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与肌少症评分及肌肉测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1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肌少症问卷筛查,测定6m步速、握力测量、小腿围度测量等,并进行跌倒相关性分析。结果:握力和小腿围度与跌倒之间存在负直线相关性(P0.001),步速与跌倒之间无直线相关性(P0.05),肌少症评分与跌倒之间存在直线相关性(P0.001);握力、小腿围度、肌少症均为跌倒的影响因素(P0.05),且肌少症对跌倒的影响最大。结论:握力和小腿围度与跌倒的关系密切,肌少症可增加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减八珍汤联合营养支持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就诊的214例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7例。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干预,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试验组患者加服加减八珍汤,总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肌肉力量、肌肉质量、肌肉功能,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指标如握力、步速、骨骼肌指数(ASMI)、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69.6%,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降低(P0.05),肌肉功能提高(P0.05),握力、步速、IADL及ADL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证候积分降低(P0.01),肌肉功能提高(P0.05),步速、ADL升高(P0.01,P0.05)。结论加减八珍汤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骨骼肌减少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肌肉质量、肌肉功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的新型护理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肌少症患者院外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出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院外延伸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新型护理模式进行院外延伸护理,观察12周。2组患者分别于出院当日(0周)及出院后12周抽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问卷形式完成自我管理行为(SDSCA)评分,测定握力、步速、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SMI)记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0周、12周2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出院后12周2组HbA1c、FPG及LDL-C水平均较0周时明显下降(P均0.05),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同期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出院后12周2组SDSCA评分及握力、步速、SMI、ADL评分均较0周时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同期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基于微信的院外延伸护理模式较传统模式可更好的管理老年2型糖尿病肌少症患者的院外血糖、血脂,提升患者自我管能力,增加肌肉质量,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慢性肝病合并肌少症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慢性肝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方式收集慢性肝病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以及年龄、骨质疏松症情况、吸烟情况、肝脏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借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内化验系统收集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等实验室指标,根据四肢骨骼肌质量、小腿围、握力、6 m步行速度进行肌少症评估,采用疲劳量表-14(FS-14)评估患者的疲劳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肝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共收集205例慢性肝病患者,其中合并肌少症者106例、未合并肌少症者99例,分别设为肌少症组、非肌少症组;两组年龄、骨质疏松症情况、吸烟情况、肝脏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肌少症组血清ALP水平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ALB、PA、TC水平低于非肌少症组(P<0.05)。(3)肌少症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FS-14总分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4)与非肌少症组比较,肌少症组更容易出现体倦乏力、...  相似文献   

5.
参鹿启智汤治疗痉挛型脑瘫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鹿启智汤对痉挛型脑瘫肌张力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作业疗法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鹿启智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ADL疗效,比较治疗前后ADL评分、肌张力评分,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心电图。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62.5%,2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ADL总有效率87.5%,对照组ADL总有效率65.0%,2组ADL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DL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肌张力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降低(P<0.05)。结论参鹿启智汤能提高痉挛型脑瘫患者ADL评分,降低患者肌张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后肌少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OVID-19后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营养指导和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相对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RASMI)、握力、6 m行走步速、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以及体液免疫指标(Ig A、Ig M、IgG)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 CD4﹢/CD8﹢)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P0.05)。两组干预后RASMI、握力、6 m行走步速、BB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观察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Ig A、IgM、IgG、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配合营养指导和康复锻炼的基础上,热敏灸治疗能显著改善COVID-19后肌少症患者中医证候,提高肌肉的质量、力量、功能以及平衡功能,增进患者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藏医火灸联合七十味珍珠丸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藏医火灸联合七十味珍珠丸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综合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步行能力、平衡能力、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评价,并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Fugl-Meye、FCA、ADL、SS-QOL、6MWT、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D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UG、T10时间均短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组Fugl-Meye、FCA、ADL、SS-QOL、6MWT、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D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UG、T10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藏医火灸联合七十味珍珠丸通过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扶正化纤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活动耐力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肺病科门诊证属气阴两虚、痰瘀阻肺证的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以扶正化纤方治疗,对照组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6 min步行实验(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6MWT、SGRQ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纤方能改善患者活动耐力及生存质量,且效果优于乙酰半胱氨酸,但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肌少症是随着年龄增加,骨骼肌量减少或伴有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之一。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数量上升,肌少症的患病率相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跌倒死亡风险增加,肌少症更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肌少症,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痿证”“肉痿”等范畴。中医认为肌少症多由“脾胃虚弱、肝肾不足、痰湿困阻”所致。其中着重研究了脾胃、肝肾在发病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脏腑与肌少症之间的联系。同时,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未形成良好衔接。脏腑别通是指五脏别有相通之处,与传统经络学说脏腑相表里不同,是对脏与腑关系更深层次的总结。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条分》最早记载了不同于阴阳表里的脏腑联系,提出“脾与小肠相通(脾病宜泻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土为主)”与现代医学脾与小肠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相对应。文章基于“脾与小肠相通”理论,通过查阅古籍经典及文献,通过探讨“脾与小肠”之间的联系,以进一步探究脾-小肠与肌少症的相关性。结合炎症因子等现代医学及临床研究,探究“小肠-炎症因子与肌少症”的相关性,为老年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补阳还五汤配合温阳针灸法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三亚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针灸组与联合组,各51例,针灸组行温阳针灸治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均治疗4周。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FMA)]、心肺耐力[6 min步行测试(6-min walk test, 6MWT)、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最大运动负荷(maximum exercise load, Metsmax)]、血清学指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Klotho]差异。结果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法骨化醇联合补中益气汤口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肌减少症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肌减少症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法骨化醇组40例、联合治疗组40例。阿法骨化醇组术后1 d口服阿法骨化醇片,每日0. 5μg,连续服用60 d;联合治疗组术后1 d在阿法骨化醇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中益气汤,每日1剂,早晚各温服200 mL,连续服用60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 d后、治疗60 d后测定患者的握力,并采用简易躯体能力测试(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量表评价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握力测试结果,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3. 453,P=0. 006); 2组患者握力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7. 537,P=0. 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握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3. 812,P=0. 000); 2组患者握力随时间变化均呈增高趋势,但2组的增高趋势不完全一致[(19. 13±3. 21) kg,(20. 71±2. 18) kg,(21. 91±3. 16) kg,F=16. 634,P=0. 000;(18. 72±4. 15) kg,(22. 04±3. 56) kg,(23. 51±3. 82) kg,F=51. 427,P=0. 000];治疗前,2组患者握力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341,P=0. 367);治疗30 d、60 d后,联合治疗组的握力均大于阿法骨化醇组(t=2. 252,P=0. 013; t=2. 631,P=0. 005)。2组患者治疗60 d后的SPPB评分均较治疗30 d后增高[(6. 63±1. 85)分,(7. 91±2. 26)分,t=1. 871,P=0. 033;(7. 85±2. 17)分,(9. 23±2. 25)分,t=2. 930,P=0. 002],治疗30 d、60 d后联合治疗组的SPPB评分均高于阿法骨化醇组(t=1. 927,P=0. 029; t=6. 620,P=0. 000)。结论:阿法骨化醇联合补中益气汤口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肌减少症脾胃虚弱证,可以改善肌肉功能、提高肌力,且效果优于单纯口服阿法骨化醇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保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活动耐量、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按1∶1随机分为黄芪保心汤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以西药规范治疗,黄芪保心汤组加用黄芪保心汤,疗程2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周观察6分钟步行试验(6MWT)、CHF生活质量评分(LHFQ评分)、NYHA分级、中医症状积分、改良Barthel指数(ADL)。结果:临床疗效,6MWT、LHFQ评分、NYHA分级及ADL方面改善,黄芪保心汤组均优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短轴缩短率、E峰/A峰(E/A)变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黄芪保心汤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保心汤,能显著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心颗粒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心颗粒。两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中医疗效,行6 min步行试验(6MWT),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评估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MWT、LVEF、LVEDD、NT-proBNP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心颗粒可以提高老年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八珍汤配合强化营养及抗阻运动训练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肌肉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解放军第960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老年CHF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2组均接受抗阻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强化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珍汤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指标、骨骼肌功能相关指标、营养学指标、炎性指标及体能活动、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胸闷憋气、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肢体水肿、神疲懒言、面色萎黄、口淡不渴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E/A、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步速、5次起坐试验、营养学指标[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转铁蛋白(TRF)、小腿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日常活动能力评分(ADL)和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均显著增高(P均<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hs-CRP、IL-6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50/55),对照组为76.4%(42/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配合强化营养及抗阻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老年CHF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改善心功能,还能提高骨骼肌肌肉量,改善营养状况,抑制微炎症反应,从而有利于提高躯体机能、日常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PG)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8例,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种证型,观察比较各证型的分布特点及与血清PG、Hp的关系。结果:108例CAG患者中医各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各证型间血清PGⅠ水平比较,脾胃湿热证组最高,明显高于脾胃虚弱证组、胃阴不足证组及胃络瘀血证组(P<0.05),其中胃络瘀血证组最低;各证型间血清PGⅡ水平比较,脾胃湿热证组最高,明显高于肝胃气滞证组、胃阴不足证组、胃络瘀血证组及脾胃虚弱证组(P<0.05),其中脾胃虚弱证组最低;各证型间PGR(PGⅠ/PGⅡ比值)比较,胃阴不足证组最低,明显低于脾胃虚弱证组及肝胃气滞证组(P<0.05),其中脾胃虚弱证组最高。脾胃湿热证组患者Hp感染率最高,其次为肝胃郁热证,但各证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水平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并探究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联。方法 :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计算资料得出中医证型的比例,分析相同的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联。结果 :肝火亢盛证高血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高于其他三种中医证型患者。肝火亢盛证患者抽烟喝酒数据高于其他症型,且平均年龄最小。结论: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主要以痰湿壅盛证为主,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拟为临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电子数据库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资料,通过统计软件SPSS13.0将数据进行整理。结果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肝肾亏虚合并气滞血瘀"的中医证型占了绝大多数(63.3%)。男性老年患者与女性老年患者中医症候构成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5)。结论 "肝肾亏虚"在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中体现明显。在辨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医证型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辨证施护对促进其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与各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性别相关性不明显(P〉0.05),各型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体重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年龄、体质指数(BMI)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207-210
目的探究针刺足少阳、阴跷脉穴结合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对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康复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2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均由该院康复科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1例)采取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51例)则给予针刺足少阳、阴跷脉穴结合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情况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足内翻角度、下肢功能障碍程度(FMA-L)、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变化、患者对本次康复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率(96.08%,49/51)高于对照组(82.35%,42/5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AC、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足内翻角度、FMA-L及ADL评分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FAC、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足内翻角度、FMA-L及ADL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AC、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足内翻角度、FMA-L及ADL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本次康复治疗满意率(98.04%,50/51)高于对照组(82.35%,42/51)(P0.05)。结论针刺足少阳、阴跷脉穴结合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可显著提升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疗效,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十分满意,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滋水涵木方联合多巴丝肼片对肝肾亏虚型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提供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73例肝肾亏虚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水涵木方加减,治疗9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医证候积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2、IL-6、神经营养因子-3(NT-3)等。结果:①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29.7%,总缓解率为91.8%;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11.1%,总缓解率为80.5%,两组在缓解率方面比较(P<0.05);②两组治疗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医证候积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比,两组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治疗后IL-1β、IL-2、IL-6、NT-3方面对比(P<0.05)。结论:滋水涵木方联合多巴丝肼片对肝肾亏虚型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