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性激素与男性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男性高雌激素血症或雌二醇/睾酮比值增高被认为是冠心病(CHD)的可能易患因素,但是还存在争议及一些尚难解答的问题。目前对于性激素影响CHD发病的机理及影响性激素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近年来一些学者相继对性激素与CHD的关系及其对脂质代谢、心脏舒缩功能、血栓形成及肾上腺素系统和前  相似文献   

2.
吴赛珠 《心肺血管病杂志》1993,12(2):126-127,90
<正> 六十年代初翁氏发现去睾男性血清类脂质增高,用睾酮制剂治疗男性冠心病(CHD)患者,对心绞痛(AP)有效率为78. 4%,血清胆固醇下降72. 8%。1976年Phillips 提出高雌激素血症是男性CHD 易患因素的学说。以后,性激素(SH)与CHD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大多学者认为雌二醇与睾酮比值(E_2/T)增高可能是老年男性CHD 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心血管传统、非传统危险因素的差别。方法收集住院的CHD患者451例,比较男、女性CHD患者传统及非传统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CHD类型、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①在CHD传统危险因素中,男性患者吸烟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女性患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显著多于男性;②在CHD非传统危险因素中,男性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女性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水平和腹型肥胖与男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男性患者冠脉病变以多支为主,病变类型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CHD患者发病的传统危险因素、非传统危险因素、冠脉病变支数、病变类型都有差别,应重视非传统危险因素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CHD)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男性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病之一.研究表明,男性CHD死亡率为女性的两倍,且男性CHD出现比女性约早10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猝死约早20年[1].而男性CHD的危险因素又错综复杂.本文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对男性CHD危险因素加以综述,以期为开展男性CHD的综合防治提供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性别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多重危险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对CHD的致病风险。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8028例,女性2894例,男性5134例;同时连续入选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CH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36例),女性129例,男性207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分别建立不同性别CHD患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年龄55岁、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均为CH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但各因素对女性与男性CHD的致病风险不同。女性5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CHD患病风险增加2.597倍,而男性则增加1.424倍(P0.05);血脂异常、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导致女性患CHD的风险(OR)分别为3.297、1.484、3.187、3.714倍(均P0.05),血脂异常、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现症吸烟,导致男性患CHD的风险(OR)分别为1.398、1.800、2.303、5.642倍(均P0.05)。女性患者以冠心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致病危险最高,尤其冠心病家族史最显著;而男性以现症吸烟、高血压病导致男性CHD的发病风险最高,现症吸烟尤为显著。结论血脂异常、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对不同性别患者导致CHD的危险不同,在CHD的一级与二级预防中应予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6.
青年与老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青年冠心病 (CHD)的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老年CHD的区别。方法 :对青年 (≤ 4 5岁 )CHD179例和老年 (≥ 6 0岁 )CHD14 0例 ,青年非CHD10 9例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青年CHD组吸烟、男性、血脂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及大量饮酒明显多于老年组 (P <0 . 0 1或P <0 . 0 5 ) ,青年CHD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多 (P <0 . 0 5 ) ,老年组多支病变多 (P <0 .0 5 ) ,侧支循环多见于老年组。结论 :吸烟、男性、家族史、血脂异常及大量饮酒是青年CHD发病的重要因素 ,与超重也有关系。强调青年CHD的早期防治在于戒烟、限酒和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7.
早发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指冠心病的发生年龄较小(男性<55岁,女性<65岁)而言.按照遗传学规律,一种疾病发生的越早,其与遗传的关系越密切.研究发现一级亲属中有CHD早发(60岁以前)的个体发生CHD的危险增加2~10倍,且亲属CHD发生越早,该个体罹患CHD的危险越高;心肌梗死患者一级亲属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是正常对照组的2~4倍,并且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愈早,其一级亲属发病的可能性愈大.目前认为CHD是多基因疾病,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速发展,对CHD相关基因的定位和识别和从基因水平阐明CHD,尤其是早发CHD的发病机制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仅就与CHD,特别是与早发CHD有关基因变异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活性与冠心病(CHD)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及与CHD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87例CHD患者和58例对照组的血浆Lp-PLA2活性、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调查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及吸烟史等CHD危险因素,研究它们与Lp-PLA2活性的关系。结果:①CHD组血浆Lp-PLA2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CHD组中男性并高脂血症者Lp-PLA2活性显著升高。血浆Lp-PLA2活性与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而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TG无关。③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Lp-PLA2活性仍与CHD独立相关。结论:CHD患者血浆Lp-PLA2活性显著增高,与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地区青年男性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入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180例于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男性患者180例。按其年龄,患者被分为青年CHD组(年龄≤45岁,55例)、老年CHD组(年龄≥65岁,75例)和青年对照组(年龄≤45岁,50例)。比较青年CHD组与老年CHD组的冠脉病变特点,分析青年男性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青年CHD组、老年CHD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老年CHD组比较,青年CHD组吸烟、人体质量指数、SUA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老年CHD组比较,青年CHD组单支病变(18.7%比40.0%)、前降支比例(68.0%比83.6%)显著升高,三支病变比例(56.0%比29.1%)显著下降(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SUA、TC、TG水平是青年男性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61~306.001,P均0.01)。结论:青年男性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且多累及前降支,病变范围、程度较老年男性轻。  相似文献   

10.
男性性激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男性内源性性激素与冠心病 (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4 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 1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狭窄≥ 5 0 %的男性CHD患者和 4 0例同期同年龄健康男性对照者的血清雌二醇 (E2 )、睾酮 (T)、脱氢表雄酮 (DHEA)及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S)的水平。结果 :①CHD组血清DHEA、DHEAS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5 ,P <0 .0 1) ,对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A、B(apoA、apoB)、脂蛋白a〔Lp(a)〕、体重指数 (BMI)进行协方差分析后 ,两组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 (分别为P <0 .0 5 ,P <0 .0 1)。②在两组中血清E2 、T、E2 /T值的水平没有明显的区别。结论 :DHEA、DHEAS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男性CHD的危险因子 ,并独立于其他几种已知的CHD的危险因素而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检查结果分为青年CHD组(年龄≤45岁,n=82)、老年CHD组(年龄≥60岁,n=80)、青年对照组(年龄≤45岁,n=60)三组。对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青年CHD组与老年CHD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男性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青年CHD组与老年CHD组及青年对照组比较,部分基线数据及临床资料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男性CHD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且多累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青年CHD组Gensini积分在0~24分的比例明显多于老年CHD组(P0.05),而Gensini积分60分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CHD组(P0.05)。以青年对照组为参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为青年男性CHD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是青年男性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青年男性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且多累及前降支,病变范围、程度较老年男性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雄激素与男性冠心病 (CHD)发病的关系。方法  10 0例男性CHD病人 ,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 43例 (急性心肌梗死 2 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7例 ) ;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5 7例。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雌二醇 (E2 )、睾酮 (T)、脱氢表雄酮 (DHEA )及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的水平。结果 ①ACS组血清DHEA、DHEAS的水平明显低于SAP组 (P <0 .0 5 ,P <0 .0 1) ;对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A、B(ApoA、ApoB)、体重指数 (BMI)进行方差分析 ,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 <0 .0 1) ;②两组病人E2 、T、E2 /T水平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DHEA、DHEAS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男性CHD发病的危险因子 ,并独立于其他几种已知的CHD危险因素而存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男女冠心病(CHD)的最严重危胁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心肌梗塞后,仍是影响住院死亡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有关的流行病调查及临床研究提示,女性CHD较男性平均晚发10年,绝经后55~70岁CHD发病率明显的上升,死亡率较年轻女性增长2.5~10倍。既往国内对CHD的危险因素多以男性为研究对象,对女性CHD危险因素探讨不多。有鉴于此,将我院糖尿病合并AMI(糖尿病性AMI)50例按性别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评估糖尿病性心肌梗塞发病特点及近期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4.
脂联素与冠心病类型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冠心病(CHD)患者脂联素(APN)水平是否下降,确定低APN血症是否是CHD的危险因素及APN水平与CHD类型和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117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CO)、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SAP、ACS组与CO组进行比较了解CHD患者APN水平;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APN水平以确定APN水平与CHD类型间的关系;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低APN血症是否是CHD的危险因素;比较合并某一心血管危险因素者与不合并者的APN水平,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对APN水平的影响。结果:CO组、SAP组、ACS组3组比较APN呈降低趋势(10.61±3.38,6.98±3.18,4.59±3.69,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APN血症(OR值=0.788,p=0.041)、高胆固醇血症(OR值=5.096,p=0.009)为CH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男性、吸烟、合并3个及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CHD患者APN水平降低(P0.05),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者APN水平无明显下降。结论:CHD患者APN水平下降,ACS患者APN水平较SAP患者进一步下降。低APN血症是CHD的危险因素。肥胖、吸烟、男性、血脂异常可使APN水平下降,且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多者APN水平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DM)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相通[1,2],作为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CHD的DM患者死亡率可占DM患者的70%以上[3].因此,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CHD的危险因素对本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内科》2016,(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中胱抑素C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26例DM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并发冠心病(CHD)组(144例)及无并发CHD组(82例),其中并发CHD组患者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37例)、双支病变组(41例)、多支病变组(66例),并根据Gensini评分法对每支冠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无并发CHD组患者82例分为冠状动脉光滑组42例,冠状动脉硬化组40例。检测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DM并发CHD组患者男性的比例及Cys-C水平高于DM无并发CHD组(P0.05);Cys-C水平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269,P0.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血清Cys-C水平是DM并发CHD的危险因素。结论 Cys-C升高、男性是DM并发CHD的危险因素,Cys-C水平可用于预测DM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血清瘦素水平与男性冠心病发病及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瘦素 (leptin)是 1 994年鉴定的一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产物 ,瘦素与冠心病 (CHD)的相关性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观察国内男性CHD患者体内血清瘦素水平 ,研究瘦素、瘦素抵抗与CHD发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旨在探讨CH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  对象与方法CHD组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7月住院的 60例男性患者 ,年龄 5 2~ 80 ( 66.32± 6.2 4 )岁。按照1 979年WHO关于CHD的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静息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以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而确立诊断。其中 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而确诊。排除严重…  相似文献   

18.
通常,在老年人群中低踝/臂血压指数(ABI)者较为多见,而其与冠心病(CHD)发病间关系既往尚未见报道.作者首次就70岁以上老年人ABI与继发CHD危险间关系进行了长程调研分析. 对象与方法受试对象为2863例70岁以上老年人,年龄71~93岁.均无CHD、腹部血管手术或外周血管病史.研究初始取各对象右侧臂、踝,分日测量血压至少2次,取其SBP、DBP中位值计算踝/臂血压及其ABI.尔后随访3~6年,观察此间CHD或CHD意外(非致命性AMI、冠心病死亡、心脏猝死等)发生率.嗣分析ABI与CHD或CHD意外以及CHD诸公认危险因素间相关关系. 结果 2863例老年人ABI均值1.04±0.16,且85岁以下者ABI<1.0人群构成与增龄明显正相关;反之,85岁以上者ABI<1.0人群构成则与增龄负相关.随访期间,共有186例老人罹发CHD或CHD意外.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后,ABI≥1.0者较<0.8者继发CHD危险明显降低(5.4%∶15.3%,P<0.001);校正其它CHD公认危险因素后,前者较后者CHD发病危险亦明显降低(P=0.011);尤以ABI<0.8且同伴高脂血症(<0.8者达16.5%,≥1.0者仅5.6%,P<0.001)或高血压(<0.8者达17.5%,≥1.0者仅5.9%,P<0.001)或吸烟者(<0.8者达13.7%,≥1.0者仅4.5%,P<0.001)CHD发生率最高,大致升高3倍左右.即使在ABI<0.8但并不伴高脂血症(<0.8者达13.4%,≥1.0者仅4.8%,P=0.087)或高血压(<0.8者达10.8%,≥1.0者仅4.9%,P=0.497)或吸烟者(<0.8者达11.3%,≥1.0者仅6.0%,P=0.461),亦较ABI处于0.8~1.0或≥1.0老人CHD发病风险独立升高约2倍.进一步校正年龄、CHD诸公认危险因素后,低ABI与CHD发病危险间关系并未因此减弱. 讨论以上结果显示,至少在老年人中,低ABI无疑与继后CHD发病危险升高明显相关.因此,对就诊老人常规门诊测算ABI,以资检出潜有继发CHD高危倾向者尤为重要. (袁志敏摘)  相似文献   

19.
高原地区缺氧和寒冷的特殊环境以及高原人群特殊饮食习惯均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绝经后女性冠心病(CH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随着年龄增大,女性冠心病CHD发病率与男性逐渐接近.临床上女性冠心病与男性差异较大,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旨在探讨高原老年CHD的临床、性别差异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为高原老年CHD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沈久成  张希龙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24):1534-153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疾病.近年研究显示OSAS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关系密切,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充分认识OSAS引起和促进CHD的发病机制,可以为OSAS相关CHD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