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m TOR/p70S6K/4EBP1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保护足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氨基核苷嘌呤霉素(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刺激体外培养的足细胞24 h建立模型。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雷公藤作用下PAN损伤足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后将足细胞随机分组:(1)对照组;(2)PAN组(PAN组,PAN 50μg/ml);(3)TP组(PAN 50μg/ml+TP 10 ng/ml),予以相应刺激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足细胞m TOR、4EBP1、p70S6K、Akt、synaptopodin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p-mTOR、p-4EBP1、p-p70S6K、p-Akt、synaptopodin蛋白表达量。结果:(1)CCK-8结果显示,PAN造成足细胞损伤时加入浓度为3、10 ng/ml雷公藤甲素浓度均使足细胞活性上升,10 ng/ml时作用最明显(均P0.05)。(2)PAN增加m TOR、4EBP1、p70S6K、Akt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减少synaptopod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3)雷公藤甲素共处理细胞后,m TOR、4EBP1、p70S6K、Akt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synaptopod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抑制m TOR/p70S6K/4EBP1信号通路,减轻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
复习近年来相关文献,对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mTOR作为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节细胞的增殖、生长、分化、能量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异常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肿节风溶液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肿节风溶液作用于DU-145细胞48h,用MTT法检测肿节风溶液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用RT-PCR检测用药后细胞PI3K、Akt、mTOR和P70(S6K)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肿节风溶液作用48h后,DU-145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表现为量效关系;DU-145细胞的PI3K、Akt、mTOR和P70(S6K)的表达均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但不表现为量效关系.结论:肿节风溶液能抑制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其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与其抑制了细胞的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醛固酮通过PI3K-Akt-mTOR-p70S6K1信号通路促进系膜细胞增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依赖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活化在醛固酮(ALDO)诱导的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及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和细胞计数测定系膜细胞增殖;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Western印迹法检测EGFR、PI3K、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p70S6激酶1(p70S6K1)磷酸化。 结果 (1)ALDO可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ROS产生,100 nmol/L ALDO刺激3 min,ROS产生即显著增加,刺激60 min达到高峰;1、10和100 nmol/L ALDO刺激60 min,ROS产生分别是对照组的1.50、1.70和2.14倍。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NAC)能阻断ALDO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2)ALDO可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EGFR磷酸化,100 nmol/L ALDO刺激5 min,EGFR磷酸化显著增强,刺激60 min达到高峰;1、10和100 nmol/L ALDO刺激60 min,EGFR磷酸化分别是对照组的2.29、3.55和5.25倍。NAC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阻断剂依普利酮能显著抑制ALDO诱导的EGFR磷酸化,而EGFR特异性抑制剂AG1478能完全阻断ALDO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3)100 nmol/L ALDO刺激60 min能显著增加PI3K、Akt、mTOR和p70S6K1磷酸化,其增加倍数分别为对照组的4.35、5.38、3.85和3.57倍,应用NAC和AG1478能阻断ALDO诱导的PI3K、Akt、mTOR和p70S6K1磷酸化。(4)PI3K抑制剂LY294002、Akt抑制剂以及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能显著抑制ALDO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其抑制率达到50%~55%。 结论 ALDO通过氧化应激依赖的EGFR磷酸化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PI3K-Akt-mTOR-p70S6K1信号通路活化及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肝癌中常处于异常激活状态,该通路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与肝癌的增殖、铁死亡、代谢重编程、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微环境以及耐药等密切相关。此外,近年来针对该通路靶向治疗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着重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构成、在肝癌发展演进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促小鼠成肌细胞增殖过程中,胰岛素对PI3K/Akt/p70S6K1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方法:以小鼠成肌细胞C1C12为研究对象,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MTT方法检测从t蛋白激酶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变化.结果(1)胰岛素(100-200nM)浓度依赖性地促进C2C12细胞的增殖,胰岛素干预C2C12细胞,引起Akt/p70S6K1的磷酸化;(2)PI3K抑制剂LY294002能浓度依赖地抑制胰岛素引起的Akt磷酸化和细胞增殖;(3)p70S6K1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浓度依赖地抑制胰岛素引起的p70S6K1磷酸化和细胞增殖.结论:胰岛素促进小鼠C2C12成肌细胞的增殖.胰岛素能激活C2C12细胞的Akt/p70S6K1信号通路,并且这种激活是胰岛素促进的C2C12细胞增殖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人凋亡相关新基因DESI2基因和PI3K抑制剂对人胰腺癌细胞ASPC-1的影响。方法 构建DESI2慢病毒干扰载体,并将细胞分为四组:(1)溶剂对照组;(2)PI3K抑制剂组;(3)DESI2干 扰+PI3K抑制剂组;(4)DESI2空载+PI3K抑制剂组。采用MTT检测细胞活性,流式检测细胞周期和调亡, 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情况,qRT-PCR检测细胞DESI2、Caspase3、AKT、PI3K和mTOR 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DESI2、Caspase3、AKT、p-AKT、PI3K、p-PI3K、mTOR和p-mTOR蛋白表达情 况。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I3K抑制剂组和DESI2空载+PI3K抑制剂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G1期比 例升高,S期和G2期比例降低,凋亡明显升高,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DESI2和Caspase3的mRNA和蛋 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AKT、PI3K和mTOR及其磷酸化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与PI3K抑制剂组相比, DESI2干扰+PI3K抑制剂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G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升高,凋亡明显下降,细胞侵袭能 力明显升高,DESI2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下降,AKT、PI3K和mTOR及其磷酸化的蛋白 表达量明显升高,研究数据组间比较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 结论 PI3K抑制剂通过阻断PI3K/ AKT/mTOR信号通路,可以抑制人胰腺癌细胞ASPC-1的增殖及侵袭,促进细胞调亡;PI3K/AKT/mTOR信 号通路的功能状态能反馈调节上游DESI2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早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活化状态,证实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本实验采用胆道结扎离断制备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通过组织病理学、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评估肝纤维化、炎症、和门静脉压力.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肝纤维化标志物PC-αⅠ、α-SMA、TGFβ1及PDGF基因的转录和mTOR信号通路标志物P70S6K和磷酸化的P70S6K(P-P70S6K)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胆道结扎离断3周后,P-P70S6K表达量明显增高而总蛋白P70S6K无显著差异,同时HSCs和胆管细胞活化增殖显著,肝脏促纤维化基因明显上调,间质胶原合成增加.结论 mTOR/P70S6K信号通路主要以磷酸化功能状态参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形成,阻断该通路可能成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新靶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西黄丸及其主要成分对裸鼠去势抵抗性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皮下移植瘤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西黄丸、麝香、牛黄、多西他赛、麝香+牛黄干预动物模型,计算各组抑瘤率及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采用qPCR方法检测各组PI3K/Akt/mTOR 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PI3K/Akt/mTOR通路和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西黄丸、麝香、牛黄、麝香-牛黄、多西他赛组连续干预14 d后,各组抑瘤率分别为29.67%、5.52%、7.26%、12.88%、6.26%。肿瘤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药物干预后可见凋亡小体形成,以西黄丸组、麝香+牛黄组明显;西黄丸、麝香+牛黄组PI3K/Akt/mTOR mRNA以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1),并促进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西黄丸及麝香、牛黄具有抑制PC-3细胞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异常激活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并促进PC3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0.5、1、2和4 mg/L) TanⅡA作用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24、48、72 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的改变;TanⅡA(1、2和4mg/L)作用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自噬小体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S6激酶1(p70S6K1)的活性.结果 0.5 mg/L TanⅡA对胃癌SGC7901细胞没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1、2和4 mg/L TanⅡA对胃癌SGC7901细胞则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1、2和4 mg/L TanⅡA组细胞内酸性自噬小体含量分别为(9.77±1.92)、(13.28 ±2.95)和(16.54±3.28)%,与对照组(4.16±0.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m blot结果显示,1、2和4 mg/L TanⅡA作用后胃癌SGC7901细胞中Beclin-1的相对表达量为0.62±0.12、0.71±0.11和0.85±0.13,与对照组(0.37±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和4 mg/L TanⅡA作用后胃癌SGC7901细胞中LC3-Ⅱ的相对表达量为0.48±0.06、0.65 ±0.11和0.86 ±0.14,与对照组(0.31±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1、2和4 mg/L TanⅡA作用后胃癌SGC7901细胞PI3K-Akt-mTOR-p70S6K1活性则下降(P<0.05).结论 TanⅡA可通过抑制PI3 K-Akt-mTOR-p70S6K1信号通路促进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iR-155靶向调节PIK3R1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155 agomir组、miR-155 antagomir组、miR-155阴性对照组,诱导RA模型,分组处理后,观察关节症状,检测关节炎指数及后足趾容积;HE染色观察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形态;使用试剂盒检测大鼠关节组织炎性因子IL-6、IL-17及IL-18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大鼠关节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qRT-PCR实验检测大鼠关节组织miR-155及PIK3R1 mRNA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55对PIK3R1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炎症状明显,关节炎指数、后足趾容积、关节组织炎性因子IL-6、IL-17及IL-18水平、关节组织p-PI3K/PI3K、p-Akt/Akt及p-mTOR/mTOR水平、关节组织miR-155水平明显升高(P<0.05),PIK3R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miR-155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55 antagomir组大鼠上述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5);miR-155 agomir组与miR-155 antagomir组趋势相反(P<0.05)。结论 miR-155可靶向下调PIK3R1的表达,激活PI3K/Akt/mTOR信号,加重RA大鼠关节炎症损伤,下调miR-155表达,可抑制PI3K/Akt/mTOR信号激活及炎症反应发生发展,改善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MTT法检测罗格列酮对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WT9-12)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罗格列酮对WT9-12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罗格列酮对哺乳类动物的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核糖体S6激酶(p70S6K)信号通路的影响。给予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及PPARγ siRNA瞬时转染WT9-12细胞,检测罗格列酮对细胞增殖及对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是否为PPARγ依赖性的。 结果 罗格列酮抑制WT9-12细胞增殖,此作用在0~200 &#61549;mol/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作用72 h的50%抑制率浓度为100 &#61549;mol/L。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罗格列酮(50、100 &#61549;mol/L)作用后,G0/G1期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多(65.43%、64.02%比49.65%,P < 0.05)。50、100 &#61549;mol/L罗格列酮对细胞凋亡影响不大,高浓度(200 &#61549;mol/L)罗格列酮可使凋亡细胞达6%(正常对照组为4%)。罗格列酮可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下调WT9-12细胞p70S6K磷酸化表达,而对mTOR及其另一个下游4E结合蛋白1(4E-BP1)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影响。加入GW9662及转染PPARγ siRNA阻断PPARγ表达后,可部分阻断罗格列酮对p70S6K磷酸化的影响(P < 0.01)。 结论 罗格列酮可抑制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和阻滞细胞周期,可不依赖于mTOR途径直接下调p70S6K磷酸化表达。罗格列酮对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p70S6K磷酸化的影响是PPARγ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实验探讨抑制PI3K/AKT/mTOR通路对顺铂诱导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顺铂处理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PI3K/AKT/mTOR通路的活化情况以及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用PI3K的抑制剂LY294002(LY)和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分别预处理以研究其对顺铂处理后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为进一步探索阻断PI3K/AKT/mTOR通路对顺铂处理后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机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阻断PI3K/AKT/mTOR后联用顺铂处理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中Bcl-2、Bcl-xl蛋白表达。结果:顺铂处理后的A375黑素瘤细胞中PARP的活化剪切体表达量水平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增加,细胞活力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顺铂处理A375黑素瘤细胞后PI3K/AKT/mTOR通路的活化。阻断PI3K/AKT/mTOR通路再用顺铂联合处理A375黑素瘤细胞后PARP的活化剪切体表达量明显上调以及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阻断PI3K/AKT/mTOR通路后再用顺铂联合处理A375黑素瘤细胞发现Bcl-2蛋白和Bcl-xl表达水平下调。结论:阻断PI3K/AKT/mTOR通路对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可能与Bcl-2和Bcl-xl蛋白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反义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逆转录病毒载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包装细胞后构建mTOR的反义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IN-AmTOR)感染VSMC,检测mTOR及其下游底物包括真核细胞启动子4E结合蛋白1(4E-BP1)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的表达变化,以及VSMC细胞增殖周期和增殖活性的改变。 结果:反义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T67细胞后感染VSMC,能显著抑制mTOR的mRNA和蛋白产物表达,mTOR通路下游p70S6k表达相应减少,而4E-BP1的表达却显著增强;感染后的VSMC的分裂、增殖过程受阻,更多细胞停滞在G1期。 结论:成功构建反义mTOR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VSMC后能明显抑制VSMC的分裂、分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补正续骨丸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及相关骨折的影响。方法雌性大鼠卵巢切除法(OVX)造PMOP模型,分组给药6周后DXA行大鼠股骨BMD检测; HE染色测量股骨骨小梁密度; ELISA检测法检测大鼠血清中P1NP、β-CTX;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股骨中4EBP-1、p70S6K蛋白表达;同时比较不同处理组大鼠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同时间骨痂密度,观察补正续骨丸对OVX大鼠骨折愈合时间及骨痂密度的影响。结果补正续骨丸可增加OVX大鼠股骨BMD、减少骨小梁断裂、降低去卵巢大鼠血清中β-CTX水平、抑制mTOR1信号通路中p70S6K、4EBP1的蛋白表达,补正续骨丸可促进OVX大鼠骨折处骨痂密度增加及减少骨折愈合时间。结论中药复方补正续骨丸通过抑制mTOR1信号通路中p70S6K、4EBP1蛋白的表达抑制骨吸收、促进OVX大鼠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及其下游的Smad信号转导分子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在前列腺癌中,TGF-β/Smad信号通路被激活,在细胞水平调节细胞粘附性、肌丝系统、细胞周期等方面,并在分子水平调节特异基因的表达。同时其他的信号通路如MAPK和PI3K/Akt/mTOR通路以及一些基因和蛋白分子对于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表达也具有调控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前列腺癌中关于TGF-β及Smad信号的表达、作用及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在前列腺癌基础研究与靶点治疗中的意义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BCAR4(LncRNA BCAR4)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q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系(AsPC-1、HPAC、BxPC-3、Panc-1)和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系HPDE6-C7中LncRNA BCAR4的表达。将胰腺癌AsPC-1细胞分别转染BCAR4 siRNA序列和阴性对照siRNA序列,以无转染的AsPC-1细胞为空白对照,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TOR与P70S6K及磷酸化mTOR(p-mTOR)与磷酸化P70S6K(p-P70S6K)蛋白的表达。结果:LncRNA BCAR4在各胰腺癌细胞系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系HPDE6-C7(均P0.05);AsPC-1细胞转染BCAR4 siRNA后表现为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mTOR及p-P70S6K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LncRNA BCAR4在胰腺癌细胞中表达升高,LncRNA BCAR4的高表达可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机制可能与LncRNA BCAR4上调mTOR/P70S6K通路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CFF-1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探讨。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噻唑蓝(MTT)比色实验、CCK-8实验测定前列腺癌细胞的存活能力;采用DAPI染色法测定细胞核凝缩破裂;运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再通过PI单染流式细胞术测定前列腺癌细胞的周期变化;以及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I3K/AKT/FOXO1信号通路以及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和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复方中药CFF-1使前列腺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的存活能力、增加细胞核凝缩破裂以及核小体的形成,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在分子机制上,CFF-1呈现浓度依赖性下调PI3K/AKT活性,降低FOXO1磷酸化水平,进而上调FOXO1的转录活性,最终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和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CFF-1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通过PI3K/AKT/FOXO1信号通路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周期阻滞并发生凋亡,对治疗前列腺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逆转肝癌Bel-7402/5Fu细胞耐药性的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染料木素对肝癌Bel-7402/5Fu细胞的杀伤作用。通过蛋白印迹和qPCR法检测染料木素作用后自噬关键基因Beclin1和LC3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自噬上游信号通路蛋白Akt和mTOR的活化水平。结果:染料木素能够抑制肝癌Bel-7402/5Fu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30.0±5.9μg/mL。选取低浓度染料木素作用于Bel-7402/5Fu细胞后,再用5Fu处理细胞,发现细胞对5Fu的耐受能力降低。蛋白印迹结果显示,染料木素处理显著降低了细胞自噬关键基因Beclin1和LC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自噬抑制性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和mTOR的活化水平。结论:染料木素能够降低肝癌Bel-7402/5Fu细胞对5Fu的耐受性,即染料木素处理逆转了肝癌Bel-7402/5Fu细胞的耐药性。该过程可能与染料木素通过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而抑制细胞自噬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高糖环境下足细胞自噬和损伤作用的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小鼠肾小球足细胞(mouse podocyte cell 5,MPC5)并进行分组:甘露醇等渗组(mannitol isotonic group,MG组)、高糖组( high glucose group,HG组)、雷帕霉素组(rapamycin group,RG组)以及自噬相关蛋白5-siRNA组(SiG组)。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足细胞标志Synaptopodin、自噬相关的ULK1以及mTOR通路相关蛋白p70S6K的表达。 结果与MG组相比,HG组的Synaptopodin表达降低,自噬活性降低,p-ULK1以及p70S6K表达明显升高。与HG组相比,RG组的Synaptopodin表达升高,自噬活性较高,p-ULK1以及p70S6K表达较低。SiG组表现出与HG组相似的变化趋势。 结论雷帕霉素可能通过mTOR-ULK1信号通路调节足细胞内自噬反应、减轻高糖环境引起的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