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经胃酶消化后的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含有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现将我门诊1例注射TAT后引起迟发过敏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冯莉 《护理研究》2007,21(9):816-816
破伤风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可以预防的[1]。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是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盐析法制得的液体或冻干抗毒素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然而对人体而言,TAT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人体注射后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皮疹,重者休克。因此在临床使用前应做TAT皮试,准确判断TAT皮试结果至关重要。若皮试阳性需采用脱敏注射,注射后引起的过敏反应给护理人员及病人造成极大的威胁与烦恼,严重时导致病人死亡。因此,对324例外伤伴饮酒的病人做T…  相似文献   

3.
TAT过敏试验致过敏性休克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采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所制得的抗毒素球蛋白制剂,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注射TAT前须先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皮试阴性者,方可将全量一次注射,皮试阳性者,可进行脱敏注射。我科在做TAT过敏试验中发生过敏性休克2例,经紧急救治,均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创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是预防破伤风的主要手段之一。TAT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TAT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人体注射后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皮疹,重者休克,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烦恼,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临床发现发生TAT过敏现象的患者较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伤后预防性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500例外伤后预防性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预防破伤风的护理特点.结果 本组共发生过敏反应4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 肌内注射TAT时应掌握适应证及皮试液浓度,备好急救药品,谨慎判断皮试结果,才能达到安全用药,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6.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重要制剂,其在外伤、烧伤、动物咬伤等患者中应用广泛。为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常采用TAT1500U肌内注射被动免疫法。由于TAT为异种血清,注射后易引起过敏反应,故注射前须做过敏试验,确定个体对该药物的反应。过敏试验是预防过敏反应及休克的必要措施。鉴于此,作者结合临床实际及文献报道,就TAT皮肤过敏试验的应用进行概述与探讨,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应用TAT。  相似文献   

7.
周玲 《家庭护士》2008,6(5):1407-1408
破伤风抗毒素( 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后采集,含有抗体的血浆或血清经精制而成的.它可中和破伤风毒素,临床应用于治疗和预防破伤风感染.但它对人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因此用药前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若皮内试验阳性时,须按脱敏疗法进行注射.我院急诊室在给1例TAT皮试阳性病人采取脱敏注射TAT第1次5 min后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经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病人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抗毒素( 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后采集,含有抗体的血浆或血清经精制而成的.它可中和破伤风毒素,临床应用于治疗和预防破伤风感染.但它对人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因此用药前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若皮内试验阳性时,须按脱敏疗法进行注射.我院急诊室在给1例TAT皮试阳性病人采取脱敏注射TAT第1次5 min后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经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病人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门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安全防范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新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34-7135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引起,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特异性感染。此种致病菌可通过伤口或其他黏膜病损侵入人体。发病后,病情多较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随着现代医疗发展,全民意识的提高,开放性损伤均进行TAT注射。现将我院门诊注射TAT不安全因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于开放性外伤的患者,为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常采用破伤风抗毒素(TAT)皮下或肌内注射。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后采集含有抗体的血浆或血清经精制而成的抗毒素,它是一种异性蛋白质,属外源性完全抗原。当人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时,一方面向人体提供血清中的抗体;另一方面它又属于抗原性的大分子异种物质,易导致机体的过敏反应。如患者TAT皮试呈阳性反应。常采用脱敏的方法进行注射TAT。本院门诊于2007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5例患者在TAT脱敏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性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安全性的探讨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开放性创伤(尤其是污染重、伤口深的)经外科医生清创缝合后均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下简称TAT)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致命弱点:因其是异种血清蛋白制品,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30%,在使用中有致命的危险性,致死率约为1/10万。临床曾有注射TAT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相关报告。以往认为TAT在防治破伤风方面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抗毒素( 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清经胃酶消化后,提纯制得的液体制剂,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1],因此用药前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2014年4月本科按常规操作为1例患者做TAT皮试(即用TAT 15IU/0.1 ml皮内注射),20 min后观察皮试结果,结果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外科感染,是由于破伤风杆菌从创口进入机体而引起的。病人十分痛苦,危险性大。骨科约有70%的病人是外伤,有的创口污染较严重,因而预防性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显得尤为重要。破伤风抗毒素(以下简称TAT)是一种异体蛋白质,注射时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目前TAT正规注射方法是先作皮试,再进行注射。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TAT皮试阳性率较高(从新乡市中心医院的列表中可以说明)(见表1),注射全程所用时间长,(见表2),注射程序麻烦,病人痛苦多。针对这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抗毒素(TAT)能中和患者体液中的破伤风病毒,用于有潜在破伤风危险的外伤患者,作为被动免疫预防注射;也常用于破伤风患者的救治,及时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但TAT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偶尔可见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本文介绍的病例属于典型的过敏性休克,且发病快,诱发甲亢,病情危急,经及时有效地救治,5 d后痊愈.现将救治过程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假阳性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凤华 《天津护理》2009,17(2):122-123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清经胃酶消化后,提纯制得的液体制剂,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目前已有人血源的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制剂,效果较好,且能避免发生过敏反应,但其来源较少,制备复杂,尚不能普遍应用,因而TAT仍为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主要生物制品。传统的皮试方法假阳性率较高,脱敏注射法繁琐耗时。因此,近年来护理同行对造成TAT皮试假阳性的各种可能性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找出相应对策,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广泛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其过敏反应已早为人知。但TAT所致迟发型过敏性休克似还没有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现将笔者所遇到的2例注射”TAT后引起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报告如下,并加以讨论,以冀引起同道重视。病例1,患者男性,21岁,个体户。1993年4月26日晚因头部被他人用菜刀砍伤后来院急诊。体格检查:T、P、R、BP正常、意识清晰。头顶部皮肤有一长6.0cm伤口.排除颅骨骨折后行清创、缝合。询问过去对TA3无过敏走后予脱敏注射。具体方法:肌内注射4次,每次间隔20分钟,血清稀释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是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法改良的探讨。方法是应用一种改良后的TAT脱敏疗法代替原来的注射方法。结果是1000余名外伤住院忠者注射后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结论是运用此方法可省时省力,并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其它药物治疗时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婴儿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反应1例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11—20我科收治行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后呈阳性经脱敏注射后发生过敏反应1例,经积极抗过敏,对症处理后病情平稳,护理体会如下。 1病历摘要 男,7月龄。因双足被热汤烫伤3%浅Ⅱ度就诊。门诊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常规皮试后,观察30min,试验呈阳性,皮丘增大直径约2cm,周围有红晕。  相似文献   

19.
由于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兔疫血清,由动物血清制成,为异体蛋白,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1]。因此,在注射前应严格按要求做好过敏试验。发现按TAT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配制的皮试溶液浓度与教科书中要求的皮试溶液浓度不一致,于是我们在2002-2005年对门诊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相似文献   

20.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与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凡外伤、烧伤、动物咬伤等创伤患者,为预防破伤风“感染”常规都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TAT在应用中皮试阳性出现率高,注射后过敏反应时常发生,这一直是临床上难以回避的问题。国外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应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少有过敏现象发生。近年来TIG在国内已开始应用于临床。针对这一问题,我们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对门诊急诊外伤1156例患者当中应用TAT和TIG做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