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大鼠肛周肿胀模型及小鼠出血模型,探讨康痔栓对肛周肿胀及出血的影响。方法:巴豆油诱导大鼠肛周肿胀建立实验性大鼠痔疮肿胀模型,造模成功后6、12、24、48、72 h灌肠给药。每次给药后30 min,测量大鼠肛周肿胀直径。测量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肿胀肛周组织,做病理组织切片。小鼠灌胃给药后30 min剪尾,测定小鼠断尾出血时间。结果:康痔栓可降低巴豆油诱导的大鼠肛周肿胀程度(P0.05),对小鼠断尾止血作用显著(P0.05)。结论:康痔栓对痔疮引起的肛周肿胀、出血具有消肿、止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攒竹穴主治肛病术后疼痛操作:用30号1寸毫针朝鱼腰穴方向斜刺,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针一次,出针后改用揿针留针24小时。典型病例:黄××,29岁,南宁市自来水厂工人。住院号30324。88年元月15日因便后肛门肿物脱出,伴滴血4年而入院。诊为多发性混合痔于元月18日在局麻下行“剥扎术”,术后肛门疼痛难忍,经服止痛片未能止痛,遂给予针刺左侧攒竹穴,留针30分钟,疼痛停止。出针后在原处刺入揿针,剪一小块胶而固定,保留24小时,疼痛未再发作。按语:《甲乙经》云:“痔痛攒竹主之”。《普济方》又说:“治五痔痛,穴攒竹。”  相似文献   

3.
延吉市中医院李钟璇,擅长刺血疗法,手法独特新颖,疗效颇著。现举验案二则如下:验案1:金××,男,40岁,邮局职工。于1980年2月23日初诊。素患脱肛(轻度)、痔疮,近日加重。肛周红肿、并有突出,时作痒刺痛,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证属湿热下注,气血壅滞。治宜清热活血,选用腰俞穴针刺放血。刺法:取俯卧位,腰俞穴周围及针具常规消毒后,将三棱针缓斜刺入其处血管,拔针出血后,加拨火罐,以出血自止为度。半月后复诊:诸症悉平,为巩固疗效,如前法再刺放血一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痔点挑治加中药熏洗法"治疗痔疮临床疗效的观察,及其与健全直肠黏膜屏障相关性分析,根据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来判定其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挑治加中药熏洗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太宁栓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共2组。治疗组采用每周痔点挑治1次,配合每天中药熏洗1次,2周1疗程;对照组用太宁栓塞肛,每日1次,2周1疗程。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肛周疼痛、水肿、肛门坠胀、痔核脱出程度等症状体征的变化;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肠道粘液Ig A、SIg A、Ig G、Ig M的含量。结果:挑治加中药熏洗法治疗痔疮,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痔疮疼痛、出血、坠张、脱出、水肿等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挑治加中药熏洗组Ig A、SIg A及Ig M数值明显高于太宁栓对照组(P0.05)。结论:痔点挑治加中药熏洗法对痔疮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此法简便易学,其疗效的发挥与健全直肠黏膜屏障,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正原文诸痔者,谓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也。其形证各条如后章。又有酒痔,肛边生疮,亦有血出。又有气痔,大便难而血出,肛亦出外,良久不肯入。诸痔皆由伤风,房室不慎,醉饱合阴阳,致劳扰血气,而经脉流溢,渗漏肠间,冲发下部。有一方面治之者,名为诸痔,非为诸病共成一痔。痔久不瘥,变为瘘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简析诸痔,说的是牡痔(外痔)、牝痔(内痔)、脉痔(肛裂)、肠痔(肛痈)、血痔(痔疮出血),它们的症状各不一样。还有酒痔,  相似文献   

6.
前在北京中医三卷七期上看到山西中医进修学校,内公开一个针治咽喉炎的喇嘛秘穴,经我臨症试用确有奇效,再配合家传经穴,同时针刺,收效更速。针灸治疗咽喉发炎,普通一般的都采用少商穴,三稜针针刺出血,一般的均有效,合谷穴刺入四五分深者,不知内關穴,为针治咽喉炎的特效穴,谨将所用穴位手法介绍於後:1.合谷穴(又名虎口穴),在手的大拇指与次指歧骨之间,靠近次指边缘少许,令病人坐正,将手平放於桌子上,侧豎其掌,先用酒精棉花球消毒,再取已消过毒二寸长毫针,缓缓刺入,轻轻捻转针柄,深至一寸时,留针二十分钟,须每隔四、五分钟,捻转针柄一次,如用雀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改良PPH与经典PPH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36例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行改良PPH治疗,对照组行经典PPH治疗,观察比较术后第1周和24周的肛门出血、肛缘皮赘、坠胀感、痔核脱垂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排便带血发生率较对照组多,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24周,对照组肛缘皮赘残留及肛门坠胀感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PPH术式在解决肛缘皮赘残留及肛门坠胀感方面的远期疗效优于经典PPH术式,对于重度脱垂性痔患者,建议采用改良PPH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肛内滴注云南白药粉剂混合液治疗痔病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云南白药粉剂混合液肛内滴注治疗痔病术后出血3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30例出血病人全部治愈。结论云南白药粉剂混合液肛内滴注治疗痔病术后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笔者运用针挑疗法治疗内痔出血,内痔脱出发炎、裂肛痔、血栓痔50例,治愈率达80%,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九华膏棒式棉条肛内压迫对痔术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将60例混合痔术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九华膏棒式棉条填塞肛内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棒武棉条填塞肛内压迫止血,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九华膏棒式棉条对痔术后出血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上处理痔术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针灸治疗痢疾是以“天枢”“合谷”“足三里”三穴为主(均双穴),如遇小腹堕痛者再配针“中极”一穴(痛而不堕者经针“天枢”穴已有感觉腹中气舒即可不配针此穴),如遇绕臍痛者除配针此穴外再加针下脘(或建里)穴,效果显著,经治愈三十余例痢疾患者,最多不超过二次即愈,当经初次针灸后泻痢次数由每小时一、二次或四、五次可减至三、四小时或一、二小时一次(轻者一次即可全愈),再经第二次针灸后即行全愈。在施行针治时,“天枢”双穴针八分再至一寸,以患者有痠或觉小腹部似气凝而渐舒散为度,症状较重者针后再用姜片、艾绒加灸此穴。“合谷”“足三里”二穴针时以痠(胀或麻)为度。小腹坠痛加针“中极”穴(针六至八分深),绕臍痛者加针下脘(或建里)一穴(针六至八分深)。如遇畏针之患者经初针后症状减轻而尚未全愈时,第二次可用姜片、艾绒灸“天枢”(双)穴与“神阙”  相似文献   

12.
针灸取穴:主穴:关元、三阴交、三角;配穴:阴陵泉、归来、水道。操作手法:采用强刺激(尤以患侧),先针腹部穴,后针下肢穴,特别是关元、三角穴。刺激时要使感觉反射到阴部才有效。疗程:一天针一次,每次留针三十至六十分钟,七天为一疗程。治疗效果:急性睪丸炎、副睪丸炎,经针治后,一般二、三天肿退痛消,最迟为六天,痊愈率达90%以上。其中三例慢性睪丸炙,经针刺六、七次后,显著进步。病例简介: 例一:林××,男,十九岁,农民。患者二三天前  相似文献   

13.
有些针灸医师及初学者,对於针灸学上的许多特殊穴法,感到非常陌生,因而无法运用。茲仅就管窥所及,择要介绍於次,以供参考,当亦不无少补。一针:治诸病无效时针神阙。(见日本神道)笔者按:神阙穴,古说禁针,如素问王冰注云:“禁不可刺,刺之使人脐中生恶疮,矢出者死”。唯笔者曾亲自试针过,并无危险。但不可深耳。二白:在手腕关节正中线上五寸处(即郄门穴)向外开(桡侧)约五分处,左右共四穴。治痔疮、脱肛,针五分,直刺,宜同时并针。有谓系在掌后横纹上四寸,一在筋中,一在筋外,偏小指侧。三角灸:月绳量患者口吻两角三次(合口时),折成三角形,以一角置脐中,馀二角布脐下之左右,(应平高)即在脐下左右二角处灸三、四壮。治睾丸炎、副睾丸炎、疝气偏坠。三阴三阳:在耳前动脉处。治耳聋、飞虫入耳,灸三壮。  相似文献   

14.
本组63例,男20例,女43例;年龄15~18岁;病程1~5年。主穴:神阙。采用拔罐方法。患者仰卧,医者用大号火罐以闪火法在该穴拔罐,留罐约10分钟后起罐。如该穴有黄水流出,以消毒棉球擦净,并以另一干棉球敷于穴上。配穴:大椎。采用刺血拔罐方法。患者俯卧,医者揉捏大椎穴皮肤至发红发热,常规皮肤消毒后,提捏起穴位处皮肤,以三棱针点刺4~5次,挤出血液数滴,在该处闪火法拔罐。重症留罐15分钟,出血约2ml;轻症留罐5~10分钟,出血约0.5ml。起罐后以消毒干棉球擦净出血,再行常规消毒。治疗4~5天1次,3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女性患者经期前1周治…  相似文献   

15.
指出肛瘘的病因是湿邪为患,与痔病因的不同点是“湿行聚于脉内则为痔,行聚于脉外则为瘘”。在肛瘘的治疗方面,提出针利虎口穴,并阐述了虎口穴治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罗超兰  喻世万 《陕西中医》2011,32(9):1176-1177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洗剂联合肤痔清软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复方苦参洗剂熏洗后再外用肤痔清软膏治疗本病108例。结果:治愈率93%。结论:复方苦参洗剂联合肤痔清软膏治疗肛周湿疹有清热除湿,凉血解毒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1977~1997年用针刺上星配隐白穴治疗急性鼻出血患者15例,止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8~15岁9例,16~40岁4例,40岁以上2例。共同症状为突然出血不止,出血量100~500ml。2 治疗方法取穴:上星、隐白。操作:穴位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平刺上星穴0.5~0.8寸;0.5寸毫针刺隐白穴,强刺激,待血止后,再留针5~15分钟。3 疗效观察显效:针1次后出血停止,不需再用填塞或止血剂,1周内无复发;有效:针后出血停止,但1周内有复发,需再次针刺或配合少量止血剂;无效:针后出血仍不止。结果:10例显效,5例有效,无效0例…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法:取耳部主穴内痔点、痔核点、肛门,配穴取大肠、脾、神门、皮质下、交感、耳尖、肾上腺。主穴每次必用,配穴视证加减:痛甚加神门、皮质下;出血多加交感,脑点;肿块大加心、肾上腺;便秘加脾、大肠、实证加耳失、心;虚证加脾、升压点。用药物浸制过的王不留行籽贴压,隔日换贴药丸1次,两耳轮流贴治,7次为1疗程。每穴每天按压5次,每次300下。治疗结果:治愈(症状及痔核消失)48例,显效(痔核缩小2/3以上)8例,有效(痔核缩小1/3)6例。  相似文献   

19.
<正> 针刺百会、长强、承山(双),用疾徐补泻法的补法,留针20~30分针,每隔5分钟运针1次。同时加灸百会、足三里(双),10~15分钟。按:长强为督脉之别络,临近肛门,针之可增强肛肌的紧缩。足太阳膀胱经别入于肛,故取承山,两穴配合以治其标。百会为督脉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痔洗3号治疗肛周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痔洗3号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痔洗3号,每日早晚各1次,局部外洗,每次半小时,对照组用高锰酸钾溶液(1∶5000浓度)每日早晚各1次,局部外洗,每次半小时,以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以后评定疗效。结果:痔洗3号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洗3号治疗肛周瘙痒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