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3-二环戊基-1,2,3,6-四氢嘧啶-4,5-二甲酸二乙酯(ZL-5015)对内毒素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70 mg/kg)制备小鼠内毒素中毒死亡模型和内毒素血症模型。脂多糖(10mg/L)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作为体外炎症模型。ELISA法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ZL-5015(100和200 mg/kg)预防性灌胃给药能小幅提高内毒素中毒小鼠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在中毒早期能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提高IL-10的水平。体外实验表明,ZL-5015(10、20和40μmol/L)能抑制内毒素刺激的腹腔巨噬细胞IL-1β和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促进IL-10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论:四氢嘧啶类化合物ZL-5015能提高内毒素中毒小鼠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但作用较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白细胞介素5(IL-5)作为参与嗜酸粒细胞成熟、分化过程的最主要因子,其作用通过特异性受体IL-5Rα介导。本文以支气管上皮细胞株为研究对象,证实该上皮细胞株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可以表达IL-5Rα。方法通过促炎症因子TNF-α和T_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3以及白三烯成分之一的LTCA(白三烯C4)对细胞进行单独或协同刺激,以RT-PCR方法、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评价上皮细胞对IL-5Rα的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同时评价在IL-5和TNF-α的协同刺激下IL-5Rα、ICAM-1和VCAM-1的协同表达。结果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在T_H2型细胞因子、LTC4和TNF-α的刺激下可以表达IL-5Rα基因,在TNF-α单独或与其他因子的协同刺激下表达显著增强,更可以表达IL-5Rα蛋白。流式细胞检测分析显示TNF-α单独或协同刺激后16h IL-5Rα蛋白表达最高,并随时间的延长表达下降。当TNF-α与IL-5协同刺激后上皮细胞可以同时表达VCAM-1和IL-5Rα,而ICAN-1呈持续表达。结论通过对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研究证实了支气管上皮细胞可以在炎症因子TNF-α和T_H2型细胞因子的协同刺激下进一步表达IL-5特异性受体IL-5Rα,并在IL-5和TNF-α的刺激下进一步表达黏附分子VCAM-1,吸引嗜酸粒细胞及其前体细胞浸润至气道参与炎症。说明支气管上皮细胞不仅在哮喘炎症反应中是最主要的受累器官,也是导致炎症的参与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TNF-α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TNF-α对肺泡巨噬细胞(AM)清道夫受体(SR)、CD14表达的影响,探讨TNF-α在内毒素血症时AM由早期防御性(清除、灭活内毒素)向后期效应性(释放大量的致炎与抗炎因子)转变中的作用。分离培养小鼠AM,以不同剂量TNF-α(0,0.001,0.01,0.1,1,10,100μg/L)刺激细胞16h或以100μg/L TNF-α刺激细胞不同时间(0,2,4,6,8,12,16,24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方法观察SR、CD14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以低至0.1μg/L TNF-α刺激16h或100μg/L TNF-α刺激6h以上就能显著增强CD14并抑制SR蛋白的表达,实验同时显示,CD14mRNA、SRmRNA表达也显著增强,SRmRNA表达变化与SR蛋白表达趋势不一致。研究结果提示,TNF-α能通过增强CD14蛋白表达并抑制SR蛋白表达而在内毒素血症时小鼠AM由免疫防御型向炎症效应型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常肠淋巴液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内毒素增敏系统的作用,探讨正常淋巴液干预内毒素休克小鼠器官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F级BALC/c雄性小鼠18只采用常规方法引流正常肠淋巴液,另外18只分为假休克组(SS组)、内毒素休克模型组(ES组)和肠淋巴液干预组(NML+ES组),每组6只。后两组应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35mg/Kg)方法复制小鼠ES模型;60min后,NML+ES组小鼠经股动脉注射正常肠淋巴液(全血量的1/15);6h后摘取各组小鼠的肝、心肌和肺组织,制备组织匀浆,采用ELISA检测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脂多糖受体(CD1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ES组肺、肝、心肌匀浆的LBP、CD14、TNF-α、IL-6含量均显著高于SS组(P0.05);NML+ES组肺组织LBP和TNF-α、肝组织TNF-α和IL-6以及心肌组织LBP、CD14、TNF-α、IL-6含量均较ES组明显降低(P0.05),但肝组织CD14及TNF-α、心肌组织CD14仍高于SS组。结论:正常肠淋巴液可降低内毒素休克小鼠肺、心肌组织内毒素增敏系统的LBP、CD14水平,从而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和养阴增液法对内毒素脱毒相关分子高密度脂蛋白(HDL)、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 方法: 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以清热解毒、养阴增液两种温病治法制剂进行治疗,观察各组动物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DL、ALP水平变化及肝、肾组织中ALP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清热解毒组血清IL-1、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伴随血清ALP活性及肝肾组织中ALP mRNA表达明显强于模型组;养阴增液组血清IL-1、TNF-α水平也明显低于模型组,而伴随的是血浆HDL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 结论: 清热解毒和养阴增液两种温病治法制剂均能拮抗内毒素所致IL-1、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但两者对内毒素脱毒相关分子的影响有别,前者可能主要通过促进ALP活性升高和上调肝肾组织ALP mRNA的表达而起作用,后者可能与提高血浆HDL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时血浆TNF-α含量和肺组织中TNF-α、IL-10、c-JunmRNA的表达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影响,从mRNA水平探讨这些炎症介质在SIRS中的变化和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颈静脉插管注入内毒素(1mg/kg)法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脓毒症模型.干预组同时注射地塞米松(5mg/kg).又各分为1h组和12h组,到时相点后颈动脉插管放血活杀,立即分离血浆待测TNF-α水平.肺用4%多聚甲醛(PFA)逆行灌注,PFA固定12h,20%蔗糖/PBS脱水12-24h,冰冻切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TNF-α水平,原位杂交方法照蔡文琴主编的<实用免疫细胞化学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方法,略有变动.杂交结果采用Tigar图象分析软件处理.结果内毒素干预后TNF-α水平在LPS注射后1h即显著增高,注射后12h明显回落;地塞米松干预组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LPS刺激1h后,TNF-α、c-Jun表达显著增强,而此时IL-10只有微弱表达.LPS刺激12h后,TNF-α、c-Jun表达有所减弱,此时IL-10表达显著增强.地塞米松治疗1h组,TNF-α、c-Jun表达被显著抑制.地塞米松对IL-10表达没有显著影响.讨论本研究结果发现,LPS刺激使大鼠肺组织中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很早就开始表达,但随着病程发展TNF-α的表达反而减弱,与所观察到的血浆TNF-α含量的变化有相似的规律.而IL-10的表达与TNF-α的表达呈相反的改变,提示TNF-α表达的这种变化可能与IL-10等抗炎介质的表达增加有关.c-Jun与TNF-α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时相有相似之处.作为参与许多炎症介质表达的转录因子AP-1的主要成分,我们认为c-Jun的表达增加可能与前炎症介质TNF-α等的转录调控有关.糖皮质激素是重要的调节炎症反应的内源性介质.本实验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能抑制TNF-α和c-Jun的表达,但对IL-10的表达基本没有影响,提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之一是在mRNA水平调控促炎和抗炎介质的表达,从而起到调节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这为我们揭示了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新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多糖(LPS)对系膜细胞IL-12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培养、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技术,观察TNF-α及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的LPS干预等不同条件下,系膜细胞IL-1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的系膜细胞不表达IL-12,LPS(10μg/ml)和TNF-α(20ng/ml)均可诱导系膜细胞显著表达IL-12,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LPS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诱导系膜细胞表达IL-12,但随着LPS刺激时间及浓度的增加,IL-12的表达减少。结论TNF-α及LPS均可诱导系膜细胞表达IL-12参与机体免疫炎症,但系膜细胞在表达IL-12时对LPS的长期及高浓度刺激产生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内毒素(即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内毒素模型组及牛磺酸处理组。正常对照组和内毒素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牛磺酸处理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牛磺酸(100 mg/kg),2 h后,内毒素模型组和牛磺酸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LPS(10 mg/kg),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内毒素6 h后,采集血样品和心肌组织,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环氧合酶2(COX-2)、TNF-α、IL-6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内毒素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及心肌组织HO-1表达明显降低(P0.01),血清MDA、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p-NF-κB、COX-2、TNF-α及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内毒素模型组比较,牛磺酸处理组大鼠血清MDA、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牛磺酸处理明显降低心肌组织COX-2、TNF-α、IL-6及p-NF-κB水平(P0.01),血清SOD活性及心肌组织HO-1表达明显提高(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内毒素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排列疏松不规则,而正常对照组和牛磺酸处理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规则。结论:牛磺酸预处理能减轻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HO-1/CO信号下调p-NF-κB/COX-2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参二醇组皂苷对抗二次打击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失血性休克复合脂多糖(LPS)二次打击建立稳定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并研究人参二醇组皂苷(PDS)的抗损伤作用。方法: 40只成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二次打击模型组(HL)、地塞米松(Dex)预治疗组(HLD)和人参二醇组皂苷预治疗组(HLP)。观察各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BP)的变化及肺脏病理学改变,通过血清酶学检测分析各主要脏器功能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血清炎症介质TNF-α和IL-6水平。结果: 失血性休克-LPS二次打击造成了大鼠MABP明显下降,血清酶学指标AST、ALT、ALP、LDH、CK水平升高,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增高;肺组织结构出现破坏,出现明显炎症反应。与HL比较,HLD及HLP二次打击1 h后MABP逐渐回升,血清酶学指标及TNF-α和IL-6含量明显降低,肺间质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大鼠失血复合内毒素注射可成功建立稳定的急性肺损伤模型。与地塞米松作用相似,PDS可升高二次打击大鼠MABP,逆转血清酶水平变化并降低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从而对抗失血及LPS导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大鼠血清中TNF-α、IL-8和sICAM-1水平。方法建立清洁级SD大鼠PCP动物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中TNF-α、IL-8和sICAM-1含量。并观察肺脏病理学的变化。结果PCP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8和sICAM-1含量分别是(3.65±0.73)ng/mL、(0.65±0.12)ng/mL和(1247.39±288.57)pg/mL,正常对照组的含量分别是(0.70±0.21)ng/mL、(0.14±0.10)ng/mL和(261.40±53.21)pg/mL,并且PCP模型组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结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8和sICAM-1的含量均升高,并且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我院收治的输血性肺损伤患者44例(输血相关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肺损伤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组),根据输血相关组患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48 h存活组和48 h死亡组.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血清IL-1、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损伤组患者和输血相关组患者血清IL-1、IL-6、IL-8和TNF-α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血相关组患者血清IL-1和IL-6显著高于肺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IL-1、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输血量的升高IL-1、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也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输血相关肺损伤患者中死亡例数为19例,病死率为43.18%,肺损伤患者死亡例数为5例,病死率为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6,P<0.05),Person相关系数为0.339,存在相关.结论 患者入院时血清促炎因子水平和发生输血相关肺损伤患者存活和死亡相关,且输血量与炎症因子水平相关,IL-1、IL-6、IL-8和TNF-α对输血所致急性肺损伤死亡患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IL-6和TNF-α的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与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8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急性期和25例恢复期患儿血清进行IL-6和TNF-α的测定,并与25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IL-6和TNF-α含量在新生儿感染急性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在3例死亡病例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病例。结论IL-6和TNF-α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炎症介质,其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估计病情、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血脑屏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空白对照组(C组)、脂多糖组(LPS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右美托咪定+脂多糖组(DEX+LPS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方法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在平台所在象限时间。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血脑屏障(BBB)结构蛋白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结果 LPS组大鼠认知功能受损严重,海马组织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TNF-α、 IL-1β和IL-6含量显著升高;DEX+LPS组大鼠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较LPS组轻,海马组织Occludin蛋白和ZO-1的蛋白表达升高,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右美托咪定改善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认知功能,与上调Occludin以及ZO-1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对TNF-α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的反应效果,探讨急性肺损伤体外细胞模型最佳造模方法。方法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组),10 ng/ml TNF-α刺激2 h组,10 ng/ml和100 ng/ml LPS分别刺激2、4、8、16 h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浆IκB-α含量和IκB-α、NF-κB p65磷酸化水平,qRT-PCR检测细胞TNF-α、IL-1β和IL-6 mRNA转录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IL-1β和IL-6质量浓度。结果 TNF-α刺激导致A549细胞大量凋亡或死亡,而LPS刺激对A549细胞生长形态无明显影响,且与LPS的刺激质量浓度和时间无关。TNF-α刺激可明显增加A549细胞内IκB-α和NF-κB p65磷酸化水平(P<0.05),而LPS刺激对A549细胞内IκB-α和NF-κB p65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且与LPS的刺激质量浓度和时间无关(P>0.05)。TNF-α刺激可显著增加A549细胞内TNF-α、IL-1β、IL-6 mRNA转录水平和培养上清中IL-1β、IL-6质量浓度(P<0.05),而LPS刺激对上述炎症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并无显著影响(P>0.05),且与LPS的刺激质量浓度和时间无关(P>0.05)。结论 TNF-α可以有效刺激A549产生过度炎症反应,而LPS不能刺激A549细胞产生炎症损伤,因此建立急性肺损伤体外细胞模型时可以考虑用TNF-α代替LPS刺激。  相似文献   

1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G 种免疫和炎症反应介质参与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白介素8(IL-8)是诱导银屑病患者皮肤局部炎细胞浸润及皮损形成的重要炎性因子。为揭示TNF-α与IL-8间的关系及其在触发银屑病皮损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我们对不同浓度TNF-α对角质形成细胞(KC)IL-8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缺陷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Balb/c小鼠和T、B细胞缺陷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ELISA检测2种小鼠腹腔灌洗液TNF-α和IL-10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PMa)TNF-α、IL-10及丝裂原蛋白激酶磷酸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MKP-1)mRNA表达;ELISA检测Balb/c及SCID小鼠PMa体外刺激后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 LPS注射后1 h,SCID小鼠腹腔灌洗液TNF-α水平高于Balb/c小鼠,注射后3 h,IL-10水平低于Balb/c小鼠;LPS注射前及注射后,SCID小鼠PMa TNF-αmRNA表达高于Balb/c小鼠PMa,IL-10 mRNA表达低于Balb/c小鼠PMa;体外实验LPS刺激下,SCID小鼠PMa较Balb/c小鼠PMa分泌更多的TNF-α,IL-10的分泌却偏少。LPS注射前及注射后,Balb/c小鼠PMa MKP-1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SCID小鼠。结论淋巴细胞缺陷导致内毒素血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增加,淋巴细胞抑制巨噬细胞的活化并可能调控其发育及成熟;MKP-1表达的减少可能是淋巴细胞缺陷导致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增加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承气汤对内毒素“二次打击”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防治作用,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道疾病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4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RDS模型组、大承气汤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 “二次打击”建立大鼠ARDS动物模型,结合动脉血气分析、肺湿/干重(W/D)比值及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评分,评价大承气汤的药理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10水平,探讨大承气汤的药理作用和免疫调节机制。结果: (1)大承气汤可以显著提高ARDS大鼠动脉血氧分压,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肺湿/干重比值和肺病理损伤,减轻肺水肿和肺部炎症反应,因而具有改善肺通气、抑制肺部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功能。(2)大承气汤可使血浆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同时降低,使BALF中TNF-α、IL-1水平降低同时IL-10水平却升高,因而表现出对全身炎症反应和局部炎症反应不同的免疫调节机能。结论: 大承气汤抑制肺部炎症反应除与下调全身炎症反应水平有关,同时还与促进肺部抗炎介质产生、调节肺部促炎介质/抗炎介质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TNF-α、IL-8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症指标。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观察了42例ACS、43例SCHD患者和30例老年健康人血清TNF-α、IL-8水平。结果:ACS患者和稳定性冠心病(SCHD)患者TNF-α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ACS组TNF-α及IL-8含量虽然略高于SCHD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IL-8等可能是导致ACS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3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进行检测,23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来氟米特治疗后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L-6、IL-8和TNF-α参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发展,来氟米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能与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