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关古代文献的归纳和整理,总结用经选穴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推拿分部作为检索源,将有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并建立数据库。对穴位频数及归经进行归纳和整理,运用Clementine 12.0软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获得针灸有效处方204条,共有77个穴位(含经外奇穴1个)。腧穴总频数为1004次,频数最高的穴位分别是天枢、脾俞、足三里,特定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背俞穴和募穴。关联分析支持度排前五位的是足三里→天枢、下脘→天枢、中脘→足三里、天枢→足三里、天枢→中脘。聚类分析将频数超过20次的穴位分成4个聚类群:天枢-下脘-足三里-中极、胃俞-脾俞-中脘、阴陵泉-公孙-三阴交、其余诸穴。结论: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用穴较为广泛,以腹部的穴位为主,注重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及特定穴的运用,常采用俞募配穴法。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2003年-2011年采用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尿频尿急6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女性40例,男性2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3年,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塞45例,症状轻者有时尚能坚持1-2小时小便1次,重者十几分钟或半小时1次. 2 治疗方法 针刺取穴:百会、合谷、足三里、三阳交、太溪、复部取穴(中脘、下脘、水分、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等穴位常规消毒,百会穴平刺0.5寸,合谷直刺1寸,足三里穴直刺1-2.5寸,三阴交穴直刺1寸,太溪穴直刺0.5寸,中脘穴直刺0.8寸,下脘穴直剌0.8寸,水分守直刺0.8寸,气海穴直刺0.8寸,石门穴直刺0.8寸,关元穴直刺1寸,中极穴直刺1寸,曲骨穴直刺0.8寸,天枢穴直刺1寸,外陵穴直刺1寸,大巨直刺1寸,水道穴直刺1寸,归来穴直刺1寸,气冲穴直刺1寸,针刺得气后均用补法,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疗程,休息2天进行下1疗程.  相似文献   

3.
瘧疾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我国第一部古典医学“内经”上就有了记载。并有创造性的分类和针灸疗法。我在治疗瘧疾时以“阳陵泉”“足三里”“公孙”为主穴,再按其症状之稍异配以他穴,经针治后一次即获全愈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经二次全愈的为数极少,但必须在瘧发前1—2小时许施行针治,否则能使症状或由热多寒少转变为寒多热少以及使瘧疾发作的时间改变提早发作,这样就要经二次施行针治才能全愈。茲将临床疗效介绍于后以供喜爱研究针灸者之参考。根据古人云“寒热往来,总在少阳。久而不愈,总不离乎脾胃.盖胃虚亦恶寒,脾虛亦发热也。疏理少阳、扶助脾胃、治瘧无余蕴矣。”的经验,所以在针治取穴以足少阳之“阳陵泉”及足阳明胃之“足三里”和足太阴脾之“公孙”三穴为主,且“内经”治瘧中云“渴刺足少阳”,凡瘧  相似文献   

4.
茲将53年至54年用针灸治疗对各种神经痛67例报告如下:67例都显示有良好效果,其中完全治癒者56例,进步者9例,无效者2例;最少针1次到3次,最多针20次到33次。选用的穴位针的穴位分为主穴配穴两类,肋间神经痛主治的穴位为“行间”、“乳根”穴,配穴为“曲池”、“膻中”、“周荣”等穴。坐骨神经痛主治穴位为“环跳”、“委中”、“昆仑”,配穴为“足三里”等穴。三叉神经痛主治的穴位为“童子”、“合谷”、“太阳”等穴,  相似文献   

5.
一、急慢性传染病1.痢疾第一法一、主穴:天樞、关元、足三里、中脘、下廉。二、次穴:合谷、二间、气海、阴交、水分、大横、神阙、大椎、曲池、委中、大肠俞、八髎。三、治疗技术:针合谷、足三里、天樞、关元,用中刺激,多采间歇捻针,或用泻法,留针15分钟至一小时,热度不高者可在留针期间或针后加灸大横、阴交、或神阙或大肠俞、八髎,灸是用轻刺激的艾捲悬灸法。如热度高者可针二间多压出血,或加针大椎、曲池、委中,用泻法或用中刺激,不要留针。一天可根据病需要针二至三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卵巢功能早衰(POF)的选穴规律,并探讨高频核心腧穴的用穴思路及其病机。方法:以“卵巢功能早衰”和“针刺”或“针灸”或“电针”或“温针灸”或“灸法”或“针药并用/并举/结合”为关键词,检索并筛选建库—2023年6月16日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与维普平台中针灸治疗POF的相关文献,记录及整理文献中的针灸处方,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67篇,提取出91组腧穴处方。针灸治疗POF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依次是关元、三阴交、肾俞、足三里及子宫;最常选取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及足太阴脾经;特定穴方面,主要以交会穴(239次)、募穴(116次)、背俞穴(110次)和五输穴(107次)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所获最紧密的穴对为关元→三阴交、三阴交→足三里和关元→足三里。通过聚类分析获得3类处方:(1)神庭、本神、百会、中脘、卵巢、天枢、大赫、太溪、太冲、足三里、血海、归来、中极和气海;(2)脾俞、肝俞、命门、肾俞和次髎;(3)关元、三阴交和子宫。结论:针灸治疗POF的思路以补肾益精为主,佐以调肝养心、疏肝扶脾。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数年来利用针灸兼服民间秘方,治愈阿米巴痢疾28例。粪便化验找到阿米巴滋养体,简介如下。一、治法: (一) 赤痢:针剌:以中脘、天枢、上巨虚为主穴。有表邪身热者加剌曲池、合谷;烦渴者加剌商阳(出血)。手法:以泻法为主。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日一次。验方:当归3克,大黄5克,川芎3克,厚  相似文献   

8.
<正>"老十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王乐亭教授根据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经验总结出的针灸处方,由足三里、中脘、上脘、下脘、气海、天枢、内关等穴组成,有调中健脾、理气和血、升清降浊等功效,是王老"治其本,以胃为先"[1]学术思想的体现。"脾胃者,仓廪之官",脾胃功能的强弱与全身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王老认为"老十针"具有"有病可治、无病可防"之功,不仅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患,还可  相似文献   

9.
取穴:以肾经、膀胱经为主,取中极、八谬、三阴交三穴、耳针取肾、膀胱、外生殖器三穴。治疗方法:选用28号2至3寸毫针,针刺相应深度得气后(膀胱特别充盈者针中极要注意),留针30分钟,起针后隔姜片艾灸十分钟,体弱者可在三阴交和八谬穴加电针给小刺激量。有的病人在留针时排尿感强起针后逐渐减弱,对这样患者要耳针留针至第二天起针,或当时也加少量电脉冲刺激三分钟。  相似文献   

10.
针药结合治疗产后腹痛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分娩后以小腹疼痛为主症者,称为“产后腹痛”。此种腹痛主要由产后子宫收缩引起,又称“产后痛”、“宫缩痛”、“儿枕痛”。笔者自2005年9月~2007年8月运用针刺和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产后腹痛25例,取得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最大36岁,最小23岁,其中新产妇20例,经产妇5例,病程最长18天,最短2天。辨证分型:①血瘀型: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黯,涩滞不畅,或胸胁胀痛,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苔白滑,舌暗,脉弦涩。②血虚型: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恶露量少,色淡,面色萎黄,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脉虚细。2治疗方法①针刺法:血虚型选取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合谷,采用补法,先用毫针捻转进针,得气后迅速出针。血瘀型选取太冲、气海、次、中极,采用泻法,迅速进针,得气后缓慢出针。上述方法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每次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②针灸期间配合口服中药,药物组成:川芎、芍药、甘草、当归、炮姜、附子。血虚腹痛加大枣、熟地、阿胶、麦冬;血瘀腹痛加桃仁、红花、川乌。上述中药每日1剂,5次为1疗程。疗程期间可根据病情需要服用益母草膏或艾附暖宫丸等中成药。3治疗结果疗效...  相似文献   

11.
四关穴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和生 《江苏中医药》2003,24(11):43-44
四关穴 ,即指二合谷穴、二太冲穴 ,其名称出自金元时代针灸医家窦汉卿的《标幽赋》 ,其文曰 :“寒热痹痛 ,开四关而已之。”明代针灸医家徐风在其《针灸大全》卷二中注曰 :“寒者 ,身作颤而发寒也 ;热者 ,身作潮而发热也 ;痛 ,疼痛也 ;痹 ,麻木也。四关者 ,五脏有六腑 ,六腑有十二原 ,十二原出于四关 ,太冲、合谷是也。”《针灸大成》曰 :“四关穴 ,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并把四关穴列为奇穴。四关穴之主治功能在古代医籍中已有不少载述 ,如《席弘赋》的“手连肩脊痛难忍 ,合谷针时要太冲” ,《杂病穴法歌》的“鼻塞、鼻痔及鼻渊 ,合谷太…  相似文献   

12.
“内关”是心主手厥阴心包络经的络穴,在古代针灸八法中号称阴维穴(脉)。它的治疗范围甚为广泛,疗效也很高,为目前针灸临床医家常用要穴之一。用时多认为它与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等穴(四总穴)同样重要,故以它与四总穴相加称为五总穴,这在临床上确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仅就管见所及,主观的将它在临床上的作用。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凌某,男,49岁。主诉舌苔黑色1年余,伴呕吐3d。患者有慢性胃肠炎病史10余年,近1年来加重,并常伴有恶心纳呆,大便溏泄,日5~6次。长期服用胃腺U及连服中药300余帖未见好转,3d来恶心加重,食后即吐,在外院予补液等对症治疗后没有缓解,遂来本科要求针灸治疗。证见面色晦暗,精神萎靡,舌尖、苔黑而润,脉细涩,选取中脘、下脘、天枢、关元、足三里5穴,用毫针进针得气后,施以捻转提插法,使腹部穴位针感向四周扩散;足三里针感向上或向下传导,留针30min,并行温针灸;神阙穴隔  相似文献   

14.
宋付刚 《中国针灸》2001,21(6):354-354
治法 :主穴取天枢 ,用温补法 ,进针得气后留针 2 0分钟。伴腹痛者配上巨虚、上脘 ;伴消化不良者配双侧足三里、太溪穴 ;单纯稀便配关元、建里。每日 1次 ,6次为一疗程。将2 5 0GS的磁片连接于KWD 70 7脉冲电疗仪的输出导线上 ,用胶布固定在“神阙”穴位上 ,用疏密波 ,脉冲频率 2Hz ,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每日 1次 ,每次 2 0分钟 ,6次为一疗程。可与针灸同时进行。结果 :治疗 12 5例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5年。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 ,大便成形 ,每日 1次 ,大便常规复查正常 ) 78例 ,占 6 2 4% ;显效 (症状明显减轻 ,大便基本成…  相似文献   

15.
“脑-肠轴”是指胃肠功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双向调节轴,与胃肠功能相关的肠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涉及神经、免疫、内分泌、肠道菌群传导通路。胃肠道疾患与失神相关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可相互影响。传统针灸经络理论亦提示,失神者需注重调理胃肠,以达到腑通神安。袁青教授传承“靳三针”针灸理论,结合现代“脑-肠轴”研究成果与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治疗“失神”的方案:选用靳三针中的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 1.5 寸之处)、定神针(双侧阳白穴及印堂穴)、智三针(神庭穴及双侧本神穴)、手智针(劳宫穴、神门穴、内关穴)以及足智针(涌泉穴、泉中穴及泉中内穴)以调神;加用胃三针(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肠三针(天枢穴、关元穴、上巨虚穴)以调理胃肠疾病;选用申脉穴、照海穴以及公孙穴为主要配穴。袁青教授提出的调神针法为针灸临床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癔病性失语,疗效显著,余选用廉泉、天突、合谷、太谿为主穴多能一次取效,现将刺法介绍于后供同道参考。刺廉泉针尖向上方进针7分~1寸,天突针入3分向下沿胸骨后进针1寸,二穴均用泻法,廉泉以提插为主,天突主要用捻转运针,不留针或留针5~15分钟,合谷穴针入1寸并可透劳宫。太谿刺5分~1寸,针尖向外踝前缘,二穴均用平补平泻法。体质差者配足三里,神情呆滞者刺入中、少商、神门。亦可在合谷、太谿二穴加用电针。  相似文献   

17.
痤疮是一种以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和结节性为主要病变的顽固难治的皮肤病。多发生于颜面及胸背等部位,以青春期患病率最高。中医称本病为肺风、粉刺。用针灸辨证治疗本病疗效颇为满意。现将近10余年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报道,综述如下:1 体针疗法 李风波针刺治疗痤疮30例,选曲池、合谷(均双侧)捻转进针,中等刺激,有针感后留针30分钟,其间捻转提插3~4次,或配合电麻仪在双侧曲池通电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29例。卢子龙运用针灸治疗痤疮63例,选合谷、曲池、足三里、迎香、地仓、阿是穴(面部)为主穴,备穴  相似文献   

18.
一、疟疾取穴以大椎、间使、后溪、脾俞、膏肓为主.手法应采用中或强的刺激,留针15-20分钟,针后可加灸大椎,使热力直透至尾底骨下部尤佳.若发热恶寒可免灸,应酌加针合谷,列缺、委中、太冲.有兼呕吐者应酌针内关、足三里、中脘.泄泻者应酌针灸关元、天枢、肾俞.脉细皮肤厥冷者,应酌加灸百会、气海,涌泉.手足抽搐者灸气海;昏迷不醒痰声漉漉者针灸膏肓(灸至痰声消失为度).  相似文献   

19.
产后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病”范畴,认为肝气失常、神失所养为产后抑郁症的主要病机,提出疏肝调神的治则治法,并据此制定整合针灸治疗方案,即综合运用针刺、精灸、刺络、埋针等中医特色疗法,以“一针二灸三巩固”为方案。一针指针刺时主辨肝气虚实,肝气实则平肝气、调神志,主穴选取四关穴(太冲、合谷)、百会、印堂;肝气虚则补肝气、安神志,主穴选取太冲、内关及引气归元四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百会、印堂。二灸指精灸和刺络法,其中精灸取细小的艾绒精准刺激穴位,以补为通,选取位于任脉的引气归元四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及巨阙、膻中为主穴;刺络为泻以调脏腑,选取五脏俞之心俞、肝俞为主穴。三巩固指运用耳穴和背俞穴埋针,其中耳穴多选取心、肝二穴,背俞穴多选取刺络五脏俞对应的五志穴。  相似文献   

20.
“五总穴”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也是我们针灸工作者必须学习的五个最基本的穴位。“五总穴”者,是公认具有较高疗效的腧穴。原来只有“四总穴”,古人编了一首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后来增加了“胸腹若有疾,速与内关谋”。就成了现在的“五总穴”。用来分治头、面、胸、腹、背等疾患。 (1)“肚腹三里留”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 三里穴,有手三里和足三里的不同,“肚腹三里留”主要是指足三里而言。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外膝眼下三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