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星  林慧卿 《海峡药学》2012,24(4):104-105
目的观察氨曲南治疗小儿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氨曲南治疗组60例(A组)和头孢噻肟对照组60例(B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33%和86.67%,细菌清除率为90.91%和88.3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曲南临床治疗小儿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治疗组78例采用氨曲南治疗与对照组78例采用中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47例(60.26%),总有效率91.03%;对照组,显效33例(42.31%),总有效率70.5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曲南是有效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吸收好,组织浓度高、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对下呼吸道感染选用氨曲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曲南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安全性。方法 123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给予氨曲南治疗,对照组(61例)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细菌清除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3%,细菌清除率93.0%,共出现3例轻微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7%,细菌清除率91.1%,共出现4例轻微不良反应。结论氨曲南用于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氨曲南组和头孢他啶组各45例。分别给予氨曲南2.0g、头孢他啶2.0g静脉滴注,每隔12h1次,疗程均为7~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氨曲南组和头孢他啶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86.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33%、89.13%,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曲南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氨曲南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吡肟治疗,疗程均为7~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6.4%和92.9%,均高于对照组的21.4%和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91.4%,对照组为89.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氨曲南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吡肟治疗,疗程均为7~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6.4%和92.9%,均高于对照组的21.4%和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91.4%,对照组为89.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进 《中国医药指南》2012,(29):453-454
目的观察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究其临床使用价值,为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7例。治疗组给予氨曲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头孢他啶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一周到两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34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经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后,治疗组痊愈4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1.04%;对照组痊愈27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70.1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14%和91.03%,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些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在停止用药后消失。结论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安全、可靠、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4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氨曲南2.0g治疗组173例(A组)和头孢吡肟2.0g对照组173例(B组),1次/12h,疗程均为7~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28%、88.4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77%、95.7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周燕萍 《中国药房》2006,17(3):202-203
目的观察氨曲南治疗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70例恶性肿瘤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氨曲南2.0g治疗组85例(A组)和头孢他啶2.0g对照组85例(B组),q12h,疗程均为7d~14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06%、83.3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54%、86.76%,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曲南治疗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玲  华欣 《中国药业》2010,19(11):62-63
目的观察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氨曲南2.0g,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g,两组均为每12h给药1次,疗程7~14d。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摄X线胸片,治疗2d内及疗程结束后24h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1例轻度恶心、1例轻度腹胀,对照组出现3例轻度恶心、2例皮肤瘙痒,停药后均自行消失。结论氨曲南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氨曲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4例,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曲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14d。治疗后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曲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冯杰麟 《海峡药学》2016,(9):185-186
目的:观察头孢西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头孢西丁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曲南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8%;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西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快,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9月~2010年7月收治的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抗菌效果好,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珍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167-2168
目的 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1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氨溴索糖浆,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组显效6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分别为50例、15例、81.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4.5±1.4)d、咳痰困难消失时间(3.1±1.2)d、哮鸣音消失时间(2.9±1.2)d,与对照组的(5.4±1.5)d、(3.5±1.2)d、(3.7±1.4)d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30、2.105、7.767,均P<0.05). 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是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止咳祛痰药物,疗效高,安全性好,可提高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盐酸仑氨西林片和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呼吸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方法,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剂量均为0.5g,tid,疗程7~14天。结果 共入选合格病例141例,其中仑氨西林组73例,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2%和91.8%;对照组阿莫西林胶囊组68例,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0.6%和94.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仑氨西林组为6.9%,阿莫西林胶囊组为7.4%,2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盐酸仑氨西林和阿莫西林是治疗常见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氨曲南治疗老年患者重中度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重中度LRTI患者随机分为氨曲南2.0g治疗组50例和头孢塞肟钠2.0g对照组50例,1次/12h,疗程均为7-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90.00%、86.00%,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8.00%、9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两药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氨曲南对老年患者中重度LRTI的不良反应少,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129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病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4例应用头孢硫脒治疗,按每日每公斤50mg,一日一次静脉滴注;对照组45例,应用头孢呋辛治疗,按每日每公斤50mg,一日两次静脉滴注;观察期间不并用其他抗生素,疗程为5~7d。结果 头孢硫脒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细菌清除率为75%;头孢呋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5%.细菌清除率为42.86%,观察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头孢硫脒适用于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国产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予以法罗培南钠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头孢呋辛酯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14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8.1%和81.3%,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93.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8%和88.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和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与头孢呋辛酯相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下呼吸道感染应用氨曲南和头孢西丁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及评估。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根据其用药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取氨曲南药物治疗,B组采取头孢西丁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B两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且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00%与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00%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氨曲南及头孢西丁钠药物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某院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药物敏感性和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的9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链杆菌、肠球菌、其他革兰阴性菌、其他革兰阳性菌的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药物敏感性、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显著,细菌清除率高、药物敏感性高、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