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根据神经节段支配理论探讨针灸取穴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沟通经穴与脏腑以及脏腑之间的联系中介,是针灸信息的传递系统。历来针灸治疗的取穴原则是以经络在体表循行路径为依据,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原则。近四十年来,针灸治疗、针刺麻醉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提供的资料表明,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在针刺调整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证明,循经取穴并不是唯一的和普遍适用的取穴原则,在四肢的一些经穴能体现这一取穴原则。本文是以经典针灸文献记载的经穴主治为基础,结合神经节段支配理论,对针灸取穴的规律进行初步探讨。1…  相似文献   

2.
影响耳压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压疗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病方法,影响耳压疗效的因素可归纳总结如下: 1 配方是否得当 配方好是提高耳压疗效的第一个环节,要有一个好的配方就要遵循一个配方取穴原则,耳压取穴原则与耳针相同,一般根据下列5个方面进行: 1.1 相应部位取穴 即根据人体的患病部位,在耳部的相应部位取穴。如肝病,取“肝穴”;坐骨神经痛,取“坐骨神经穴”等等。 1.2 藏象辨证取穴 是根据祖国医学藏象学说理论,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进行辨证取穴的方法,如目疾取“肝穴”,因藏象学说认为“肝开窍于目”;“肺主皮毛”故取“肺”来治疗各种皮肤病。 1.3 经络学说取穴 分为循经取穴及经络病候取穴。循经取穴,即根据经络循行部位取穴,如偏  相似文献   

3.
胁痛(胁下痛、季胁痛、心胁痛、胠协痛、胸胁痛等)病名及症状散布于《黄帝内经》多个篇章。依脏腑所在、经络循行,胁痛主要由肝胆病变引发,以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病变为主,他经病变及他经传变为辅。"审之阴阳,刺之有方",重视调整阴阳,是《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疾病的原则,根据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选取相应的刺灸方法,"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及"虚则实之,满则泄之,挽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等;还有因十二经筋病变引起疾病时的针灸治疗原则,"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强调经络辨证,按病位选穴,明确针灸诊疗胁痛选穴和针法的重要性,对后世对于针灸治疗胁痛的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循经取穴为主,包括依病变部位:"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近部取穴,"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远部取穴;据疾病表现辨证选穴和对症选穴。两类主要配穴方法,按循经配穴: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子母经;按部位配穴包括:前后、上下、远近、左右,缪刺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总结方剑乔教授运用鸠尾穴针灸治疗郁证的临床经验,探讨郁证在中医针灸中的辨证、辨经论治。方师认为针灸治疗郁证主要遵循"理气开郁"的原则,重视鸠尾穴,配合常规腧穴,局部、远端取穴和经络循行取穴,同时运用不同的针刺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5.
循经取穴是古今针灸临床选穴处方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循行上头,督脉与脑府直接相连,头痛的发病与十二经脉密切相关。临床上,针灸治疗头痛,多在经络辨证的基础上采用此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病,必须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经络、脏腑、八纲辨证,进行具体分析病情,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并辨别疾病的性质,属寒、热、虚、实的哪一类型,以作出临床诊断,并分清标本缓急,抓住其主要矛盾,以决定治疗方法。然后,按照治法,结合输穴的主治作用,进行临床取穴配穴,组成循经远道配穴、循经远近配穴的配方,并结合针灸的性能(“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以作出宜针宜灸,当补当泻的针灸处方。在十四经脉中,每条经脉都有它一定的循行部位,并有它所属的固定输穴,以治疗各经所主治的病症。现结合针灸临床实践,对十四经与脏腑常见病症的辨证进行针灸治疗,作如下举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针灸临床取穴概说湖南中医学院针灸系(410007)袁宜勤主题词选穴/方法,循经取穴针灸要取得疗效,正确地选取穴位是前提和基础。笔者在系统总结前人取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针灸临床取穴方法作一初步探讨。1循经取穴法循经取穴法是以脏腑经络学...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病,其主要作用在于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即“阴平阳秘”。所以在临床处方用穴时,必须审察局部与整体即病变部位与全身的关系,选用适当的腧穴.施针用灸,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1循经取六《灵枢·邪客篇》载:“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可见脏腑有病时是通过经络而反映于肢体上,并表现在本经经脉循行的部位上。因而,在肢体部的远端取穴,针灸肢体腧穴,能给脏腑组织及全身产生影响。这是通过经络的上下相贯,左右交叉的…  相似文献   

9.
针刺镇痛的外周经穴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镇痛原理在中枢神经系统研究及外周机制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较少考虑到经穴系统的特异性治疗作用,且模型建立也无法体现经穴——脏腑相关性联系。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治疗痛证多为循经取穴,即应用传统的经络循行理论,以“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按经脉循行区域选取相应的穴位治疗痛证,临床疗效较好。为此,我们建立了具有经穴——脏腑明确关系的胃——足阳明胃经痛证模型,以探讨针刺镇痛过程中的经穴特异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从脏腑辨证入手,选穴配穴也多用俞募、原络,往往忽略了经络辨证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医者根据经脉所属、所络及循行所过、所系,对相关经络循行路线切按、查压,通过特殊反应点进行循经选穴,配穴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经络辨证作为指导针灸临床的重要理论,具有辨证治疗简洁实用,疗效确切肯定的特点,不论是外的筋肉疾病,还是内的脏腑疾病,均可采用经络辨证治疗,提示临床应重视经络辨证的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敦煌藏文穴位图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唐代吐蕃时期针灸医学的藏文穴位图是研究吐蕃医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献,参照黄颢《吐蕃藏文针灸图释》和王德深主编的《中国针灸穴位通鉴》,将藏文穴位图所标的17个穴位(相当于汉族腧穴学的穴位)进行整理研究,将穴位最早出处、别名、部位、体表定位、归经、穴性等整理研究。表明《敦煌藏文穴位图》显示出敦煌唐代吐蕃医学已出现穴位,在取穴时是以局部解剖部位和骨度分寸折量为依据的,与中国汉族腧穴学取穴尺寸法中骨度法、折量寸法和指寸法有相同的取穴规律。不同的是此时的吐蕃腧穴学并无正式的穴位名称,处于以体表解剖标志和骨度分寸折量、以文字的描述将穴位定位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孙六合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六合教授从医40余年,精研多科疑难杂症,尤其在治疗面瘫时能够审因论治、辨证求因,不拘古法、针药并用,辨经配穴、兼顾解剖,又承古拓新、创用新穴,病时间久者采用割治疗法,并依据脉象,预防倒错,从而大大缩短疗程,对于久治不愈的面瘫,亦取得很好的疗效,充分体现其针灸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腰痛的使用特点。收集秦汉至清末的有关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并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共纳入针灸处方474条,涉及书籍72部,使用经穴103个,奇穴12个以及阿是穴,总频次1460次,前10位的腧穴为委中、肾俞、昆仑、申脉、足三里、涌泉、大肠俞、太冲、地机、下醪、次醪;前5位的腧穴配伍为委中-肾俞,委中-昆仑,委中-腰俞,肾俞-腰俞,委中-水沟;特定穴占总腧穴使用频次的70.14%,其中五输穴使用频次最高;腧穴主要遍布在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上,阳经使用率73.63%,下肢腧穴占总腧穴使用频次的56.23%。刺灸法中针刺占46.72%,艾灸占28.96%,针刺结合艾灸占20.02%,放血占4.31%。表明选穴方法以循经取穴为主,结合局部取穴的特点,首选阳经腧穴,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足太阳经腧穴配伍最为常用,特定穴为选穴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重视五输穴和下合穴。刺灸法以针刺为主,放血以委中为主。  相似文献   

14.
子午流注开穴法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午流注开穴法虽有多种 ,然其开穴法之演进 ,实有其一贯的脉络。兹就阴日阴时开阴穴、阳日阳时开阳穴的阴阳呼应法则 ,检视古今子午流注开穴的方法与疑义 ,俾对古今子午流注开穴法做一统整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关古代文献的归纳和整理,总结用经选穴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推拿分部作为检索源,将有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并建立数据库。对穴位频数及归经进行归纳和整理,运用Clementine 12.0软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获得针灸有效处方204条,共有77个穴位(含经外奇穴1个)。腧穴总频数为1004次,频数最高的穴位分别是天枢、脾俞、足三里,特定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背俞穴和募穴。关联分析支持度排前五位的是足三里→天枢、下脘→天枢、中脘→足三里、天枢→足三里、天枢→中脘。聚类分析将频数超过20次的穴位分成4个聚类群:天枢-下脘-足三里-中极、胃俞-脾俞-中脘、阴陵泉-公孙-三阴交、其余诸穴。结论: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穴较为广泛,以腹部的穴位为主,注重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及特定穴的运用,常采用俞募配穴法。  相似文献   

16.
五输穴治疗湿热证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输穴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具有主治规律性强,运用范围广,取穴简便,安全有效等特点.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笔者以五输穴为主,自拟清热利湿基础方,用于治疗湿热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用针灸治疗泛指性痹证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本证共涉及文献149条,穴位102个,总计276穴次.常用穴位合谷、足三里、风市、患部、曲池、委中、阳陵泉、阳辅等.常用经络为胆经、膀胱经、大肠经、胃经、肺经、肝经和三焦经.常用部位为腿阳、臂阳、足阳、足阴、手阳、臂阴和头面.各种针灸方法的次数为灸法54次,针法9次,刺血法9次,火针2次,熨法2次,敷贴1次.对文献及其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古代针灸治疗本证特点为循经取穴,分部取穴和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18.
循经取穴是针灸临床最基本的取穴方法,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循经取穴分为:循本经取穴、循他经取穴、循多经取穴,作者在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报道的基础上,主要从循本经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药结合治疗Graves病眼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他巴唑对Graves’眼病(GO)的疗效。方法 针刺配合他巴唑,治疗54例GO患者,对101只眼治疗前后突眼度、眼球运动障碍等体征及活动性指征的变化了观察。结果 针刺治疗对患者突眼度、眼球运动障碍均有一一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1),远近配穴的针药Ⅱ组疗效优一中部取穴的针药1组(P〈0.01)。结论 针刺远近们结合他巴唑是治疗Graves‘眼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腧穴概念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龙祥 《针刺研究》1998,23(3):161-163
早期的针刺治疗多为刺脉,这不仅在马王堆帛书及《内经》中有明确记载,还见于非医学古籍。如《史记·扁鹊传》谓“(病)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论衡·顺鼓篇》曰“投一寸之针,布一丸之艾于血脉之蹊,笃病有廖”。这种刺脉疗法还广泛见于现代的兽医、藏医针灸实践。对照《黄帝内经》与中国第一部腧穴经典《黄帝明堂》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由脉到穴的演变过程。试举例说明如下:1.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2.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凛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