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11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ornocysteine,HCY)水平,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及超声特点,同时通过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常规法测定血脂指标。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2级以上斑块发生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及血浆HCY水平增高对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变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临床上丘脑静脉性梗死的主要原因为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DCVT),而导致DCVT的原因主要为妊娠期、长期口服避孕药、感染等,除此之外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也是导致DCVT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一例确诊的DAVF导致DCVT引起丘脑静脉性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DAVF的认识,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及缬沙坦(Valsartan)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取第5~10代细胞进行实验,随机分成AngⅡ组(A组)、AngⅡ+Valsartan组(A+V组)、Valsartan组(V组)及对照组4组,各组细胞分别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测定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VSMC的增殖率升高;与AngⅡ组比较,AngⅡ+Valsartan组VSMC的增殖率降低,差异均明显(P〈0.05)。AngⅡ组与对照组比较,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升高;AnⅡValsartan组与AngⅡ组比较,MMP_9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显著(P〈O.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一缬沙坦可抑制此作用,ATR参与介导此过程。  相似文献   
4.
青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青年和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103例青年脑梗死患者,12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危险因素、梗死分型和临床表现。结果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和饮酒为青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CRP和冠心病为老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2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不同,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青年人脑梗死危险因素更为复杂多样,很多危险因素可以提前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应加强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5.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11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分为脑梗死有斑块组和脑梗死无斑块组,将对照组分为对照有斑块组和对照无斑块组;脑梗死有斑块组和对照有斑块组合称斑块组,脑梗死无斑块组和对照无斑块组合称无斑块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血浆Hcy、IMT水平均高于无斑块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有斑块组血浆Hcy、IMT水平高于对照有斑块组,脑梗死无斑块组血浆Hcy、IMT水平高于对照组有斑块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70,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与脑梗死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MR弥散成像(DWI)及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的关系,从而判断血清hs-CRP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82例,记录其影像学(DWI)资料、入院后2 h内血清hs-CRP水平。分成3组,即急性脑梗塞组、非急性期脑梗塞组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急性脑梗塞组按照DWI上显示的病变部位及面积分为3个亚组(A组:TIA组;B组:小面积梗塞组,C组:大面积梗塞组)。比较各组间血清hs-CRP水平,并与DW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血清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塞组最高,TIA组次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急性期脑梗塞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pearman’s相关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DWI显示的梗死部位及面积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hs-CRP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升高,与缺血的范围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DWI显示的梗死面积及部位具有相关性,两者结合可共同用于脑缺血的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