卡因,总量为1ml/kg。肌间沟入路和腋路分别给予局麻药总量的一半。观察两组注入局麻药后5、10、15min的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的阻滞情况、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注入局麻药后5、10、15min时U组桡神经阻滞有效率明显高于N组,注入局麻药后10、15min时U组尺神经和正中神经阻滞有效率明显高于N组(P0.01或P0.05)。U组麻醉优良率为26例(100%),明显高于N组20例(76.9%)(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笔者自 2 0 0 1年 5月以来 ,遇 3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引起臂丛神经损伤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女 ,40岁。 2 0 0 1年 5月左前臂双骨折 ,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行内固定术。麻醉者于左侧 ,以 1.3 %利多卡因2 5ml于腋动脉搏动明显处 ,在腋动脉上方穿刺注入 ,当即出现异感 ,手术历时 1h3 0min ,麻醉效果满意。麻醉药物消失后 ,患者诉左手桡、掌侧麻木 ,感觉过敏 ,查屈拇长肌、屈指肌失用。 3个月复查 ,尺侧屈指肌肌力恢复 ,食、中、拇屈指肌M2 ,正中神经感觉区S2 ,腋窝Tinel征 ( ) …  相似文献   

11.
<正>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具有对患者影响小、费用低、镇痛和肌松效果能满足上肢手术要求等优点,但臂丛神经阻滞常出现阻滞不全,且起效时间长、维持时间短、术后镇痛效果不完善。有研究表明[1],将阿片类药物加入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提供镇痛效应,镇痛效果良好。本研究拟将芬太尼、舒芬太尼、地佐辛三种不同阿片类药物加入局麻药中,观察和比较三种阿片类药物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肌间沟一针两点注射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麻醉常用的方法,但常规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会出现尺侧神经阻滞不完善的情况,作者采用肌间沟一针两点注射的阻滞方法提高了阻滞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急诊或择期上肢手术行臂丛阻滞200例病人,男118例,女82例;年龄18~44岁,平均31岁;ASAI~II级,均为首次臂丛神经阻滞。将200例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0例。1.2麻醉方法:A组采用常规的肌间沟法。B组采用肌间沟一针两点注射法。1.2.1常规的肌间沟法:病人平卧,去枕,两肩平放,头转对侧,双臂靠于身侧,消毒铺巾,右手持针于前斜角肌与中斜…  相似文献   

13.
上肢手术局麻比全麻的优点多,但必需做到可靠和安全。长时间来许多作者都在探讨进行臂丛阻滞的方法,这些方法不外有腋路法,锁骨上法和锁骨下法(实际仍属锁骨上法)等。臂丛阻滞的主要缺点是不一定都能成功。为了进一步改善臂丛阻滞的范围和安全,Winnie在与颈6相对应的斜角肌间隙进入“臂丛鞘”,发现在此处可以产生良好的上肢和肩胛带麻醉,而无刺破锁骨下动脉或胸膜顶的危险。包围斜角肌的肌膜是推前肌膜的延续,该肌膜在外侧缘融合形成一斜角肌间隙。当神经干排  相似文献   

14.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并发高平面硬膜外阻滞一例林显玉,周日旺患者男,34岁,左上臂神经纤维瘤摘除术时,行左颈中斜角肌前缘入路臂丛阻滞,用7号针头与皮肤垂直并向对侧腋窝顶方向进针,探找异感不满意而将针退出皮下再次进针至2.8cm,即出现左侧食指至小指及后肩...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1岁。酒后驾驶摩托车摔伤左上肢3个月入院。临床表现:左上肢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冈上肌、冈下肌、肱桡肌、旋前圆肌、旋后肌、桡侧腕屈肌等瘫痪,肩关节不能外展或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或伸展,腕关节屈曲力量减弱,手指活动可;肢体皮肤感觉功能可,Horner 征阴性。诊断:左臂丛神经上中干损伤。入院1周后行臂丛神经探查术,取锁骨上“V”  相似文献   

16.
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误入硬膜外腔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3岁,60kg,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左肱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入室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 mg、芬太尼50μg后,常规消毒铺巾,在中位肌间沟入路采用贝朗公司的Melsungen AG型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神经,在电流强度1 mA、刺激频率2 Hz下寻找臂丛神经,当观察到左肱二头肌收缩时,减小电流至0.35 mA,肌肉仍有明显收缩,穿刺针深度约3.5 cm,回吸无液体,注入0.4%罗比卡因35 ml,注药时阻力较大,10 min后患者左上肢出现麻醉平面,20min后患者自述右手指亦有麻木感,立即测试右上肢及胸部麻醉平面,结果发现颈部至T8以上感觉、痛觉均明显减退,随之消失,即考虑出现硬膜外腔阻滞.此时患者无明显不适,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血压较入室时轻微下降).  相似文献   

17.
<正>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经常碰到尺侧阻滞不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发生血胸、气胸的机会高,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只适于三角肌以下部位的手术,不能满足上臂、肩锁部位的手术。本人根据臂丛神经的解剖特点,在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方向注药,来满足各种肩锁部及上肢部位手术的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不同横突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在肩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不同横突入路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肩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种不同横突入路肌间沟臂丛阻滞实施上肢手术200例,C5、C6、C7横突入路分别为72、70和52例。评价阻滞后30min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总的优良率为94.5%,C5、C6、C7入路分别为94.8%、92.9%和96.1%。其中C5入路对腋神经和C4神经阻滞率较C6、C7入路高(P<0.05),而C7入路对尺神经阻滞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根据手术部位选择不同横突入路的肌间沟臂丛阻滞,定位简单,成功率高,可满足整个肩部上肢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上肢神经阻滞和静脉局部麻醉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实践中,尽管臂丛神经阻滞可采用多种人路以满足上肢区域麻醉的需要,但有时仍需应用一些不常见的技术,如选择性上肢神经阻滞和静脉局部麻醉(IVRA),来阻滞非源自臂丛的神经或弥补臂丛神经阻滞不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8例拟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麻醉的上肢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24例。M组使用0.5%的罗哌卡因30 m L行单纯肌间沟臂丛阻滞;U组各使用0.5%的罗哌卡因15 mL行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行腋路臂丛阻滞时,各用5 mL局麻药依次注射在尺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周围。记录2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评估2组主要神经的痛觉阻滞情况、运动阻滞程度。评价麻醉效果,记录操作相关并发症。结果注药30 min后,U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完全阻滞例数显著多于M组,2、3、4、5级运动阻滞程度均显著高于M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显著高于M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发生Horner综合征2例、声音嘶哑1例,U组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手术,安全可行,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