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脑白质疏松患者,以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的空腹血胰岛素(FINS)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以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CP-1水平。结果脑白质疏松组的MCP-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白质疏松组FINS、HOMA-I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患者血清MCP-1水平与FPG、TC、LDL-C、血清胰岛素、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脑白质疏松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MCP-1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胰岛素抵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28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血清指标和认知功能。观察组128例患者中42例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为认知障碍组,其余86例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常见血清指标,分析血清Hcy及胰岛素抵抗与抑郁症患者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空腹血糖(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cy、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MOCA量表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知障碍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cy、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BI)、FINS和FBG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患者,HGB水平低于正常组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TC、高TG、高LDL-C、高hs-CRP、高Hcy、高HOMA-IR、高HbAlc、高FBI、高FINS为抑郁症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Hcy水平、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高TC、高TG、高LDL-C、高hs-CRP、高Hcy、高HOMA-IR、高HbAlc、高FBI、高FINS水平的抑郁症患者尤其要重视认知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指标水平的关系及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首次诊断为TIA的54例患者作为TIA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颈动脉IMT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随访TIA患者1年内的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IA组的IMT及血清hs-CRP、LDL-C、TC、Hcy水平明显增高(P<0.05),且IMT与血清hs-CRP、LDL-C、TC、Hcy水平呈正相关,血清HDL-C、T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TIA组中1年内发生脑梗死患者的IMT及血清hs-CRP、LDL-C、Hcy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P<0.05),且IMT增厚及hs-CRP、LDL-C、Hcy水平增高是TIA组患者1年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 IMT预测TIA患者1年内发生脑梗死的最佳截点为1.090,敏感性为78.57%、特异性为58.33%。结论 TIA患者颈动脉IMT增厚与血清炎症、脂代谢、Hcy指标水平相关,且对1年内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血脂水平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运动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意义,以期对PD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收集2009年2月-2020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225例以及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00例; 根据Hoehn-Yahr(H-Y)分级评估对PD患者进行分组,早期PD患者160例与中晚期PD患者65例; 根据2012年MDS推荐的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PD-MCI)诊断标准中的Level Ⅰ标准分为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正常(Parkinson disease with normal cognition, PD-NC)组86例和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139例; 测定各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的水平。结果 PD组TC,TG,HDL-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C, HDL-C,LDL-C: P<0.01; TG: 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HDL-C,LDL-C水平的降低是PD发生的危险因素(TG: P=0.003, HDL-C: P<0.01, LDL-C: P=0.021),但血脂水平不是PD运动障碍加重的影响因素(P>0.05),而TG水平升高是PD-MCI的危险因素(P=0.021)。结论 血脂TG,HDL-C,LDL-C水平的降低可能与PD的发生有关; PD运动障碍进展可能不受血脂水平的影响,而TG水平升高可能与PD-MCI的发生有关。维持一定水平的TG,HDL-C,LDL-C可预防PD的发生,但PD患者需要适度控制TG水平以延缓PD-MC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 7,CXCR7)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8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称脑梗死组; 并选取同期127例体检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称对照组; 比较2组一般资料;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法检测2组血清SDF-1,CXCR7表达水平;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2组IMT,记录斑块数量和大小,并进行斑块积分; Pearson法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SDF-1,CXCR7表达水平与IMT、斑块积分,SDF-1与CXCR7的关系; Logistic法分析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梗死组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清SDF-1、CXCR7水平、IMT、斑块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脑梗死血清SDF-1表达水平与IMT、斑块积分,CXCR7表达水平与IMT、斑块积分,SDF-1表达水平与CXCR7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0.310<r<0.491,P<0.05); LDL-C,SDF-1,CXCR7表达水平、IMT、斑块积分为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脑梗死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SDF-1,CXCR7表达水平上调,两者与IMT、斑块积分均呈正相关,SDF-1,CXCR7可能与IMT、斑块数量、大小相互影响,从而共同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中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9(Complement-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3/9,CTRP3/9)的水平变化及其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ACI患者进行研究(ACI组),并选取同时间段内98例体检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对照组); 分析比较2组受试者一般资料;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CTRP3,CTRP9水平;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2组受试者CIMT; Pearson法分析ACI患者血清CTRP3,CTRP9水平与CIMT以及CTRP3与CTRP9水平的关系;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ACI患者CIMT的影响因素。结果 ACI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TRP3,CTRP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IMT较对照组增加(P<0.05); ACI患者血清CTRP3与CTRP9水平呈正相关(r=0.490,P<0.05),血清CTRP3,CTRP9水平与CIMT均呈负相关(r=-0.461、-0.482,P<0.05); TG,TC,LDL-C水平为ACI患者CIMT增加的危险因素(P<0.05),HDL-C,CTRP3,CTRP9水平为ACI患者CIMT增加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CTRP3,CTRP9水平均明显降低,两者可能与CIMT相互影响,共同影响ACI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20只大鼠建立老龄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银杏叶组; 检测血清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HO-1水平、动脉硬化指数(Arteriosclerosis index,AI); 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Bcl-2、Bax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脑动脉斑块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内膜厚度降低,管腔面积升高(P<0.05);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TG、HDL-C水平、AI降低,TC、HO-1水平升高(P<0.05);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24、48、72 h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银杏叶组24 h细胞凋亡率低于48和72 h细胞凋亡率(P<0.05);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48、72 h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银杏叶组24h细胞增殖率低于48和72 h细胞增殖率(P<0.05);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Caspase-3、Bax水平降低,Bcl-2水平升高(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改善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TG、TC、HO-1水平,并通过下调Caspase-3、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表达来促进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表达水平及其与V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VD患者,依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各40例,比较各组相关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GHb)、空腹血糖(GLU)]、血清指标[Lp-PLA2,BDNF,Ang1-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分析Lp-PLA2,BDNF及Ang1-7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也分析血清Lp-PLA2,BDNF及Ang1-7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症史、饮酒、吸烟等临床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冠心病史、糖尿病史、IMT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 3组患者血清LDL-C,HDL-C,TC,TG,GHb,GLU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Lp-PLA2,BDNF,Ang1-7,NSE,CRP,IL-6,TNF-α及Hcy水平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p-PLA2,BDNF及Ang1-7与冠心病史、糖尿病史、血清NSE,CRP,IL-6,TNF-α,LDL-C,TC水平及MMSE评分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血清Lp-PLA2、BDNF及Ang1-7水平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因子水平及V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检测血清Lp-PLA2,BDNF及Ang1-7水平有助于VD患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和晚发型帕金森病(Late onset Parkinson’s disease, LOPD)患者非运动症状和血生化指标水平的差异,并分析2组患者非运动症状与血生化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9月-2020年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281例诊断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患者,按照发病年龄是否>50岁分为EOPD组和LOPD组; 采用改良H&Y分级和国际运动障碍协会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第三部分(MDS-UPDRS-III)用于评估关期运动功能; PD自主神经功能量表(SCOPA-AUT)用于评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 disease sleeping scale, PDSS)用于评估睡眠质量;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用于评估焦虑抑郁状态;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用于评估认知功能障碍,其中MoCA经教育程度校正(受教育年限<12年,总分加1分); 同时测定血生化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VitB12)、铁(Fe)、铜(Cu)、铜蓝蛋白(CP)水平。结果(1)LOPD组的SCOPA-AUT得分高于EOPD组,MMSE和MOCA得分低于EOPD组(P<0.05),而2组PDSS,HAMD,HAMA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2)LOPD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铜(Cu)、铜蓝蛋白(CP)水平均高于EOPD组(P<0.05);(3)EOPD组血清TG水平与MMSE,MOCA评分呈负相关(-0.4<r<-0.2,P<0.05); 血清VitB12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275,P<0.05),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0.264,P<0.05); 血清Fe水平与SCOPA-AUT评分呈负相关(r=-0.314,P<0.05); LOPD组血清HCY水平与SCOPA-AUT评分呈正相关(r=0.174,P<0.05),血清TC,LDL-C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0.1<r<0.3,P<0.05)。结论 LOPD患者非运动症状中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较EOPD患者重; LOPD患者血清HCY水平较EOPD患者高,而EOPD患者血清Cu及CP水平较LOPD患者低; 2组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与非运动症状具有相关性,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血脂康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61例有动脉粥样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患者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和粥样斑块大小,并检测血清CRP水平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观察治疗24周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脂康组CRP水平、TC、TG、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IMT和粥样斑块变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脂康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逆转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进而对脑梗死的发生起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研究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单用及与5-羟色胺合用对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探讨氯氮平致糖脂紊乱与5-羟色胺之间的关系.方法 42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氯氮平4 mg/kg组、氯氮平20 mg/kg组、5-HT 20 mg/kg组、氯氮平4 mg/kg+5-HT 20mg/kg组和氯氮平20 mg/kg+5-HT 20 mg/kg组,分别于给药1周和4周时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和糖耐量,4周后测定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胰岛素(Ins)和空腹血糖(FBG).结果 (1)单用氯氮平20 mg/kg可使小鼠糖耐量、TG、LDL-C、TC和HO-MA-IR水平升高,降低HDL-C水平.(2)5-羟色胺与氯氮平联用可改善糖耐量,显著降低单用氯氮平导致的TG、LDL-C、TC和HOMA-1R水平,同时升高HDL-C水平.结论 氯氮平导致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可能与其抑制5-羟色胺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11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ornocysteine,HCY)水平,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及超声特点,同时通过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常规法测定血脂指标。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2级以上斑块发生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及血浆HCY水平增高对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变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和评价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脑卒中对患者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辅助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血管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和记录.结果 2组血清TC、TG、HDL-C、LDL-C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颈动脉IMT厚度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动脉RI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对纠正脑卒中患者的脂代谢异常有积极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可作为脑卒中辅助治疗手段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有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39例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检查;根据颈部血管超声分为斑块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比较2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85.61%,不稳定组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性别、糖尿病史、吸烟患者比例与稳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密切相关,高水平的CHOL、TG、HCY、FIB,低水平的HDL-C及糖尿病史、吸烟史促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演变为不稳定斑块,故积极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