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不同鼻腔冲洗液对鼻腔黏膜恢复的影响。方法:FESS术后每周观察黏膜肿胀程度、伪膜消退情况、血痂、血涕消失程度、窦口情况以及术腔上皮化程度并记录。于FESS术后第20d、40d、60d分阶段进行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冲洗鼻腔在局部起到抗感染、抗炎、减轻黏膜水肿反应、提高局部免疫力、促进上皮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FESS术和柯-陆氏术联合进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ESS术和柯-陆氏术联合进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加柯-陆氏术,其中FESS术切除钩突、筛泡及部分前组筛房,使窦口鼻道复合体引流通畅,柯-陆氏术明视下彻底清除窦腔内的病灶。结果18例随访1~2年,自觉症状消失,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开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结论FESS术 柯-陆氏术是彻底治疗上颌窦真菌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近10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技术在我国各级医院的广泛推广应用,几乎所有市级甚至是县级以上医院都已采用该技术对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时行手术治疗。但是,技术的进步、手术方法的改进并没有象患者所期望的那样“彻底根治”此类疾病。内镜鼻窦炎手术后一个十分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是在术腔黏膜转归阶段中发生的新生病变,如囊泡、肉芽、息肉再生等,以及难以控制息肉样牯膜水肿。这些病变是阻碍术腔上皮化最重要的原因,并可再次引起引流通道的阻塞或术腔闭塞,最终导致病变再发。为此,我科临床局部使用贝复舒,观察其在内镜鼻窦手术后促进术腔黏膜上皮化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 基础上,选择部分病例开展简化术,取得较好效果。术后患者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术腔上皮化达一期愈合。认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随访59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患者术后均用布地奈德喷鼻,1月后头孢菌素组37例加用头孢丙烯500 mg,口服,每日1次,共3周;阿奇霉素组22例加用阿奇霉素500 mg,口服,每日1次,共3周;观察2组术腔黏膜上皮化的情况和时间。结果:随访6个月,头孢菌素组28例上皮化,9例在随访期间未上皮化;阿奇霉素组22例均上皮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3,P=0.033)。头孢菌素组22~126 d黏膜上皮化,平均(51.143±27.655)d,阿奇霉素组11~83 d上皮化,平均(33.046±18.87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4,P=0.006)。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术腔黏膜慢性炎症、促进术腔黏膜上皮化有良好的疗效,可作为患者术后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促进术腔黏膜修复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53例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术腔冲洗外,局部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治疗。对照组手术后给予抗生素、术腔冲洗,局部沿用传统的雾灵鼻通局部点鼻。比较两组病例鼻腔黏膜修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腔清洁时间(平均1.5周)和上皮化时间(平均9周)均较对照组术腔清洁时间(平均2.2周)和上皮化时间(平均13周)明显提前。经χ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促进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黏膜修复改变,提高和巩固鼻窦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高效、安全、方便、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我科在2003年7月-2005年12月间对97例行FESS的鼻窦炎、鼻息肉患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仙璐贝治疗,设为对照组;并收集2003年7月-2005年12月间仅用术后常规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81例作为对照,结果证明,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仙璐贝治疗,在鼻内镜术后术腔黏膜转归过程中的术腔清洁及上皮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慢性鼻窦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鼻内镜下再手术效果。方法对鼻外科手术后复发的92例慢性鼻窦炎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随访1年。结果 92例再次内镜鼻窦手术后,68例症状消失,术腔上皮化、窦口开放,无脓性分泌物;24例症状改善,但鼻腔部分黏膜水肿或肥厚或有小肉芽组织生长,有白色黏性分泌物,窦口基本通畅;治愈率73.91%,好转率26.09%。结论慢性鼻窦炎因前次手术清理病变不彻底而导致炎症复发;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在保留窦壁骨-黏膜结构的基础上,清除不可逆病变,纠正畸形、偏曲,建立充分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术后进行规范化术腔清理与有效的药物干预等措施,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的开展,使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有了迅速的提高,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其中,患者在术后未及时进行门诊内镜检查、随访,未按医嘱坚持局部用药是影响FESS术后治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明确随访的重要性,提高随访依从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的开展,使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效果有了迅速的提高,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其中,患者在术后未及时进行门诊内镜检查、随访,未按医嘱坚持局部用药是影响FESS术后治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明确随访的重要性,提高随访依从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提出临床预防措施。方法 FESS手术376例,严格规定手术适应症和手术范围的情况下,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和发生因素。结果 本组手术并发症23例,发生率6.1%。术腔粘连或闭塞8例;术中出血和眼睑淤斑、肿胀各6例。3例严重并发症术中均为全麻,一过性复视、视力下降,鼻中隔穿孔,内直肌断离各1例。结论 FESS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包括再次手术,手术范围大,出血多、术野不清,解剖变异,原有眶壁缺损,操作熟练程度,术中全麻。谨慎仔细对待有相关因素术者,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已成为临床上的主要方法,而术后炎症的消除成为一个难点。纤毛功能的恢复在鼻黏膜炎症的消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代表着纤毛的功能,中药在促进黏膜炎症的消除及恢复方面占有优势,用客观的数据评价中药的作用是有必要的,文章依据有关文献,对中药在FESS术后预后中的客观评价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中药对鼻窦炎FESS术后预后的客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已成为临床上的主要方法,而术后炎症的消除成为一个难点。纤毛功能的恢复在鼻黏膜炎症的消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代表着纤毛的功能,中药在促进黏膜炎症的消除及恢复方面占有优势,用客观的数据评价中药的作用是有必要的,文章依据有关文献,对中药在FESS术后预后中的客观评价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伯克纳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应用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伯克纳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82例患者分组 ,对比应用伯克纳及未应用伯克纳的疗效。结果 :两组在术腔清洁时间 ,术后黏膜病变出现早晚等无明显差异 ,但应用伯克纳组术腔黏膜完全上皮化的时间明显早于未应用组。结论 :伯克纳难以缩短术腔清洁时间 ,也不能阻止或延缓息肉、囊泡、肉芽、黏连等病变的出现 ,但能促进黏膜上皮化 ,促进创面愈合 ,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5.
刘成  胡金旺  王刚  卫平存 《吉林医学》2011,(29):6114-6116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随访5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患者,患者术后均用氟替卡松喷鼻,常规冲洗鼻腔,桉柠蒎肠溶胶囊0.3 g,3次/d。对照组24例口服头孢克肟0.1 g,2次/d,共12周;治疗组30例口服克拉霉素250 mg,1次/d,共12周;观察两组术腔黏膜上皮化的情况和时间。结果:随访6个月,对照组18例上皮化,6例在随访期间未上皮化;对照组30例均上皮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6,P=0.014)。对照组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平均(49.12±22.56)d,治疗组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平均(31.47±15.8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3,P=0.001)。结论:低剂量克拉霉素能促进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患者术腔黏膜上皮化,可作为患者术后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鼻内镜手术中部分保留钩突与全切钩突对鼻窦术腔黏膜的转归影响。方法将4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例患者右侧鼻腔为试验组,左侧为对照组,试验组为经鼻内镜部分保留钩突的鼻窦开放术,对照组为经鼻内镜全部切除钩突的经典FESS术式。结果全部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治愈:试验组38例(88.4%),对照组36例(83.7%);好转:试验组6例(11.6%),对照组8例(16.3%)。术后2个月门诊鼻内镜检查术腔黏膜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筛窦及或中鼻道黏膜囊泡样水肿分别为3例和10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保留钩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开放的术腔在手术后受到气流的直接冲击,减少了气流中夹带的治病物质直接进入鼻窦,减少了术腔黏膜转归阶段发生的新生病变,对鼻腔、鼻窦黏膜的良性转归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镜鼻窦手术 (FESS)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FESS手术 84例 ,在严格规定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范围的情况下 ,对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发生并发症 7例 ,发生率 8.2 %。其中麻痹性外斜视 2例 ,眼眶血肿 2例 ,原发性鼻出血 2例 ,继发性鼻出血致休克 1例。结论 FESS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且都比较轻微 ,无严重并发症 ,这与手术切除局限 ,医生有较好的筛窦手术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18.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及多发病,鼻窦内窥镜手术已成为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换药时间长,术腔黏膜过度水肿,分泌物多,囊泡反复增生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手术医师,影响手术效果。我科自2005年始对62例病人在围手术期口服自拟鼻舒颗粒,明显减轻术后反应症,减少囊泡增生及分泌物,缩短了术腔上皮化时间,提高了手术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FESS术后应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应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的疗效。方法行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12例,术后随机分为鼻腔冲洗器组(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配合鱼腥草、黄芩、黄芪、荆芥等多种中药提取的冲洗剂)和注射器配合生理盐水对照组,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鼻腔冲洗器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器配合鱼腥草、黄芩、黄芪、荆芥等多种中药提取的冲洗剂对创口的愈合、消除黏膜水肿具有促进作用,能提高FESS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疗效。方法:接受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4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平分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不同时期鼻腔清洁度、黏膜上皮化程度及有效率。结果: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组较对照组在术后各时期鼻腔清洁度、黏膜上皮化程度及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具有降低鼻腔黏液的黏稠度、刺激纤毛摆动、促进黏液排出、抗炎、消肿等作用,可提高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效果、促进术腔愈合、加快鼻腔黏膜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