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住院肝硬化患者 56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 15 36%,感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 01),以自发性腹膜炎占首位。感染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介入性操作、预防用广谱抗生素、并发症、多种疾病并存、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长、年龄大为易引起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感染对肝硬化的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58例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29.45%,明显高于平均医院感染率;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合并症、机体抵抗力、侵入性操作等相关;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能降低感染率;感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结论: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对预后有明显影响.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危险因素等,可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师建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3,(21):2756-2757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00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年龄≥65岁)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500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25例出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5.0%。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基础性疾病、感染部位、长期住院、侵入性操作、大量应用抗生素等。结论针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针对性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无医院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医院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48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肺部感染66例,感染率为13.58%;观察组的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常年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呼吸道侵入性操作、住多人房等因素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其高危因素是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常年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呼吸道侵入性操作、住多人房,应针对其高危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蔡俊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068-1069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肺癌手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537例肺癌手术患者中的感染病例,进行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结果 537 例手术患者中133例发生感染,感染率24.76%.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率为59.28%,真菌为21.31%;革兰氏阳性球菌为19.41%.老年、肥胖、有长期吸烟史等为肺癌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正相关因素.鳞癌也是感染的高危因素. 结论肺癌术后感染率较高,术前、术中和术后ICU 中的治疗及抗生素的使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1 184例老年外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旭芝  吕一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1):1696-1697,1700
目的调查某院老年外科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查阅2000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该科60岁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调查1 18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5例,8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6.33%,例次感染率为6.8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27.16%;其次为手术部位(22.22%)、上呼吸道(16.05%)和泌尿道(7.41%)等.年龄≥75岁、男性、住院时间>10d、手术及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率增高(均P<0.01).结论老年外科患者,特别是手术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高龄、性别、住院时间、侵入性诊疗、麻醉方式等,都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在监测时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胱抑素C(Cys C)、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降钙素原(PCT)表达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2月东方医院收治的224例CHF住院患者,其中并发医院感染患者110例(感染组),单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4例(未感染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尿酸、PCT、NT-pro-BNP、Cys C,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不良心脏事件(MACE)为预后不良,分析影响CHF并发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尿酸、Cys C、NT-pro-BNP、PCT单独检测和四项联合对CHF并发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CHF患者血清尿酸、Cys C、NT-pro-BNP、PCT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预后不良率为38.18%(42/110),显著高于未感染组的20.18%(23/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预后不良者血清尿酸、Cys C、NT-pro-BNP、PCT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尿酸、Cys C、NT-pro-BNP、PCT是影响CHF并发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四项联合预测CHF并发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的AUC大于单独检测及两项联合检测。结论血清尿酸、Cys C、NT-pro-BNP、PCT可用于CHF并发医院感染患者的预后评估,四项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庭化产房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入住郑州人民医院家庭化产房的孕妇6 100例,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85例)和非感染组(6 01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感染率为1.39%(85/6 100),其中呼吸系统感染42例,生殖道感染20例,手术切口感染16例,泌尿系统感染7例。感染组体重指数≥28 kg·m-2、瘢痕子宫、胎膜早破、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白蛋白<35 g·L-1、侵入性检查次数≥3次患者占比高于非感染组,白蛋白≥35 g·L-1、产房定期通风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28 kg·m-2、胎膜早破、侵入性检查次数≥3次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白蛋白≥35 g·L-1是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模型预测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2,模型预测效能良好。结论 家庭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制医疗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291例精神科收治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并采集患者的病案资料与我院自制的《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分析造成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91例患者中院内感染21例,其中呼吸道8例,消化道1例、泌尿2例、皮肤7例、口腔3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合并慢性病、疾病类型、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服用抗生素以及长时间用药史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住院时间≥3个月、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时间≥6个月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 05)。结论:造成精神病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其中年龄≥60岁、住院时间≥3个月、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时间≥6个月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应根据强制医疗精神病患者的特点,对医院感染高危患者实施综合目标监测,以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现状及高危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调查感染高危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收治的2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5例,感染率32.5%,其中高龄、粒细胞缺乏、大剂量化疗是诱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所有恶性血液病患者中,以急性白血病感染率最高,为40.52%(47/116)。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高龄、粒细胞缺乏和大剂量化疗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该针对性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降低高危因素的影响,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疾病治疗和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干预在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预防中的效果,为预防及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住平泉县医院神经内科的1561例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观察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入住神经内科的1561例患者中,其中82例发生医院感染,例次医院感染率为5.25%,其中呼吸系统感染率构成比最高为75.61%,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腹部消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其感染率构成比分别为14.63%、6.10%、3.66%.患者年龄≥65岁、合并基础疾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14d、存在侵入性操作等因素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且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科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应重点关注:年龄≥65岁、合并基础疾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14d且存在侵入性操作的住院患者,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64例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我院医院感染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内科感染的64例患者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神经内科患者感染病例中,感染发生率为8.53%,好发冬春季节;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年龄≥60岁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较高,占64.06%;患者住院时间≥20d时,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结论:神经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受季节、患者年龄、住院时间长短和致病菌等因素影响。建议医院加强卫生宣教,做好基础及生活护理,改善病区设施,以减少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状况。方法对2015年收治的206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率为6.04%,≥60岁患者为高危人群,感染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等;主要基础病为脑出血、脑梗死、颅内感染;住院天数≥15d感染者占85.08%。结论神经内科病房为医院感染的重点区域,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病、侵入性操作等为影响因素,防治关键是减少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做好消毒隔离。  相似文献   

14.
林盛 《当代医学》2009,15(16):50-5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3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8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率为13.36%。医院感染主要与高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等因素有关。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并不能降低感染率。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结论急性脑血管病为医院感染易感人群,高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是主要高危因素,应重点监控和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及体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2009年2月收住的141例急性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肠内营养)70例,对照组(家庭喂养饮食)71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1周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发生医院肺感染5例,感染率为7%;泌尿系感染4例,感染率5.6%;对照组肺内感染22例,感染率为31%,泌尿系感染:13例,感染率17%.两组比较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发生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及体位护理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脑血管疾病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及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加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脑血管患者34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包括尿管、鼻饲管)、住院天数等情况,对感染患者的病原体进行检测,了解脑血管疾病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分析感染高危因素及感染发生率。结果:346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7.63%),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感染患者的59.02%;感染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少部分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的感染,还有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感染以及发生双重感染等;﹤60岁的患者院内感染率比﹥60岁的患者院内感染率小,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1,P=0.013);对不同意识状态患者院内感染了进行比较,嗜睡/昏睡患者和昏迷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比意识清醒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18,P=0.02、0.023);未实施导尿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实行导尿患者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出现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比未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住院天数多,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4.16,P﹤0.001)。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院内感染主要高危因素为年龄、意识障碍程度、住院天数以及是否实施侵袭性操作,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根据。方法:对住院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29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15.17%,感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自发性腹膜炎占首位,感染致死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介入性操作、预防使用广谱抗生素、并发症、多种疾病共存、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长、年龄大,是易引起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院内感染对肝硬化、重型肝炎的预后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恩  陈建民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6):1160-1161
目的 了解精神病院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近 6年来发生的 4 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病例进行分析 ,并选择同期住院的没有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为 0 6 8%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医院获得性肺炎与住院次数≥ 3次、合并躯体疾病、使用氯氮平、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等 4个因素相关 (P <0 0 5 )。结论 精神病院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有其特殊性 ,必须针对重点人群、高危因素及相关环节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丽萍  吴伟  洪冬玲 《广西医学》2007,29(6):813-81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住院时间≥24 h的27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7.0%,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19.7%,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呼吸道感染最多,占50.0% ;其次口腔感染,占40.9%.病原主要为真菌.意识障碍重、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长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我们应积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揭示肝病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的相互关系,给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2004年住院患者4 199例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肝炎病房医院感染率2.52%,不同年龄段患者医院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39.62%,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占23.58%,腹部感染占14.15%;医院感染季节是以春季最高占33.96%,其次是冬季占28.30%。结论≥60岁的患者,是肝炎病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季节分布以冬春两季多发;医院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居多,其次是腹部感染。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做好消毒隔离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