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EB病毒EA-IgA抗体、VCA-IgA抗体和Rta-IgG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2019年初次就诊的264例鼻咽癌患者和26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及其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EA-IgA、VCA-IgA和Rta-IgG抗体水平,并评价各项指标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EA-IgA、VCA-IgA和Rta-IgG抗体单独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7.20%、47.35%、75.38%;特异度分别为98.11%、97.35%、96.21%。其中Rta-IgG抗体的灵敏度最高,特异性较好。初诊鼻咽癌组三种抗体的血清学水平或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检测诊断鼻咽癌时,EA-IgA+VCA-IgA+Rta-IgG抗体三项联合的灵敏度最高,为92.05%;AUC面积最大,为0.946;阴性预测值最高,为92.02%;漏检率最低,为7.95%;特异度好,为91.67%。EA-IgA、VCA-IgA和Rta-IgG抗体阳性率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和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EA-IgA+VCA-IgA+Rta-IgG抗体三项联合检测对于鼻咽癌早期筛查及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EB病毒(EBV)抗体检测结果,为鼻咽癌早期筛查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顺利完成EBV(Rta)-IgG、衣壳抗原(VCA)-IgA、早期抗原(EA)-IgA抗体检测,分析EBV抗体阳性情况及阳性患者分布特点及鼻咽癌风险。结果 共纳入健康体检者2 942例,检出Rta-IgG阳性73例、VCA-IgA阳性120例、EA-IgA阳性94例,Rta-IgG、VCA-IgA、EA-IgA单项阳性率分别为2.11%、3.23%、2.72%,Rta-IgG、VCA-IgA双项阳性率为0.37%,VCA-IgA、EA-IgA双项阳性率为0.48%。男性Rta-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的VCA-IgA、EA-Ig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Rta-IgG、VCA-IgA、EA-Ig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60岁者Rta-IgG、VCA-IgA、EA-IgA阳性率更高。EBV抗体检测结果提示鼻咽癌患病风险低2 680例、轻度175例、中度76例、高度11例,男、女性的鼻咽癌风险患病风险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鼻咽癌患病低风险、轻度风险、中度风险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45岁低风险者更多,而≥60岁者轻、中、高度风险者更多。不同鼻咽癌家族史者鼻咽癌患病风险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体现在低风险和中、高度风险人群。结论 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EBV抗体检测结果以VCA-IgA阳性率最高、且男性VCA-IgA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60岁者Rta-IgG、VCA-IgA、EA-IgA阳性率更高、鼻咽癌患病风险增加,应加强健康体检人群EB病毒抗体检测,以做好鼻咽癌早期筛查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CK19片段检测方法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与Cyfra21-1进行比较。方法应用CK19-2G2和Cyrfa21-1的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恶性肿瘤患者200例(包括肺癌患者51例、胃癌患者34例、膀胱癌患者47例、胰腺癌患者37例、乳腺癌患者31例)、良性病变患者110例和健康者113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K19-2G2和Cyfra21-1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患者CK19-2G2和Cyfra21-1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2G2诊断肺癌、膀胱癌、胰腺癌及全部恶性肿瘤的灵敏度要高于Cyfra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ROC曲线分析,CK19-2G2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要优于Cyfra21-1,2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性要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CK19-2G2可以作为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肿瘤进行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中鳞癌抗原 (SCCAg)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1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鼻咽癌及 30例鼻咽部其它疾病的患者血清样本 ,应用微粒子酶免技术 (MEIA)测定其血清 SCCAg的浓度。结果 :SCCAg在鼻咽癌血清中含量与鼻咽部其它疾病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 ;鼻咽癌组 SCCAg (>1.5 ng/ m l)阳性率为 6 1.3% ,特异性为 93.3% ,其中高、低分化鳞癌阳性率分别为 2 5 .0 %、 78.3% ;放疗后血清 SCCAg水平下降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SCCAg对于鼻咽鳞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其血清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 ,对临床抗肿瘤治疗是一个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细胞角蛋白19降解片段-2G2(CK19-2G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癌胚抗原(CEA)的含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LIA对120例肺癌患者血清中CK19-2G2、NSE和CEA进行含量测定,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肺癌患者组血清CK19-2G2、NSE、CEA浓度高于良性肺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肿瘤标记物中,鳞癌CK19-2G2浓度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和肺腺癌组(P<0.01)。小细胞肺癌NSE浓度高于肺磷癌组和肺腺癌组(P<0.01)。肺腺癌血CEA浓度高于肺磷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P<0.01)。(2)肿瘤标志物CK19-2G2对肺鳞癌的敏感度高于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P<0.01);NSE对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高于肺鳞癌和肺腺癌(P<0.01);CEA对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特异性变化不大,但敏感度由单项检测的51.7%、47.5%、46.7%提高到90.8%(P<0.01);准确度由单项检测的61.3%、59.4%、59.4%提高到92.5%(P<0.01)。结论联合检测CK19-2G2、NSE及CEA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特异性降低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同时还可以根据CK19-2G2、NSE、CEA的浓度和各自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敏感度,提示肺癌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β-连接素(β-catenin)和γ-连接素(γ-catenin)基因在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28例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和20例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中β-catenin和γ-catenin的表达.结果 β-catenin、γ-catenin在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中的异常表达率均分别为85.7%(24/28)和95.0%(19/20),均显著高于鼻咽黏膜慢性炎[分别为13.3%(2/15)和6.7%(1/15)](P<0.01).β-catenin、γ-catenin在鼻咽黏膜慢性炎中的染色分级分别为2.80±0.56和2.93±0.26;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为0.79±1.07和0.86±1.15;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为0.25±0.72和0.30±0.73;三组别中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和γ-catenin在鼻咽黏膜慢性炎、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中均呈正相关关系(r=0.89,0.61,0.94,P<0.01).结论 β-catenin、γ-catenin基因异常表达可能共同参与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β-catenin和γ-catenin染色分级可能为判断鼻咽癌转移的更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CYFRA21-1、NSE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20例Ⅰ、Ⅱ期肺癌患者和12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45例正常人的血清CEA、CA125、CA19-9、CYFRA21-1、NSE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CYFRA21-1、NSE水平高于良性肺病患者和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CEA、CA125、CA19-9阳性率以腺癌最高(分别为69.8%、60.5%、41.9%);CYFRA21-1阳性率以鳞癌最高,NSE阳性率以小细胞肺癌最高,均与其它型肺癌存在显著差异(P<0.01).联合检测以任一项阳性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最高,分别为95.8%和87.4%,优于5项全阳性和单项检测.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CYFRA21-1、NSE可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邓卫武 《现代医院》2012,12(4):62-64
目的评价VCA-IgA,NA1-IgA,EA-IgG三种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认的169份鼻咽癌患者血清样本和86份健康人血清样本,对比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单独检测一种标志物时,灵敏度分别为81.1%(NA1-IgA),79.5%(EA-IgG),64.4%(VCA-IgA);特异性则分别为89.8%(NA1-IgA),98.9%(EA-IgG),86.0%(VCA-IgA)。进行EA-IgG、NA1-IgA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时,灵敏度可以达到95.3%,特异性为98.9%。EA-IgG、VCA-IgA、NA1-IgA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提高至98.6%,特异性98.9%。结论VCA-IgA,NA1-IgA和EA-IgG联合检测用于鼻咽癌诊断优于任何单一或者两项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重标记技术,对辅助鼻咽癌的组织学诊断最有帮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重标记技术检测30例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组织,并在同一切片上检测细胞角蛋白(CK)和EB病毒(EBER),同时观察两种指标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K定位于鼻咽癌细胞胞浆内,呈棕黄色;EBER阳性反应定位于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核上,呈蓝黑色。30例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癌组织均呈CK和EBER阳性,可看到鼻咽癌细胞同时表达CK和EBER,CK的棕黄色和EBER的蓝黑色对比清晰容易观察。增生的鼻咽上皮细胞CK阳性,而EBER呈阴性。结论 CK免疫组化与EBER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有助于鼻咽癌的组织学诊断,可常规作为鼻咽癌病理诊断常用的辅助技术。双标技术以先做EBER原位杂交,后做CK免疫组化,显色剂分别用BCIP/NBT和DAB为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者中检测血清EB病毒抗原对鼻咽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近两年于我院检测血清EB病毒抗原的1 200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查结果,以20岁为组距将受检者分为5个组,采用ELISA法检测体检者的EB-VCA-IgA和EA-IgA。结果 1 200例血清的EA-IgA及EB-VCA-IgA的检测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86;健康受检者的血清EA-IgA及EB-VCA-IgA的检测阳性率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40岁组受检者的EB-VCA-IgA、EA-IgA浓度均显著高于年龄<40岁组,p<0.05。结论血清EB病毒抗原检测对年龄≥40岁的健康体检者的鼻咽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廖莉娅  孔梅  刘春季 《现代保健》2010,(32):145-14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鼻咽癌(NPC)患者血液白细胞EB病毒DNA(EBV—DNA)和血浆EB病毒壳抗原抗体(EBVCA—IgA)的l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NPC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EBV—DNA和EBVCA—IgA。结果34例NPC患者EBV—DNA阳性率为58.82%(20/34),EBVCA—IgA阳性率为44.12%(15/34),两者同时阳性为32.35%(11/34);30例健康体检者EBV—DNA阳性率为10.00%(3/30),EBVCA—XgA阳性率为3.33%(1/30),两者同时阳性为3.33%(1/30)。结论NPC患者血液白细胞EBV—DNA作为EB病毒的一种抗原物质,比EBVCA—IgA更能反映EBV在患者体内的实际情况,更适合在临床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高发区大样本人群鼻咽癌筛查两种抗体水平分析,为鼻咽癌高发区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EBNA1-IgA和EBVCA-IgA抗体,对两种EB病毒抗在性别、年龄的阳性率和可疑阳性率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筛查人群EBNA1-IgA抗体阳性率和可疑阳性率分别为9.27%(778/8395)、12.54%(1053/8395),EBVCA-IgA抗体阳性率和可疑阳性率分别为11.79%(990/8395)、13.60%(1142/8395)。男性EBNA1-IgA抗体阳性率为10.53%,高于女性的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EBVCA-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77%和1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NA1-IgA抗体(45--60岁年龄段)分布男性高于女性。VCA-IgA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筛查人群的EBNA1-IgA和VCA/IgA抗体阳性率和可疑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提示须加强对此年龄段人群的EB病毒感染的定期筛查,可提高鼻咽癌的早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误诊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减少误诊,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对19例鼻咽癌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讨论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19例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0~51岁,平均40.3岁。误诊时间:1~11个月,确诊前就诊次数2~5次,误诊疾病主要有:颈部淋巴结炎及淋巴结核9例(47.4%),分泌性中耳炎6例(31.6%),鼻咽纤维血管瘤2例(10.5%),腺样体残留1例(5.3%),血管神经性头痛1例(5.3%)。误诊病例病理诊断主要为低分化癌15例(78.9%),未分化癌3例(15.8%),腺样囊性癌1例(5.3%)。结论该病误诊的主要原因为医源性误诊,占84.2%,其次为患者自误,占15.8%。因此,临床各科医师都应提高对鼻咽癌的认识,特别是耳鼻咽喉科医师,更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减少误诊,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EBV-miRNA-BHRF1—1对鼻咽癌细胞p53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鼻咽癌患者基因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已构建好的EBV—miRNA-BHRF1—1表达质粒及空质粒载体,分别作为转染BHRF1—1质粒组和空质粒组,设置加入PBS转染的CNE-2细胞株作为对照组(PBS组),转染至鼻咽癌细胞株。采用RT—PCR方法检测鼻咽癌相关基因(p53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检测p53蛋白表达水平,并利用CCK-8比色法检测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BHRF1-1组细胞BHRF1—1表达量为(0.98±0.05),高于空质粒组(0.66±0.10)及PBS组(0.65±0.12)(均P〈0.01),BHRF1-1组、空质粒组、PBS组的细胞p53 mRNA表达量分别为(0.65±0.07)、(0.98±0.06)、(0.99±0.03),BHRF1—1组均低于空质粒组和PBS组(均P〈0.01);BHRF1—1组细胞内p53蛋白表达量低于空质粒组和PBS组。BHRF1—1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14.9%)高于空质粒组(11.2%)和PBS组(2.5%)(均P〈0.01)。结论EBV—miRNA—BHRF1—1能有效的调控声3基因mRNA水平及其蛋白翻译水平,并可能对鼻咽癌细胞株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CEA、NSE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CEA、NSE和CYFRA21—1水平。结果(1)肺癌组CEA、NSE和CYFRA21—1胸腔积液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1)。(2)肺癌组CEA、NSE和CYFRA21—1胸腔积液水平明显高于血清水平(P〈0.05)。(3)肺腺癌的CEA、小细胞肺癌的NSE、肺鳞癌的CYFRA21—1血清及胸腔积液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肺癌(P〈0.01);CEA对肺腺癌、NSE对小细胞肺癌、CYFRA21—1对肺鳞癌的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其他单项肿瘤标志物(P〈0.01)。(4)胸腔积液CEA、NSE、CYFRA21—1单项检测对肺癌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清(P〈0.05),CEA+NSE+CYFRA21—1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P〈0.05)。结论胸腔积液CEA、NSE和CYFRA21—1联合检测有助于肺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范涛 《现代保健》2014,(22):37-39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肿瘤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与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肿瘤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与肿瘤T分期(T1/T2/T3/T4)、病理类型(小细胞癌/鳞癌/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关系。结果:200例肺癌肿瘤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的范围为1.652~4.193,平均(2.529±0.592)。T1期31例、T2期60例、T3期39例、T4期70例,平均CT强化程度分别为(2.145±0.334)、(2.288±0.445)、(2.625±0.589)、(2.767±0.659)。T1和T2、T3和T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和T4明显高于T1和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42例、鳞癌58例、腺癌100例,平均CT强化程度分别为(2.208±0.484)、(2.567±0.485)、(2.680±0.641);鳞癌和腺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明显低于鳞癌和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水平范围是8.02~109.73 ng/mL,平均(28.423±20.473)ng/mL,经线性相关分析CT强化程度与NSE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肿瘤T分期的增高肺癌肿瘤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非小细胞肺癌的CT强化程度高于小细胞肺癌;肺癌肿瘤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与NS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陆珣靓 《现代保健》2014,(28):16-18
目的:回顾性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CA19-9水平,分析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状态下CA19-9升高的特点。方法:选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3例和血糖控制差(糖化大于7.5%)的糖尿病非酮症酸中毒患者209例,对其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HbA1c、CA19-9水平进行分析。结果:(1)酮症酸中毒组平均CA19-9水平29.7(57.8-15.35)U/mL,显著高于非酮症酸中毒组10.1(19.65-5.40)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CA19-9升高的比例为39.7%,而后者为7.7%(P〈0.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A19-9升高的45例患者中数值在200 U/mL以内者占95.6%,其中10例患者病情纠正后复查CA19-9均呈下降趋势。结论: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在酮症酸中毒状态下较非酮症酸中毒状态下可更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p57kip2和PCNA蛋白在西宁地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0例食管鳞癌及其相对应的31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7kip2和PCNA蛋白,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结果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为28.33%,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率(51.61%),并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为81.6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率(61.29%),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7KIP2与PCNA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11,P<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p57kip2低表达与PCNA的高表达共同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食管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Vimentin与LMP1蛋白在鼻咽上皮和鼻咽癌中的表达,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MP1与Vimentin在30例鼻咽上皮组织和60例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1)LMP1在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和90%;(2)与LMP1(-)组织比较,Vimentin蛋白在LMP1(+)的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升高(P〈0.05)。结论:LMP1在鼻咽上皮组织与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上调Viment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