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给予升阳益胃汤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对照组6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疗效,并对临床治愈患者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前者在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22.3%,对照组复发率为6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升阳益胃汤联合针刺与奥替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升阳益胃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替溴铵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4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329,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联合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索升阳益胃汤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脾胃病科就诊的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2例。对照组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用升阳益胃汤加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进行为期4周一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有效率为82.6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中,疗效明显,无不良作用。由此可见,中医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8例,患者均经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证。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7%vs 76.9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大便急迫、倦怠乏力、食少纳差、口干口苦、肛门灼热、排便不尽感及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泻、腹痛、腹胀、大便性状、大便急迫、食少纳差及中医泄泻证总积分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减升阳益胃汤联合中药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佳,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将68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匹维溴铵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治疗,治疗组采用升阳益胃汤加减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于治疗前及第4w对患者分别以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末评定临床疗效、腹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泻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好提高和改善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升阳除湿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思密达、乳酸菌素片口服,治疗组予升阳除湿汤,5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对两组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主症积分、综合疗效、临床疗效进行评测。结果治疗组主症积分、综合疗效、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升阳除湿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疗效可靠,具有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湿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治疗两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症状积分、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脑肠肽5-羟色胺(5-HT)水平,半年后评价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炎症指标、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IBS-D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肠道炎症反应,降低脑肠肽水平相关,并且可以缓解患者胃肠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选择IBS—D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疗程后检测血清5-HT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62%,对照组63.1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5-biT含量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5-H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升阳益胃汤加减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并抑制5-HT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制健脾升阳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健脾升阳汤;对照组服用匹维溴胺片,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6%(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自制健脾升阳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根据调畅心阳、厚肠补土法而拟定的经验方(桂枝荔芝汤)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及住院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桂枝荔芝汤加减,对照组以痛泻要方加味,2组疗程均为4周,随访1个月。结果在IBS-D临床症状的比较上,2组治疗前后各症状均改善明显(△P0.05,P0.05),对照组除"倦怠乏力"外各症状改善明显。2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对"腹胀腹痛、脘腹痞满"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对"大便泄泻、肠鸣矢气、食欲不振"症状的改善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总疗效91.7%比较虽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愈显率较对照组优(P0.05),且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通过调畅心阳、厚肠补土法而拟定的经验方(桂枝荔芝汤)能够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52例,予加味黄芪建中汤口服治疗,疗程4周,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临床有效率达94.23%,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腹痛腹泻等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常见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给予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对照组48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疗效,并对临床治愈患者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前者在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28.6%,对照组复发率为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安肠宁腑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5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予以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予以安肠宁腑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5-HT、MOT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20.9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肠宁腑汤可有效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四神丸(汤)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门诊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服四神丸改汤加味,对照组口服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以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13%;两组停药8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为8%,对照组复发率为41.18%。结论:四神丸(汤)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44例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1%,20/22)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1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溏泄、腹胀不适、胃纳差等中医证候积分同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匹维溴铵,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评分(腹痛、腹泻、腹胀、排便次数、黏液便)、血浆脑肠肽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疗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治疗组临床各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肠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肠肽物质5-HT3R、CGRP水平来起到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芳香化浊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古方雷氏芳香化浊加味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予雷氏芳香化浊加味汤治疗,疗程4周,记录患者症状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7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氏芳香化浊加味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加味四君子汤运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纳入的10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研究组采取加味四君子汤,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的81.13%(P 0.05);治疗前两组腹痛、腹泻、食少纳差及腹胀肠鸣评分无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无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3、5-HT4受体mRNA水平相比无差异(P 0.05),治疗后5-HT3、5-HT4受体m 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运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效果明显,促进相关症状消退,改善病情,减轻炎症,为预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通腑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1]D-IBS患者60例设为治疗组,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给与加味通腑汤治疗,疗程30天,两组均通过结肠镜取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黏膜,观察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黏膜5-HT含量的变化,血浆中5-HT含量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②治疗组治疗前后肠黏膜5-HT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5);③D-IBS患者与正常人血浆5-H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1);④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5-HT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5);⑤无论健康人还是D-IBS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黏膜5-HT的含量和血浆中5-HT含量呈正相关性;与患者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调节肠壁及血液中5-HT的正常分泌,可能是加味通腑汤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