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尿激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将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单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36例则采取尿激酶联合血栓通治疗,进一步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1.67%,与对照组的75.0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以及凝血因子四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两组上述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股静脉、腘静脉、径后静脉通畅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尿激酶联合血栓通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下肢静脉通畅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陈魁  史吏  潘浩  郑继行  艾鹏  陈聪  邓超频 《新中医》2018,50(8):53-5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 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 4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腿围差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凝血功能[包括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中医证候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等项目。结果: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 1.18%,对照组为7 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髌骨腿围差值、胫骨腿围差值、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DD、FIB、PT、APTT及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血栓通联合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凝血,缓解疼痛,效果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3.
李娟  潘洁玲 《新中医》2008,40(6):19-20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常规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对照组予以洛汀新10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合金水宝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胆固醇(TG)、甘油三酯(TG)、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BG、UAER、TC、TG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下降更明显,UAER、TC、TG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值、低切值及血浆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与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减少尿蛋白的排出,保护肾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现代医学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凝、溶栓、扩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D-二聚体浓度、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体积、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体积、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0 d、治疗15 d的D-二聚体浓度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5 d、治疗10 d、治疗15 d的D-二聚体浓度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 d、治疗10 d、治疗15 d的D-二聚体浓度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彩色多普勒显影下肢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血流速度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现代医学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应用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利湿活血法中药治疗.结果 经治疗2周后,两组患健侧髌骨上15 em周径差及胫骨粗隆下10 cm周径差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 0.05).两组治疗后PT、APTT、TT及FIB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利湿活血法联合尿激酶、肝素钙及肠溶阿司匹林可有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以该院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双嘧达莫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头痛、皮下出血、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 d全血黏度、血浆D-D、FIB等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降低患者全血黏度及血浆D-D、FIB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厘散加减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6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七厘散加减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期间炎症因子、Hcy、血液流变学指标、D-D、FIB变化情况,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和皮下淤班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7 d、14 d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FIB、D-D、TNF-α、CRP、IL-1、IL-6、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皮下淤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厘散加减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栓通预防高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在该院手术高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治疗,未使用抗凝药物;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凝血指标及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改善(P0.05);观察组未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血栓通能预防高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河北中医》2012,34(3)
目的 观察防己茯芩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予防己茯苓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6例子迈之灵片口服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肢体周径、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差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肿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1).结论 防己茯芩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116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单纯给予PRP治疗,观察组58例给予PRP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和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4.48%,对照组为6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2.76%,对照组为56.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厚度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PRP可提高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孔燕凌 《新中医》2018,50(12):69-71
目的:探究康复愈瘫汤加减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后遗症患者96例分为2组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取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康复愈瘫汤加减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统计2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0.83%,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BI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1月后血浆黏度、FIB、HCT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1,P 0.05)。结论:康复愈瘫汤加减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状况,缓解其神经功能损伤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空气压力波预防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预防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汤口服联合空气压力波,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1周、2周时的血凝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变化及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1周、2周时血凝四项及D-二聚体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观察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空气压力波能够有效预防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且具有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吴刚 《北京中医药》2010,29(6):431-43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患者103例,分为治疗组67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均口服威利坦,每次0.8 g,每日2次;治疗组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内服自拟中药汤剂,每次200 mL,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下肢周围差改变情况及腘静脉瓣返流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膝上15 cm处周围差为(2.11±0.28)cm,对照组为(3.11±0.31)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膝下10 cm处周围差为(1.01±0.34)cm,对照组为(2.17±0.89)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腘静脉瓣返流持续时间为(1.86±0.51)s,对照组为(2.30±0.23)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比单纯使用西药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输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5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D-二聚体(D-dimer)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9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PA水平较治疗前上升,TM、PAI、D-dime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经治疗后,t-PA、TM、PAI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比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效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7):916-917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和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采集8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2%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和参芪降糖颗粒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上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减缓了疾病的进程,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溶栓、祛聚、活血化瘀、促进静脉淋巴回流消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观察2组治疗10 d后综合疗效,比较2组健患侧下肢周径差变化,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D-二聚体水平,统计2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内复发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10 d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健患侧下肢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0 d后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较快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并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唐磊 《双足与保健》2018,(3):131-131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护理对偏瘫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就诊的偏瘫脑梗死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早期运动护理,比较两组股静脉血流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及血流平均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0 d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及血流平均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运动护理可有效改善偏瘫脑梗死患者股静脉血流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7):891-892
目的:探究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舒利迭吸入剂,观察组给予舒利迭吸入剂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检测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各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气分压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显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及复方辣椒贴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5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6例,两组均外用复方辣椒贴片,试验组加复方血栓通胶囊.结果:试验组平均治愈时间(6.7±2.3)天,对照组(9.6±2.6)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7天后,治愈率试验组62.4%,对照组13.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DTV)抗凝系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分析,研究患者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以及30名正常对比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全自动凝血仪器,来测定患者的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等指标,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组抗凝血酶Ⅲ活性与正常对比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的蛋白S和蛋白C的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的蛋白C、蛋白S均明显低于治疗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后组蛋白C、蛋白S、D-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C、蛋白S、D-D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诊断与治疗检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