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利用融媒体进行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提升献血人次,力保疫情期间的临床用血。方法 通过回顾总结疫情期间的无偿献血融媒体宣传招募的实践,对比宣传前后及上一年度同时期献血人次,对融媒体提升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疫情期间,市民大多足不出户,街头人流量骤降,一周之内平均每天不足百人献血,利用融媒体进行“轰炸式”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效果明显,在街头5个献血点停点的情况下(共17个献血点),使全血献血者在1 d内迅速提升到百人以上,第2天提升至200人以上,第3天提升至400人以上。结论 对突发采供血困境,利用融媒体宣传招募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献血人次和献血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缓解临床用血的需求并加大无偿献血的招募,结合互联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适时转化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方式。上海市血液中心通过国内覆盖率最高、传播度最广的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并通过该公众号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与推广。目前已初步形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宣传与传播方式,打造"线上科普—招募—预约—线下成功献血"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新模式。实践证明,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无偿献血招募是互联时代的有效的血液募集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临床的急救用血和后期血小板的持续有效供应,本站第一时间启动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采供血预案,全力做好全血和血小板献血者的应急招募工作。通过上述应急无偿献血招募途径和血站人员的共同努力,"8·2"事故应急无偿献血招募采集工作顺利完成。数据显示,8月2-9日,本市共采集全血2 683人次,共728 280m L,机采血小板125人次,共127个治疗量。新增加团体预约13家单位,预计预约献血人数1 500人左右。验证了昆山市无偿献血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中华"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文化的精髓,闪烁了人性的光辉。中华民族把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奉献被视为传统美德,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无与伦比。自古以来人民就把敬老、孝老视为做人的道德基础,提出"百善孝为先","孝德之始也"。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时代,深入研究和宣传"孝道文化"及无偿献血的孝道与奉献精神,弘扬"孝道文化"与"无偿献血"的精神实质,提升"孝道文化"的现实价值,探索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模式与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献血招募对象实施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提升献血招募成功率,为杜绝季节性"血源紧缺"开辟新径。对于葆扬孝道美德,弘扬孝道文化与人道奉献,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已经由单纯的"服务"拓展为了"宣传招募和服务",这项工作扩展了无偿献血宣传途径,增强了宣传效果;增加了无偿献血人数,保证了临床不断增长的用血需求;提高了无偿献血服务满意度,促进了无偿献血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坚持对社会群体进行献血及献血科普知识等的培训和宣传,普及献血知识,提高公众献血认知,逐步改变献血行为,不断壮大献血志愿队伍,保障血液供给,探索建立无偿献血工作的长效机制。方法一是对各大中专院校推选出义务宣传员的定期培训,及随后他们在校园开展宣传教育;二是每年新生入学后2~3次知识讲座、各校"艾滋病防治"健康宣传教育项目合作教育讲座;三是与医院联动开展"告受血者书"活动;四是对无偿献血志愿者进行分级培训,每期培训后组织他们利用电话、网络、面对面等各种形式开展招募,通过以上四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后及时开展时间场次不等的献血活动,以被招募者参加献血为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结果 1)2006~2011年在各院校经过培训宣传和动员后参加献血的人数(开展献血活动共计131次,献血12 473人,平均95.2人/次)远大于随机献血的人数(随机献血活动161次,献血5 748人,平均35.7人/次)。2)经过教育宣传招募两次献血的献血者从2006年2 471人,占总献血人数11.9%上升到了2011年的8 934人,占总献血人数24.1%,6年间增长了3.6倍。而经培训的志愿者进行招募并献血成功的人数,从2006年643人上升到了2011年4 568人,6年间增长了7.1倍。3)2007年开展告受血者书活动第1年招募患者家属亲友献血者215人,至2011年达到2 623人。结论通过实施面向社会群体培训教育和培训后的献血活动及时开展,提高了人们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改变了一些公众无偿献血行为、行动、价值观,从无偿献血层面影响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变革运动。不断壮大了无偿献血队伍和固定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培训和教育形成了一支有学生、献血志愿者、医务工作者等组成的无偿献血招募的宣传师资队伍。摸索和建立了一套无偿献血宣传招募行之有效工作方法和抓手,推动了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各地血液中心、血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寻求新的宣传突破点,以此来跟进不断发展的宣传需求。上海市血液中心根据献血人群分析后,将献血宣传重点聚焦在年轻群体上,分析该类人群普遍都有较高教育程度、有个性、具备独立见解,有一定的社会行动力。综上所述,上海市血液中心做出了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年轻化、时尚化、品牌化"的战略调整,并尝试将品牌授权运用于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探索全新的宣传招募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优化宣传和招募对本市全血采集工作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全血宣传和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加大献血宣传投入,大力宣传献血知识,营造良好献血氛围;组建高素质无偿献血招募队伍,提升招募能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志愿者作用;加强重复献血者和固定献血者保留。结果全血采集从2013年的158 895人次、281 186 U,增加到2015年的174 748人次、305 505 U;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从2013年的5.69%下降到2015年的3.36%,不同年份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宣传和招募工作,对成都市全血采集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团队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及管理工作的总结,探讨团队无偿献血招募的现状和新趋势。方法分析和总结近年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团队招募工作采取的措施。结果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工作坚持以宣传为导向,以团队招募为目的,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创新深化各种机制。群众无效献血知晓率不断提高。结论为更好地为献血者服务,本中心在稳固现有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同时,在无偿献血招募方式中开辟了团队招募的献血形式,并收到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制定和调整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对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的献血情况进行调查。方法统计在本站参加无偿献血的初次献血44 769人次,重复献血38 462人次的单次献血量、采血不足量比例、血液检测感染性指标并作比较。结果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的单次捐献400 m L比例、血液检测感染性指标合格率(除ALT外)、采血不足量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展更多的初次献血者成为重复献血者是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招募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以健全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为目标,不断巩固和提高固定无偿献血比例,维护和壮大志愿者队伍.我们在无偿献血宣传实践中通过摸索发现,将无偿献血活动当做"品牌"来创建与传播,能为献血招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建立无偿献血宣传长效机制可以选择的1条重要途径.我们以杭州市"我为七一献热血"活动为例,对无偿献血品牌活动的创建谈几点切身的体会与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十堰市户籍人群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情况,为制订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编问卷对3 000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该市无偿献血宣传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结果十堰市无偿献血宣传存在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群众基础。劣势:内部专业人才匮乏、宣传资金有限。机会:自媒体的普及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推进,使无偿献血宣传渠道更广,影响力更强。威胁:献血服务不能满足期望、外部负面信息等,对无偿献血工作带来冲击和影响。结论血站决策层应根据无偿献血宣传现状,考虑各种宣传方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合理分布宣传资金,最大限度扩大无偿献血宣传,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湖北省荆门市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次已达20余万人次,自愿无偿献血比率100%。无偿献血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与服务是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血站建立了以献血者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理念,不断改进与完善,提升服务理念增加满意度。为了保留献血者和预防献血者在献血后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从服务细节抓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人次的动态变化.建立献血人次预测模型,为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季节变动模型理论,利用2001~2003年的献血人次数据.建立季节变动模型。2004-2006年度的献血人次进行预测。结果分析预测结果,发现预测相对误差在10%以内。结论季节变动模型预测的结果真实可靠,为无偿献血招募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探索传统献血者招募途径如何高效开展,保障深圳市临床医院用血供应.方法 2020年1月31日~3月31日,组建"抗疫情、保供血"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先锋队,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与,大力增加队伍开展传统招募方式(电话、短信)的投入,加强街头现场献血招募.统计...  相似文献   

16.
何佳燕  刘东  杨玉峰  李曦  马妮  李小兴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067-1071,1075
目的分析玉溪市2014-2018年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和血液检测结果,以及二者的关联,为无偿献血招募、临床输血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确保血液安全。方法对2014-2018年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和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χ2检验分析。结果玉溪市2014-2018年无偿献血共计98690人次,献血人次以年均5.64%的比例逐年增长。无偿献血的主要人群结构为:农民和学生(33.39%)、初中和大专(含)以上学历人群(67.71%)、18~35岁人群(42.55%)、男性人群(54.65%);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3.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总不合格率分别为1.83%、0.42%、0.32%、0.27%、0.22%。血液总不合格率在不同的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较低的主要人群结构为:医务人员和学生均<2.40%、大专和本科学历人群均<2.85%、18~25岁人群<2.43%、女性人群<1.97%。结论玉溪市中心血站采用的无偿献血招募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当地宣传招募采集到的人群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比较高,但仍需从科学化的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标准化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和ALT筛查(尤其是男性人群),以及增加抗-TP的确认试验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志愿者是无偿献血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青岛市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总队持续以传播无偿献血理念、促进和谐社会、保障临床用血为己任。志愿队建立了规范化管理文件、科学化管理体系、优秀的团队文化、多样化志愿服务模式。拥有自己的志愿者网站、微博、微信、专刊,在以献血现场服务为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大力扩充无偿献血宣传招募领域,通过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拓宽了献血宣传招募渠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提升了市民参与率、促进了无偿献血凝聚力,同时提升了志愿服务水平。青岛市无偿献血志愿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理念,酝酿创新开展的特色宣传招募模式,实现了服务促人气、献血聚人心的目的,促进了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和无偿献血工作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献血者招募模式下无偿献血者的类型及发展(增长)趋势。方法从浙江省献血管理BIS2.0系统中,检索并收集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衢州市中心血站参加捐献全血与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相关数据,应用统计软件R 3.5.3对采用街头自愿与团体招募2种献血者招募模式下全血及成分血增长趋势、献血者人口学特征作比较分析。结果 7年间衢州市始终保持千人口献血率11‰,采血人次与采血量:2012—2017年全血由14 413人次23 233.05 U增长至17 490人次26 624.5 U,人次与量的增长率为2.26%、1.37%。2012—2018年机采血小板由1 613人次2 281.1 U增长至2 207人次3 370.9 U,人次与量增长率为5.48%、6.78%。献血者年龄分布:献全血中18-29(22.92±3.48)岁是主力军,占了37.43%。献机采血小板者中40-49(44.96±2.77)岁者为主,占45.83%。团体与街头自愿招募献血:7年间街头自愿招募模式人次由2012年11 731人次降至7 560人,下降了35.56%,团体招募由2012年的4 295人次增至11 061人次,增长了157.53%,自2015年起保持年增长率55%。年龄≥50岁者占全部献血者中比率11.39%,占献全血者的9.27%,占献机采血小板者的17.99%。结论 2种献血者招募模式的应用使得无偿献血长效机制逐步凸显;团体招募成为无偿献血的主导招募模式;献血者老龄化现象显现。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等应组织本单位职工参加无偿献血。近来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医生从不参加无偿献血的帖子,让网友误认为医生都不参加无偿献血,从而怀疑"科学献血无损健康"。医务人员既是无偿献血的捐献者,又是血液的支配者,他们对无偿献血的参与和了解直接影响群众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为总结经验,笔者对本市2011年团体预约参加无偿献血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便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工作,促进张家港市无偿献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3—2017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属13县(市)无偿献血情况,为深入了解民族地区血站无偿献血现状,制定有效的招募、采血方案,保障民族地区临床用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分别对近5年来四川省阿坝州下属13县(市)无偿献血人数、献血量、献血者的人口特征等信息进行资料收集,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阿坝中心血站共计采血15 493人次,献血人次5年总增长率为28.0%。不同县(市)千人口献血率存在显著差异;千人口献血率与地区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18—35岁,大专文化人员和公务员献血人口比例较大;汉族献血者人口占比最高;各县(市)献血者人口特征分布有明显差别。结论阿坝州无偿献血人次呈上升趋势;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同县(市)地理学、人口学特征会影响到该地区献血人次和千人口献血率。血站可基于本研究结果,因地制宜,优化招募、采血方案,提高阿坝州无偿献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