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手术模式、放射治疗技术、放疗并发症及美容效果。方法1985年8月至1996年6月共65例女性乳腺癌病人接受了保留乳房术加术后根治性放疗,其中,Ⅰ期29例,Ⅱ期34例,Ⅲ期2例,肿瘤位于外上象限者52例,其他象限者13例。手术模式为乳房肿瘤扩大切除术加腋淋巴结清扫术。全部病人均于术后2个月内接受根治性放疗,各野的中位剂量分别为内乳DT53.2Gy、锁上DT55.4Gy、全乳切线DT49.2Gy、瘤床追加DT14.6Gy。结果病人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3.6%、91.7%;出现急性放射反应者13例,占20%;出现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者4例,发生率6%;出现乳房/胸壁纤维化者2例。治疗后美容效果医患均满意者占92.3%。结论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加术后根治性放疗与根治性手术疗效相同,只要选择病例恰当并掌握好手术模式和放疗技术,其手术和放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放射治疗58例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介绍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放疗的方法、疗效和美容效果。材料与方法1985年8月-1995年6月共58例乳腺癌病人接受保留乳房术后放射治疗,Ⅰ期25例,Ⅱ期31例,Ⅲ期2例。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者48例,其它象限者10例,符合保留乳房手术条件者54例,2例为未婚的Ⅲ期病人,2例为肺、乳腺重复癌。56例行乳房肿瘤扩大切除术,2例行肿瘤单纯切除术。全部病例均于术后3个月内接受根治性放疗,设野包括内乳─锁骨上野、切线野、局部追加野,部分病人给腋后野;切线野采用等中心照射,各野的中位照射剂量分别为DT53.2Gy、55.4Gy、49.2Gy和14.6Gy。结果随访满3年者47例,满5年者36例,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和94.4%。出现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者4例,发生率为6.9%,出现乳房胸壁纤维化者2例,放疗后美容效果医患均满意者占96.6%。结论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放疗生存率与根治术相同而且美容效果好,半束照射并发症低。符合条件的Ⅰ、Ⅱ期病人应给予保留乳房治疗。  相似文献   

3.
嗅神经母细胞瘤12例放射治疗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嗅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地位和疗效。材料与方法1980年12月~1996年6月间收治1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A期1例、B期3例、C期8例),均经病理证实。9例单纯放疗,3例术后放疗。1例术后无残存予以D_T50Gy,其余均在D_T60Gy以上。颈部无淋巴结转移者未做预防照射。结果本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7/9.4/8,1/2。放疗结束时原发肿瘤近全消失,仅1例局部复发。其中B、C期病人6例原发灶放疗后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7例出现远地转移再程放疗仍敏感。结论A期放疗剂量在DT60~65Gy以上可很好地控制原发病灶;B、C期病人由于区域淋巴结及远地转移比例较高,有必要行颈淋巴结预防性照射及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234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背景与目的:保留乳房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标准术式之一,10余年来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开展,本文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术后乳房美观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3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保留乳房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后的生存率、乳房的外形。结果:1995年10月至2004年7月,23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治疗,包括保乳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和辅助放疗。全部患者均在门诊得到随访。经过中位随访期22个月(3~100个月),平均随访期29.5个月,随访满3年的患者为75例,3年总生存率96.7%,无病生存率98.7%。局部复发3例,手术至复发间期平均为28.3个月(分别为9,16,60个月)。远处转移8例,手术至远处转移中位问期为12个月(3~48个月);转移部位:骨4例,肺部2例,锁骨上淋巴结1例,胸膜1例。运用JCRT(Joint Center for Radiation Therapy,放射治疗联合中心)标准对116例患者进行术后乳房外形的评价,优、良、中、差分别为9.5%、48.3%、39.7%、2.6%;肿块位于乳房外上象限的83例患者中,采用两个手术切口乳房外形优良者占70.2%,一个手术切口则为34.6%,具显著性差异(X^2=9.532,P=0.023);107例患者中,化、放疗序贯进行乳房外形优良者占70.3%,化、放疗同时进行则为54.3%,无显著性差异(X^2=2.765,P=0.429)。结论:保乳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安全可行。采用适当的术式可以保证术后良好的乳房外形。  相似文献   

5.
Ⅱ期乳腺癌的术后放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根治术后提高肿瘤剂量及胸壁照射对Ⅱ期乳癌生存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比分析1980年1月至1986年底收治的Ⅱ期乳癌术后行放疗者248例(放疗组)与术后未行放疗者103例(手术组)。248例中DT≥50Gy者51例,淋巴引流区伴胸壁照射84例。结果放疗组中DT≥50Gy者与手术组相比,其中腋淋巴转移≥4个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65.5%与33.3%,复发率分别为6.9%与33.3%,P<0.05。放疗组中淋巴引流区伴胸壁照射84例与手术组相比,其中腋淋巴转移≥4个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61.4%与33.3%,复发率分别为4.5%与33.3%,P<0.05。放疗组与手术组锁骨上区转移率分别为2.8%与7.8%,P<0.05。结论术后提高肿瘤剂量达50Gy以上,并常规行胸壁放疗,可提高Ⅱ期乳癌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自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本院共4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了保守外科加术后放疗。其中0期1例,Ⅰ期33例,Ⅱ期14例。45例行乳房1/4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3例患者只作肿瘤切除未行腋淋巴结清扫。全部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化疗4 ̄7周(CMF或CAF方案)。放疗采用4 ̄6MV X线,全乳切线照射,中平面剂量45Gy,瘤床用电子束补加15Gy,9例腋淋巴结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可行保乳术的52例患者行肿瘤切除或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采用放疗联合辅助化疗。6MV-X线全乳腺双切线半野照射,照射剂量45~50Gy,局部瘤床采用10~15MeVβ线加量10~20Gy,总剂量56~66Gy;化疗采用CAF或TE方案。结果 52例患者均获随访,其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8.1%、92.3%和90.4%,3年局部复发率为5.77%,乳房美容满意率达90.4%。40例(76.9%)患者发生了1、2级放化疗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结论 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加放化疗可取得满意疗效,且保留乳房的美容效果佳。  相似文献   

8.
保守性手术加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保守性手术(乳房象限切除并腋淋巴结清除)加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Ⅰ期和部分Ⅱ期)36例,随访达3~5年,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患者生存率100%。局部复发2例,发生在乳房内,均为Ⅱ_B期(T_2N_1),腋淋巴结转移数分别为6/12和3/11,复发均系病例选择不当。保留的乳房美观效果优良率为91%。选用本疗法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合理的手术和放疗,是满意的控制局部肿瘤和保留乳房并达到良好美观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Ⅰ、Ⅱ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术后的病人进行根治性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提高局部控制率,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了生存质量.方法2004年4月~2004年10月的11例接受过标准保存乳房手术的Ⅰ、Ⅱ期乳腺癌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1~46岁,平均34.7岁.术前触诊肿瘤大小为6mm~30mm,术后病理结果为:单纯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高分化管状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1例.手术后三个月内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乳房切线照射剂量47~50Gy/24~31次,局部电子线补量10~15Gy/5~8次.结果全部病人顺利完成全程放疗,最长1例接受放疗后已经2年半,局部及全身未见复发征象,乳房外观形状良好,放疗反应轻微.结论通过对Ⅰ、Ⅱ期乳腺癌病人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达到了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肿瘤控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BSD2000型热疗机对6例胸壁肿瘤进行热疗加放疗。女性5例,男性1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5例,纤维组织细胞肉瘤术后复发1例。平均肿瘤体积为402.2cm^3,平均放部剂量47.6Gy。热疗均在放疗后30分钟内进行,每周2次。6例病人共加热21次。  相似文献   

11.
马军  滕安宝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8):568-569,580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引流术后^192lr腔内放疗的疗效。方法:先行手术探查尽可能刮除肿瘤并放置U型管引流,术后再经导管腔内放疗。参考点距离放射源中心轴10mm,总量24-30Gy/3次,3例配合肝动脉区域性灌注化疗,1例配合外照射DT45Gy/4.5周。结果:生存期6-26个月,中位生存期11.5月。15例死亡,1例目前存活8个月。全组1年生存率37.5%,2年生存率6.0%,结论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胸壁形态均有一定的影响。对于Ⅰ、Ⅱ期乳腺癌,欧美国家已普遍采用保留乳房的手术及辅加术后根治性放疗。我院1997年以来对8例保留乳房手术者进行组织间插植配合根治性放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48岁,中位年龄38岁。病程3~12个月。体格检查:肿块位于右乳房外侧3例,左乳房外侧5例。肿块直径小于3cm,质硬,边缘清楚,活动度好。入院后常规检查正常。Ⅰ期2例,Ⅱ期6例。术前给予化疗(CAF或CMF方案1个疗程)。化疗后3…  相似文献   

13.
Ⅰ期胸腺瘤的前瞻性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认Ⅰ期胸腺瘤根治术后是否常规行放射治疗。材料与方法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1981年8月至1996年1月,29例根治术后Ⅰ期胸腺瘤患者入组研究。单一手术组13例,术后放疗组16例,年龄≤65岁。肿瘤在包膜内生长,大体与镜下包膜未受侵。术后放疗组病例,在术后4周内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源8MV-X线。多为2个前斜野加楔形板照射,放疗区域为原瘤床区。淋巴细胞为主型照射DT50Gy/5周,上皮或混合细胞型DT60Gy/6周。生存率统计为卡—迈曲线。结果两组均无复发或转移,术后放疗组无严重放射副反应。单一手术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均为92%,术后放疗组均为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2例死于其它疾病。放射治疗未缓解MG。结论Ⅰ期胸腺瘤无需术后放疗。放射治疗与控制MG无关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8 5~ 1995年共手术治疗乳腺癌病人 340例 ,术后发生肺部淋巴结转移 6 0例 ,对 6 0例转移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31~ 6 3岁 ,中位年龄 47岁。原发肿瘤临床分期为 :Ⅱ期 5例 ,Ⅲ期 36例 ,Ⅳ期 19例。肿瘤位于右侧 32例 ,左侧 2 8例。外象限 19例 ,内象限 41例。原发肿瘤手术方式及术后治疗 :乳腺癌扩大根治 2 8例 ,根治 18例 ,改良根治 12例 ,单纯乳房切除 2例。对雌激素受体 ( )绝经前病人用内分泌治疗并辅以化疗 ,对有腋淋巴及内乳淋巴结转移者加以放疗。对雌激素受体 ( )绝经后病人单纯用内…  相似文献   

15.
杨家祥  李健 《浙江肿瘤》1996,2(4):215-216
早期乳腺癌的保存乳房治疗已在欧美广泛采用。其生存率与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在绝大多数患者中均能得到良好的局部控制率和美容效果。本文报告了我院自1990年以来对20例早期乳腺癌采用该方法的治疗方法和结果。20例患者中T1/N0-1M010例,T2/N0 ̄1M01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局部肿瘤切除术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放射治疗(外照射患侧乳房和淋巴引流区45Gy,之后瘤床采用高剂量率铱192插  相似文献   

16.
晚期贲门癌根治性放疗与手术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比较晚期贲门癌根治性放疗(DT60~70Gy,6~7周)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材料与方法1985年1月至1988年1月间将82例晚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手术组进行对比治疗。放疗组40例,手术组42例,(手术切除30例、探查术12例),放疗剂量DT60~70Gy,6~7周。结果放射治疗后梗阻症状改善率为90%,X线好转率80%。放疗组与手术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和60.0%(P<0.05),22.5%和0(P<0.001),5%和0(P>0.05),探查组无1例生存1年以上。结论放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手术组,根治性放射治疗是晚期贲门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评估临床Ⅰ、Ⅱa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手术的中期疗效。方法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对96例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根治术。手术适应证:肿瘤≤3cm,周围型,年龄31~55岁(44例),患者有保留乳房意愿,乳房大小适中。手术方式:肿瘤广泛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行辅助放疗、化疗及内分泌等治疗。对照组:随访同期的248例改良根治术(Auchinclo术)乳腺癌,与保留乳房根治术比较疗效。结果①所有病例切缘均未见有肿瘤细胞残留。②病理:原位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76例,黏液腺癌8例,其他癌4例。③肿瘤部位以外上象限最多。④10例腋淋巴结阳性,1例伴有腋中群淋巴结阳性。中位腋淋巴结转移数3个。⑤随访:保乳组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期78个月,5年生存率100%,复发率2.1%,转移率2.1%;对照组随访率90.3%(224例),中位随访期86个月,5年生存率95.5%,复发率1.8%,转移率4.9%。两组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转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⑥保乳组1例在37个月时再发第二源性乳腺癌,改行全乳切除术后随访至今51个月。⑦放疗后综合征以短期症状及色素沉着为主,6个月内基本消除。⑧大于12个月主观满意度99.0%,乳房美观检测数据提示,90%以上的保留乳房根治术均能获得理想的外观。结论规范的病灶广泛切除、腋淋巴结清扫加术后辅助放疗是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术的关键。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可以与改良根治术一样获得长期疗效。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康复和满意的乳腺外观。  相似文献   

18.
经导管~(192)Ir近距离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引流术后192Ir腔内放疗的疗效。方法:先行手术探查尽可能刮除肿瘤并放置U型管引流,术后再经导管腔内放疗。参考点距离放射源中心轴10mm,总量24~30Gy/3次。3例配合肝动脉区域性灌注化疗,1例配合外照射DT45Gy/4.5周。结果:生存期6~26个月,中位生存期11.5月。15例死亡,1例目前存活8个月。全组1年生存率37.5%,2年生存率6.0%,结论:局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引流术后腔内放疗可提高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女性乳腺癌216例保乳手术及其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相关技术,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2月至2004年10月间216例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人的相关资料,对肿瘤采取局部扩大切除或乳房象限切除,有209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147个月,死亡2例,其中1例与本病无关;局部复发率1.85%。按照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早期乳腺癌规范化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采用的乳房美容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符合优良标准的有199例,占92.13%,不满意者17例,占7.87%。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形体改变少、能提高生存质量。但须合理的掌握手术适应症及保乳综合治疗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的适应证、术中技巧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7月至2007年7月接受保乳手术的1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Ⅰ期22例,Ⅱ期81例,Ⅲ期5例,肿瘤局部扩大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除术48例,象限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除术52例,单纯肿块局部扩大切除5例,象限切除或肿块局部扩大切除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3例,术后给以放、化疗综合治疗,随访3~89个月(中位时间29个月),局部复发率为2.78%(3/108),远处转移率为1.85%(2/108)。术后综合治疗结束后满半年的患者乳房外形评估,优良为60.19%(65/108),差为39.81%(43/108)。结论对单发性的乳腺癌,肿瘤直径≤3cm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可以取得与根治术相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