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介绍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聚乙二醇结合物研究的最新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对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聚乙二醇修饰的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减弱或消除免疫原性、抗原性和毒性,改善药物的体内药动学性质,增加药物的体内半衰期,增加治疗指数等。结论蛋白质类和多肽类药物的聚乙二醇结合物是很有前途的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新型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细胞因子聚乙二醇(PEG)修饰物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从制备、产物稳定性及药物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结果与结论细胞因子聚乙二醇修饰物的稳定性与体内药动学特性均有改善,其生物活性的发挥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可通过定点选择性修饰、优化反应条件等手段提高PEG修饰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后游离型药物在大鼠血和脑中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微透析技术对大鼠脑组织和血液进行同步取样,联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和血液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浓度,用WinNonlin软件处理药动学参数。结果 大鼠血液中的游离左氧氟沙星浓度在给药后10 min时最高,脑组织在20 min到达峰浓度,然后持续下降;前4 h,血液中游离药物浓度高于脑组织中相应时间点药物浓度,之后两种组织中游离药物浓度水平相当。血液、脑组织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1.17±7.83)和(7.00±2.65) μg·h·mL-1。结论 微透析技术联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可以成功用于左氧氟沙星在脑组织和血液中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5,(7)
目的考察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和在体肠吸收。方法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应用DAS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考察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 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游离药物的2.13、2.61倍;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相对于游离药物分别提高了0.84、1.77、1.48、4.99倍,有效渗透率(Peff)相对于游离药物分别提高了1.56、2.06、2.82、7.17倍。结论 TPGS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有良好的促吸收效果,并能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目前菌群触发型前体药物的制备原理、释药机制、存在问题等进行归纳总结。与普通的药物相比,菌群触发型前体药物经结肠细菌特异性酶的降解,能在结肠靶向释药,起到治疗作用。菌群触发型前体药物具有特异性、精准性等释药特点,能提高结肠靶向治疗作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抗肿瘤药物毒性大,不良反应多,而脂质体剂型能够降低药物毒性,减少药物活性降解,是一种有前景的靶向载体。目前大多数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的药动学研究主要以总浓度为指标,但游离药物才是其体内真正发挥药理作用的部分,因此游离药物的分离和测定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样品前处理是脂质体给药后游离药物分离和提取的关键一步。笔者从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的常用检测方法、前处理方法及体内药物分析实例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脂质体类药物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查阅了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前非离子体的性状、制备、药物包封率以及应用进行综述。前非离子体的性状主要有半固体液晶凝胶和干颗粒散剂2种;制备方法主要有悬浮法、缓慢喷雾包衣法、凝胶相分离法;影响药物包封率的因素主要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含量、胆固醇及卵磷脂的含量和水溶性介质的pH等;应用于难溶性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抗高血压药、抗炎止痛药、脑血管扩张药、抗过敏药等。但目前对前非离子体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在作用机制和临床治疗方面都需要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 合成水溶性好,具有缓释特性并无溶血不良反应的葛根素前药。方法 通过缩合反应以丁二酸为连接臂,将葛根素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r=5 000,mPEG5k共价连接,制备聚乙二醇负载的葛根素前药,并通过TLC,UV,1H-NMR 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同时测定葛根素前药的水溶性;考察前药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释药特性;初步探索前药体外溶血特性。结果 合成了聚乙二醇负载的葛根素前药,鉴定为预期产物。其水溶性较葛根素有较大提高;该前药在酸性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在pH 7.4的生理环境下能够缓慢持续的释药;体外抗溶血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前药可避免葛根素的溶血性不良反应。结论 与葛根素相比,前药水溶性好,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而且可以避免溶血特性,有望成为新一代的葛根素制剂。  相似文献   

9.
蔡晶 《亚太传统医药》2010,6(11):168-171
聚乙二醇化是指用一个或多个聚乙烯乙二醇链连接起来针对蛋白质、多肽或非肽分子的一种修饰方法。这种聚合物是无毒,无免疫原性,无抗原性,高度溶于水,已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聚乙二醇偶联药物有几个优点:在体内长期滞留性;更不易被代谢酶降解;减少或消除蛋白质免疫原性。由于这些性质,聚乙二醇提高了多肽和蛋白质作为治疗药物的潜力,从而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聚乙二醇修饰的原理与方法,聚乙二醇化在使用中的限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灯盏乙素聚乙二醇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灯盏乙素聚乙二醇前药。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为原料,与琥珀酸酐反应后再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缩合得到活泼酯,最后与灯盏乙素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分别用FT-IR、1HNMR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测定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结论:高分子前药水溶性大大提高,为延长药物体内半衰期及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