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立革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423-1424
急性心肌梗死(AM 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此病急性期病情变化快,发病初期的病死率较高,CCU病房拥有先进监测设备和专科护理人员,及时施行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CCU的规范、整体护理和有重点、有计划的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到了重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其治疗在过去数十年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改善了病人的近期和远期愈后。20世纪60年代CCU的建立,能早期检出致死性心律失常,并立即给予除颤,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从原来的30%降到15%;溶栓治疗的开展,改变了AMI的病程,冠状动脉内血栓的溶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AMI患者实施院前抢救,包括缓解疼痛及对症治疗,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治疗。结果30例AMI患者均安全转运至医院CCU病房,无一例意外情况发生。结论开展院前急救可大大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友湘 《广州医药》2002,33(6):19-20
目的:探讨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方法:对203例急性心肌梗死中14例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治经过进行分析。结果:症状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89例中10例死亡,死亡率5.3%;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14例中5例死亡,死亡率35%。结论:凡遇年龄大或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不论有否典型心肌梗死症状,都应常规心电图检查,防止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倒并发原发性心脏骤停.其中原发性室颤9.7%。剧烈心绞痛,警告性心律失常多为原发心脏骤停前的征兆。本组死亡2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38例的5.2%,6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19%,因此预防原发性心脏骤停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遵循指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水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急症,死亡率高。根据美国2004年的统计资料,每年美国近90万人患急性心肌梗死,其中56.5万例为首次心肌梗死,平均年龄男性65.8岁,女性70.4岁。30万为再次心肌梗死。42%的心肌梗死患者在1年内死亡,其中半数死亡发生在发病后到达医院急诊室之前。Q波心肌梗死占25%,非Q波心肌梗死占75%。根据我国北京市的统计资料,在34-75岁人群,  相似文献   

7.
顾华  黄贤胜 《四川医学》2009,30(6):991-992
目的探讨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CCU)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家属焦虑的原因。方法将50例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家属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对病情了解与否及对CCU病房收费情况的了解与否存在的焦虑情况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病情及收费情况不了解是导致CCU病房AMI患者家属焦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目前院前急救在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加快院前急救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邵翠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2):129-12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后的整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TCA后不习惯卧床排尿的病人,发生尿潴留者占38.75%,尤其以男性病人发生率较高。临床采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法.是目前AMI再灌注治疗最有效的措施。结论: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与有效整体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例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将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与同期住院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3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其合并症发生率分别为高血压70.8%vs61.1%(〈0.05),糖尿病33.3%vs23.5%(P〈0.05),高质血症12.5%vs25.7%(P〈0.05),恶性心律失常29.2%vs30.4%(P〉0.05),心功能衰竭58.3%vs46.9%(P〈0.05),死亡率20.8%vs78.6%(P〉0.05)。结论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较重,较易发生心功能衰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是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2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家武  谭启文 《广西医学》2009,31(10):1506-150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2例病人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23例中,病情稳定出院19例(59.4%),死亡13例(40.6%);28例(82.4%)患者有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不典型,死亡率高。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高,需及时诊断,正确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合并贫血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重心肌缺血,从而恶化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了我科CCU收治的4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旨在探讨血红蛋白(Hb)水平对住院期间患者病死率、严重心衰(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左室射血分数(LVEF)、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有或无心绞痛史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病例225例,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两组进行临床对比:I组梗死前有心绞痛史,Ⅱ组梗死前无心绞痛史。结果:两组病例心定(均为NYHA标准Ⅲ~Ⅳ级)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休克的发生率为25.44%,比I组11.71%高,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住院死亡率为14.04%,比I组5.41%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史的患者其休克和住院死亡率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前无心绞痛史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前的缺血刺激,对梗死心肌具有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GS)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19%,病死率高达60%-80%。尽管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手段已取得明显进步,其近期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心源性休克仍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主要原因,50%的死亡发生于心源性休克确诊后48h内,CRACE试验报导:心源性休克在6年的随访中总的病死率达到了88%。因此,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降低AMI死亡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患,已死的心肌无法再生。首次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率15%左右,再发性心肌梗死是在原有心肌梗死基础上再次发生心肌坏死,再次心梗发生率高达35%左右,且再发生心梗有一定危险因素。现将我院2000年-2005年收治的30例再发心梗病人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心电监护及必要的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予中药及必要的西药及心电监护)56例,单纯西医治疗组30例作对照。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死亡率10.9%(5/55),而对照组死亡率30.0%,两组患者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死即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2002年我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共收治心肌梗死患者86例,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患者均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康复疗养效果观察刘玉池(江苏省钟山干部疗养院南京210014)急性心肌梗死者抢救存活后,再梗死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第1年内死亡率可达10%~20%。因此,有必要对恢复期患者继续进行医疗保护。作者选择1990~1995年经我院处理的急...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突发而危重的急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也是冠心病和急性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胆固醇水平增加1%,心肌梗死和死亡风险就增加2%。目前我国大城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0~55岁青中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30多岁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也偶见。这表明心肌梗死患病率与死亡率在急剧增加并且快速年轻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心肌梗塞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面的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中收治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所有患者CCU并行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等情况,观察患者在使用IABP后的心率以及血压变化,是否有并发症出现,住院死亡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及时在IABP的帮助下完成急诊PCI手术,并且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并发症发生6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中死亡2例,手术中死亡0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1例。结论: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加安全有效,并且可以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