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微机图象处理系统对129眼有神经上皮层脱离的中浆患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负片进行分析处理,以视盘面积为单位测量早期及晚期渗漏斑面积、以视盘直径为单位测量渗漏点及晚期渗漏斑边缘到黄斑中心凹最近距离。视力与晚期渗漏斑大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晚期渗漏斑边缘到黄斑中心凹最近距离呈显著正相关(P<0.01)。再按炊烟型和墨渍型渗漏比较视力和上述四个观测值,两型间仅渗漏点到黄斑中心凹距离有异差(P<0.05),炊烟型渗漏点较近黄斑中心凹。  相似文献   

2.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148例(151只眼)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其荧光造影的改变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根据荧光造影时荧光素渗漏形态分析,圆点扩大型74只眼占67.3%,烟囱型26只眼占23.6%,不规则型10只眼占9.1%。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27只眼占17.9%。荧光素渗漏的部位:黄斑中心区占6.26%,旁中心区占79.0%,周围黄斑区占24.4%。结论:渗漏部位与视力预后有密切关系,渗漏面积大小与视力预后关系不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与视力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渗漏点位于旁中心凹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TTT治疗经眼底荧光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并自愿选择TTT治疗的患者19例23眼,其中男17例,女2例; 左眼9只,右眼14只。年龄32~52(平均44.00±4.973)岁。我们运用810红外激光进行TTT治疗。随访所有患者TTT治疗后1,2,6mo的视力(Snellen视力表转换成LogMAR以便分析)、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

结果:在接受治疗1mo后眼底荧光造影显示渗漏消失者14眼(6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神经上皮无脱离; 在治疗2mo后渗漏消失、神经上皮脱离愈合者21眼(91%); 6mo后23眼全部无渗漏、无神经上皮脱离。74%的患者在6mo后视力提高≥3行。治疗后2mo时FFA显示渗漏点消失,OCT显示视网膜下液吸收且视力无下降者视为治疗成功,治疗后6mo时视网膜下液仍持续存在且视力无改善者则视为治疗失败。

结论:TTT治疗旁中心凹渗漏的CSC在短期内安全有效,可能通过缩短病程改善CSC 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李娟娟  李燕 《眼科新进展》2013,33(8):778-781
目的 探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萎缩轨迹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6例(51眼)慢性中浆患者的视力、眼底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观察RPE细胞萎缩轨迹的特点及其与视力的关系.结果 慢性中浆患者的眼底主要表现为视盘颞侧黄斑区附近不同程度的RPE色素紊乱、RPE萎缩区域大小及形态不一,可见明显的朝向下方的RPE萎缩带.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RPE细胞萎缩表现为视网膜下不同形态的强荧光区域,为RPE细胞萎缩所致的透见荧光.RPE细胞的萎缩轨迹外观呈不同形态并呈重力依赖性.视力较差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均位于RPE萎缩区内,反之,视力较好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均未累及.结论 对于渗出较多、黄斑区长期处于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状态、渗出病变吸收缓慢甚至吸收不明显的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防止病变进展过程中因渗出的浆液导致黄斑区RPE细胞不可逆性萎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中浆”患者眼底表现及荧光血管造影改变与双眼视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对90例(95眼)“中浆”患者进行视力、屈光、Amsler方格卡、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检测患者的双眼影像和立体视功能。结果: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或/和色素上皮脱离者,其单眼抑制率、双眼影像差≥5%者及立体视功能异常率高于视网膜水肿型;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喷出型者的视力及立体视功能受损率高于其他类型,但差异无显著性,病变发生于黄斑区者较旁黄斑区和其他区域者其双眼视觉损害程度更严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病变部位比眼底改变及荧光血管改变对双眼礼堂的影响更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OCT观察视盘小凹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OCT观察视盘小凹的特征。方法:3例(3眼)视盘小凹病人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3眼的视力分别为0.8.0.8和1.2。两例女性病人年龄分别为42和52岁,一例男性病人年龄为30岁。结果:OCT显示3眼小凹处均有神经纤维缺损黄斑区无神经上皮脱离:第1例女性病人的视野显示旁中心暗点,第2例女性病人为向心性视野缩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双侧黄斑区均有窗样缺损,有黄斑前膜并伴有水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三个小凹均表现为晚期高荧光。结论:OCT对于诊断视盘小凹是非常有用的,并且可以有助于发现有无神经上皮脱离和黄斑水肿,以便及早给予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FFA确诊的598例CSC患者64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检查并采用德国海得堡眼底造影系统行绿色激光扫描眼底照相及FFA检查。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渗漏点发生的部位并分析其特点,统计测量其年龄、视力、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面积、RPE渗漏形态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渗漏灶集中发生于后极部,上方象限多于下方象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3,P<0.01);鼻侧多于颞侧象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3,P<0.01);距中心凹距离越近渗漏灶发生频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715,P<0.01)。渗漏灶形态分析发现渗漏灶形态与年龄有关。64例≥50岁患者中微漏型35例,占该组患者的54.7%;154例35~39岁患者中扩散型82例,占该组患者的53.2%;多渗漏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面积小,单渗漏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面积大,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25,P>0.05) ;CSC患者视力与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面积呈负相关(r=-0.335,P<0.01),与病程及渗漏灶距中心凹距离无相关性(r=-0.029,-0.145;P>0.05)。结论 CSC患者FFA渗漏灶的发生有区域性差别,浆液性视网膜脱离面积与渗漏灶多少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发期Vogt-小柳原田病(VKH)的眼部表现及其影像特征。方法收集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就诊的17例(34只眼)初发期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其中8例(8只眼)同时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综合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底检查和FFA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发病。FFA显示17例(33只眼)视乳头周围及后极部多发针尖样荧光素渗漏,晚期荧光素渗漏增强呈多湖状荧光素积存。其中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及视乳头边界不清者7例(14只眼);视乳头边界清及晚期荧光素着色者10例(20只眼)。1例(1只眼)仅表现为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及视乳头边界不清,但视网膜和脉络膜无荧光素渗漏。1例(1只眼)可见视乳头向周边部发散的放射状及条纹状低荧光。对8例(8只眼)分别进行视乳头周围及黄斑区、中周部频域OCT,显示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黄斑区和中周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呈多发浅脱离及神经上皮内囊腔。结论眼底检查发现视乳头充血、视网膜水肿皱褶及视网膜浅脱离的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多可见视乳头周围及后极部、中周部呈多发强荧光斑点,晚期荧光素渗漏增强且扩散融合呈多湖状荧光素积存;OCT检查可见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多发浅脱离及神经上皮内囊腔。  相似文献   

9.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以黄斑部水肿、脱离为主要体症的常见病,荧光造影表现为黄斑部动脉期或静脉早期的脉络膜,色素上皮病变引起的荧光渗漏。笔者发现除黄斑部外,周边成旁周边也可出现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体征相似的病变,特报告如下: 2例患者视力无异常,眼底检查发现黄斑以外有局限性视网膜水肿,荧光眼底造影见黄斑以外水肿区有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造影相似的荧光渗漏,并逐步扩大。(见图1、2) 2例患者有视物变形,视物不清,眼底检查有黄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改变与视力关系。方法:用日本Topcon眼底照相机对121例中浆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渗漏点位置≤1/3PD,视力≤0.5为13只眼(50%),视力>0.5为13只眼(50%);渗漏点位置>1/3PD,视力≤0.5为12只眼(25.5%),视力>0.5为35只眼(74.5%),两项之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渗漏面积≤1/3PD,视力≤0.5为5只眼(14.3%),视力>0.5为30只眼(85.7%);渗漏面积>1/3PD,视力≤0.5为19只眼(50%),视力>0.5为19只眼(50%),两项之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又有二例,渗漏点在黄斑中心凹,视力为1.5。结论:渗漏面积大小与视力预后有密切关系,渗漏部位与视力预后有一定关系。个别病人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却可能保持正常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改变与视力关系。方法用日本Topcon眼底照相机对121例中浆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结合临进行分析。结论:渗漏面积大小与社一有密切关系,渗漏部位与视力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本地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的流行病学规律。研究激光治疗与药物治疗(复方樟柳碱注射液、VitC、VitB1、VitP)在缩短病程、视力恢复及预防复发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门诊就诊怀疑中浆的患者,全部给予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共167例,并给予问卷调查,根据FFA将渗漏点在黄斑中心250μm以外的127例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A组:激光治疗,采用法国BVI-532激光器,41例;B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43例;C组:VitC、VitB1、VitP口服,43例;渗漏点在黄斑中心250μm以内的40例列为D组。某矿区2300人进行问卷调查,中浆患者21例,患病率9.1/10000。结果中浆多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女=3.08:1,多见于农民、工人(野外工作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诱因多为睡眠不足、情绪波动,多数人有烟酒嗜好。激光治疗组在症状消失时间及眼底检查神经上皮脱离消失时间上与另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激光治疗组和复方樟柳碱治疗组在视力恢复至患病前所需时间上,及FFA检查渗漏点消失时间上无差异(P>0.05),但较VitC、VitB1、VitP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浆是本地区的多发病,激光治疗及复方樟柳碱治疗均能明显缩短病程,利于视力早日恢复,但均不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临床特点为某种原因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屏障功能损害,因而视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引起神经上皮层的盘状脱离,而致视物变形、眼前暗影、中心视力下降。常发生于中青年,虽有小部分可自愈,但大多数患者病情顽固,反复较大。视物有变形和变色,视力不能提高,眼底黄斑区水肿,渗出不能吸收,有波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1992年以来经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的5例5眼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tear of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m,RPE)的临床资料。其中对2例RPE撕裂灶边缘进行了光凝治疗。结果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多发生于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浆病、脉络膜新生血管及其激光治疗后,也可发生于特发性葡萄膜渗漏。接受激光治疗的2例病例,病情都得到了控制,RPE渗漏停止,视网膜脱离得到了复位,患者视力较前均有提高。结论RPE撕裂好发于黄斑部及其附近。其在检眼镜、FFA、ICGA及OCT等检查中有特征性改变。激光对于合并有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RPE撕裂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力预后与FFA特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力预后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关系。方法 通过 171例 2 5 7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 ,分析黄斑水肿的分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拱环面积 ,渗漏来源 ,渗漏距黄斑中心凹的距离等因素与黄斑水肿视力预后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分型对视力预后影响最大 ,其次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和渗漏程度。在视力小于 0 .1的 38眼中囊样水肿 18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期 2 2眼 ,渗漏距黄斑中心凹 5 0 0 μm内占 2 5眼。 结论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分型的不同 ,视力预后亦不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愈重 ,其视力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8岁.因右眼视物模糊1个月余来我院就诊.平素体健,无疾病史.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4,不能矫正;左眼视力1.0.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正常,右眼眼底可见黄斑区浓厚黄白色沉积(图1),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眼底检查无异常发现.右眼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显示,黄斑中心凹下强反射光团聚集,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下积液(图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显示,右眼黄斑拱环颞上缘有一点状荧光渗漏灶(图3A);同步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局部脉络膜血管扩张,吲哚青绿渗漏(图3B);FFA晚期像可见黄斑区荧光渗漏灶逐渐扩大,荧光素积存(图3C);同步ICGA晚期像可见黄斑区染料积存和周边环形弱荧光(图3D).初步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建议行激光光凝治疗,患者拒绝.此后,患者未复诊,电话回访时自诉视力好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低能量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 )的临床效果以及视力同渗漏位置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低能量激光治疗渗漏点在黄斑旁中心凹外的53例中浆患者行激光封闭为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的33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的改变,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视力提高程度,以及治愈率、复发率。对全部126例患者的视力同渗漏位置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治愈率比较:治疗组术后4 wk治愈率为92.5%,对照组在用药后4 wk治愈率为30.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2,4wk;3,6 mo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对照组复发率为12.1%,治疗组复发率为11.3%。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非参数相关分析法对视力与荧光渗漏点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其相关系数 r=0.216, P =0.0001,两者存在着线性正相关关系。 结论:低能量激光对渗漏点在黄斑旁中心凹外的患者早期进行激光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提高视力和临床治愈率,提高视觉质量,但不能降低复发率。视力与渗漏位置呈正相关性,对判断预后及治疗有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致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并结合全身疾病诊断为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致CSC 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双眼发病。眼底检查见视网膜后极部均有神经上皮脱离,伴有色素上皮脱离者6眼,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多发性萎缩2眼,伴有黄色纤维素样渗出14眼,伴有大泡性视网膜脱离4眼。FFA后极部见单个渗漏点4眼,多个渗漏点20眼;伴有色素上皮萎缩条带2眼,伴有视网膜下大量积液4眼。OCT检查提示24眼存在单发或多发的神经上皮脱离伴/不伴有色素上皮脱离,其中6例患者有神经上皮脱离伴下方高反射信号。12例患者中,肾脏移植术后2例,多发性硬化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肾病综合征2例,脱髓鞘疾病1例,另外2例患者因发热或者其他原因在当地输注过大剂量激素。结论 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致CSC对患者视力的损害极大,其典型的眼底特征可帮助诊断,对此类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便于早期发现,避免出现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相似文献   

19.
任晓冬 《眼科》2016,25(1):72
男性,10岁。偶然发现双眼视力不佳于2013年12月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矫正0.5(+1.00DS+0.75DC×100);左眼矫正0.6(+0.50DS+1.00DC×80);双眼前节正常。眼底检查(图1A、B):右眼黄斑区见一约1DD边界清晰的黄色病灶呈“煎鸡蛋样”改变,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周边眼底未见异常;左眼黄斑区见一约2DD边界清晰的椭圆形黄色囊样病灶呈“鸡蛋黄样”改变,余眼底未见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图1C、D):右眼动脉期黄斑区可见斑驳状强荧光,晚期斑驳状强荧光减弱,其他部位造影无异常;左眼静脉期黄斑区可见椭圆形遮蔽荧光,晚期无改变。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图1E、F):右眼与病灶相应处可见自发荧光增强,期间可见斑驳状自发荧光减弱;左眼病灶处自发荧光显著增强。相干光视网膜断层扫描(OCT)(图1G、H):右眼黄斑区可见局限性神经上皮浅脱离,其下可见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左眼黄斑区可见局限性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部分遮挡其下网膜反射。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双眼a、b波幅值及峰潜时无异常。眼电图(EOG)检查,双眼光峰电位/暗谷电位(Arden比)降低。诊断为:双眼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右眼卵黄破碎期,左眼卵黄病变期);双眼屈光不正。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0岁,2013年8月因双眼视力下降1个月余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眼科检查:视力右眼为0.3,左眼0.6,双眼眼前节正常,眼底均可见类圆形黄白色病灶.右眼FFA显示黄斑区斑驳状高荧光,晚期轻度增强,无明显渗漏;ICGA显示黄斑区点片状高荧光,未见息肉样高荧光,FFA、ICGA均显示从视盘颞侧附近发出异常脉络膜动脉伸向黄斑中心,在黄斑区形成分支血管网.OCT显示右眼RPE隆起,下方可见中高反射信号,未见明显指状突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可见下少许积液(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