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总结白薇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白薇""萝藦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物活性""Cynanchum atratum""Cynanchum versicolor""Asclepiadaceae""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vity""Biological activitie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SciFinder、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6年7月-2020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白薇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直立白薇C.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C21甾体皂苷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芳香类化合物等,如直立白薇苷A、白前苷A、正十六烷酸、9-脱氢安托芬、3,4-二羟基苯乙酮;具有抗炎、抗肿瘤、美白等多种药理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直立白薇上,对蔓生白薇的研究较少;对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21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上,而涉及其他类型化合物的研究不多;有关C21甾体皂苷类的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化合物层面上,而构效关系研究较为少见。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白薇药材资源,有必要进一步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杜鹃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中药杜鹃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作用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30年的相关文献.结果:杜鹃属植物主要合有黄酮类、二萜类等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证明其在祛痰、止咳平喘、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抗炎镇痛、免疫、杀虫等方面具有药理活性.结论:杜鹃属植物在我国分布较广,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姜黄素为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保肝等药理活性,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化学防癌剂。对其药理活性、作用机理和体内代谢过程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紫花苜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紫花苜蓿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并且对其主要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紫花苜蓿含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皂苷类、挥发油、香豆素等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雌激素样作用、抗氧化、抗菌等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5.
呫吨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近年来呫吨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文献汇总.结果:呫吨酮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抗疟作用;保肝及治疗急慢性肝炎的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结核作用;抗抑郁活性;治疗热症、肝胆病及血液病;抗心肌缺血作用等.结论:呫吨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一类很有发展空间的活性天然产物,药理学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山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山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山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植物主要的药理活性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结果山柑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硫苷、生物碱、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等;该属植物及其化学成分多具有镇痛、消炎、抗凝血、抗肿瘤、降血糖等药理活性。结论山柑属植物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应用其抗炎、镇痛及抗凝血活性,对其他药理活性的研究利用相对较少;该属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降血糖等,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对该属植物进行系统研究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霞  王晓华  杨保华 《药学实践杂志》2003,21(5):298-301,307
目的:总结近些年来姜黄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阅读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姜黄药理活性的研究论文,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姜黄在抗癌、抗炎、抗茵,提高免疫力及保护肝脏、胃肠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结论:随着姜黄药理活性的不断被发现和证实,姜黄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植物药。用于治疗肿瘤、、肝损伤、呼吸道、胃肠道疾病及皮肤感染等。  相似文献   

8.
3-(取代苯基乙烯基)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捷  徐莉  徐世平 《药学学报》1999,34(12):908-912
目的:合成一系列以吲哚为母核,具有第三代维甲类结构特征的化合物(3 取代苯基乙烯基吲哚衍生物) ,通过药理筛选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方法:通过Wittig 反应、Wittig Horner 反应和相转移Wittig 反应得到目的物,利用几种药理模型进行抗肿瘤和免疫活性筛选。结果:设计合成了29 个新的3 ( 取代苯基乙烯基) 吲哚化合物,药理筛选结果表明,5 个化合物(9,12,13,15,17) 对HCT 8, KB和Bel7402 细胞株有效,1 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增强免疫活性。结论:药理筛选结果表明,其中一些化合物显示了较强的抗肿瘤和增强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24):3454-3456
目的:为肉桂提取物的深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对Pub Med数据库、谷歌学术及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80-2014年发表的肉桂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完整的检索和综述。结果与结论:肉桂提取物(挥发油)中主要含有肉桂醛等成分,主要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抗心血管疾病、抗癌等多种药理活性,在新药研发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其分离提取率的提高及药理活性的分子机制的揭示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34):4868-4871
目的:总结、归纳苍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苍耳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倍半萜内酯""Xanthium""Xanthii fructu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6年1月-2015年5月Pub Med、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苍耳子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106篇,其中有效文献38篇。经整理,苍耳子中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酚酸类、水溶性苷类、倍半萜内酯类以及挥发油、脂肪酸、噻嗪二酮和生物碱等;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肿瘤、抑菌、抗炎镇痛、降血糖等作用。加强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传统中药。  相似文献   

11.
白薇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药物是传统调脂药物,但除了调脂以外,还具有抗炎、抗栓、神经保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药理作用,因此,在防止心肌肥厚、抗慢性心衰、抗心律失常、预防骨质疏松、预防败血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白首乌的化学成份及药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喻樊 《海峡药学》2008,20(10):86-89
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白首乌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白首乌含有C21甾体酯苷类、磷脂类、苯乙酮苷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缺氧、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3.
Lee KY  Yoon JS  Kim ES  Kang SY  Kim YC 《Planta medica》2005,71(1):7-11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seven pregnane glycosides including cynatroside B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Cynanchum atratum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activity.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have characterized the mode of AChE inhibition of cynatroside B, the most potent of these isolated pregnane glycoside inhibitors. We have also examined the anti-amnesic activity of cynatroside B. Cynatroside B inhibited AChE activit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its IC50 value was 3.6 microM. The mode of AChE inhibition by cynatroside B was reversible and non-competitive in nature. Moreover, cynatroside B (1.0 mg/kg body weight i.p.)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d memory impairments induced in mice by scopolamine (1.0 mg/kg body weight s.c.) as measured in the passive avoidance and the Morris water maze tests. We suggest, therefore, that cynatroside B has both anti-AChE and anti-amnesic activities that may ultimately hold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value in alleviating certain memory impairments observed in Alzheimer's disease.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s a part of our continuing research for bioactive constituents from Cynanchum limprichtii Schltr., two new C21 steroidal glycosides limproside A (1) and limproside B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Cynanchum limprichtii.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1D- and 2D-NMR spectroscopic data as well as HR-ESI-MS analysis. The cytotoxicity of two compounds against two selected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was assay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昆明杯冠藤中C-21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法,反相ODS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昆明杯冠藤中分离得到了4个C-21甾体类化合物,分别为:告达庭(caudatin,Ⅰ),加加明(gagamine,Ⅱ),告达庭-3-O-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加拿大麻吡喃糖基(1→4)-β-D-加拿大麻吡喃糖苷(Ⅲ),青羊参苷元-3-O-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加拿大麻吡喃糖基(1→4)-β-D-加拿大麻吡喃糖苷(Ⅳ)。 结论 化合物Ⅲ和Ⅳ中的糖链全部由2,6-双去氧糖组成,且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民间药青阳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阳参是萝摩科鹅绒藤属青阳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的根,为云南民间药用植物。本文主要综述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为青阳参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对保证其中药质量、提高药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茎委陵菜中的黄酮苷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多茎委陵莱(Potentilla multicaulis Bunge)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多茎委陵菜的70%乙醇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及凝胶柱层析,采用化学及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纯化得到5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和1个挥发油。分别为翻白叶苷A(Ⅰ)、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Ⅱ)、槲皮素-β-O-β-D-葡萄糖苷(Ⅲ)、山柰酚-3-β-D-葡萄糖苷(Ⅳ)、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Ⅴ)、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Ⅵ)。结论化合物Ⅰ-Ⅳ,Ⅵ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委陵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牛心朴子草中的活性成分。方法以牛心朴子草为原料,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牛心朴子草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利用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对活性部分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采用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进行了表征,证实为7-脱甲氧基娃儿藤碱。结论AB-8大孔吸附树脂可以用于牛心朴子草活性成分的分离。  相似文献   

19.
垂盆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慧娟  杜成林  王晓静 《药学研究》2015,34(11):661-663,672
通过阅读大量的垂盆草相关研究文献,本文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3个方面进行概述,为垂盆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猫眼草全草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猫眼草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对其中的43种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所鉴定的成分占总流出峰面积的75.86%。其中醛类化合物14种,占30.77%;酮类8种,占19.02%;醇类14种,占17.08%。结论本文首次分析了猫眼草全草挥发油成分,为了解猫眼草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