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在外源性神经酰胺(C2-ceramide)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的C2-ceramide进行处理,Tunel检测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53的表达;并用p53的抑制剂PFT-α(pifithrin alpha,PFT-α)预处理细胞,再加入C2-ceramide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细胞凋亡指数。结果:C2-ceramide呈剂量依赖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p53的表达随着C2-ceramide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PFT-α不能抑制C2-ceramide诱导的凋亡。结论:神经酰胺能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可能不依赖于p53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53在外源性神经酰胺(C2-ceramide)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的C2-ceramide进行处理,Tunel检测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53的表达;并用p53的抑制剂PFT-α(pifithrin alpha,PFT-α)预处理细胞,再加入C2-ceramide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细胞凋亡指数。结果:C2-ceramide呈剂量依赖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p53的表达随着C2-ceramide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PFT-α不能抑制C2-ceramide诱导的凋亡。结论:神经酰胺能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可能不依赖于p53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53、Fas在外源性神经酰胺(C2-ceramide)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以不同浓度的C2-ceramide处理后,用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用p53 的抑制剂PFT-α和Fas的抑制剂Fas相关磷酸酶-1(FAP-1)预处理细胞后,加入C2-ceramide,与对照组比较观察Fas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 C2-ceramide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内皮细胞凋亡。FAP-1可抑制C2-ceramide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FT-α不能抑制C2-ceramide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结论 神经酰胺能够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Fas途径而非通过p53途径。  相似文献   

4.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心肌细胞凋亡具有双向效应,可以通过重要的三条凋亡途径促心肌细胞凋亡,同时也可通过核因子-kB、AKT等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最终效应取决于局部心肌中TNF-α的浓度,现就TNF-α介导的这些重要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吸烟大鼠脑细胞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长期大量吸烟组、短期大量吸烟组、吸烟+bFGF组(吸烟最后15 d经腹腔内注射bFGF).采用线栓大脑中动脉法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各吸烟组脑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凋亡细胞数量和p53蛋白表强度随吸烟时间和剂量增加而增加(P<0.01).bFGF治疗组大鼠脑细胞凋亡数及p53蛋白表达较单纯吸烟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吸烟可使大鼠脑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增加,p53介导吸烟诱导的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强度与吸烟时间及数量相关,bFGF 通过抑制p53表达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NSCLC)通常伴有p53基因的功能失活,若恢复该基因功能可抑制肿瘤生长。作者就经支气管瘤体注射腺病毒介导p53基因(Adp53)转移治疗伴有气道阻塞的NSCLC的毒性和抗肿瘤疗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SFI)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bcl-2、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大鼠分为缺血对照组和SFI治疗组,再灌注开始时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SFI,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于再灌注6、12、24 h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制切片,分别进行bcl-2、p53蛋白及凋亡细胞检测.结果 TUNEL染色结果各组均有阳性细胞表达,SFI治疗组凋亡细胞数与缺血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bcl-2蛋白结果显示治疗组bcl-2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53蛋白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阳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SFI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其抗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及下调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研究显示,荜茇酰胺(PL)在诸多恶性肿瘤中可通过升高活性氧(ROS)水平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然而其对胃癌细胞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PL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PL以及caspase抑制剂、抗氧化剂单独或联合处理MKN45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内ROS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XIAP、cleaved-caspase3、7、9、cleaved-PARP、p53及其下游靶基因p21、GADD45α、PUMA表达。结果:PL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MKN45细胞增殖,经PL处理的MKN45细胞G1期细胞比率、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抗凋亡蛋白XIAP表达下调,caspase依赖性凋亡途径、p53及其下游靶基因激活。抗氧化剂NAC或广谱caspase抑制剂Z-VAD-FMK预处理可逆转PL的促ROS生成以及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结论:PL能抑制MKN45细胞增殖,使细胞发生G1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效应的作用机制可能为升高肿瘤细胞内ROS水平,进而激活p53和caspase依赖性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9.
金莲花黄酮对A549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莲花黄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以不同浓度的金莲花黄酮作用为实验组,并设对照组,应用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效应、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中p5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金莲花黄酮作用A549细胞24 h增殖抑制明显(P<0.05),其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的特点并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同时上调p53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P<0.05)。结论金莲花黄酮可剂量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效应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XS0601(由川芎和赤芍的有效部位组成)对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野生型p53表达的影响.方法球囊扩张损伤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中段内膜的方法建立再狭窄(RS)模型.其中对照组不给予特殊药物治疗,各药物组于术前2天开始给药,持续至术后4周处死.原位杂交方法观察球囊损伤后内膜中bcl-2、p53mRNA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检测内膜中的凋亡细胞,并研究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损伤后4周动脉在内弹力板(IEL)断裂情况下,形成了明显的新生内膜.小剂量和大剂量XS0601均可增加内膜中的凋亡细胞,其凋亡细胞阳性表达面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并能减少内膜中的bcl-2阳性杂交颗粒,增加p53阳性杂交颗粒.结论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中的细胞凋亡水平较低,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增加.XS0601可通过减少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上调凋亡促进基因p53的表达,从而对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SMC增殖过程中较低的凋亡水平进行调控,诱导新生内膜中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外姜黄素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W620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为实验组,同时设对照组,以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p5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SW620细胞24 h增殖抑制显著(P<0.05),其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同时诱导SW620细胞凋亡、上调p53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P<0.05).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SW620细胞的生长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效应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细胞内部因素或周围环境因素会导致DNA损伤,DNA损伤可触发两条途径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1)细胞周期阻滞,由DNA损伤修复蛋白介导DNA损伤修复;(2)严重的DNA损伤会由p53介导进入细胞凋亡途径.两者发生异常时,损伤的DNA累积而导致基因突变,最严重的后果是癌变.研究发现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DNA损伤反应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相继发现,证明了这一修饰过程的可逆性.此文主要对DNA损伤与肿瘤的关系,以及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DNA损伤反应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氧化应激是糖尿病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氧化应激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是糖尿病患者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原因.线粒体功能障碍、NADH氧化酶异常以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是心肌细胞活性氧簇的主要来源.产生的活性氧簇通过直接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肿瘤坏死凶子(TNF)α激活死亡受体途径、P53凋亡途径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促进心肌细胞凋亡.但是目前针对糖尿病心脏病的抗氧化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氧化应激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以发现治疗糖尿病心脏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而近十年的研究显示凋亡产生的核小体介导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肾组织病理损伤,在L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凋亡紊乱及凋亡细胞清除缺陷在SLE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核小体诱导免疫反应的机制以及在介导LN损伤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肝细胞癌的发生与Ras.MAPK信号转导有关.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家簇中重要的一员,他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38MAP K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快速增殖、无限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其还参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一些有机物致肝癌的过程:某些抗肿瘤药物通过p38MAPK发挥抗肿瘤效应.此外,p38MAPK还参与肝癌耐药形成.本文就近年来肝细胞癌在有关p38MAPK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机制的异常是肿瘤得以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53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是近十多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促凋亡基因,其编码的PUMA蛋白是Bcl-2家族成员之一,经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目前在多种肿瘤中未发现PUMA基因的突变,提示PUMA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并无直接关联.PUMA蛋白的表达受到p53、内质网应激、JNK、FOXO3a、E2F1等多个信号通路的转录调控和翻译后的磷酸化调节.一些研究表明PUMA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下降与肿瘤的形成、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而增加PUMA在肿瘤中的表达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随着对PUMA在肿瘤中表达异常的机制的深入研究,PUMA有望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治疗价值的肿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和宿主免疫反应可导致肝细胞癌(HCC)发生.研究HBV感染致癌机制和乙肝免疫预防HCC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①从分子生物学观点出发探索HBV感染与HCC关系与HCC相关的最危险因素HBV的XORF常整合于宿主DNA并高度表达.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反式激活剂HBx可能通过封闭抑癌基因p53的功能而致癌.结构与功能分析表明HBx的远C末端为其抑制p53诱导凋亡的必需区.最近发现HBx基因反式激活功能区发生天然"突然”,即可消除其诱导细胞生长停顿和凋亡的效应.②HBx是一多功能调节因子近来研究相对集中在HBx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上,促凋亡或抑凋亡.发现HBx可抑制cospase3酶活性阻断细胞凋亡.但另有报告HBx可致敏细胞引起凋亡.联系上述HBx可封闭由于p53过表达而诱导的凋亡,可见病毒根据不同细胞环境或外来刺激采取不同的策略.③乙肝免疫预防HCCHBVDNA,多在HBx基因整合于宿主DNA,可激活或抑制与生长增殖有关的细胞基因.如整合得到阻遏,细胞转化不至发生.台湾儿童广行乙肝免疫使HBV携带率10%降至0.9%,HCC发生率0.52%降至0.13%,证明控制乙肝是有效防癌措施.  相似文献   

18.
Fas与FasL结合可引起表达Fas靶细胞发生凋亡,细胞毒性T细胞(CTLs)介导的细胞免疫在乙型肝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机制是通过FasL介导Fas阳性的肝细胞凋亡,因此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与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分泌的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是引起肝损伤的重要因素,也可通过TNF受体(TNFR1)介导肝细胞凋亡;白介素-6(IL-6)主要是由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等作用。我们旨在观察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后血清中Fas、FasL、TNF-α、IL-6的水平变化特点,进一步探讨苦参素治疗CHB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体外观察没食子酸对人宫颈癌Hela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没食子酸作用为实验组,同时设对照组,以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5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没食子酸作用Hela细胞24 h增殖抑制显著(P0.05),其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同时诱导Hela细胞凋亡、上调p53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P0.05)。结论没食子酸可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且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效应可能与细胞的基因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0.
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是新近发现的Bcl-2家族BH-3亚家族中的成员,是p53的靶基因,可被内外源性p53快速诱导,具有强大的促凋亡作用。研究发现,PUMA基因在许多肿瘤细胞系中低或不表达,转染外源性PUMA基因后,细胞凋亡被促进,动物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检测了胰腺癌组织中PUMA表达情况发现,PUMA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瘤旁组织,并且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对照组,说明PUMA低表达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在胰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试验旨在观察PUMA基因转染抑制体外胰腺癌细胞的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