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咽喉肿痛及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疗效显著,能够快速退热,迅速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周玉琴 《中外医疗》2012,31(12):2-3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我院162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81例患儿,喜炎平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3~5d;给予对照组81例患儿,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3~5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1.36%,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5.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咽痛、退热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喜炎平注射液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喜炎平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7.27%,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康复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7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9%,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8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332例上呼吸道感染感染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43例采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189例采用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3.8%,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6%,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细辛脑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 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细辛脑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 d.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咳嗽、气促、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胸部X线片点片状阴影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1).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肺部罗音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胸部X线片点片状阴影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1),且2组患儿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细辛脑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梁道琼 《中国医疗前沿》2012,(8):42+37-42,37
目的分析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12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患儿采用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63例患儿给予静脉输注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19%,对照组总有效率49.21%;观察组咽痛减轻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咳嗽减轻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无1例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5例轻度腹泻,不良反应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无须穿刺,适合小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89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疗程为3-5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疗程为3-5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3.16%,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3.4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咽痛、退热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喜炎平注射液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喜炎平、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海口市龙华区昌茂社区卫生服务站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9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92%(4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咽充血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有2例出现消化道不适,无其它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结论:与利巴韦林比较,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6例,2组均予以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加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85.4%,发热、咳嗽、流涕、咽部充血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少,统计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何足元 《河北医学》2013,19(10):1527-1529
目的:观察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65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进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mg.kg-1.d-1,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3-5d;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1.d-1,分两次给药,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3-5d。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应用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够显著缩短病程,促进临床症状消失,提高疗效,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张建青  王晓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29-3030
目的 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治疗组(喜炎平组100例)和对照组(利巴韦林组100例).治疗组予静脉滴注喜炎平5~10 mg/(kg·d),每日分2次给药;对照组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15 mg/(kg·d),每日分2次给药.2组均3 d~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缓解症状,效果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择取东莞康华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发热、咳嗽及咽痛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汪雪梅 《中外医疗》2016,(12):128-129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将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给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给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580,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可以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该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统一的入选条件,选取9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16例。两组患儿疗程均为7 d,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液2 mg/(kg.d),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液2 mg/(kg.d),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联合西米替丁注射液10~15 mg/(kg.d),用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0.0%,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喜炎平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405-1406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d。根据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体温改善程度评定疗效,并监测治疗期间用药的安全性。结果:用药3d后,症状及体征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院时体温无显著差异,用药1d、2d及3d后,观察组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5±1.8)d]明显少于对照组[(3.9±1.5)d](P<0.05)。两组患儿均有2例(3.33%)表现为消化道不适,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患儿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可祛热清炎、调节免疫,退热迅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症状积分、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68例)同时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58例)给予西咪替丁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主要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或P<0.01),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83.6%,对照组为75.55%(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为84.48%(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肯定、起效较快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6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针剂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69.05%(P〈0.01)。观察组患儿发热、咽痛、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11.90%(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儿痛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98-600
目的:观察双金清热口服液与喜炎平配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碘甘油口腔护理,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退热剂退热治疗。对照组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