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中隔高位偏曲与鼻窦炎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马有祥  于德林 《耳鼻咽喉》1996,3(4):218-219
本文应用鼻窦冠状位CT及鼻内窥镜对鼻窦炎组和非鼻窦炎组的鼻中隔偏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鼻窦炎组的鼻中隔高位偏曲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鼻窦炎组(P〈0.05),而且偏曲侧中鼻道均匀较狭窄。非高位偏曲的发病率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鼻中隔高位偏曲导致偏曲侧中鼻道狭窄,影响了鼻窦的引流易诱发鼻窦炎,提示鼻内窦镜下鼻窦手术中应积极矫正鼻中隔高位偏高,这对提高术后中鼻道的宽畅及良好引流,防止中鼻道  相似文献   

2.
鼻中隔高位偏曲与鼻窦炎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本文应用鼻窦冠状位CT及鼻内窥镜对鼻窦炎组和非鼻窦炎组的鼻中隔偏曲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鼻窦炎组的鼻中隔高位偏曲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鼻窦炎组(P<0.05),而且偏曲侧中鼻道均较狭窄。非高位偏曲的发病率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鼻中隔高位偏曲导致偏曲侧中鼻道狭窄,影响了鼻窦的引流易诱发鼻窦炎,提示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中应积极矫正鼻中隔高位偏曲,这对提高术后中鼻道的宽畅及良好引流,防止中鼻道粘连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鼻中隔偏曲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的差异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的解剖变异。方法对10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作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比较两侧OMC解剖变异发生率和鼻窦炎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偏曲对侧中、下鼻甲肥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侧(P<0.05),筛泡和鼻丘气房的宽度也明显大于同侧(配对t检验,P<0.01);中鼻甲反常曲线偏曲同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侧(配对t检验,P<0.01),其它解剖变异偏曲两侧差异无显著性。偏曲两侧鼻窦炎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可能引起偏曲对侧中鼻甲及鼻腔外侧壁结构的代偿性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在偏曲对侧鼻窦炎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伴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的特点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伴窦口鼻道复合体(OMC)解剖变异的差异。方法 对10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病人作鼻内镜检查和鼻腔、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比较OMC解剖变异的差异。结果 单纯高位偏曲组甲泡、Haller气房及钩突偏曲的发生率分别为50%、56.3%和28.1%,显著高于低位嵴组及前部偏曲组(P<0.05);甲泡在单纯高位偏曲对侧发生率为62.5%,同侧为37.5%,其同侧与其它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其对侧则差异显著(P<0.05);前部偏曲筛泡过度气化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中鼻甲反常曲线、鼻丘气房、钩突气化等的发生率在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不同部位的鼻中隔偏曲伴随的某些OMC解剖变异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观察23例8~40周胎儿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发生过程,结果如下:①胚胎8周钩突呈双峰状软组织隆起,位于下鼻甲外上方;②胚胎12周中鼻道外侧壁的鼻囊软骨增生,形成原始筛泡。钩突与筛泡之间的鼻囊软骨向外下方向伸展,为筛漏斗和上颌窦的雏形;③筛泡是前组和中组筛窦的起始部位;④中鼻甲气化可能是筛迷路发育的正常现象;⑤先天性鼻中隔偏曲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慢性鼻窦炎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既有结构异常,也包括病理生理因素.常见的结构异常包括鼻中隔偏曲、泡状中鼻甲、Haller气房等.孔勇刚等[1]通过高分辨率CT发现,窦口鼻道复合体相关的鼻中隔偏曲、钩突变异和下鼻甲肥大与慢性鼻窦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8—40周胎儿窦口鼻道复合体发生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观察23例8-40周胎儿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发生过程,结果如下:(1)胚胎8周钩突呈双峰状软组织隆起,位于下鼻甲外上方;(2)胚胎12周中鼻道外侧壁的鼻囊软骨增生,形成原始筛泡,钩突与筛泡之间的鼻囊软骨向外下方向伸展,为筛漏斗和上颌窦的雏形;(3)筛泡是前组和中组筛窦的超始部位;(4)中鼻甲气化可能是筛迷路发育的正常现象;(5)先天性鼻中隔偏曲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筛选出的鼻腔良性阻塞性嗅觉异常的39例(62侧)鼻腔进行CT及鼻内窥镜检查,发现因中鼻甲变异致嗅裂消失者14侧(22.58%),筛泡肥大及中鼻道息肉26侧(41.93%),中鼻道合并嗅裂息肉15侧(24.19%),鼻中隔高位偏曲4侧(6.45%)。鼻中隔代偿性肥厚3侧,经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处理后,对其嗅觉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发现术后12周嗅觉治愈率为48.4%(30/62),嗅觉好转为25.8%(16/62),25.8%(16/62)无变化。鼻窦炎越严重者,嗅觉恢复越慢,由此认为嗅觉障碍常与中鼻甲变异,窦口鼻道复合体及嗅裂的阻塞和炎症有关,早期处理上述病变,可使嗅觉有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鼻中隔偏曲对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的影响,自1994年4月~1995年2月对3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做了高分辨率连续冠状CT扫描。结果发现:①32例患者中15例有同侧或双侧OMC炎性病变,鼻中隔偏曲角度越大,OMC病变发生率越高;②对有OMC病变的患者测量钩突角度和筛漏斗宽度无实际应用价值;③鼻中隔偏曲与OMC解剖变异的关系因例数过少尚难作出定论。结果提示对鼻中隔偏曲患者怀疑有鼻窦炎时应做冠状CT扫描,以了解OMC的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与CT扫描对慢性鼻窦炎诊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与CT扫描对慢性鼻窦炎诊断的协同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6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鼻内镜与CT扫描对本病诊断的协同作用.结果164例慢性鼻窦炎中,31例CT扫描窦口鼻道复合体基本正常,但鼻内镜检查却发现窦口鼻道复合体存在黏膜病变.CT漏诊率为18.9%.其中19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愈率为89.4%;其余12例行保守治疗,治愈率为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诊断中鼻内镜与CT扫描有着重要的协同作用.鼻内镜对窦口鼻道复合体黏膜病变的诊断具有更优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方法 对141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136例我科无鼻病症状者作为对照组,比较鼻中隔偏曲发生情况.结果 141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74例合并鼻中隔偏曲,占52.48%;其中鼻中隔偏曲并双侧慢性鼻-鼻窦炎56例,鼻中隔偏曲并偏曲侧慢性鼻-鼻窦炎10例,鼻中隔偏曲并偏曲对侧慢性鼻-鼻窦炎8例.136例对照组中鼻中隔偏曲者24例,占17.6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6.74,P<0.01).结论 鼻中隔偏曲是慢性鼻-鼻窦炎发病的相关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鼻中隔偏曲对鼻窦炎致病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鼻窦炎致病因素中,鼻腔解剖结构的异常在临床中是最为常见的,其中鼻中隔偏曲占有重要位置。鼻中隔偏曲本身就可以是其他结构异常的原因,如偏曲对侧的中鼻甲、筛泡、钩突的气化或肥大、对侧下鼻甲的代偿性增生等,这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鼻窦炎的发病率。鼻中隔作为对鼻腔双侧的发病都有影响的因素,对两侧中或下鼻甲,黏膜、腺体、血管及骨性结构的影响和变化是不同的,通过鼻阻力、鼻气流量等客观指标也证实了鼻腔两侧的差异。但还没有文献描述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双侧鼻窦炎等病变的发病率影响的差异,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 方法 选取慢性鼻窦炎患者206例,根据是否患有慢性鼻窦炎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121例。记录两组患者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泡状中鼻甲、下鼻甲及鼻丘气房肥大、中鼻甲反向偏曲及钩突气化等鼻腔鼻窦解剖变异现象。 结果 观察组鼻中隔偏曲、下鼻甲及鼻丘气房肥大、泡状中鼻甲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中鼻甲反向偏曲及钩突气化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鼻中隔偏曲均以高位偏曲为主,但观察组鼻中隔高位偏曲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鼻中隔偏曲、泡状中鼻甲、鼻丘气房及下鼻甲肥大均为慢性鼻窦炎发展中的重要结构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鼻鼻窦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量化研究鼻鼻窦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自行开发的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91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冠状位鼻窦CT,观测指标包括:骨性解剖结构变异(包括中鼻甲气化、反常曲线中鼻甲、Haler气房、鼻中隔偏曲、上颌窦发育不良、鼻丘气房、钩突气化)、筛漏斗、钩突角度、筛泡等,测量相应结构的冠状位截面积、角度、长度。应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统计。结果全中甲或中甲下部气化的发生率随前筛、上颌窦内软组织影增厚而升高;有额窦炎组病人的鼻丘气房最大纵向垂径明显大于无额窦炎组(分别为11.7±5.5mm和8.5±3.7mm,P<0.01);Haler气房在上颌窦炎组和非上颌窦炎组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前组发生炎症的Haler气房明显多于后组(分别为77.8%和33.3%,P<0.05),且前组Haler气房的冠状位截面积明显大于后组(分别为91.6±17.8mm2和41.6±12.6mm2,P<0.05);钩突角度随上颌窦内软组织增厚而减小;筛泡冠状位截面积随前筛窦内软组织增厚而增大(P<0.01)。结论某些鼻、鼻窦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上颌窦中鼻道开口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方法配对研究56例双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比较同一患者术中扩大或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后情况。结果窦口的开放率在不扩大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侧中分别为92.9%和80.4%(随访6个月时)。回顾性观察51例施CaldwelLuc术的患者,下鼻道造口的术后开放率仅为40.6%。分析38张单侧鼻窦炎或鼻息肉的鼻窦CT片,测量对照侧与病变侧的上颌窦口膜样部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差异无显著性。病变侧上颌窦口周围的中鼻甲气化、增生及钩突偏曲、筛泡骨性增生等解剖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关键是窦口周围的解剖异常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窦口鼻道复合体矫正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中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对50例(86侧)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窦口鼻道复合体矫正,观察疗效,同时随机选择40例(70侧)以传统方法治疗作对照.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8.37%(76/86),有效率11.63%(10/86),显著优于传统术式(P<0.01).结论鼻内镜下窦口鼻道复合体矫正术,有利于改善引流,恢复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促进鼻窦的慢性炎症消除.  相似文献   

17.
鼻窦炎致病因素中,鼻腔解剖结构的异常在临床中是最为常见的,其中鼻中隔偏曲占有重要位置。鼻中隔偏曲本身就可以是其他结构异常的原因,如偏曲对侧的中鼻甲、筛泡、钩突的气化或肥大、对侧下鼻甲的代偿性增生等,这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鼻窦炎的发病率。鼻中隔作为对鼻腔双侧的发病都有影响的因素,对两侧中或下鼻甲,黏膜、腺体、血管及骨性结构的影响和变化是不同的,通过鼻阻力、鼻气流量等客观指标也证实了鼻腔两侧的差异。但还没有文献描述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双侧鼻窦炎等病变的发病率影响的差异,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鼻中隔偏曲患者窦口鼻道复合体CT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观察鼻中隔偏曲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影响,自1994年4月-1995年2月对3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做了高分辨率连续冠状CT扫描,结果发现:(1)32例患者中15例有同侧或双侧OMC炎性病变,鼻中隔偏曲角度越大,OMC病变发生率越高;(2)对有OMC病变的患者测量钩突角度和筛漏斗宽度无实际应用价值;(3)鼻中隔偏曲与OMC解剖变异的关系因便数过少尚难作出定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用高分辨率CT对鼻腔鼻窦炎进行影像学分析,探讨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区的解剖变异与儿童鼻窦炎、成人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明显临床表现且经CT扫描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167例的临床资料,年龄4~74岁,并将其影像学资料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并对其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1)儿童组和成人组的窦腔炎症最常累及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2)儿童组的窦口鼻道复合体区解剖变异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没有明显关系,而成人组的窦口鼻道复合体区解剖变异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关系显著(P<0.05)。 结论 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的解剖变异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不如对成人的影响大,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和手术指征不能单凭异常的鼻窦CT扫描图作为惟一依据,应该切实联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CT影像分析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变异与鼻中隔偏曲及鼻旁窦炎的关系。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共纳入我院进行鼻与鼻旁窦CT检查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起始时间2019年2月,截止时间2021年8月。收集患者个人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分为甲组(无鼻中隔偏曲)和乙组(有鼻中隔偏曲),组间数据比较。结果 甲组和乙组组间比较OMC变异发生率、单侧以及双侧OMC变异发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甲组和乙组组间比较鼻旁窦炎发生率、单侧以及双侧鼻旁窦炎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组间比较鼻旁窦炎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影像能较好的显示OMC变异情况,判断其与鼻中隔偏曲及鼻旁窦炎的关系,鼻中隔偏曲患者鼻腔增宽侧OMC变异属于补偿机制,而不能确定其为鼻旁窦炎的阻塞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