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治疗乳腺癌采用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20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112例,对照组95例。两组均给与心内科常规药物,观察组给予磷酸肌酸钠1g/d静脉推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心肌酶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经过化疗共有123名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治疗后两组心电图改变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磷酸肌酸可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对于预防和治疗葸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行吡柔比星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加右丙亚胺静脉滴注,右丙亚胺的配制浓度为吡柔比星的10倍;对照组常规接受TAC方案加安慰剂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间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差异、左室射血分数从第4周开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随访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脱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丙亚胺能提高行含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羟孕酮对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化疗方案,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口服甲羟孕酮。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化疗期间饮食、体重、KPS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3%和69.6%,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进食量、体重及KPS评分增加患者的比例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Ⅲ~Ⅳ级白细胞减少、脱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羟孕酮可显著减少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改善饮食情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组织PCNA和Bcl-2的影响,探讨二者与化疗的关系及评价疗效的价值。方法:制备MCF-7乳腺癌荷瘤裸鼠模型,化疗后观察移植瘤病理组织学疗效,用免疫组化SP法显示乳腺癌组织PCNA和Bcl-2表达情况。结果:(1)各化疗组瘤组织PC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NP、TP和Xeloda组显著低于CMF、CAF组(P〈0.05)。PCNA表达与病理疗效显著相关(P=0.001)。(2)CAF、NP、TP和Xeloda化疗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TP组显著高于CMF、CAF组(P〈0.05)。Bcl-2表达与病理疗效无显著相关性(P=0.093)。结论:化疗可降低乳腺癌组织PCNA表达,并增强Bcl-2的表达,且不同化疗方案对二者影响的差异有显著性。PCNA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化疗效果的参考指标,对选择化疗方案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所致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两组给予常规的保护心肌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1g/ d 静注1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肌钙蛋白 I、CK - MB 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肌钙蛋白 I、CK - MB 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 ﹤0.05)。两组经过化疗共有73名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治疗后两组心电图改变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较明显( P ﹤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对于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易瑞沙治疗一线药物化疗失败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一线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6例给予多西紫杉醇+伊立替康化疗,观察组患者37例给予易瑞沙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1年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及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除了皮疹、腹泻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瑞沙分子靶向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NSCLC,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乳腺癌CAF方案化疗致心脏毒性疗效。方法 将乳腺癌患者在CAF方案化疗过程中出现心脏毒性的 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2例。治疗组 :给予复方丹参滴丸 10粒 ,Tid ,po ;辅酶Q1 0 2 0mg ,Tid ,po ;维生素C 0 .3 ,Tid ,po。对照组 :给予辅酶Q1 0 2 0mg ,Tid ,po ;维生素C 0 .3 ,Tid ,po。治疗 2周后 ,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 90 .9%。心电图改善有效率 83 .5 %,明显优于对照组 72 .7%、66.7%(P <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减轻乳腺癌CAF方案化疗所致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8.
Lin XG  Xie DR  Yao HR  Li ZH  Jiang ZM  Liu TH 《癌症》2003,22(4):411-414
背景及目的: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方案(CAF方案)和紫杉醇、顺铂方案(TP方案)均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但TP方案给药复杂,我们对两组晚期乳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AF方案及T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17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CAF组和TP组,两组病例特征具可比性(P>0.05),CAF组(66例):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推注,第1天;5-氟尿嘧啶6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阿霉素60mg/m^2,静脉推注,第1天,TP组(51例),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顺铂60mg/m^2,静脉滴注,第2、3天,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至少接受2个疗程化疗。结果:CAF组初治病例有效率54.8%(17/31),复治病例有效率31.4%(11/35),总有效率42.4%(28/66),TP组分别为62.5%(15/24),59.3%(16/27),60.8%(31/51)。两组初治病例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检测),复治病例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检验),CAF组中位无进展时间7.8个月(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VI)为5.3-10.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7.8个月(95%CI为13.3-22.5个月)TP组分别为8.6个月(95%CI为6.5-12个月)和19个月,(95%CI为15-25.5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腹泻的发生率在CAF组明显高于TP组,而肌痛,皮疹及周围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TP组则明显高于CA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秩和检验),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近,所有不良反应均能耐受。结论:CAF方案疗效较好,可作为晚期乳腺癌首选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CTX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CTX方案为观察组,CAF方案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2.7%(16/22),对照组为53.8%(14/2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月经状况,ER、PR,基因表达,临床分期,远处转移等因素,对近期疗效无显著影响(P〉0.05)。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为主,观察组Ⅲ-Ⅳ度发生率为59.1%,对照组为1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与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可耐受。结论对于晚期乳腺癌初用化疗者,CAF组与观察组相比疗效无显著差异且不良反应较轻,临床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与XEL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16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化疗后的疗效情况和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总有效率(CR+PR)为48.84%,与对照组的51.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化疗后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化疗后,2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病变、神经毒性和肾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手足综合征和肝损伤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与XELOX方案化疗均可有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且XELOX方案的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更高,有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石伟利  吴瑛琦 《癌症进展》2018,16(2):214-216,221
目的 对比研究坎地沙坦联合小剂量卡维地洛或右丙亚胺对乳腺癌患者使用蒽环类化疗药物过程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对10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方案中加用右丙亚胺;试验组患者在化疗方案中加用坎地沙坦联合小剂量卡维地洛.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8个周期后心电图变化、肌钙蛋白水平、心肌重构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8个周期后,试验组患者QRS波群电压下降、心律失常、ST-T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及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8个周期后,试验组患者LVEF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LVEDD、BNP上升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化疗4个周期后肌钙蛋白异常情况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未发生明显的肌钙蛋白异常情况(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小剂量卡维地洛能降低蒽环类化疗药物对癌症患者的心脏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较轻,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丙亚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蒽环类化疗时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乳腺癌术后接受CAF(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方案和TE(多西他赛+表柔比星)方案化疗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及实验组均采用CAF方案和TE方案化疗,试验组在给予阿霉素或表柔比星30 min前给予右丙亚胺(奥诺先)静脉滴注(右丙亚胺:阿霉素或表柔比星=10:1),30 min内滴完.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12个月以后出现血清BNP升高,对照组治疗6个月以后出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试验组血清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以后血清cTn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试验组血清cTn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K-MB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2个月以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LVEF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以后LVEF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以后,对照组LVEF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丙亚胺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可以明显减轻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保护心肌细胞,且不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化疗药物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右丙亚胺单药与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对阿霉素所致相关性心脏毒性的影响,并对比其疗效。方法选取恶性肿瘤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组(右丙亚胺单药,61例)、联合用药组(联合应用右丙亚胺与华蟾素注射液,75例)与对照组(不予用药处理,30例)。3组患者均采用含蒽环类药物阿霉素的化疗方案。对照组化疗前不予用药处理;单药组化疗前30 min给予注射用右丙亚胺,按与阿霉素剂量比20∶1确定右丙亚胺剂量;联合用药组在化疗前同时给予右丙亚胺与华蟾素注射液15 ml,右丙亚胺用法用量同单药组。结果经4个化疗周期,(1)心脏毒性发生率方面:对照组53.3%,显著高于单药组(29.51%)、联合用药组(8.0%),P<0.05;单药组显著高于联合用药组,P<0.05。(2)心电图方面:3组病例在化疗开始前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化疗过程中右丙亚胺单药组心电图异常者9例(14.75%)、联合用药组7例(9.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例(73.3%);联合用药组的心电图异常比例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3)CK、CK-MB、TnI方面:单药组与对照组化疗后较本组化疗前显著上升(P<0.05);联合用药组化疗后CK、TnI较本组化疗前显著上升(P<0.05),CK-MB与化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化疗前3组差异不显著(P>0.05)。化疗后单药组、联合用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4)超声心动图参数LVIDD、LVISD、A/E、LVEF、FS方面:单药组与对照组化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联合用药组化疗后较本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前3患者各超声心动图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丙亚胺与华蟾素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以及毒性程度,维持正常的心电图、心肌酶以及心功能变化,从而增强恶性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耐受能力、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正减毒汤在大肠癌化疗期间调节免疫功能及减轻毒副作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对照组仅全身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服用扶正减毒中药煎剂,每日1剂,两组均观察1周期(21d)。各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1周期后抽血查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实验结束评价疗效,包括药物不良反应、气虚症候、KPS评分及免疫指标。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及CD4/CD8比值均有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略有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卡氏评分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略有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卡氏评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③治疗后,气虚症候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④两组相比较,治疗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方面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经统计分析有明显差异。在血色素、血小板、肝肾功能毒性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中药加化疗组在减少部分毒副反应方面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扶正减毒汤与化疗联合治疗大肠癌,能够增强化疗的近期疗效,减少部分毒副反应,有效改善病人气虚症候,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人免疫状态,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消化道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观察组(45例)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4例),护理结束后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HAMA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总分和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因子得分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期间,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不仅可降低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而且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8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奈达铂+紫杉醇方案进行化疗,研究组采用奈达铂+紫杉醇脂质体方案进行化疗。均以3周为1个疗程,比较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命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5.0%(22/40),研究组为57.5%(23/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70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4,P〉0.05);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均有所提升,但研究组提升程度优于对照组(t=5.782,P〈0.05);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8,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及心电图变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肝损伤、肾损伤方面,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除保留紫杉醇原有药用机制、功效及适应证外,还能有效减轻后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其与奈达铂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安罗替尼三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广泛期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安罗替尼治疗15例)和观察组(不接受治疗15例),评估安罗替尼三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位PFS为3.0个月,95...  相似文献   

18.
联合放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佟倩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18(12):830-831
 目的 观察联合放化疗与单一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肌的损伤。方法 接受含表柔比星化疗或联合放疗的术后乳腺癌患者共68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表柔比星化疗配合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明显高于单一化疗组。放化疗组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36.8 %(14例),单一化疗组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10 %(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放化疗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建议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心电图,尤其对年龄>60岁和有高血压、心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腹腔恒温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式分为单纯全身静脉化疗组(对照组)28例及腹腔恒温热灌注+全身静脉化疗组(实验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临床总有效率、化疗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且局部复发率(3.3%)及远处转移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21.4%,28.6%),而1年生存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