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专家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专家系统作一综述,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的专家系统--Meada、MaeRPD、RaPiD、吕培军系统,对它们的软硬件配置、知识库来源、设计原则及思想、系统功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各个系统作了简要的分析了及评价,提出了理想的专家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概要介绍了用人工智能方法建立的用于铸造支架可摘义齿设计的专家系统。系统用Quickbasic和TurboC混合编程。该系统突破了以往报道的同类专家系统中只考虑缺牙数目、部位而不考虑口腔中其它与义齿设计有关因素的限制,采用分层组建知识库的思想,将义齿设计过程按逻辑关系分成不同层次,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使该专家系统能较真实地模拟口腔高级修复专家的临床检查、诊断,并给出修复前治疗计划和最终的义齿修复方案。该专家系统共含有11个功能模块,分别完成病历登记、口腔检查、治疗建议、义齿设计、力学分析、参考、解释,各种医疗档案存储管理,收费等功能。应用本系统对20例患者进行局部义齿设计,与修复专家的设计方案相比,总符合率为83.6%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专家系统作一综述,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的专家系统——Meada、MacRPD、RaPiD、吕培军系统,对它们的软硬件配置、知识库来源、设计原则及思想、系统功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各个系统作了简要的分析及评价,提出了理想的专家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专家系统介绍 1.起源与发展 专家系统(expefl system)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最活跃和最广泛的课题之一。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它是在基于规则的系统(rule—based system)——产生式系统(production syste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70年代中期,专家系统的开发获得成功。专家系统是指具有一定智能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是一种知识信息的加工处理系统,正如专家系统的先驱费根鲍姆(Feigenbaum)所说:专家系统的力量是从它处理的知识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专家系统在我国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系统是一个基于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而构成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复杂问题。自1963年Feigenbaum等人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以来,专家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最活跃的分支,专家系统已经实现了从科研走向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描述了作者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技术引入口腔医学领域的初步尝试,用当今最新人工智能语言Turbo prolog,医学专家系统外壳DEMES Shell基础上,开发的以诊断为核心的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ES)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文中对系统的功能模块,推理流程及系统特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自从六十年代末期,人们将人工智能的一些基本原理用于建立医学专家系统以来,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实用价值的医学专家系统。本文提出了一个以大量临床资料为基础的,以多年临床经验为前提的可摘局部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专家系统,并用“C”语言获取和表示启发式知识,从而可以较好地解决可摘局部义齿专家系统中自动知识的获取,知识表示和学习等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创伤诊治专家系统知识库和推理机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开发适用于口腔颌面部创伤辅助诊断治疗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和推理机。方法:利用PentiumⅣ2.0G的微机,激光打印机,刻录光盘等硬件,在WindowsXP的操作平台下,采用Visualbasic6.0编程语言和access数据库开发系统应用程序。结果:本系统的知识库规则制定完善,推理机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并提供规范的治疗方案。同时可以对病历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查询。结论:知识库和推理机是专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们的完整性和逻辑性直接关系整个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口腔牙周病诊断专家系统的初步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牙周病是一种老年多发病和常见病,在我国牙周病发病率极高,是目前牙病患者失牙的主要疾病。牙周病的病因较多,本文试图建立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专家系统诊断方法。方法:本文研究了牙周病辅助诊断专家系统,从实用的角度,给出资料记录模块、贝叶斯诊断推理模块和电子病历模块。结果:用VB6.0编程实现了口腔牙周疾病的辅助诊断系统。结论:通过案例分析,表明了诊断推理的正确性,初步实现了口腔疾病的辅助诊断,为提高牙周病诊断的准确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信息科学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辉民  陈杰 《口腔医学》2010,30(2):115-116
信息科学在当代口腔正畸学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信息科学在正畸临床全流程中的应用如数字化模型观测与分析、专家系统、正畸与正颌预测分析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循证口腔正畸学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A model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quality of restorative dentistry and dentist characteristics for 119 Montana general dentists is presented. The best predictors formed a significant model explaining 22% of the variance of the quality measure. Results are contrasted with a previous estimation of the model for 102 Washington general practitioners. Evidence for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溶解性和表面微观形态改变,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及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分别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0 d,冷热循环15000次,烘干测重,比较前后质量变化,计算溶解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观改变.结果:不同剂型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溶解率由高到低分别为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经浸泡溶解后,SEM扫描表面微观形态可观察到GE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表面形态改变较少,其他2组玻璃离子水门汀表面微观改变较多.结论:双糊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理化性能及溶解率均低于传统水粉剂型,是未来临床修复治疗的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Sancti Spiritus Province in the 1984-1986 period about the results of the treatment of lip cancer. Male patients were the most affected by lip cancer (CIE 8-140) in our series. The place of the tumor was predominantly the lower lip (p less than or equal to 0.001). Surgical treatment was used in 96.8% of the cases and the cuneiform (wedge-shaped) exeresis w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disease (T1 y T2). Casta?ón keloplasty was the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 used in 18.7% of the patients. Local sepsis was present in 31.2% of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occurring most frequently in upper lip tumors.  相似文献   

17.
口底癌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底癌的临床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的34例口底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口底癌患者中,男28例(82.4%),女6例(17.6%),男女比为4.7∶1,平均发病年龄58岁。发病部位:前口底22例(64.7%),后口底12例(35.3%)。淋巴结转移率41.2%。单纯手术组、化疗加手术组、放疗加手术组、化疗加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60.0%、50.0%、62.5%。结论口底癌以中老年患者好发,男性居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选用成年Wistar大白鼠42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经肠系膜静脉分别注入平骒霉素(24只)或鱼肝油酸钠(12只)后,分别于注药后0.5,1,2,4,8,24h,切取肝脏组织,通过酶组化染色法测定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注入药液后,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SDH和LDH活性随时间逐渐下降,其中平阳霉素组下降较轻微,结论: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都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损伤的性质一样,均为非特异性,但平阳霉素损伤程度轻微,而鱼肝油酸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