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对电子病案进行分析,提取出隐含在电子病案系统中未知的有用的信息为医疗诊断提供辅助性的决策. 方法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挖掘对电子病案进行几种可行的分析. 结果 分析病案中这些诊断规则和知识能较好地辅助医生临床诊断和有关疾病的治疗. 结论 用关联规则挖掘对电子病案进行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决策取决于高质量数据.与其他领域的数据挖掘一样,在基于电子病历数据挖掘构建临床路径中,也需要对拟挖掘的电子病历数据进行预处理,为最终的数据挖掘提供干净、准确、更有针对性的数据,从而提高挖掘的效率和准确度,但对于基于EMR数据挖掘的临床数据构建中的电子病历预处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电子病历安全访问控制模型,以保护电子病历敏感数据的安全。方法根据电子病历敏感数据的特点,基于角色的权限访问控制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敏感数据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构建了动态用户角色引擎和患者敏感度引擎。 结果将该模型应用于结构化电子病历敏感数据的访问控制和解密处理中,提高了访问控制的灵活性和敏感度,且具有可操作性。结论基于规则引擎的敏感数据访问控制模型可应用于电子病历系统中,有助于实现患者敏感数据的安全访问。  相似文献   

4.
XML电子病历的查询和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最新的XML存储和检索的技术,用以实现XML电子病历的高效快速查询。方法:采用CDA XML标准描述电子病历信息,提出了2种XML电子病历的查询模式——XML Query和XML IR方式。结果:实现了一个高效方便的电子病历XML查询系统。结论:以HL7 CDA为标准的电子病历XML数据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中,对于复杂的电子病历XML数据的查询也成为用户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管理》2016,(6):83-86
尽管电子病历在临床医学中已广泛应用,但传统模版生成方式的病历与临床思维逻辑存在吻合度问题,因此笔者提出基于医学本体的电子病历系统,系统地探讨了电子病历较纸质病历的优势并对本体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介绍,探索建立基于医学本体的电子病历系统。在电子病历本体构建过程中,将大量的临床医学知识有机地组织并重用。系统实际应用过程表明,基于医学本体的电子病历系统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病历描述主观性强、模糊引争议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临床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通过对电子病历疾病模板的专业性和规范化的控制提高病历质量。方法对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对电子病历相关管理规范的认识,疾病模板的合理性及数量,使用疾病模板对提高工作效率、科研水平及改善病历质量等方面的作用。结果92.14%的人员认为使用电子病历模板后减少了病历书写时间,83.9%的人员认为使用模板后改善了病历书写质量,92.17%的人员认为使用模板对科研工作有利。另外仅有29.87%的调查对象了解电子病历模板的制作规范,了解程度较低。结论完善的电子病历疾病模板对提高工作效率、科研水平及改善病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亟待解决。完善病历模板、加强质量监控可以提高电子病历质量及信息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是医疗损害诉讼、司法鉴定、医疗事故鉴定最重要的依据.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病历应运而生.电子病历的出现及发展让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迈出重要一步,使医务工作者及患者体验到了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然而,目前我国的电子病历的运用正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对电子病历的法律认可度亟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开发新一代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临床医生结构化描述语言信息快速采集,方便临床信息集成与数据复用。方法 建立电子病历结构化描述语言模型,将临床规范化数据与描述性文本信息融为一体,实现重要医疗事件的表达和标识,达到临床信息的有效利用和医生快速数据录入。讨论 该模型实现了电子病历的模板表达和医生自由文本数据录入,通过自然语言实时处理技术,保障了电子病历的质量控制。结论 结构化描述语言电子病历模型允许医生自由文本数据录入,支持临床信息复用以及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实现临床数据快速采集,具有临床文档质量控制功能,是新一代电子病历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电子病历是医疗健康信息个性化发展的趋势。病历作为患者信息的载体,集中反映了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电子病历则是数字信息化的病历,它不仅包括静态病历信息,还提供相关服务,实现患者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服务。传统B/S模式的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系统采用同步处理方式,导致数据传输量大、响应缓慢、用户体验差等问题。该文介绍了Ajax的工作原理,并将Ajax技术应用到病历档案信息系统中,通过测试,证明了基于Ajax技术的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系统可以减少网络传输量与减轻服务器负载,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有利于B/S结构的应用,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0.
正医疗数据是医疗大数据的核心数据源,电子病历相关数据则是医疗数据的核心数据源。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三十几年来,电子病历系统已逐渐成为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核心代名词,电子病历系统的概念范围也不断被扩展,其功能不仅能完整、实时记录诊疗活动相关数据,还能够减少医疗差错,通过简化医疗流程,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最终促进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在结构化电子病历出现前,各医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非结构化电子病历数据。这些非结构化文档蕴含了大量的医学信息,如何高效地从中提取信息并用于临床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提出利用Lucene搜索引擎_T具建立非结构化电子病历检索系统,用于对非结构化文档进行检索。该系统的使用,使非结构化电子病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地描述了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和以医院资源计划为主体的运营数据中心的建设,并在2个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医院决策管理平台的思路和步骤,丰富和完善了综合性医院决策支持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结构化电子病历(EMR)足目前国内医院正在普及的新工作项目,是数字化医院的必备条件。医院病案室是伤病员住院信息的收集、整理、存放、提供和服务利用的重要部门。本文阐述我院全面开展普及结构化EMR的前期与初期,病案管理人员要先学好、用好、宣传好。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保障新版EMR顺利跨越磨合期。  相似文献   

14.
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和存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子病历开发中,重视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和存储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电子病历的整体水平。文章将从医院数据结构的特点出发,对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和存储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基于XML树型结构的电子病历在关系型数据库和原生XML数据库中的存储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我院电子病历系统在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与具体实施经验,为科学合理地搭建数字化医院提供设计方案。方法电子病历以病人为中心建立信息集成与相关服务,包括传统的门诊、住院病历、各类检查、检验报告以及各类影像等多媒体信息。结果最终实现电子病历标准的统一,在不同平台下的电子病历与医疗仪器设备的无缝连接和医学数据信息的无障碍交换,实现医院内部电子病历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共享。结论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的应用提升了临床工作效率,为临床决策提供了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进行比较,评价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25例经ESD治疗(ESD组)和45例经EMR治疗(EMR组)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及局部复发率.结果 ESD组病灶整块切除率为60.0%(15/25),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为48.0%(12/25),均优于EMR组的48.9%(22/45)和40.0%(1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局部复发率为4.0%(1/25),明显低于EMR组的2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手术时间(64.3±27.1) min,明显长于EMR组的(27.6±14.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和EMR相比,病灶整块切除率及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是治疗食管黏膜病变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医学本体的电子病历结构化数据采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临床描述性信息结构化录入程序(SDE)进行再开发,建立基于医学本体的临床信息结构化采集模型和应用框架。方法:使用0penSDE建立临床医学信息域本体模型,主要是患者病程病史、检查检验等医学术语概念及它们的内容描述,并建立树型结构框架。结果:建立了基于医学本体模型的可扩展临床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结论:其结构化可选式数据录入对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决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数字化医院建设模型,提出电子病历(EMR)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介绍电子病历的概念和功能,设计基于三层结构和C/S、B/S混合模式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具有标准化、可靠性、安全性和保密性等特点,可实现电子病历数据采集、存储和共享。提高医院整体运作效率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直径为2~3e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治疗的77例直径为2—3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MR治疗37例(EMR组)42处病灶,采用ESD治疗40例(ESD组)41个病灶。观察两组术中出血、穿孔发生情况,术后食管狭窄、复发情况。结果EMR组出血、穿孔发生率分别为7.1%(3/42)、0,均显著低于ESD组的24.4%(10/41)、17.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食管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复发率为14.3%(6/42),显著高于ESD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直径为2.3cm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方面ESD优于EMR,但ESD发生出血和穿孔的风险较高,二者在术后食管狭窄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电子病历(EMR)指医疗机构采集和保存的个人健康资料的数字化记录。EMR的实施需要在医疗机构内建立基于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个人电子健康信息储存和检索系统,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集成和访问。通过EMR系统与临床决策支持工具的整合,EMR可成为促进循证医疗、改善医疗质量的有力工具;通过提供完整、准确的临床数据,EMR也是医疗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的必要手段;在EMR基础上构建的、可以跨机构、跨时段、跨地域共享的电子健康记录(EHR)支持区域协同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卫生服务体系整体绩效的有效途径。EMR/EHR的实现在技术上依赖信息的标准化和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也受法律、制度、政策、资金、观念等环境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