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1年中发作4次或以上者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针对致病菌种进行强化和巩固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外阴阴道炎,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及尿痛,还可伴有尿频,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妇科检查见外阴阴道充血,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稠厚或豆腐渣样。VVC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且真菌学检查阳性,并且1年内VVC发作4次以上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每次发作均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超敏反应与妇科疾病外阴瘙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就诊的VVC患者50例,为VVC组;有VVC病史患者50例,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组;外阴黏膜白斑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斑贴试验,研究VVC超敏反应与妇科疾病外阴瘙痒的关系。结果:VVC组假丝酵母菌斑贴阳性率为54.0%,RVVC组斑贴阳性率为48.0%,对照组斑贴阳性率为26.0%。组间比较,VVC组与RVV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V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VV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C超敏反应与妇科疾病外阴瘙痒密切相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是假丝酵母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外阴阴道炎症,若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真菌学证实的症状成复发,若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RVVC,经治疗后有5%患者复发,部分复发病例有诱因,但大部分患者复发机制不明[1]。虽然有辣椒  相似文献   

5.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系假丝酵母菌侵犯外阴阴道所致的炎症过程。有资料显示,75%妇女患过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均为2014年3月10日至2015年1月10日我院门诊收治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年龄25~46岁,平均35岁;病程3天~6个月,平均12天。诊断标准:1症见外阴灼痛、瘙痒、同房疼痛、尿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门诊阴道炎疾病的发病规律及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2014年全年门诊育龄期女性多发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进行分类统计;对不同季节的阴道炎进行分类统计;对阴道炎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统计。结果常见阴道炎检出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72.28%)、细菌性阴道病(21.30%)、滴虫性阴道炎(6.3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春冬季患病率高(P0.05),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夏季患病率高(P0.05);阴道炎治疗中使用单纯性阴道上药最为普遍,冰硼散阴道上药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最多(P0.05)。结论阴道炎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最为多见,阴道炎发病具有季节性,用药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中医辨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琳 《江苏中医药》2009,41(12):26-27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是指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VVC),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真菌学证实的症状.1年内复发达4次或以上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分泌物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样。  相似文献   

8.
2002年1月-2005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eurrent vulvovginial candidiasis,RVVC)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nllvovaginal candidiasis,wc)是由念珠菌属,主要是白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女性生殖器感染性疾病,育龄妇女多发,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可转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1年中症状发作4次以上)…。常规的抗真菌治疗仍有5%~10%的较高复发率。笔者采用宫炎平片联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中医病机特点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女性生殖道炎症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5%的妇女可反复发作。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是指妇女患VVC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且真菌学检查阳性或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可导  相似文献   

11.
中西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加妇炎康复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RVVC患者16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阴道用药制霉菌素,巩固治疗用口服妇炎康复片;对照组巩固治疗用口服氟康唑.每个月经周期重复一次,共3个周期.结果:制霉菌素加妇炎康复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周转阴率100%.复发率1.3%;对照组1周转阴率100%,复发率1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临床应用观察,使用制霉菌素加妇炎康复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好,无副反应,价格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米银凝胶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妇科就诊RVVC患者28例,采用前瞻性对照方法,将RVVC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观察组予硝酸咪康唑栓强化治疗后,纳米银凝胶巩固治疗3个月;对照组强化及巩固治疗均使用硝酸咪康唑栓。停药后1、3、6个月各随诊一次,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真菌检查结果。结果:强化治疗后两组患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两组均无复发者;3个月对照组复发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凝用于RVVC巩固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病,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患者阴道分泌物呈豆渣样或水样,阴道壁有伪膜覆盖。目前此病治疗方法很多,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每于月经前后复发,成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8月~2014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患者,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病程8.3个月。入选患者均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相似文献   

14.
康玉惠 《河北中医》2014,(11):1656-1657
妊娠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阴道的酸碱度容易产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妊娠期易患阴道炎。孕期合并阴道炎可以导致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积极治疗,但很多孕妇担心用药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而延误治疗。临床中妊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较多见,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发病均与阴道菌群失调有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细菌性阴道病以加德纳厌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5.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白带多,呈豆腐渣样,外阴瘙痒、灼痛及性交痛等。目前随着广谱抗生素及甾体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在逐年增加~([1])。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指曾经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经治疗真菌检查转阴,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患者再次出现临床症状且真菌检查呈阳性;或者一年内反复发作四次  相似文献   

16.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病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国外研究显示约75%的女性一生中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5%的妇女经历过2次或者以上的发作。VVC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阴道内分泌物黏稠,成白色凝乳状或者白色豆渣状,同时伴有外阴、阴道灼痛,分泌物涂片检查可以见到假丝菌和芽孢。本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正常生活。治疗方法一般为口服西药、冲洗阴道、阴道塞药等方法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马瑜 《山西中医》2010,26(9):31-3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外用中西药的方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500例,7天为1疗程,按月经周期用药1~6个疗程。结果:痊愈489例,有效11例,全部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药物应用的体外药效学情况,以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500例进行病原菌检测与四种药物的体外药效学分析。结果 500例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600株,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对制霉菌素、酮康唑、克霉唑药物均有高的敏感性,对咪康唑的敏感性较低,不同疾病之间的敏感性对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同样的结果也见于白色假丝酵母菌与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制霉菌素、酮康唑和克霉唑有很高的敏感性,对咪康唑的敏感性较低,在临床上推荐使用制霉菌素、酮康唑和克霉唑。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感染过1次,其中40~50%经历过一次复发.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妊娠是霉菌性阴道炎的相关高危因素之一.在孕妇中的发生率为非孕妇的2倍,治疗比非孕妇困难.2006年1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自制复方百蛇洗剂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内假丝酵母菌及乳酸杆菌的抑制情况。方法:取门诊就诊的60例VVC妇女阴道分泌物,培养分离假丝酵母菌及乳酸杆菌,对自制复方百蛇洗剂用肉汤倍比稀释法对临床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做最低抑菌浓度(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rtration,MIC)测定,同时观察在相同浓度下本洗剂对乳酸杆菌的作用。结果:复方百蛇洗剂对假丝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g/mL,在同样浓度下本洗剂对乳酸杆菌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复方白蛇洗剂对感染女性下生殖道白假丝酵母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同时对阴道正常菌乳酸杆菌没有抑制作用,本洗剂对临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及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