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病历介绍 例1:男,62岁.主因消瘦1 a,乏力3个月,上腹痛1个月于2007年1月6日入院.胸部CT示:右肺下叶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大小5.0 cm×6.0 cm×5.0 cm,密度欠均匀,CT值49 Hu,边界清晰.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周围型肺癌.痰查肿瘤脱落细胞(3次)结果见高度可疑癌细胞.头颅、上下腹部CT及全身骨ECT检查结果均未异常.经完善术前检查后于2007年1月6日在支气管麻醉下行右剖胸、右肺下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提示:右肺下叶肉瘤样癌(SC).肺门4/8、隆突下4/4、上纵隔2/2、食管旁0/1、气管残端0/1,淋巴结可见转移癌.  相似文献   

2.
多西他赛致呼吸系统严重损害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53岁,因肺癌术后1.5a化疗入院.患者于1.5a前因肺癌在本院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下叶及胸膜出现转移结节,术后病理诊断为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5个疗程,化疗药物为氟尿嘧啶、依托泊苷、卡铂.术后8个月再次化疗1个疗程,化疗药物为紫杉醇、卡铂.近1个月来出现咳嗽、气短,行CT检查考虑纵隔及肺内转移,院外会诊建议应用多西他赛及顺铂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发区食管非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与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方法:回顾1991年11月至2000年1月外科治疗5470例食管癌中72例非鳞癌病例,比较病理和临床特点,追踪治疗效果。结果:非鳞癌性食道癌占食道癌发病的1.3%,其中腺癌占非鳞癌性食道癌的61%,小细胞癌占31%,食道癌肉瘤占4%,纤维肉瘤1%,横纹肌肉瘤占1%,手术切除率在100%,其中2例小细胞癌姑息性切除。生存率分别为:腺癌1年81.8%、2年47.7%、3年40.9%、5年25%;小细胞癌1年34.8%、2年8.7%、3年0%;癌肉瘤3年66.6%、5年33.3%;肉瘤3年50%、5年50%。结论:高发区食管腺癌发病无地区性,与西方食管腺癌类型可能有别:食管小细胞癌可能同源于鳞癌的分化极差型;癌肉瘤和其他类型肉瘤在食管恶性肿瘤中发病罕见。腺癌、小细胞癌临床表现与食管鳞癌无差异性,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分化之间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06年1月1日以后的符合纳排标准的住院和门诊患者100例,并将病例信息录入到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中医证型与肿瘤分期之间有相关性(P0.05)。其中IA期、IIA期以脾肺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IB期、IIB期、IIIA期以脾肺气虚证及痰湿瘀阻证为主。中医证型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低分化、中-低分化、中分化、高-中分化以脾肺气虚,痰湿瘀阻为主;高分化以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为主。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型与肿瘤分期及与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与病理类型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 1 988~ 1 998年期间 ,采用平消胶囊为主 ,配合健脾理气的中药 ,治疗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 3 6例 ,对降低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具有一定的效果 ,兹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 6例中 ,男性 9例 ,女性 2 7例 ;年龄最小 3 3岁 ,最大 74岁 ,平均 5 8岁。分类属乳腺癌术后 1 7例 ,胃肠道腺癌术后 9例 ,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 2例 ,腿部软组织肉瘤术后 3例 ,胃平滑肉瘤术后 1例 ,肺鳞癌术后 1例 ,胆囊腺癌术后 1例 ,肝细胞癌术后 1例 ,肾透明细胞癌术后 1例。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于手术后恢复正常进食 ,开始服用平消胶囊及健脾理气汤药…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从 1995年 6月~ 1999年 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2 1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全部入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 ,恶性肿瘤分期均为 4期 ,胸水诊断由B超、X线检查或CT检查确诊。将入选 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1例 ,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 35~ 70岁 ,平均 5 8岁。其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3例 (腺癌 9例 ,鳞癌 3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1例 ) ,乳腺癌 3例 (单纯癌 3例 ) ,肝癌肺转移 1例 ,肝癌 1例 ,食道癌肺转移 1例 ,鼻咽癌肺转移 (低分化鳞癌 ) 2例。治疗组中量胸腔积液 8例 ,大量胸腔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肿瘤相关糖链抗原(CA12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检测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9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CYFRA21-1、CA125及VEGF水平,计算各指标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肺癌组血清各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鳞癌血清CYFRA21-1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而腺癌CA125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P<0.05)。单项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低于3项指标联合检测(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CYFRA21-1、CA125及VEGF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CYFRA21-1和CA125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有一定联系,可协助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分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上皮膜抗原(EMA)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行肿瘤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肿瘤组织标本84个),通过病理检查确诊,肺腺癌40例,肺鳞癌4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EMA在84个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运用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Kendall)、非参数Kaplan-meier法等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MA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 40例肺腺癌患者中EMA高表达率为70.0%,44例肺鳞癌患者中EMA高表达率为34.1%,肺腺癌EMA高表达率明显高于肺鳞癌(P0.05);EMA表达水平与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39,P0.05);运用非参数的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ⅡB~Ⅲ期肺鳞癌、肺腺癌组织中EMA表达水平与疾病预后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0.05),而Ⅰ~ⅡA期肺鳞癌组织中EMA高表达,预后相对于中晚期明显较差(P0.05)。结论 EMA表达水平与肺癌的临床分型、肿瘤细胞侵袭、分化以及2年内复发或转移密切相关,尤其是EMA表达水平对Ⅰ~ⅡA肺鳞癌预后有着较高的预示作用,可能是以后临床研究早期肺鳞癌疾病预后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9.
动物试验证实,冬凌草对多种肿瘤疾病有效。它对肺脉癌、肺鳞癌、食管癌、艾氏腹水癌、肝癌、食管鳞癌、细胞肉瘤等多种常见肿瘤的抑瘤率高达41%,大大高于其它植物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基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52例肺癌患者、17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150例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分别检测血清CEA、CA125、CYFRA21-1、NSE、SCCA和Pro GRP水平。结果:肺癌组6种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血清CEA、CA125水平明显高于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CYFRA21-1、SCCA水平较腺癌和小细胞肺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 GRP水平小细胞肺癌组显著高于鳞癌和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NSE、SCCA和Pro GRP单一检测敏感度均不及联合检测,但联合诊断特异性不及CYFRA21-1和NSE。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筛查中应用价值较高,但肺癌确诊中联合检测特异性不及某些标志物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技术应用于肺癌患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治疗80例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将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的鳞癌检出率、腺癌检出率以及小细胞癌检出率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鳞癌检出率为51.25%(41/80)、腺癌检出率为36.25%(29/80)、小细胞癌检出率为12.50%(10/80);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鳞癌检出率为50.00%(40/80)、腺癌检出率为38.75%(31/80)、小细胞癌检出率为11.25%(9/80)。针对肺癌,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可有效检查出肺癌患者的疾病类型,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又包括肺腺癌(LUAD)、肺鳞癌(LUSC)和大细胞肺癌,其中肺腺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50%左右,在新诊断的肺癌中占38%左右,尽管化疗、靶向治疗及联合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多数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晚期或转移期(Ⅲ或Ⅳ期),预后较差[1].潘博,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承全国名老中医潘敏求教授,在中药防治肿瘤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其着重于固护正气与祛除邪毒并用,辨证施治,达到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及时间的目的.现将其采用纯中药治疗晚期肺腺癌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戴随  赵静  李会强 《陕西中医》2014,(3):312-313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与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比较不同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的差异性,探讨三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辅助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与对照组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异常率与血清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小细胞肺癌三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癌胚抗原以阴虚痰热型、气阴两虚型升高较为显著;细胞角蛋白19片段及鳞状细胞癌抗原在气虚痰湿型、肺郁痰瘀型升高较为明显,与阴虚痰热型、气阴两虚型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分型判别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5岁,近1周来咳嗽咳白色泡沫痰,胸闷活动后加重,入院查体左下肺呼吸音低,CT示左肺下叶片状高密度影,考虑大时性肺炎,经抗感染治疗10天复查CT无好转,连续四次查痰涂片未查到癌细胞及抗酸杆菌.继续抗感染治疗1周复查CT仍无好转,行纤支镜检查见左肺下叶开口处狭窄,刷检涂片为非小细胞肺癌.遂转胸外科行左肺下叶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左肺下叶呈浅粉色胶冻样改变,质地软脆.术后病理为粘液细胞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现随访6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又包括肺腺癌(LUAD)、肺鳞癌(LUSC)和大细胞肺癌,其中肺腺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50%左右,在新诊断的肺癌中占38%左右,尽管化疗、靶向治疗及联合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多数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晚期或转移期(Ⅲ或Ⅳ期),预后较差[1].潘博,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承全国名老中医潘敏求教授,在中药防治肿瘤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其着重于固护正气与祛除邪毒并用,辨证施治,达到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及时间的目的.现将其采用纯中药治疗晚期肺腺癌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7,(5)
目的研究花青素(anthocyanidin)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sπ,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GST-π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中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2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GST-π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非小细胞肺癌鳞癌和腺癌组织细胞GST-π的表达低于对照组;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非小细胞肺癌鳞癌和腺癌组织细胞GST-π蛋白含有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花青素可抑制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GST-π,推测其可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央型气道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09例肺癌患者问诊及体格检查等确定中医证候,对患者治疗时切除、常规病理检查后的剩余标本HE染色后进行病理学诊断及研究。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中央型气道非小细胞肺癌由鳞癌(69/109,63.3%)、涎腺型癌(27/109,24.8%)、腺癌(10/109,9.2%)和其他少见癌(腺鳞癌,2/109,1.8%;肉瘤样癌,1/109,0.9%)组成。老年(60岁)、男性、长期吸烟者以鳞癌多见,年轻、女性、无吸烟史患者以涎腺型癌为主。鳞癌及涎腺型癌均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分别占41.4%(29/70)及40.7%(11/27);腺癌以气虚痰湿证最为多见,占50.0%(6/12)。在不同的性别组、吸烟史组及卡氏评分组中,中医证候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男性、吸烟患者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女性、无吸烟史者以气虚痰湿证及阴虚热毒证为主;卡氏评分≥60分组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60分组以气虚痰湿证最为多见。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学类型构成与年龄、性别、吸烟史有关,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史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正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是肺部原发的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于2004年WHO肺癌组织学类型分类中将其列入了大细胞肺癌之中~([1]),但在2015年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LELC被归类于未分类癌的一个亚型,预后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2])。1987年首次由Begin等~([3])报道,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病例不足200例~([4])。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对辅助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0倒肺癌和139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NSE、SCC和CYERA21-1。结果:二项联合平行试验的诊断灵敏度可提高到约50%,三项联合则可提高到约70%。肺鳞癌患者血清SCC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癌和小细胞癌(P〈0.01),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癌和鳞癌(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小细胞癌(P〈0.01)。结论:NSE、SCC和CYFRA21-1联合平行试验可显著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隔离症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的原因,以提高影像科医生及临床医生的诊断水平。方法:术前采用MRI检查及临床表现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术中观察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术中见右肺下叶广泛粘连,无胸水,叶间裂分化差,病变右肺下叶,大小约10.0cm×8.0cm,质硬,术中诊断右肺下叶隔离症。术后病理:右肺下叶炎细胞浸润伴囊肿形成,符合肺隔离症。结论:肺隔离症特异性诊断较低,容易被忽视,MRI术前如能重视该病,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尽量避免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