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aspase-3和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5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癌旁标本以及18例正常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Caspace-3在肾透明细胞癌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和癌旁组织(P<0.01),随着肾细胞癌病理分级的升高,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降低,临床分期的升高,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或P<0.01),在癌旁组织表达低于正常肾组织(P<0.05),其表达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二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低于无转移组(P<0.05).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4352,P=0.0002).结论 Caspase-3及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肾细胞癌的生长、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考虑作为判定肾癌生物学行为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肾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血液和孵育组织中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的表达量,以期探讨UⅡ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及20例对照人群通过放免方法检测血液和孵育组织UII的表达。结果肾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血液和孵育组织中均有UⅡ表达。放免结果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组患者血浆UII水平(50.08±4.77 pg/ml)与正常对照组血浆UⅡ(45.55±6.05 p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孵育后UII水平(30.83±8.51 pg/mg pro)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16.09±3.13 pg/mgpro)(P<0.01)。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可分泌UⅡ,且较正常肾组织高,提示UⅡ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UⅡ可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CD256/CD257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CD256/CD257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分期、分级以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依据2002年AJCC肾癌TNM分期标准对90例肾癌组织进行病理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D256、CD257在组织病理切片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结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CD256、CD257在肾癌的表达与肾癌分期和分级没有显著相关性,但是CD256在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组织中有高表达,在肾嫌色细胞癌肿瘤组织中无表达,而在两类肿瘤的癌旁组织中均为弱表达,表达于肿瘤细胞或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胞膜;CD257在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组织中不表达,在肾嫌色细胞癌肿瘤细胞中等至高表达,而在两类肿瘤的癌旁组织中均为中等至高表达,表达于肿瘤细胞或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胞膜。CD256/CD257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一致。CD256、CD257在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呈现的差异性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256、CD257在肾透明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不同类型肾细胞癌的发生与分化有着紧密联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素酶(Hpa)和低氧诱导因子(HIF-2α)基因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6例不同分型、分级、分期肾癌标本及35例正常肾组织中Hpa和HIF-2α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肾癌分级分期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66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中,Hpa阳性表达28例,阳性率为42.4%;HIF-2α阳性表达43例,阳性率为65.2%。癌旁正常肾组织中Hpa阳性表达2例,HIF-2α阳性表达3例,35例正常肾组织中Hpa、HIF-2α阳性表达较少。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a和HIF-2α表达与肾细胞癌分期分级关系密切,共同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微小RNA-185(miRNA-185)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提取22例手术患者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iRNAs,用RT-PCR的方法初步检测miRNA-185在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定量分析miRNA-185在肾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电泳结果显示,miRNA-185和U6 RNA均呈单一条带,其所处的位置及其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符合前期的预计。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iRNA-185在肾癌组组织中呈高表达,较癌旁组组织平均升高5.14倍。22例标本中有17例(77%)肾癌组组织中miRNA-185阳性表达率为77.3%(17/22),明显高于癌旁组的22.7%(5/22)(P〈0.05)。G1期的4例肾癌标本均较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呈现低表达,高表达的则离散分布在G2和G3期。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RNA-18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肾癌病理学分期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 miRNA-185在肾癌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提示其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与演进有关,有望成为指导肾透明细胞癌诊断、治疗、预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4(Id4)及转录因子1(E2F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肾透明细胞癌(肾癌组)、10例癌旁(癌旁组)和10例正常肾组织(正常组)中Id4、E2F1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并分析二者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肾癌组Id4阳性表达率为67.5%,明显高于癌旁组的30.0%和正常组的20.0%(P<0.05);肾癌组E2F1阳性表达率为75.0%,亦明显高于癌旁组的40.0%和正常组的20.0%(P<0.05);二者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588,P<0.05);但两者阳性表达率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Id4及E2F1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或单独或共同促进肿瘤形成,但对肾癌患者预后评估价值不大;Id4、E2F1二者可为临床肾癌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抗肿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囊蛋白SG1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合临床指标,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以qRT-PCR检测24例明确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SG1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研究53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中的SG1蛋白表达水平,并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结果 qRT-PCR显示癌组织中的SG1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P<0.01)。53例癌组织中,抗SG1免疫组化染色30例阳性(57%),明显低于对应癌旁组织的全部阳性(100%)。SG1表达量和肾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T12 vs.pT32 vs.pT34,P<0.000 1),且SG1表达阴性的患者复发概率升高(P<0.01)。结论 SG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为低表达,SG1可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miR-452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miR-452在肾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提取2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总RNAs,通过逆转录(RT)方法获得cDNA后,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组织中miR-452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相应的癌旁组织相比,miR-452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癌组织较癌旁组织升高约4.69倍,但其异常表达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miR-452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其可能作为重要的致癌基因参与了肾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可能成为潜在的肾癌标志物,为肾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对56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c-FLIP蛋白及c-FLIP mRNA表达进行分析,观察c-FLIP 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FLIP蛋白及c-FLIP 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其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分期无关,但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FLIP mRNA表达较高,特异性较强,可作为观察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足细胞标志蛋白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初步分析足细胞标志蛋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诊断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收集转录组测序技术数据和临床数据,观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足细胞标志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同时分析足细胞标志蛋白与临床病理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总体526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样本的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足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42±1.42)和(3.6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2例配对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足细胞标志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6.55±1.23)和(3.53±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足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因患者性别、病理分级、TNM分期、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等不同均有差异(P<0.001)。生存分析发现,足细胞标志蛋白低表达量组和高表达量组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 446.75±956.32) d和(1 253.81±939.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足细胞标志蛋白基因可作为一个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诊断指标:其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敏感性为67.26%,特异性为78.17%。结论:足细胞标志蛋白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呈正相关,是预后不良因素,有望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及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PCDH10基因在肾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PCDH10基因在5株肾癌细胞系和47例肾癌组织样本中的甲基化情况,同时分析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信息,进行统计研究。结果5株肾癌细胞系中有2株检出PCDH10基因甲基化,比率为40%;47例肾癌样本中有31例检出PCDH10基因甲基化,比率为66.0%,6例癌旁组织中有1例检出PCDH10基因甲基化,比率为16.7%。PCDH10基因出现甲基化的患者与未出现甲基化的患者相比,二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病理核分级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Ⅰ期肾癌与Ⅱ~Ⅲ期肾癌之间PCDH10基因甲基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DH10基因在肾癌组织中甲基化程度较高,高分期的肾癌可能具有更高的PCDH10基因甲基化率,提示PCDH10基因甲基化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癌相关蛋白CAIX/MN/G250mRNA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57例RCC患者癌组织及术前外周血中CAIX/MN/G250mRNA的表达情况,并选择15例癌旁肾组织、15例正常肾组织及4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对照,对术前外周血CAIX/MN/G250mRNA阳性RCC患者术后随访4周,并对其外周血CAIX/MN/G250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57例RCC患者,其CAIX/MN/G250mRNA阳性率在外周血中为59.6%(34/57),癌组织中为78.9%(45/5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及癌组织中,CAIX/MN/G250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76.2%(32/42)和95.2%(40/42),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RCC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CAIX/MN/G250mRNA阳性率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1)。34例外周血阳性患者CAIX/MN/G250mRNA水平术前2h、术后7、14、21和28d分别为0.54±0.13、0.56±0.15、0.34±0.13、0.29±0.18和0.22±0.11。RCC患者外周血CAIX/MN/G250mRNA水平在肾癌根治术后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P均〈0.05)。结论使用RT—PCR技术检测CAIX/MN/G250mRNA对肾癌尤其是透明细胞癌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外周血CAIX/MN/G250mRNA检测可作为肾癌微转移的检测指标用于RCC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Survivin、EGFR和PCNA在人肾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三者在肾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82例肾癌与26例癌旁正常肾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Survivin、EGFR和PCNA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肾癌中Survivin、EGFR和PCNA的总表达率分别为74.4%(61/82)、57.3%(47/82)和78.0%(64/82),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Survivin和PCNA在肾癌中的表达随着病理分级升高而升高,Survivin和EGFR在肾癌中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肾癌的预后与Survivin、EGFR的阳性表达率有关(P〈0.05)。Survivin、EGFR、PCNA三者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关系密切(P〈0.01)。结论Survivin、EGFR、PCNA在肾癌中均有过量表达,可能参与肾癌的发生、发展。Survivin、EGFR阳性表达均可以提示肾癌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APEH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以探索其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实时定量PCR、免疫组化(IPH)检测30例配对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癌旁正常肾组织标本中APEH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中16例配对标本进行Western blot蛋白检测,予以统计分析。结果相较正常对照组,RT-PCR、实时定量PCR及IPH均显示肾细胞癌组织中APEH基因表达下调,其比例分别达到60.0%(18/30)、73.3%(22/30)和80.0%(24/30),另外,Western blot示62.5%(10/16)的癌组织标本APEH蛋白表达下调。4种方法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针对同一批配对标本各检测方法结果之间一致性显著。结论 APEH可能为一新的肾透明细胞癌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肾细胞癌(简称肾癌)组织中EZH2和P57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癌组织(n=64)和正常肾组织(n=12)中EZH2和P57的表达,分析EZH2和P57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其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肾组织EZH2及P5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和75.00%:肾癌组织EZH2和P57的阳性表达率为78.13%和25.56%,肾癌组织EZH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肾组织,P57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肾组织(均P〈0.01)。EZH2阳性表达率随肾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升高而增加,且淋巴结转移组EZH2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57阳性表达率随肾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且淋巴结转移组P57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二者差异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均无关(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57和EZH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48,P〈0.05)。结论EZH2和P57异常表达与肾癌发生和临床进展关系密切,P57可能是EZH2的下游靶基因,但其靶向抑制的具体机制尚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CDH11基因启动子在肾癌中的甲基化情况,并分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CDH11基因在5株肾细胞癌细胞系、1株正常肾细胞系、46例肾细胞癌组织、23例癌旁肾组织,以及10例非肾实质肿瘤正常。肾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将甲基化情况与患者I临床资料联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H11在5株肾癌细胞系中,有3株出现甲基化,甲基化率为60%;在人正常肾细胞系中未检测到甲基化。CDH11在肾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为45.7%(21/46),显著高于癌旁肾组织(26.1%,6/23)及非肾实质肿瘤正常肾组织(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癌各分期间及各分级间,癌组织中CDH11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肾癌与右侧肾癌相比,癌组织CDH11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肾癌患者与女性肾癌患者相比,肾癌组织中CDH1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细胞癌组织中CDH1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及非肾实质肿瘤正常肾组织,且癌组织中CDH11基因甲基化率与临床病理资料如肿瘤分期及分级无显著相关性,提示CDH11基因甲基化是。肾细胞癌发生中的早期频发事件,可能是。肾细胞癌独特的基因甲基化谱成员之一,并在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距离肿瘤≥0.5cm)中CIP2A的表达水平,并将癌组织CIP2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CIP2A表达的阳性率为82.9%(29/3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22.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3/pT4期肾透明细胞癌CIP2A表达水平高于pT1/pT2期(P=0.007),有远处转移者CIP2A表达水平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06)。CIP2A表达水平和年龄、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CIP2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碳酸酐酶Ⅸ(CAⅨ/G250)在肾癌组织和血液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62例肾癌患者癌组织和外周血液中碳酸酐酶Ⅸ(G250)mRNA的表达,以32例正常肾组织和非肾癌患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62例肾癌患者碳酸酐酶Ⅸ(G250)mRNA阳性率在癌组织中为82.3%(51/62),在外周血中为54.8%(34/62),各对照组均无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碳酸酐酶Ⅸ(G250)mRNA阳性率分别为98%(49/50)和66%(33/50),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肾癌(P<0.05).结论 碳酸酐酶Ⅸ(G250)在肾癌尤其是透明细胞癌中有特异性的高表达,可以用于肾癌以及肾癌微转移的诊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